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年级(上)科学第三章复习

 紫曦唯幂1 2012-11-19

八年级(上)科学第三章复习学习目标

    1.了解植物的感应性现象以及生长素与植物向光性的关系。

    2.了解激素的分泌器官、功能及分泌异常时的病症。

    3.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与反射弧。

    4.了解动物行为的分类及体温的控制。

课堂学习设计

    [科学探究]

    一、环境因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动物对环境刺激(如  光照  、温度、气压、  湿度  、颜色、  生长的植物  、食物、月相周期、  季节节律  )作出应答性反应。

    例如:(1)猫头鹰  白天  休息,  晚上  出来活动,主因是  温度  、光照影响其行为;

    (2)生物节律性行为:是对环境的某些节律性刺激作出的反应,如昼夜节律、月周期节律(鱼的繁殖)、季节节律(动物的迁徙、换羽,植物的开花、结果)。

    二、植物感应性现象

    1.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  向光性  、向地性、  向水性   向化性  、向触性、向热性等。

    注意:①茎的背地生长是植物  向地性(负地)、  向光性  的感应性表现;②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性时,一定要建立  对照  组,便于比较得出植物具有哪一感应性现象。

    2.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

    (1)植物体内的激素:植物体内具有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等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  调节  作用。

    (2)生长素是由  胚芽尖端  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达尔文  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  温特  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科学猜想,  郭葛  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生长素。

    (3)植物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产生条件:①  单侧  光照射;②具  生长素  且分布不均匀。

    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  多  ,胚芽生长  快  ;向阳面生长素分布  少  ,胚芽生长  慢 

三、动物体内的激素种类、产生器官、功能及分泌异常的病变

 

激素类别

产生

器官

激素的功能

分泌异常时的病症

a.促进组织合成蛋白质

b.控制人的生长发育

 

幼年分泌不足:侏儒症

幼年分泌过多:巨人症

成年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

激素

a.促进生长发育

b.促进新陈代谢

c.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分泌不足:呆小症

成年分泌过多:甲亢

a.促进将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

b.促进血糖分解

分泌不足:糖尿病

分泌过多:低血糖症

肾上腺素

a.加快心跳的节奏

b.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

雄性激素

睾丸

a.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

b.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

雌性激素

卵巢

四、人体的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 

    (1)功能:  接受刺激  ,产生冲动并传导冲动。

(2)结构。

  第三章本章复习第三章本章复习

    (3)神经纤维:神经元的  轴突  长的树突  以及套在外面的鞘。它的功能是传导

  神经冲动 

 

 第三章本章复习

    (1)脑:包括  大脑   小脑  和脑干。  大脑  由两个半球组成,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    大脑皮层  上的神经中枢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2)脊髓:灰质中有许多  低级神经中枢  

    (3)神经:脑和脊髓外的神经纤维集合成束状,外包结缔组织。

    五、反射

    1.涵义:人体通过  神经系统  对各种刺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

    2.  反射  是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活动包括对信息的  

受   传导   处理 

    3.反射活动的物质基础是  反射弧  。反射弧是产生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包括五个部分:

  感受器  、传入神经纤维、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纤维、  效应器 

    (1)感受器:能感受内外环境变化并产生神经冲动;

    (2)传人神经纤维:把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

    (3)神经中枢: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处,每个神经中枢专门调节一项生理活动。

    (4)传出神经纤维:把神经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

    (5)效应器:是肌肉或腺体,是实现反射效应的部分,它接受运动神经末梢传来的冲动,产生相应的运动。

    六、体温的调节方式

    人体的体温调节是通过  神经系统  等调节人体的  产热  散热  维持相对平衡来实现的。保持正常的体温是人体  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

    (1)产热:主要部位是  骨骼肌   内脏  。安静时主要来自  内脏  ,运动时主要来自  骨骼肌 

    (2)散热:由皮肤通过  直接  散热或  蒸发  散热两种方式散热。

    [课内练习]

    1.同学们坐在教室内听课学习,生命活动所需的热能主要来源于    )

    A.内脏    B.骨骼肌    C. 内脏和骨骼肌一起产生    D.内脏和骨骼肌都没有产生

    2.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蒸蒸日上,全国各地大力发展优高农业、绿色农业。春节上市的早笋,栽培的要点是在地面上覆盖厚50公分的潮湿秸秆等物,再在上面盖一层薄膜,使地面温度保持10℃左右,使笋不按季节节律而提前破土而产,提高了笋的价值,使笋农获取了较大的利润。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叙述说明野生笋的生长是对下列哪一节律性作出的感应性反应    )

     A.月相变化节律    B.季节节律    C. 昼夜节律    D.三个都是

    (2)“春笋冬卖”现象,是竹笋主要受到下列哪一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实现的    )

     A.气压    B.温度    C. 水分    D.光照

    (3)上述现象说明竹笋具有的感应性现象是    )

     A.向热性    B.向化性    C.向化性    D.向光性

    [课时小结]

    重点:1.激素的分泌、功能及分泌异常时的病症。

    2.神经系统的组成、结构及活动方式

    难点:神经系统和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课外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做青蛙的膝跳反射实验时,实验前要破坏青蛙的大脑,实验时大脑破坏的青蛙能顺利完成反射活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一定位于脊椎臼部    B.膝跳反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

    C. 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肌肉    D.膝跳反射是不需大脑皮层参与的

    2.神经活动的基本活动方式是    )

    A.反射    B.条件反应    C.动物的行为    D.植物的感应性

    3.当人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持续较高时,他可能患的病是    )

    A. 糖尿病    B.低血糖症    C.甲亢    D.侏儒症

    4.人体的最高级神经中枢位于    )

    A.脊髓    B.大脑    C.小脑    D.脑干

    [深化提高]

    5.古代的皇宫内有许多服侍帝王的太监,太监是将正常男人去势(切除睾丸)、电视、电影里的太监都具女性化,没有胡须,没有喉结,说话尖声细气,阴阳怪气。这与我们现代计划生育中将正常男性的输精管结扎相比较,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

    A.能不能产生雄性激素    B.能不能产生生殖细胞

    C. 有无男性的第一性征    D.有无男性的第二性征

    [实验探究]

    6.(1)将M、N两盆向日葵幼苗放在阳光下,将M盆幼苗用黑纸罩住,朝南打开一小口,N盆放在阳光下不包上黑纸。再过三天观察两盆中幼苗的生长情况,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M盆中的幼苗弯向窗口生长,N盆中的幼苗向上生长。

    (2)下列关于M、N盆中向日葵幼苗生长情况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都含生长素,但M中分布不均匀,N中分布均匀

    B. 都含生长素,但M中分布均匀,N中分布不均匀

    C. 都含生长素,两盆中生长素分布都是均匀的

    D.都不含生长素,M中有细胞分裂素,N盆中没有

    (3)上述向日葵的感应性现象,说明向日葵具有    )

    A.向光性    B.向地性    C.同时具有向光性和向地性    D.既无向光性,也无向地性 一、选择题

1.影响猫头鹰和鼠昼伏夜出的环境因素是(     )

A.光    B.水    C.温度    D.空气

2.“蜻蜓点水”与下列哪种动物行为的意义相同?(     )

A.母鸡孵卵    B.蝙蝠捕捉蚊子   C.海豚戏水    D.鲫鱼产卵

3.下列植物的运动中,与植物激素调节有关的是(    )

A.含羞草受到触动后叶片闭合   B.合欢在夜幕降临时小叶闭合

C.衣藻游向光强度适宜的地方   D.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向下生长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

    正常时

    90

仅阻断A神经

    180

仅阻断B神经

    70

4.兔的心脏受AB两种神经支配,某学者为了研究AB两种神经对心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先测定正常情况下兔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阻断A神经或B神经后的心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所作的推测正确的是器      (     )

AA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对心率没有明显影响

BA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的作用是减缓心率

CAB两种神经的作用相同,都是减缓心率

A神经的作用是减缓心率,B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

5.我们在读书中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处理这些信息的主要部位是  (     )

A.脊髓    B.小脑    C.脑干    D.大脑

6.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

A.狗吃食物流出唾液           B.新生婴儿就会吃奶

C.燕子筑出漂亮的鸟巢         D.鹦鹉学人说话建兰中学科学第三章测验(有答案)

7.激素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极低,但它对人体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图是一幅患侏儒症的人、巨人症的人与正常人的对比照片。侏儒症和巨人症是下列哪种激素在幼年时分泌异常所造成的(      )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雌性激素       D.肾上腺素

8.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醉酒驾车。醉酒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  (     )

A.大脑          B.脊髓            C.脑干           D.小脑

9.把一株直立植物放倒后,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如图所示。这说明植物(     )

建兰中学科学第三章测验(有答案)A.能够繁殖        B.具有向性建兰中学科学第三章测验(有答案)

C.能够运动        D.具有磁性

10.下列各项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听说酸梅时分泌唾液               B、无意间眨眼

C、膝跳反射                         D、手触到火缩回

11.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下列四种反射活动中,哪种属于非条件反射 (     )

A.小狗在舞台上表演算术     B.同学们听到预备铃声后走进教室准备上课

C.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吮吸     D.小明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后站起来回答问题

12在一个特制的鱼缸中,先开灯再投食饵,多次作用于金鱼。一段时间后只要灯一亮,金鱼就会游到食饵投放处,此时金鱼对灯光的反应属于(      )

A.非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本能        D.免疫

13.右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用单侧光照射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建兰中学科学第三章测验(有答案) 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

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C.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不弯曲

14.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苗200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和预期结果的几种组合,其中正确的是()①实验组 ②对照组 ③黑暗中培养 ④在光下培养 ⑤生长育好 ⑥生长不良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15.荷兰学者温特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约1h2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A.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   B.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

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单向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建兰中学科学第三章测验(有答案)

15.在园艺上应用生长素处理植物难以奏效的是    (    )

A.获得无籽果实              B.促进果实成熟  

C.处理扦插的枝条促进生根    D.除杀田间的双子叶植物

16.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易患(    )

A.糖尿病        B.大脖子病        C.侏儒症      D.呆小症

17.某人在年幼时由于激素分泌不足而出现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等症状。则分泌不足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

 18.某同学进行如下的实验:将一盆A植物放在暗箱内,而将B植物放在凿了一小洞的暗箱内,如图所示。几天后发现A植物向上生长,而B植物向小洞处弯曲生长。此实验可以说明(    )

建兰中学科学第三章测验(有答案) A.阳光能促进植物生长          B.植物茎的生长表现出向光性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需水分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需光线

19.下列现象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沸水烫手,缩手反射     B.青梅入口,分泌唾液   

C.强光刺眼,立即闭目     D.上课铃响,走近教室

0.狗边吃食边分泌唾液与熊边吃食边表演节目分别属于何种反射(   )

A.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21.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中,控制建兰中学科学第三章测验(有答案)

其他饲养条件相同,观察一周,则会看到哪号玻璃缸中的蝌蚪发育最快?(     )

A1         B2         C3         D.一样快

22.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蕴涵了反射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反射是先天性的            B、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小脑      D、这一反射活动必须经过大脑皮层

23.测量体温的部位有多处,下列各项中最接近人体内部温度的部位和数值是(     )

A.腋窝温度、368℃        B.手心温度、365℃

C.口腔温度、372℃        D.直肠温度、375℃

24.高处坠落造成人高位截瘫(颈椎损害),以下四种表现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大小便失禁    B.触觉完全消失   C.躯干冷、热觉丧失    D.躯干痛觉丧失

25.骆驼在沙漠中,白天体温能升高到41~C;晚上最多能将体温降至34~C。研究发现,白天升高体温能减少水分流失,而且前一晚体温降得较多时,更可以忍受隔天白天的酷热。下列理由中,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B )

 ①白天升高体温可增加出汗量  ②白天的体温高,能减少身体内用于散热的水分量   ③夜晚体温低时,骆驼能吸收空气中水分  ④夜晚体温愈低,第二天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将体温升到骆驼白天可到达的温度  ⑤骆驼身上的毛能阻隔外界的热,不使体温上升得太快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

1、右图是缩手反射弧的示意图:

(1)填出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反射弧结构名称。

[1](      )[2](        )[3](         )[4](       )[5](          )建兰中学科学第三章测验(有答案)

(2)用序号和箭头表示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顺序:    >    >    >     >    

答案:效应器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感受器  5-4-3-2-1

2.节目《千手观音》中手语老师指挥,这21名聋哑学生大脑皮层需要参与的中枢有:       

            和躯体运动中枢答案:视觉中枢 语言中枢

3.某校自然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培育了一批植株,发现其中部分植株出现了根系生长不均匀的现象(如右图所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大家展开了讨论,众说纷纭。其中,杨红同学认为是由于施肥的不均造成的。她想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一想法,请你帮助她完成实验设计(方法)建兰中学科学第三章测验(有答案)

(1)实验的假设是                                          

(2)她选用的实验材料主要有:细沙、有机肥、大花盆(2)、若干幼苗、清水。 请依据实验假设,写出实验设计的简要步骤。(自定步骤,分步书写)

                                                        

                                                         

                                                         

                                                        

                                                       

答案:、根系生长不均匀施肥的不均造成
1)用相同的两个大花盆放入相同的细沙、种两枝生长的状况相同的幼苗
2)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浇相同质量的清水
3)在两盆分别施相同的有机肥,一盆中施不均匀,另一盆施均匀。
4)二三个星期后取出观测

4.右上图表示某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手臂皮肤血管内血液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变化。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快速上升至40℃。这个温度维持了50min,然后在B时刻又迅速下降至15℃并一直持续至C时刻。

(1)A时刻到B时刻期间,血液流量发生什么变化:                               建兰中学科学第三章测验(有答案)

(2)A时刻皮肤血管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作用?                                    

(3)AB期间,皮肤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血流量急剧增加,其意义是能将体内更多的热量带至皮肤散发出去;皮肤血管舒张,可增大血流量;皮肤温度升高,出汗,曲线将下降,为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发,皮肤血管将收缩,血流量将减少。建兰中学科学第三章测验(有答案)

5.如右图,将蚕豆幼苗水平放置—段时间后,发现根向下弯曲生长,茎向上弯曲生长。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对重力发生的反应,重力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试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1)在茎端的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较    ,该侧细胞生长较    ;远地一侧生长素浓度较      ,该侧细胞生长较      ,这样就使茎背地生长。

(2)在根端的近地一侧也受重力影响,导致该侧生长素分布较      ,但该侧细胞的生长较     ;而在远地一侧,生长素分布较       ,该侧细胞生长较         ,这样就使根       生长。

(3)通过上述现象可以看出,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与            有关。也与植物的器官部位有关。

答案:(1)大 快 小 慢(2)大  慢 小快  向地(3. 生长素浓度

6.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停车的反射:红灯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停车,请分析:

红灯的反射光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                      

①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瞳孔

⑵能将物像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是                            

⑶在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中,至少有            中枢和              中枢参与了该反射。

答案:(1①④②③2)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3)视觉、躯体运动

7.分别给甲、乙两人饮用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每隔半小时测定他们的血糖浓度,并将测量的数据整理成如下的曲线(如图),请据图回下列问题:

建兰中学科学第三章测验(有答案) ⑴分析曲线图,判断甲、乙两人中糖代谢不正常的是        ,患有       病。

⑵曲线BC的下降与        分泌         有关。

⑶患者可通过什么方法进行治疗?                      

⑷体验检血时要求空腹,否则血糖会升高,这是因为                       的生理过程。

答案:(1)甲 糖尿病 (2)胰岛  胰岛素(3)注射胰岛素制剂(4)食物消化吸收葡萄糖

8.生物体都能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

⑴我们用手触碰含羞草的叶,含羞草会作出反应,它的叶会              

⑵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有关。比较下图两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生长素是由胚芽哪个部位产生的?                    

在炎热的夏天,人体可以通过增加皮肤血流量来促进散热,从而维持体温恒定。图甲、乙中,能表示小明在炎热环境中皮肤血管口径大小的是           建兰中学科学第三章测验(有答案)

答案:(1)下垂(或合拢、或闭合、或闭上)    (2)尖端(或顶端、或顶部)    (3)

9.某种蛙能分泌一种黑色细胞刺激素,下面的实验是为了研究这种激素的作用:

 ①在明处,给明色蛙(色素颗粒集中)注射脑垂体后叶激素制剂,结果蛙的体色变暗(色素颗粒分散)

 ②切除垂体后,把此蛙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都保持亮色。

 ③明色蛙在暗处变成暗色,暗色蛙在明处变成明色,一旦蒙上眼睛,无论在明处、暗处,都表现为暗色。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黑色细胞刺激素是由        分泌的,其作用是                      

 (2)当环境               时,可促进这种激素的分泌;当环境           时,可抑制这种激素的分泌,这说明蛙具有的特性是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光是影响蛙体色变化的外界因素     B.蛙体色的变化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

   C.蛙黑色细胞刺激素的分泌与垂体有关

   D.蛙黑色细胞刺激素既可使青蛙体色变暗又可使青蛙体色变亮

答案:(1)脑垂体 使蛙的体色变黑 (2)较暗 较亮 (3) D建兰中学科学第三章测验(有答案)

10.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               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                    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4)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答案:(二)3452    (三)(113;(212;(314;(4)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匀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