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日一字一故事(271)

 相约归渡头 2012-11-19
9月30日 舞(wǔ)
  

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出自陶渊明《读〈山海经〉》。意谓与天帝争神的刑天,死而化形,仍挥舞武器,斗争之志不衰。 
  这里的“舞”是非常逼真的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人手执牛尾翩翩起舞的样子。金文形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其左下加上“彳”,右下加上了“止”组合起来是“辶”,表示“动”的意思。小篆上部似乎简化了一些,可是下部的“辶”却换成了左右两只脚,两脚相背是“舛”字。表明舞蹈动作必须用脚。楷书形体由小篆演变而来,“手持牛尾”竟讹变为四竖一横,根本看不出人在跳舞的形状了。
  “舞”字的本义就是“跳舞”。如《论语?先进篇》:“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说:在沂水旁边洗了澡,在以舞乐祭天求雨的坛上吹吹风,一路上唱着歌走回来。
  也可引申为“跳动”、“跳跃”。如薄松龄《促织》:“旁,一蟆若将跃舞。”意思是:旁边,一只癞蛤蟆好象正要跳跃起来。
  
  深受鼓舞
   
  1962年,郭沫若在普陀山游览时,在梵音洞拾到一个笔记本。他好奇地翻看起来,见扉页上写着一副对联: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是:春在哪里。
  再翻一页,是一首绝命诗,署着当天的日期。郭老马上叫人寻找失主。原来失主是一个神色忧郁、精神失常的姑娘。经了解这位姑娘因高考三次落榜,爱情也遭挫折,于是失去了生活的信心。郭老耐心地开导她,对她说:“让我把你的对联改一改吧,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横批是:春在心中。
  姑娘看出改联者一定是位有学问的长者,便向他倾吐了心思,郭老听后,书赠一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下面写上:薄松龄落第自勉联。
  姑娘对此激动不已,请求题名。郭老写上“郭沫若,六二年秋。”姑娘方知面前这位长者即声名赫赫的大文豪郭沫若。惊喜万分,表示要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