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昵称10337889 2012-11-19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今年6月13日,我刚下西安的飞机,国内有名的野生动物摄影家、老友裴竞德就接着我,直奔铜川的陈炉古镇,说要让我见识一个不一样的古镇。据说那里是闻名古今的陶瓷重镇,堪称“东方古陶生产的活化石”,有“东方陶瓷古镇”之誉,而我来之前,竟然对此地一无所知。[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陈炉是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交界的一个乡土小镇,也是中国北方最著名的民窑--耀州窑的延续者。到了铜川,我们便沿着山上公路不断往上爬,路两边不断出现的,是连绵不断一片又一片的麦田;麦穗已经成熟变黄,风吹过,阵阵起伏,似乎能让人闻到浓重的麦香;当地群众说,不出两三天,这里就要全部开割了,那收成的的场景十分气派。山路上转来绕去,大约开了40多分钟,我们就到了小镇陈炉。这里不似发达地区的古镇,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显得有点简陋和安静,就是一个小山村。到的时候是下午时光,仅看见寥寥几个行人。听说赶集的日子,这里会有很多人四面八方赶来,变得十分热闹。

绝大多数家庭都住在窑洞里,冬暖夏凉。洞外面的温度达到33摄氏度,我进摇动体验了下,竟有凉飕飕的感觉。

站在几百米长的陈炉街道上,你能将整个小镇一眼打尽。依坡而筑的窑洞,层层叠叠,一家人的院子,绝对就是另一家的洞顶;站在上面,下面窑洞人家的活动看的清清楚楚。窑洞错落处,分布着着不同大小、不同款式的烟囱和瓷窑,由此可以很明显地分辨出此镇的特色,据说陈炉也因为这种"陶炉陈列"的景观而得名。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据陈炉窑神庙的梁间板记推断,其烧造陶瓷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朔到唐宋以前,兴盛于金、元、明、清,陈炉的窑火从被点燃的那一刻开始,至今已绵延燃烧了1400余年,创造了在一个地方窑火相续不断,烧制陶瓷的最长纪录。时至今日,陈炉的陶工们还用着代代相袭的最原始的工艺做着手中的"玩意儿",可以称得上是考察古陶瓷生产的活化石、活标本。

陈炉为元、明、清时期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制瓷窑场和瓷业生产基地。产品曾畅销陕、甘、青、宁及河南、山西等省区。在人们的印象中,西北地区只有耀州窑,而至今炉火不灭的只有陈炉镇。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据资料介绍,其陶瓷艺术代代相传,风格独特,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价值,是我国古瓷艺苑中一朵绚丽的奇葩。陈炉镇共有金、元、明、清陶瓷地30余处,烧瓷窑炉40余座,作坊遗址和各时代典范文化堆积面20多处,采集和出土文物标本1.5万件(片)。许多到过众多陶瓷产地的陶瓷专家、摄影家、古镇专题小组研究员和文学艺术名流到陈炉后都有一种找到了根的感觉。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古镇人家世代制瓷,几乎人人都是制瓷的民间艺术家,家家都是制瓷世家。直到现在,这里仍然沿用着古老的制瓷工艺。随便走进一户人家,正在忙着拉坯的陶工很可能用的还是祖辈上传下来的手法和工艺,使的说不定还是他爷爷的陶车。惟一不同的是,如今手动的窑车已经改成电动的了。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陈炉镇地处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从地质上讲,属沉积岩地带,储藏有大量的瓷土原料及釉药原料,陶工们把山上的坩子石取回来,砸碎、筛细,和成泥,揉一揉,放在悠悠旋着的转盘上,随意拉成各种器物的雏形。一会儿,盆罐瓶壶各色家什的器物坯件,就会出现在你面前。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耀州窑是宋代北方著名瓷窑之一。以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为中心,包括周边的陈炉镇、立地坡、上店、玉华宫、耀县等窑场。因为铜川旧称同官,宋时属于耀州,所以后人将这一窑系,统称为耀州窑。

宋代是耀州窑的鼎盛时期。窑场在制瓷工艺上有了很大的革新和创造。所烧制的青瓷器,造型"巧如范金"优美精致,瓷釉"温温如也""精比琢玉",再配有犀利洒脱中兼有圆活多变的刻花,以及丰富多样化且生动感人的纹样图案。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产品,是在晶莹碧绿的釉下显现出一幅幅多层次、多色调的优美画面,在清新典雅中透出洒脱豪放的艺术格调。由于质地及纹饰的精美,耀州瓷成为地方向朝廷常年例贡的贡器。

耀州瓷的釉色品种有青釉、姜黄釉、黑釉、酱釉、茶末釉、青白双色釉、香黄釉、黑釉青花、白地黑花、铁锈花、红绿彩瓷等。器件以碗、盘、盆、罐、瓶、盒、灯、炉等日常生活用具为主,另有一些陈设器、供器、瓷雕等。器件造型多变,装饰手法多样,堪称一绝。

宋代耀州窑的娴熟而独特的刻花与印花工艺,影响了耀州、陕西省以及全国的一批窑场的制瓷工艺,更使其成为一个自成瓷窑体系的北方名窑,与著名的五大窑系定窑、汝窑、官窑、钧窑、哥窑齐名。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陈炉还有一种用铁链拴窑神的风俗。据说陈炉原来有座窑神庙,里面供着舜帝爷。因为舜帝爷曾教人制陶,给了陶工一个吃饭的行当,所以当地人将舜帝爷奉为窑神。与全国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陈炉人称为""的这位神,竟被本地人用铁链拴了起来。据说是这位舜帝爷脾气不好,陈炉人怕爷跑了。而且舜帝爷是帝王,拴住了他,也就拴住了诸神,他们会鼎力相助,以保窑场兴旺。 ,正月二十是窑神的生日。届时,为了取悦窑神以及众位神灵,各社都会杀猪宰羊,置办丰盛的祭品,让这些"爷们"吃饱喝足,稳下心来,保佑窑场的兴旺。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现在许多年轻人都外出了,继续呆在家里做瓷活的并不多,而且技术也不是很过硬,在镇里不能担当起弘扬耀州瓷当年的重任。接受我访问的这位师傅应该是目前镇里技术最好的继承人了,他已经做了20多年的瓷活。本来我了解了他更多的详细资料,只是时间过长,竟然忘得一干二净,连记事的笔记本都找不到了,很遗憾。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陈炉作为北方民用瓷的主产地,所所生产的瓷器多以日用瓷为主,举凡生活中需要的杯、盘、碗、盏几乎一应俱全。只有少量的私人瓷坊在仿制一些工艺要求较高的仿古瓷、工艺瓷。

一只杯中有个龙头的青瓷酒杯,却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公道杯"。据说它能检验出一个人是否贪杯。原来这个酒杯的奥妙之处在于杯中的龙身上有一暗洞。倒酒时,只要不超过此洞的水平线,那就是一杯美酒。倘若有贪杯者,将酒倒过这条线,酒就会从杯底儿漏出,一滴不剩,以示惩戒,故名"公道杯"

"倒流壶"的发现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 1968年陕西省彬县城关镇的一个农民无意中挖出了一个瓷壶。1982年,他的亲戚高立勋回乡探亲时,见到了这个古色古香、刻有精美花纹的瓷壶,觉得这个东西大有来历就送到了陕西省博物馆。后来经过专家鉴定,确认这是北宋时期的成品,并根据壶身所绘的罕见的凤凰纹饰,认定它是一件贡品。至今这件宋代刻花青瓷倒流壶是发现的惟一一件耀州青瓷绝品。至于它怎么会流落民间,埋藏地下,时至今日,还是个未解之谜,无人知晓其中的玄机。

倒流壶的壶身高19厘米,腹径14.3厘米,底径7.5厘米。通体施以橄榄青色釉,釉下刻有装饰效果强烈的刻花图案。壶盖与提梁、壶身连成一体。提梁造型为一卧状的凤凰,作展翅飞翔的姿势。让人称奇的是壶流(出水的壶嘴),其造型是一只侧身卧伏的母狮,四肢趴地,倒仰着头,狮口张开,被巧妙地用做壶嘴的出水口,构思十分奇巧。有趣的是这头母狮腹下还有一头幼狮,正在吸吮母乳。母子两狮的神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件国宝不仅造型独特,装饰华美细致,更为独特和吸引人的是它壶内结构复杂,有着巧夺天工、出人意料的设计。

倒流壶的壶底有一个梅花形状的孔,需要往壶里灌水的时候就把壶倒过来,把水就从壶底的梅花孔注入,直到壶嘴儿往外流水了,就表示灌满了。最奇怪的是等灌满水把壶身正过来的时候,水却丝毫不会流出来。喝水的时候只需要把壶嘴稍稍下倾,水就从壶嘴中流出来了。其实倒流壶的奥秘在于壶中有一个长长的注水管,只要壶中水的高度不超过它,水就不会从梅花孔中流出来。所以虽然倒流壶底部有孔,但却能滴水不漏。

倒流壶在造型、艺术、科技方面均属一流的珍品,成为现存耀州窑出土古瓷中的代表性器物。到了上世纪90年代,铜川地区开始有作坊复制倒流壶。独特的敬窑神与众神膜拜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陈炉最金贵的是窑泥,最富余的是废弃的陶具。当地人就地取材,将那些废弃的"匣钵",用来砌窑、垒院墙、铺路、加固护坡……。因而在窑炉与窑炉之间、院落与院落之间、路与路之间竖起了一道道的"罐罐墙"。随便哪里都能看到将一页页"匣钵"碎片竖栽在地下铺就的小路。总之,你到了陈炉,抬头低头,看到的都是和陶或瓷有关的东西,有的地方,废陶片堆得像一座小山。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因窑洞一层层叠高,站在一个地方,很轻松就可以居高临下,这样看探人家的院子哈。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陈炉镇还是红二方面军直属机关战斗过的地方,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3738日,红二方面军在陈炉镇召开了党代表大会。任弼时作了政治报告,贺龙、关向应、甘泗淇等讲了话。会议通过了《二方面军党代表大会决议》。决议指出:“党中央的基本政治路线是正确的”,要“坚决地为实现党中央的政治路线而斗争。”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20065月,陈炉窑址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在陈炉,我看到许多院子里的老门台已经破烂不堪,但依然矗立着。村民说,这些都是文物,受到保护的,不能轻易翻修或拆除。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到陈炉旅游访问的人不断增多,现在全镇开了十几家“陶家乐”(类似“农家乐”,当地人以制陶为生,因此叫“陶家乐”),有吃的有住的,都是窑洞,地方宽敞,好招待人,真的去了,还别忘了吃当地最有特色的“饸 ”。我这次本来要在那住一个晚上的,因出行计划临时改变,就匆匆而回了,留下了不少的遗憾。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转载]探访山坡上的陶瓷古镇 <wbr> <wbr>炉火千年不绝【陕西纪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