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军队怎样用长城守护京城

 风语塔拉 2012-11-19

当明朝军队与八旗大战于关外时,明朝的后院起火了,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陕西爆发了农民起义。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把火烧的越来越大,最后明朝政府灭不掉了,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时农民军领袖李自成已经占领西安,准备向北京进军了。后来画生已经说过,李自成由宁武关经大同、宣府到达北京外围的居庸关,而这里已经是北京城外围的最后防线了。虽然画生对李自成进军路线存有疑问,但之前已作出解答和自己的猜测,此篇只讨论北京外围的防卫。关于明代北京防卫的看法33    北京外围的长城是最密集的了,长城沿东、北、西三方向包围北京,而且还不仅仅是一层,有内外两道长城。而且内长城也不仅仅是一层,它的布局规划很复杂的。
    昌平北面长城的八达岭段和大庄科段并不相连,画生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不连起来呢,难道想让敌人从中间过去吗。研究许久画生终于知道其缘由,八达岭水关段与大庄科二道关之间为十三陵龙脉,而龙是不能让任何东西压在下面的,即使是长城,所以中间的七八十里地是空着的。但问题来了,你明朝人把这条山脉当做龙脉,蒙古人可不会这么想,他还是会从这里走的。明朝人不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在龙脉以北修建了南山麓长城,以此来阻挡蒙古铁骑。
    明朝人在北京有一个软肋,关键是皇帝的软肋,那就是皇陵距离边境太近。画生评价:这太危险,不如把皇陵建在朱元璋老家——安徽凤阳。朱棣想的很好:不断出击,把蒙古人赶得远远地,把陵墓建在这里,后代的君王想松懈一下都是不可能的。但是他的做不到事情怎能让后代去做呢,好像连他自己也没有做到。明朝后来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懒,军队战力也越来越弱,种种原因使皇陵在战争中不断受到威胁。
关于明代北京防卫的看法33    画生总结了一下,从紫荆关到古北口可以突破直接进军北京共有五条道路。一是走石峡关,但这里全是山,实在是不好走。李自成走的就是这里,可那是特殊时期并有特殊情况,不能以常理论述,石峡关以后再说。二是走八达岭居庸关,这里更是险要,一般来说也不会有人直接攻打这里。除个别时期的个别人物,诸如成吉思汗。第三条路画生不是很了解,这里正是八达岭长城和大庄科长城的中断处,按理说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而且直接威胁皇陵。四是走二道关镇虏关,这条路比较曲折,两侧山峰耸立,也可以直接威胁皇陵。第五条路是走慕田峪一线,这里有一处隘口可以通过,但缺点是这里不与大路相连,交通不便,大军难以行进。
    总体来说这五条路是没有一条好走的,第三条路相对来说好一些,但其出口是十三陵,明朝早就在此部署了守陵大军。而且在箭杆岭入口处还有南山麓长城和关城相阻,道路也曲曲折折,明朝在此埋伏定然不少,说不定埋有不少地雷暗桩,反正明朝人自己不从这里走也不用担心,所以蒙古人也未必放心从这里进京。但画生认为这还是进京最好的道路,其险不如八达岭,又距离北京近,但为什么不是主要的通道呢?画生不明白,以后需要实地看察。
关于明代北京防卫的看法33
    头道关与镇虏关相辅相成,组成了防卫十三陵的北大门,而头道关外的二道关便是大门的大门。明朝为了进一步加强头道关的军事防御,在其北面又延修了一段长城,这里距头道关北约二公里,建置一关,故称二道关。二道关其险在鹞子峪,古时该地曾有猛禽鹞鹰出没,故得其名。鹞子峪建隘口一座,据《四镇三关志》和《西关志》载:“鹞子峪口,正关一道,城楼一间,水道二空,挡墙二道,敌台二座,明嘉靖二十三年(1595年)建,宽漫,通众骑,极冲”。鹞子峪隘口东侧北坡处建有一城堡,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砖石结构,南墙长102米,北墙长91米,东西墙各长78米。南向开一城门,门洞上镶嵌一汉白玉门额,上书“鹞子峪堡”四个字。关于鹞子峪城堡的作用有两种说法,一是屯兵,二是养马,但都缺乏确切的依据,画生认为还是屯兵,要养马的话这里可没有那么多的地方的。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当年修建城堡确为军事防御所需。
    二道关后的头道关即是黄花镇关,黄花镇关建于景泰四年(1453年),东连怀柔,西接延庆,北通内蒙古高原东部,南守昌平明皇陵,是北京北部的战略要冲。明朝对此地防务十分重视,住众兵戍守。黄花城长城因仲夏时节这里的屋宇村舍会被淹没进漫天的黄花之中而得名。元朝时这里已是交通繁忙的村落,明朝更是成为京师的军事重镇,称“本镇关”。黄花镇长城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全长二十五里,有空心敌台四十处,实心敌台九处,墙台五处,隘口八处。该段长城山高墙陡,雄伟壮观,修建工艺精良,以石条筑成的城墙坚固无比,有“金汤长城”之称。据《日下旧闻考》所记载:“黄花镇为京师北门,东则山海,西则居庸,其北邻四海冶,极为紧要之区”。正德十三年(1518年)夏四月武宗朱厚照驾幸此地。黄花镇长城位置险要,元代即设千户所,在明代属昌镇黄花路管辖。明成祖建都北京后,将陵寝设于昌平天寿山之阳,黄花镇在天寿山之北,此处长城不仅是守卫京师的北大门,而且成为护卫明皇陵“十三陵”的重要门户,所以这里是明朝长城的精华所在。明代一直派重兵把守。曾派“参将”一人,“守备”一人守之,有兵12600人管辖着东自慕田峪,西至枣园寨一百八十多里的长城及大小隘口十七处。
关于明代北京防卫的看法33    镇虏关东临黄花城的磨石口,西接西水峪。其门洞长6.6米、高5米、宽3米,关口南北两侧分别安装石匾额,南面刻“撞道口”三字,北面刻“镇虏关”三字。据史料载,当时有蒙古军队侵犯明朝,当军队夜行至“撞道口”长城关口时,由于关口两侧满山遍野都是松树,松涛阵阵,蒙军误以为有千军万马埋伏于此,故不敢前行,退兵五十里以外,从此这里就得了一个“镇虏关”的名字。画生评价:这是假的,明朝若有千军万马,蒙古更是应该亮出蒙古弯刀,不太可能撤退。据《四镇三关志》记载镇虏关于永乐二年(1404年)建。又有《明长城考实》记述:撞道口,其西至居庸关仅百里,为极冲之地,门南、北两侧各有一石匾,南侧匾书“撞道口”并题为“钦差守备黄花镇地方以都指挥体统行事指挥金事刘勋”,“万历五年(1577)季春吉日鼎建”,北侧匾书“镇虏关”,所属年月与南匾相同。
    其实画生看来在京师附近驻守如此多的军队是不正常的,相隔一定距离是最好的。明朝皇帝没有办法,谁让成祖把皇陵建在昌平呢,本来守卫北京本身的兵力就已经是捉襟见肘了,还要分兵护卫皇陵,而且皇陵很可能成为要挟皇帝的一种“武器”。画生评价:表面上看成祖朱棣很伟大,其实他过大于功,三七开差不多。
    黄花镇长城东面是慕田峪。慕田峪相比较来说其军事意义并不算大,不处在交通要道上。但它位于古北口和居庸关之间,又有隘口,所以也较为重要。
关于明代北京防卫的看法33    永乐二年(1404年),慕田峪设正关,在高山之上筑长城。因在沟谷抬头仰望,仿佛上可接天,故名摩天峪关,由于摩天与慕田近音,且峪和谷是通假字,后来就叫慕田峪关了。永乐年间所建的慕田峪关,在嘉靖年间曾拆建,并留有“慕田峪”的匾额。长城用花山冈岩、石灰等料石砌筑而成。双面垛口,敌楼密集,城上有明代大炮,均为双雉堞口射孔筑在垛口下方,呈顶部弧状的方形孔,既便于打击敌人,又便于保护自己。据《四镇三关志》记载:“嘉靖二十二年(1543),西掳犯慕田峪关、贾儿岭、地方官军御却之。”
    北齐时期就在慕田峪筑有长城,据文献考证,慕田峪长城是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建而成,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谭伦、戚继光镇守京畿时,又在明初长城的基础上加以修葺。慕田峪长城的构筑有着独特的风格,慕田峪关与居庸关、山海关、嘉峪关等都不一样,正关台是由三座空心敌楼构成,通连并矗,两侧楼较小,中间楼较大,三座敌楼之上有三座望亭,关门不设正中,而是在关台东侧,进出关台也是两侧敌楼设门,这种独特的关台建筑是万里长城所罕见。
  慕田峪长城敌楼密集,从慕字一台至慕字四台,在不到五百米的距离中就设敌楼4座;从慕字一台至慕字二十台,长度仅三千米,敌楼、敌台、墙台、铺房就二十五座,平均百米左右就有一座敌楼的长城段是不多见的。
关于明代北京防卫的看法33    慕田峪长城多建在外侧陡峭的崖边,依山就势,以险制厄。墙体高七八米,墙顶宽四五米,建筑材料以花岗条石为主,雄伟坚固。慕田峪长城独特之处在于其墙顶上两边都建有矮墙垛口,长约五尺、厚一尺多、高两尺有余,可两面拒敌,这意味着在建设这段长城时明军将领就考虑到了两面作战,考虑到了蒙古人可能从背后包抄。城墙外侧还挖掘有挡马坑,使防御功能更加完善。慕田峪长城的关门两侧是沿山脊升起的,随山势翻转,在这些地段的垛口不是开口的长方形,而是呈锯齿状。射洞筑在垛口的下方,它不是圆形孔,而是顶部呈弧状的方形孔。险要  慕田峪长城之处还修有炮台。慕田峪长城上还建有“支城”。所谓“支城”,就是在长城内外侧有高脊山梁的地方,再节外生枝地顺山梁修出一段长城来,长度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并在此筑有敌楼,当地人称为“刀把楼”。明代在重修慕田峪长城时,在墙顶的两侧都加修了垛口,还同时新设置了滚木石雷石孔,可攻可守。而修筑 “刀把楼”,可控制制高点,减少对主城的威胁。
关于明代北京防卫的看法33
    慕田峪长城从正关台左侧起,随山势翻转,奔向远方。长城由山腰直伸山顶,在山顶立一敌楼后,又突然下降,翻身向下返回山腰,又骤然升起,直到海拔近千米的地方,然后绕了一个大弯,其形状酷似牛犄角,苍劲雄浑,人们把它称之为“牛犄角边”。“牛犄角边”的两侧,有一段长城被称为称为“箭扣”及“鹰飞倒仰”,这里是已达海拔1044米的山峰,两侧陡峭如削,其墙体全部建在岩石裸露的悬崖峭壁上,长城的坡度大都在50度左右,其中有一段几近垂直。画生认为就险峻程度来说这里可能是唯一可以和司马台长城相比较的了。
    箭扣长城位于慕田峪关以西二十里处,此处山势富于变化,险峰断崖之上的长城也显得更加雄奇险要,因整段长城蜿蜒呈W状,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
关于明代北京防卫的看法33    此为箭扣长城的上天梯,对于这段长城画生已经不想评价了,看图就够了。箭扣实在是险峻,一般来说中国人都会把奇妙的东西联系到传说,比如说司马台的仙女楼,同样的箭扣也有传说。传说一:开始修箭扣长城时,箭扣长城本无名。有一次,当地一位地方官前来考察长城,发现箭扣长城十分雄伟,而且在群山之间像一个涧口,就命名为涧口长城。可是当他回到朝廷时,觉得名字不妥,就想了想一句古话“一箭扣双雕”,随即拍案,叫这段长城为箭扣长城。传说二:箭扣附近有段长城,在通过一极险之处时,由于下方是数十丈深的悬崖,长城没有立脚点,古人便在此架设了两根粗铁梁,使长城在铁梁上凌空昂然而过。但是至今也不知到底在哪里。
    在慕田峪和古北口之间还有一要塞,那就是大水峪关,此处有青龙峡长城。大水峪关,关内有城,设东、南、西三门,派游击一人,守备一人驻守,为南北交通要道。
关于明代北京防卫的看法33    大水峪关对于蒙古来说不是最好的选择,原因就是在关城以北几百里之内都是山,道路崎岖。平时虽可为交通要道,但战时那就是蜀道难了,明军可以处处设伏。即使不派人出关,设置陷阱就好了。所以蒙古一般不选择这条路,每当攻击宣府、居庸关受挫后他们就会把目光转向古北口或者是北京东南的内长城隘口,然后迂回进攻北京,这是最多的。攻击大水峪关多为小股袭击,战术性的,但明军仍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这里是北京。
    北京的长城是所有长城最精华之所在,是北京城墙外的城墙。大水鱼关、二道关和慕田峪关就像北京的大门守着北京的北部,它们很是险要,易攻难守,但这两处还不是最险要的,因为还有八达岭。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八达岭就不知道长城究竟有多险峻,而况走八达岭是进北京最便捷的通道。当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占领宣府后,他把目光投向了北京西北,那有着“北门锁钥”之称的八达岭。
居庸关其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八达岭其险天下少有,而且也是如今最为人所知的长城了。
    八达岭位于北京西北一百四十里处,是军都径的大门,也就是居庸关的前哨。明代《长安客话》“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是关山最高者”。八达岭交通极好,明朝初期从北京北伐蒙古多走八达岭,现在的铁路和高速走的还是这里,其交通之优越可见一斑。汉代这里叫军都关,亦有关城。八达岭这名,最早见于金代诗人刘迎的长诗《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和《出八达岭》。元代这里称“北口”,是与“南口”相对而言。南口和北口之间是一条四十里长的峡谷,而居庸关关城就在峡谷之中,此谷因此得名叫“关沟”。
关于明代北京防卫的看法34    八达岭在明内边长城上,与西北部四百六十里处外边长城的张家口“大镜门”遥对。所以说,八达岭原本就没在明早期建成的明万里长城上。因为八达岭关城明代又叫居庸外镇,所以很多史料中,讲两者经常混淆。其实北魏以后的直到明代,各个时期的长城北京段都是行经八达岭,并没有与十公里外的居庸关相连接。其实许多的关城都是这样的,固关紫荆关都是这样。关城在边墙之后等于把边墙加厚,多了一层的防守,防御能力略有增加,但是必须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其山必险要至极不可。
    八达岭高踞关沟北端最高处。这里两峰夹峙,一道中开,居高临下,形势极其险要。自“八达岭下视居庸关,如建瓴,如窥井”。古人有“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之说。八达岭山口的特殊地形,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一向驻以重兵把守。八达岭关城之南,有上关、居庸关、南口,共形成四座城堡,四道防线。其中以居庸关关城屯驻重兵,八达岭山口处建“居庸外镇”关城,作为前沿阵地,是主要防守营堡。
关于明代北京防卫的看法34
    八达岭地理环境优越,自古以来就是通往山西、内蒙、张家口的交通要道。从基本常识上来说,交通要道即为军事要地,所以八达岭自古以来就是军事战略要地,汉书记载:曾设军都、居庸两座关城。北魏《水经注》说:“居庸关在居庸界,故关名也,南则绝谷,垒石为关址,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明朝时八达岭长城被重新修筑,尤其在朱棣迁都北京后更是成为了北门锁钥,其重要性大为增强。
    在八达岭关城前方有一城,名岔道城,是八达岭的前哨和第一道关隘。明朝边患严重,所以于弘治十七年(1505年)在八达岭修建了八达岭关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秋,蒙古人攻入隆庆州,在久攻州城不下时,转攻岔道、八达岭。明朝为加强北方防御,护卫京城,又于嘉靖三十年(1551)年建起岔道城,以为八达岭之藩篱。岔道城为“舟”形,“周二里一十一丈,高三丈,西南北三门”。因位于出八达岭向西、向北之岔口,故名岔道。隆庆五年(1571年)岔道城重新加固并在墙外包砖,整个城廓为不规则长方形,依山势而建,东西长449米,南北宽185米,设东、北、西门,北门为假门。城墙高八米,由石条、城砖、石灰和夯土筑成,城上有垛口、望口,南城墙有烽火台两座。《居庸志略》载:“八达岭为居庸之禁扼,岔道又为八达岭之藩篱”。岔道城当时设有“把总”三名,驻兵八百员,可见在八达岭长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但画生认为八百的驻军还是太少了,而且城也建的太小,如果城再大一倍就好了。
关于明代北京防卫的看法34    岔道城后几位整个八达岭防线的大脑,那就是八大岭关城。八达岭关城设东、西关门,西城墙下部用十余层花岗岩条石垒砌,上部砌大城砖。墙宽20余米、厚17米、高7.8米;顶部为长方形城台,长19.8米、宽14.15米,四面筑宇墙垛口。城台两侧30~40米处,各建敌楼一座,以墙连通,与关城构成犄角之势。西城墙两侧连接有南、北两道城墙,两墙均建于山脊之上,东低西高,成U字形,在东门相遇。城墙厚3.3米、周长2070米、高7.6米。东西门相距63.9米,城内面积约5000平方米。嘉靖十八年(1539年)立东门,门额书“居庸外镇”;万历十年立西门,门额书“北门锁钥”,由此可见明朝人对它的期望就是让它守住这道大门。
    八达岭以东的长城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了,这里有人最多,但相比之下八达岭以西的石峡关长城就不太为人所知了,其实李自成就是从这里进的北京城。
关于明代北京防卫的看法34    石峡关之险不下于八达岭,但是因为这里交通不如八达岭便捷,所以其重要性稍逊于八达岭。看看这地界,画生很难想象出如何才能攻下这座隘口的,其实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时李自成也在想这个问题。初次进攻后李闯王失败了,这也难怪,从大同到宣府农民军基本上没打过仗,当地的明朝守军都投降了,这一次就当作热身了。但是第二次强攻又失败了,这就不能不引起李闯王的思虑了。于是他想起了火攻,火烧石峡关。画生评价:李自成傻了吗,这里全是石头,火攻有什么用呢?传说李自成攻破石峡关还是用了他的老本行,一日他扮成农民混入城中,在城中开始宣传他的那个史上最空洞的口号“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老百姓于是被洗脑,借着就开始配合农民军,画生疑问:李自成难道某位是共产党的前世,政治工作如此了得。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有个老头打开了石峡关的大门,李自成的农民军就这样的攻下了石峡关,然后进了北京城。这只是一种传说,具体的画生还不了解。
关于明代北京防卫的看法34
    石峡关的防御设计很是精细严密,就拿次出来说吧。山谷之中一个普普通通的隘口,但是隘口后面就很特殊了。高地之上有一个菱形敌台,并且直对的隘口,从谷口往上看真是吓人。画生评价:明朝将领真是细心,但是没有坚持到最后,那一天守将唐通家里失火了,结果李自成趁乱过了这一关。
    八达岭关城以东的长城就是我们最熟悉的了,现在几乎是长城的标志。其实在画生看来这一段长城修建的也是最为坚固壮观的,可能有现代多次重修的缘故吧。
    八达岭长城城墙高六至九米,平面呈梯形,底宽6.5至7.5米、顶宽4.5至5米。大部墙顶宽阔平坦,可以“五马并骑、十人并行”;青龙桥一带,山陡坡险,墙顶较窄,最窄处仅两米多。墙两侧用花岗岩石条包砌,石条宽0.5米、高0.4米、长0.8至1米不等。无论陡峭山坡或平缓地段,石条均逐层水平垒砌,纵横交错,横架竖垒,咬合成一体,合缝处灌以灰浆。墙体内填泥土、石块,用夯砸实。墙上体为三至四层城砖,用石灰膏粘接灌缝。画生体会:一般重要地段的长城都是这么修建的,先铺花岗岩条石然后上面再砌砖,这样也是最坚固的了,但是修建困难、资金消耗巨大,所以此法不能够普及。
关于明代北京防卫的看法34    条石上用墙砖铺砌,使墙顶平整,在坡度较大的陡峭地段筑成梯道,便于上下。墙顶两边有砖砌矮墙,外侧叫雉堞或垛墙,内侧叫宇墙或女儿墙,这就不是长城的专利了,城墙都有的。墙下部砌有射孔,用以射箭投石。垛墙和宇墙都用城砖砌成,墙顶用一层脊砖。脊砖两边低中间高,或内侧高外侧低,便于排水。城墙顶部形成有墙的巷道,在两边墙根砌有小水槽,积水沿水槽流到较低处的宇墙下部,经出水孔把水引至墙外的吐水嘴上,泻流城墙外。吐水口是一米多长的石槽,在长城内侧,伸出墙体以外,以免流水冲刷墙基。每隔一定距离,城墙下部即开有一个登城口。口为券门洞,高1.8米、宽0.8米,门框用四块规格一致的石料组装,门内有石阶,通向城墙顶上。城墙在跨过溪流、沙河的地方都用砖砌成水门,有的大如城门,如石佛寺水关;有的较小,像一座桥,城墙从桥上经过。城墙经过小路时留有一个过门,平时可以出入,战时堵塞。
关于明代北京防卫的看法34
    在八达岭长城中,北八楼是最高的了,长城在这里拐了个弯向东南水关折去,而这里也修建了最大的敌楼。站在八大岭关城“北门锁钥”下,很难想象出为什么八达岭会是天险,若是到了北八楼就会明白了。这里箭窗就有六排,是最多的,但是这里实在是太高了,英雄无用武之地了。从关城爬到这里需要两个多小时,累的要死,哪里还有力气作战呢。画生突然想起了《葬花吟》中的句子,“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而这里是“山尽头,有北八楼”。在北八楼可以俯瞰整个八达岭防区,军都山就像天上的黑云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很有压迫感。而此关城又非彼关城,八大岭关城地势较高,在一个小山坡上;而关外又有岔道城,若只攻关城一则两面受敌,二则展不开部队;若直接攻占岔道城难度也是很大的,因为两侧的火炮的射程可以覆盖这里,即使攻占岔道城还有关城,那才是最重要的。明代时的火炮有了长足的发展,长城就成了发挥其威力的最佳地点。
    火炮多设置在站台。站台为碉堡式建筑,有一、二、三层之分,规模大小不一。内可储兵器、弹药及其他战略物资,作用大于敌楼。据刘效祖所著《四镇三关志》记载,在戚继光的规划和督办下,从山海关至北京的长城沿线共筑敌台、战台一千二百座。当遇战争时,在敌台上可“从上临下,用火器、佛郎机、子母炮更番击打,器用尽以火炮代之”。又据《武备志》记载:“古代以机发石,其机之木架,形如虎蹲。后来使用火炮,炮身短而粗大,以发开花弹者,名虎蹲炮,俗称田鸡炮”,由此可见当时武器情况之一斑。
关于明代北京防卫的看法34    一个战台一般需三十人守台、三十人守垛,分六伍,备火药三百斤。此外,在战台上还存有神箭、铁棍,以及数以千计的大小石块,同时还储备一个月的口粮和用水等。这种“制作久而弥精,心思熟而愈巧”的战台设施,既可出击,又可据守,并可与长城上的城台、敌台等军事设施密切配合,以组成密集的火力网,大大地增强作战威力,有效地阻击敌骑进攻,在军事防御上起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战术作用。
    就说到这里罢,这就是八达岭,其防卫之严密、地理位置之险峻在长城沿线属第一等。但李自成还是过了这一关,不管是怎样通过的;阴谋也好强攻也罢,毕竟八达岭没有扛起自己的重任,它失败了。画生评价:明朝修长城不修人心,终将失败。
    过了这道八达岭和居庸关大门之后,前方就是北京了,李自成面前只有那道最后的城墙。明朝的京城第四次处于敌军的威胁之下,但这一次有些不同了,没有于谦,没有袁崇焕,也没有勤王大军了,这是最后一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