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遂自荐:毛遂和平原君,谁更可爱?

 相约归渡头 2012-11-19
毛遂自荐:毛遂和平原君,谁更可爱?
   赵经纬
   “毛遂自荐”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故事。故事讲的是: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的形势十分危急,赵国的相国平原君到楚国求救。毛遂——一个在平原君门下服务三年却一直默默无闻的门客,向平原君自荐要求同往,平原君勉强答应了毛遂的请求。在楚国,平原君与楚王谈论合纵久而不决,毛遂按剑上前,陈述利害,使楚王同意出兵援救赵国。后以“毛遂自荐”作为自告奋勇、自我推荐的典故。
   “毛遂自荐”的故事确实精彩!在这个故事中,毛遂和平原君,谁更可爱?后人在谈起“毛遂自荐”的故事时,多以赞许的口吻评价毛遂。但是,我在赞许毛遂的同时,觉得平原君更可爱:因为从毛遂自荐事件本身及此事后平原君的一系列种种表现,充分表明平原君是一个真正的重视人才、真正的不贪人之功、真正的从善如流的好领导!如果毛遂遇到的不是平原君,而是遇到一个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领导,毛遂一定不会脱颖而出,只能仍是平原君账下一个平平常常的门客而已。
   在“毛遂自荐”的故事中,我们发现毛遂自荐采用的手法并不高明。他只是说“如果早把我放在布囊中,我早就脱颖而出了,哪里会是仅仅露出锥尖啊?”就是这短短的几句话,平原君就答应了毛遂的请求。在楚国,毛遂确实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他在别人畏缩不前之时,主动走到楚王面前痛陈利害、据理力争,使赵楚两国合纵成功。正是毛遂卓越的表现,使平原君发现他是一个真正的人才。平原君从楚国回来后对毛遂说:“我今后不敢再鉴别人才了。我鉴别人才,多说上千人,少说数百人,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于毛先生身上却有失明察。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如同九鼎大吕,为天下所重。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过百万之师。我不敢再刚愎自用、鉴别人才了!”平原君的这席话,说得多么地诚恳、多么地出自腑腹。并且从此拜毛遂为上客。
   在国难当头之际,平原君从善如流、牺牲自身利益而顾全大局,体现了一个优秀政治家的高尚品德,这一点是许多肉食者很难做到的。赵国在内无粮草、楚国和魏国援兵没有到达的情况下,局面日益困难,平原君心急如焚。邯郸传舍史的儿子李同对平原君说:“如今,百姓易子而食,邯郸的局势可以说到了十分危急的地步。但是您的后宫却仍有数百人之多,婢妾穿着锦衣绸缎、吃着山珍海味,百姓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百姓困乏,武器耗尽,有人削木为矛,而您的器物钟磐却依然如故,没有半点损失。如果秦兵攻破邯郸,君还能拥有这些东西吗?若使赵国得以保全,君又有何患?如果您现在真能让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与百姓共同御敌,分功而作。另外能把您家中所有的金银财宝等物拿出来犒劳将士。将士正在危苦之时,此举一定会感动将士们。”平原君听从了李同的建议,一下子集合了三千敢死之士。李同与这三千人的敢死队一起冲入秦军,奋勇杀敌。后来秦国的武安君曾对此追述道:“(平原君)皆令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后,赵国臣民一心,上下同力,犹勾践困于会稽之时也。”在平原君集合的这三千敢死队的冲击下,秦军大乱,退却了三十里。这时、魏、楚援兵也赶到了。在赵、魏、楚三国军队的内外夹击下,秦军大败、秦将郑安平突围无望,只好带二万人投降了赵国。
   毛遂的成功,来源于他遇到了平原君这么一位好领导,才使他千古留名,也才在中国历史留下了“毛遂自荐”的佳话。从一定意义上讲,毛遂是幸运的。是时代、是他的领导成全了他。
   我们不妨来个逆向思维,往坏处设想一下:如果毛遂遇到的是一个惯于贪人之功、惯于向有功之人泼污水、甚至是惯于杀人灭口的领导,遇到的是一个心胸狭窄、看不得部下比自己高明的领导,那么毛遂从楚国回来之后,恰恰是他身败名裂之时、是他生命处于最危险的时刻。平原君一定会把功劳记在自己一人名下、而对毛遂大肆抹黑。平原君会说正是自己一人的据理力争、痛陈利害,才使楚王下定决心救赵。由于毛遂的瞎掺和,使事情变得复杂化,毛遂的粗鲁举动让楚王很生气,差点使楚赵合纵之事告吹。因为毛遂是整个事情的三个知情者之一,为了不让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平原君甚至会采用不光彩的手段让毛遂莫名其妙地“消失”。历史上真有这样的例子。三国时期的袁绍,在发动官渡之战前夕,他的谋士田丰极力劝阻,说此时发动战争袁军不占天时地利,开战必败。战争的结局证明了田丰预见的正确性。但是为了不让部下看到自己无能和愚蠢,袁绍竟赐死田丰于狱中。
   也许有人会说:“毛遂是块金子。是金子总会要发光的。”这话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有句千古名言说得好:“英雄用之如虎,不用如鼠。”这就是说,只有给英雄提供用武之地、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英雄才会成为像老虎一样虎虎生威的英雄;反之,不给英雄提供用武之地,那么即使你是英雄也只会像老鼠一样默默无闻。诸葛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遇到刘备之前,怎么没有看见他建立什么丰功伟绩、只是一个“时人莫之许”的默默无闻的乡野村夫?还是这个诸葛亮,但在刘备对他放手重用之后,却屡屡建立殊功,以致于后人一直把诸葛亮当作智慧的化身。为什么在乱世会出现英雄辈出的景象、而在太平时期却不会出现这种壮观的场面?是乱世才有英雄、而太平时期没有英雄吗?非也。其实各个时代都拥有英雄,并且各个时代的英雄的总量基本上是相等的,只不过是英雄们被平庸的统治者埋没了而已。太平时期,平庸的肉食者之所以埋没英雄,是因为他们或爱钱、或爱色、或爱权,唯独不爱才。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群星闪烁。中国之所以在这两上时期出现人才为盛的状况,是当时的情形逼得统治者礼贤下士,不重用人才他们就会面临着灭亡的命运,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给英雄们提供了机遇、提供了舞台。我想,如果时空能穿越的话,后世的英雄们一定希望自己生活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或三国时期,因为只有在那个时代,英雄们才会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潜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