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振波浪清笔话:
诗意创作,贵在“以不全求全”。
应学会,“情景布局法”、“情景抒情法”、“句眼位子法”、“字眼点睛法”。
诗意贵在“词性”的后面。
读诗词,在“知其所以然”。
贵在读出字里里没有的东西。贵在读出字后面的东西。
“词性”确定之后,“词类” 就要大显身手了。
作诗词,情寓于景,才有嚼头。
“点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再复习,再学习的方法。
而其中的有意义的“辩论”,更易产生灵感。
字眼点在句眼中。诗句魅力更无穷。
适当的主语省略,会产生一种“轻遁美”。
字眼点在句眼中。诗句魅力更无穷。
诗意创作,贵在“以不全求全”。
应学会, “章眼布局法”、“句眼达情法”、“字眼传神法”。
有了灵感句子,我喜欢采用“中间开花法”
词性的天机意会与组合,会产生美妙勾魂的“文学张力”。
所谓的“三秀”,就是这样的报答“运字之恩”的。
善于以自然之“形、态”赋予人的情感;也应善于以虚拟的“形、态”赋予人的情感。
为了便于记忆与应用,我给她起个名称“虚实形、态法”。
例子就无需再举了,有缘的朋友, 从理论上,就可以“知其所以然的”。
毕竟,仅“知其然”是远远不够的。
句眼应放在结句位置上。以免“屈才”。或“霸道”(指其他句子是在是难以胜过它)。
令适当的词性粒,适时地登场,并适时地担纲在适当的字粒位置,
会产生醉人的美,或震撼的奇。因为,“艺术的天才就是分寸感”。
这就是——词性的天机意会与组合。
词性的天机意会与组合,可令“物我融合”产生或婉约,或豪放的意境或境界。
从而派生出,无穷无尽的或美妙或奔放的评语。

***********************************
***********************************
在前人的评判中继续汲取“运字”营养。
其一,观物细微,托兴遥深,能入而善出,兼具生气与高致;
其二,情感盘旋而郁结,得沉着与痛快之致,故有动摇人心的艺术魅力;
其三,格调高远,名句间出,饶有境界之美;
其四,语言婉转而自然,用意深至而有力度,具有深远之致。
诗人之笔应能做到以上四点,的确是天才的画笔。
道可道,非常道;诗可诗,非常诗。
清代评论家袁枚认为:“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
痴梦潇湘更认为: “得意境者成佳作,得境界者是大家!”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讲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体现了最大量的思想! ”
诗贵别趣,意忌直出!
景以情见,物由志显!
诗句要点在于要转的出,更要结得妙! 更有,诗不难于结而难于神!
好的画境,一定是把作者的精神融与其中。 其中的点染法,我正在尝试中。 诗贵于创新,而不是一味地嚼别人的馍!自己的馍同样不可嚼!!
意志沉潜,何理不可得?! 志气奋发,何事不可为?!
读薄《人间词话》!
听懂《潇湘诗话》! 作穿《随园诗话》!

潇湘诗话链接库——2(20链一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6fa54d01015g7j.html

潇湘诗话链接库——1(20链一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6fa54d0101585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