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璋中将

许国璋中将

许国璋(1897年-1943年11月21日)字宪廷,四川成都人,年少时聪颖,喜好武学,年轻时投身护法战争,隶属川军第二师。以作战英勇著称,数年后因功升任连长,进入第二师军官传习所,之后又于潮北、川南、川北一带追剿共军,以战功升任晋升为陆军第三师第九旅第二十五团团长,抗战军兴许国璋率部出川抗日,参加黄梅、广济、武汉诸战役,因功晋任第六十七军第一六一师第四八三旅少将旅长。

1939年奉命驻守襄河石牌一带,多次击退进犯之日军,秋天进驻钟祥守卫大洪山,二年间于周边地区多次击退日军之攻势,屡建功勋,至1941年7月晋升为第一百五十师副师长,隔年升任师长,1933年日军大举渡江南犯,将军率部于公安、石首等地与日军凿战二十余日,歼敌千余人。将军于战中谓部属曰:“为国捐躯,军人分也,今当决一死战,敢有退者,必手刃之”至此全军士气昂扬,继而缔造鄂西大捷。

之后将军持续在茅草街、杨家厂、甘家厂一带与日军僵持数月之久,虽日值酷暑仍亲自指挥构筑工事,从未懈怠,至十月日军大举南侵常德会战至此展开,将军于虎渡河、澧县…等地击毙日军二千余人,并于黄山一战趁日军渡河时击沉日军二十余艘船只,夺获大批汽油、枪械。

但日军后续增援部队过多,将军兵力有限,仅能奉命转进至太湖山,至11月中日军挟十万兵力攻陷石门、慈利、至澧水南岸,许国璋将军所部各团在连月的战斗下已伤亡过半,战力难以为继。

日军见机以骑兵万余人配合空军支援下向一百五十师来袭,将军指挥所属四四八、四五零团于太浮山与之激战,至11月20日晨日军全力向位于排头岗师指挥所攻击,当时将军身边部队仅剩不满2个营之兵力但仍全力与日军血战一日至晚,国军死伤惨重。

将军此时招集全军曰:“服从命令为军人之天职,今若南走,何面目见我主官!!”
遂决议北上与日军决战,命副师长、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等百余人兵分二队乘夜突围,大呼冲杀,一时所向披靡,但激战至天明时陷入日军包围,将军于战中身重两弹壮烈殉国,时年46岁,国府闻讯感念将军忠烈追赠陆军中将。
许国璋(1897-1943)四川成都人,   出身于贫民家庭。自幼便受革命风潮的影响,决心效法革命前辈,立志救国救民。

    1917年,弃文从武,入川军第二师服役。战斗中,屡建功绩,颇得长官赏识,被提升为军佐,送进该师合川军官传习所学习深造,以优异成绩毕业。

    1929年,投奔刘湘第二十一军。为刘保送该军“军官研究班”深造。“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加深,主张坚决抗战救国。

    1935年,晋升为该军九旅二十五团团长。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多次请缨杀敌。

    1938年4月,任第六十七军一六一师四八三旅少将旅长,随二十九集团军出川抗日。首战武汉,为保卫田家镇要塞,奉令进攻黄梅以南及大金铺日军,与敌相持一个月之久,使敌遭受惨重损失。

    9月29日,日军攻占田家镇要塞。10月,鄂东上巴河战役展开,所部担当掩护五战区转移任务。由于指挥得当,打败日军,支援了友军防御。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该军向鄂西转移。

    1939年,率军扼守大洪山。三年中,多次击溃日军进攻,使阵地固若金汤。

    1939年5月,以步兵器击落敌机一架。

    1941年秋,因战功而升为第一五○师副师长。

    1942年7月,又升该师师长。

    1943年,守备湖南华容、石首、公安等县。此后,参加鄂西会战,固守津市、澧县,为鄂西大捷作出重大贡献。

    1943年3月,日军集中兵力约15万余人,进攻中方重镇常德。奉上级令退至太浮山,与太阳山一六二师一道,袭击日军侧背。不料先为敌断去路。为吸引日军主力,减轻友邻军队的压力,将日军引至常德门户陬市,于此固守。激战中,亲临前线,鼓励将士抗敌到底。身中两弹,在战场上数次昏迷。醒后得知日军占领该市时,举枪自戕,壮烈殉职,遗体被送回原籍安葬。

    为弘扬其爱国抗战之功,追赠为陆军中将。


许国璋,(一八九七年—一九四三年)。字宪廷,一八九七年生于四川成都,幼家贫,少聪颖,好武略,民国三年,时值鼎革之初,内乱方炽,遂弃文就武,投效四川暂编陆军第二师,列名军佐,刻苦自学,民国六年,得入第二师合川军官传习所,旋以优异成绩卒业,数年,积功升排长、连长,转战川南、川北内哄诸役,民国十八年,投效川军刘湘第二十一军,受知于刘湘,并获选送「第二十一军军官研究班」深造,民国二十四年,以战绩卓越,递升为第二十一军第三师第九旅第二十五团团长。

  抗战军兴,二十七年,三月杪,川省主席王缵绪于成都组建第二十九集团军,王任总司令,下辖四十四军(军长王瓒绪兼)、六十七军(军长许绍宗),国璋时任第六十七军第一六一师第四八三旅旅长;二十七年,六月初,国璋率部出川,进驻皖省,再转鄂省,参与黄梅、广济及武汉会战诸役;二十八年,夏,扼守襄河石牌,屡败日军,是秋,进驻钟祥,保卫大洪山;二十九、三十年,日军二犯豫南,复窥鄂西,大洪山首当其冲,战达无月不战,国璋均亲临前敌,屡奏奇功;三十年,秋,积功晋第一五○师副师长,旋晋升第一五○师师长,守备华容、石首、公安各县。

  民国三十二年,春,日军大举来犯,国璋率部于公安、石首间藕池口、高基庙,力抗日军,鏖战二十余日,毙敌千余,嗣受命固守津市、澧县、语其部从:「为国捐躯,军人分也。今日当决一死战,敢有退者,必手刃之。」继则安乡、南县、公安等处均告失陷,惟独津、澧屹然而存,为鄂西大捷,作出贡献;后,守茅草街、沙口、杨家厂、甘家厂一线,与敌相持三个月,国璋亲临前线,监督构筑工事、溽暑冱寒,亦未尝稍懈。十月杪,日军复大学南犯,国璋率部战于虎渡东西河两岸,及沣县、津市间各地区,先后共计毙敌二千余,尤以黄山一役,趁敌半渡,督队猛攻,击沉敌艇二十五艘,夺获铁舟、汽油、枪械、弹药甚伙,日军死者,达百人。十一月中旬,敌陷石门、慈利、窜入澧水南岸,我军因战略改变,转守太浮山、衍嗣庵一带,国璋所部各团已伤亡泰半,实力单弱,部署初定,敌大军掩至,日骑兵万余,陆空配合,分途压迫,两翼友军,亦遭破败,我军只好向南且战且退,直趋陬市,减轻友军压力,再行固守陬市,俟进守陬市后,语告部从:「我们为国尽力的时辰已到,多打一个日军,就为友军减轻一分压力,以尽军人之天职。」由戚家河方面来犯之敌,已迫近陬市,桃源方面已火光冲天,我们已被敌军三面包围,背后是沅水,并无渡船,与其被俘、受辱或落水淹死,毋宁光荣战死,前进才是生路,我决不离开阵地一步,我的热血要洒在这里。

  民国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子时,敌骑探得我兵力已弱,发动猛攻,许将军亲临前敌,手持步枪与士卒共同抗敌,日军遗尸累累,许将军亲点部从,余兵仅二百人矣,决计冲出,与敌拼死,午夜二时,许将军身中两弹,昏死过去,将士误认阵亡,遂俟机将其遗体运回沅水彼岸,凌晨四时,许国璋悠悠醒来,急促地说:「我是军人,理应战死沙场,将我运到沅水彼岸,是害了我呀!」说罢再度昏厥,俟再次清醒,摸到卫士手枪,举枪自戕殉国,时为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凌晨寅时,得年仅四十六岁,抗日将领又弱一员,呜乎壮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