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日一字一故事(228)

 相约归渡头 2012-11-19
8月16日 沈(shěn)
  


  “沈浸?郁、含英咀华。”出自韩愈《进学解》。意谓融会贯通文章的深沉涵义,细细体会和咀嚼文章的精华。比喻文章意趣浓厚。   这里的“沈”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象一头牛过河时被水淹没的形状。到了金文,“像把颈上束‘钳’之类的人沉入水中之状”。小篆形体只是把“水”和“人”的位置颠倒了。发展到楷书时,“水”则作“三点水”旁,“人”的形状就很难看出来了。由这个字的形体分析中完全可以看出:“沈”、“沉”本是同一个字。
  “沈”字的本义是“沉没”。后来因为“沈”字还兼地名和姓氏,所以古人又造出一个专作“沉没”讲的“沉”字。这样,两个字才有了明确的分工。
  “沈”当“沉没”义讲时,应读chēn。如李重元《忆王孙?夏词》:“过雨落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意思就是:雨后的荷花在满庭院飘香,沉于寒水之中的瓜果象冰雪一样凉爽。
  “沈”在古文中读shěn时,通“渖”字,当“汁”讲。
  
  沈阳新闻
  
  徐铸成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评论家,早年他在《大公报》当兼职记者时,所采写的稿件曾轰动一时。
  1929年春,华北运动会在沈阳举行,编辑部派他前去采访。他到沈阳后,先到电报局探寻电报情况,得知沈津电报线路紧张,但长途电话线已架好,正在试行通话,便决心利用这条尚未公开的通讯线路。
  他事先向大会竞赛组索要两份运动员名单,全部编上号码,一份寄往报社,一份放在报社设在沈阳城内的办事处,那里由另一名同志坐镇。这名同志接到报告比赛成果的消息后,马上向天津报告。同时,他将那些有希望得胜的选手,事先给他们照了像,先寄回报社,运动会开始后,他便全身心投入采访、写稿。
  由于他的苦干和巧干,《大公报》大出风头,读者每天都能看到图文并茂的“沈阳新闻”。而别的报纸就相形见绌了。《庸报》总编气愤极了,对特派记者说:“收到你的来电,还不如转载前一天的《大公报》翔实。”当时刚刚21岁的徐铸成受到报社领导的超规格奖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