分享

“景区之痛”与“游客之伤”

 智慧旅游519 2012-11-19
撰稿: WebMaster
    时下部分京穗沪旅行社封杀“大理游”的硝烟正在蔓延,双方解不开的疑案似乎因为尘嚣日上的热烈争论正在拧成死结。是什么样的原因让这些往昔的黄金伙伴正在走向对立?带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行内的专家。
    多米诺骨牌式的种种怪相
    大理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他丰富的旅游资源。闻名一时的大理古国就诞生在这里,富饶的土地使得大理人性情温和,胸怀宽阔。但大理敦厚的肩膀也不得不承担,和面对现阶段我国旅游市场出现的种种。
    怪相一、零负团费成为业界流行语。专家解释说,所谓零团费,是指:游客向组团社预交费参团旅游,而景区接团社没拿到钱,还要负担游客的所有开支。为拉到生意,接团社还常常向组团社缴纳“人头费”,形成所谓的负团费。
    怪相二、合同违约,虚假广告层出不穷。有的旅行社规定预交费用不包括门票,可是导游在门票上大作文章,每到一个景点都想方设法收费,并任意调价,消费者最后的实际支出远远超出合同签订的标准。
    怪相三、25元游大理。为抢夺客源,一些旅行社大肆拼价,不断打出“25元游大理”等吸引眼球的口号。旅途中,游客要么在前往其他地方途中的 “小憩观赏”,要么被欺骗前往免费的景点。由此“远观苍山洱海”等景象便大量出现。
    怪相四、景区游变购物游。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海南的“包厢购物”:履行中,部分导游为填补零负团费的缺口,将游客引至指定购物包厢,任店家以高价卖给游客各种劣货假货。
    “还有假烧香真骗钱、导游司机半路甩客”……国内旅游真是怪相叠出。
    说到痛处,还是与行业的机制有关。专家解读说。旅客参团,先款后游;组团社结算,“先游后付”。这一举措直接导致了地接社资金链的断裂,加上部分组团社诚信缺失,导致旅行社、景点、餐饮、住宿等各产业环节之间形成三角债。加上近年来竞争激烈化,旅游公司一方面以竞价方式吸引客源,一方面又以各种理由克扣或者拖欠了地接社或景点的先期垫付款,使之成为了解不开的死结。据了解,截至目前,不包括已经确认为死帐的部分,大理已经积累的债权已达8000多万元,而其他地方也肯定不在少数。
    为解决这一问题,2005年大理率先在全国实行“一卡通”结算模式(旅游行业交易结算及管理系统),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将线路旅游、餐饮、购物、住宿等资源整合于该平台,通过“先付后游”的机制来规范大理旅游市场。一年多来,大理地接社、景区、酒店、餐厅、车队等由当初的不理解,甚至“反对”,过渡到现在的100%参与和支持,甚至越来越多的昆明地区旅游服务机构也要求参与平台。
    “封杀”解不开死扣
    “封杀”肇始于2006年大理推出的“3+1”政策。所谓“3”就是将最能代表大理旅游的3个经典景区洱海(游船)、蝴蝶泉和崇圣寺三塔组合成“一日游”的线路,向到大理旅游的游客推荐,使游客在对经典景区的游览中再加上对免费大理古城的体验,而获得一个完整的“魅力大理”印象,不虚此行。所谓“1”,就是游客“意犹未尽”之际,可以自由选择点苍山索道的游山项目以加深对大理之“苍山洱海”感受。这一线路产品的推出,是针对目前旅游市场上出现的“25元游大理”“低价游大理”等损害大理旅游形象事件而采取的措施。但“3+1”产品优惠价格的调整,以及倚赖于信息化管理的“先付后游”决算系统,激化了与部分京沪穗旅社的矛盾,部分组团社对大理进行“封杀”。
    “封杀解决不了问题,”某旅游学院王教授称。“发展优质旅游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该理性、客观地看待这一趋势的发展。”“封杀”只不过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止部分组团社与大理的业务往来,根本无法解决旧机制下的“景区之痛与游客之伤”。若不彻底解决“先游后付”的旧机制,不根除“零负团费”带来的压力,景区不能实现有效资金周转,将会影响景区的形象;相应地,游客用昂贵的费用换来低质的服务,不能领会到景区的价值,旅游业将会陷入“瘦了两端,肥了中间”的怪圈。
    王教授认为,靠“封杀”来维护现有体系已经不可能,现在的趋势是如何群策群力,挤压目前行业的虚假泡沫,根治三角债,发展品牌经济,从根本上提升产业的利润。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封杀”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加重景区的“虚假繁荣”,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直接导致旅行社利益受损。
    “可以肯定的是,在治理三角债问题上,大理方面已经作出了探索”。王教授说。他认为,虽然目前普遍呼唤以诚信来规范行业,但是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云南大理创立的“一卡通”结算方式,虽然遭到了社会上一些人的不解,但其对抑制三角债产生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苍山绿,洱海青,月亮白,山茶红,风摆杨柳枝,白雪映霞红”。这是一专门描绘大理美妙自然景观的词曲。在这里,王教授用它来表达了自己对此次事件的美好祝愿,他希望旅游行业各方面人士能够群策群力,彻底杜绝三角债,改变业内各种怪相,以及以往的那种“只听雷声不见雨点”的“虚假繁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