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我的硕士论文撰写经历,硕士论文查重

 清华大学闫娜 2012-11-19

paper完成了,想写些什么,首先是关于paper的,写些感想(或者说总结)。

1、paper是一个大工程,不光从要求的量来说,从质上说也不小。当然,为了保证让别人看了不会觉得像本科论文一样,要保证一定的量和质。一般小硕论文要求4-5W字,博士论文要求8-10W。很多人不明白这个字数到底杂志网是word,还是characters(no space),还是characters(with space),实际上是word,一般情况下,三个数里word数是最少的,具体原因没有深究过,但试了下,半角英文字符不被当作word来处理的,只计中文全角字符。我的想法是,字数大可不必追究,想加字还不容易吗……至于碰到一些童鞋硬要一厢情愿的把空格都当作字数理解我表示鸭梨很大。

2、paper的管理一定要用样式刊讯传媒,这是我一贯的坚持,但最后我发现,不管我样式用得如何的好,直至从绪论到结论洋洋洒洒几W字,样式列表中也只坚挺地屹立着几种特定的样式,我表示很满足。可等到加入其他部分(如作者简介、论文数据集、致谢、摘要、参考文献、目录、题名表等)后,我发现简直是一团糟,有种晚节不保的遗憾。一般有杂志网两种作法,严格按照论文撰写要求自建样式;或者直接从论文模板里边拷贝。前者,会显得很繁琐,想想,假如“参考文献”这几个字的字体、大小、段前/段后距离、对齐方式不同,你就特意去建一个样式,感觉有点杀鸡用牛刀,最后直接导致的就是样式列表的杂乱,感觉样式列表里又多了一个目录;后者,乱得让人无法言语,简直就像一大堆唐僧围着你唱only you……,首先是选择性粘贴的问题,不管你匹配目标格式或保留原格式,结果都不会是你想要的——原格式不只包含一种格式,如果匹配目标格式一般是正文样式,肯定不对(多对一);如果保留原格式,拷过来的字体格式一般会有和论文主体样式相重的地方,而且不能保证模板文件的page setup和论文主体的一样,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论文的其他地方被自动修改了,而你还不知道,你只看到粘贴过来的是你想要的,却没看到其他地方变成了你不想要的!等最后发现时,不是你undo十步,二十步可以解决的,所以说痛苦。因为一旦用了样式,论文的组织结构就由大纲层级关系来确定。不管你的文字是什么,它们在样式列表中都有一席之地,只是问题在于:它是处在它该在的位置么?这儿说了这么多,我觉得不是废话,也许碰到过的人才会理解。对这一点总结一下就是:大篇幅文档撰写一定要用样式,即使最后你的样式会被打乱,但也请坚持,尽量用。它会让论文组织结构清晰,层次关系清晰——这种清晰是本质上的,不是你一个个“格式刷”刷出来的。(就像有些人天生丽质,而有些人是假纯(甲醇),lol)。[备注:关于样式的使用及重要性,可参微软王宁的“Word长篇文档排版技巧”视频]

3、首先正文(绪论到结论)的撰写就不说了,该怎么写就怎么写。正文完成后,会涉及到有些东西的添加,这时要考虑先后次序。比如:何时添加参考文献?何时统一检查论文?不同节(section)的页眉/页脚的设置有没有先后顺序?修改格式时存在哪些相关联的因素(比如:我修改了这儿的格式,如何确保其他地方的格式不会改变)?关于域的使用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如何处理(比如,我在添加和编排参考文献时遇到的问题:我修改了Endnote的样式模板N次,可最终输出的参考文献作者人名列表中,有些名字间有逗号分隔,有些却没有,whyyyyy……)?我只是结合我的经历谈一些可能是对别人也有用的解决办法,相信域这些概念大家是不会陌生的,多多少少会接触到。①参考文献,我是在论文主体全部完成后添加的,之前在文中用批注(comment)作了标记,相信很多人是这么做的。也许有些人,是一边写一边添加参考文献,这样做我认为有不好的地方(以下假设论文的最终稿中有关系p论文,也许NE会更好些(我没用过NE,见别人用过,模式和EN差不多,只不过可能更符合国人的胃口),但这儿涉及到一个问题:软件怎么用?呵呵,这个问题不BC,我想说的是:参考文献管理软件不仅是给论文参考文献编排提供方便,它更是你多年来学习生活的富贵积累。如果只是简单的使用,看看教程/帮助就会了,关键是数据库的建立与积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为论文撰写提供的小小便利,只是它的一个小小职能,它更大的作用在于管理你的论文数据库!管理你的知识库!不多说,用过的朋友自然理解。我的EN数据库中有文献上千篇,有分组二十来个,而且现在EN已发布X4版,支持二级目录。对于软件的选择,看自己习惯就好。没有什么好用不好用。[备注:关于尾注/交叉引用解决参考文献编排请参考:http://wenku.baidu.com/view/b32d7942a8956bec0975e3 d0.html ;关于Endnote的使用请参考:帮助文档,或百度文库搜索“EndNote_X3的安装及详尽的中文手册”];②统一检查论文,当然是在全部文字写好后。这个问题没什么含量,当然,检查的次数不只一次,等主体部分完成有一次,等论文其他部分添加完成后有一次,统一修改样式/格式后有一次,最终定稿后还得看几次。一般,各章节完成后,也有一次审查。③关于分节符的使用,重要性不说。我在最后添加页眉/页脚时遇到个问题,如果往论文前面添加内容(即在第m节位置a处添加一个分节符,然后在a以前插入内容,设此节为n,n题名页->审阅认定书->致谢->摘要->目录”,等,这样只要设置最前面一节的格式,后面使用断开前后节链接就行了,免去了重复设置的麻烦。这样可以省掉一些时间。如果真采用了从后往前添加内容的方式,则在设置前一节的页眉/页脚格式时,一定要记得先在后一节断开到前一节的链接,否则所做工作加倍!!④格式之间的关联问题,其实也是样式问题。比如说,有几个字“YXXXXXXX”,我希望让它顶格,怎么办?方法一:我把光标置于Y之前,按BACKSPACE让它顶格;方法二:全选“YXXXXXXX”,再格式->居左对齐;方法三:全选“YXXXXXXX”,拉刻度尺让它顶格;方法四:专门建立一个顶格的样式(选择最接近的一个样式为父样式),然后应用样式让它顶格。方法五:……,以上各种方法,都可以达到目的,但请留意一下,哪些方法使论文其他地方也变成顶格了?原因?——关于样式,不多说。[备注:选择“YXXXXXXX”进行操作的时候,选中和不选中后面的段落标记,结果是否一样?试试就知道了]⑤其实,关于域(field),我也了解得不多,在论文中,一般涉及域的有:目录,索引和交叉索引,参考文献。对于目录,一般要求中英文分开,网上有分别单独创建中/英文目录的方法,如果不会的话,只能采用原始的方法(将目录创建两次,删英文留中文,删中文留英文),我采用的原始方法,但此时要注意,慎用更新域功能,否则之前的工作白费!;另一个是参考文献,我的参考文献是这样生成的:先用EN自动创建参考文献,但此时样式不全对,于是单独创建一WORD文档用来放参考文献,粘贴的时候选择“keep text only”,接下来删除所有前面的序号([1]、[2]、……等),然后使用WORD的项目符号和编号功能,接下来再一个个查(eg.看哪儿少符号,哪儿的标点全角/半角用得不对,哪儿有不全的地方,等等),然后将所有的内容拷贝到论文后面(也可以单独打印,装订的时候加进去)。步骤看起来多,但其实不费时间。为何?首先,我EN中的文献管理得好,最后格式不对的地方只有极少数;其次,删除序号的工作不用一个个完成,把页面设宽点(改页边距或设为横向),然后按住alt选择所有的序号进行删除,然后再把页面设置改回来,十来秒的事;再次,生成编号也不耗时,对于参考文献,最耗时的是添加的时候(这个工作已由EN完成了!)。不过,有几点要说明:如果能保证EN输出的格式完全满足论文撰写规定上的要求,皆大欢喜(我是迫不得已才像上述那样做的,因为最终看起来完美,但本质上是赝品);如果像上述那样做了,参考文献一定要单独保存,否则使用EN的格式化参考文献功能的时候,所作的修改工作全部丢失!(毕竟,谁也不能保证一锤定音,总有修改的时候,至少要留条后路吧……)。注意到,EN在文中添加参考文献的方式也是通过域来实现的,可以切换查看其域代码。[备注:如果参考文献数超过了100,使用WORD的项目符号的编号功能插入序号时,缩进设得太大,前面10以内编号的参考文献看起来不协调,如果缩进设得太小,则后面100以后的文献又不会对齐。解决方法是:将序号100作为一个分界点,100以前和100以后分别编号,使用不同的缩进。对于编号100的文献,使用手动输入编号,手动调整缩进。这个方法没什么技术含量,而且很原始,但的确可以解决问题]⑥遇到不会的问题,当然百度、google,没得说。一般都能得到step by step的答案。另外,还可以从一些论坛获得答案。比如,我在使用EN时,发现里边没有datasheet这一种reference type,我上了其官方论坛http://community./ts/,发了帖求助,很快就得到回复了。一般会有人很热情的。除非你的问题太刁钻太技术,没谁懂,或者帖子发错了地方,那就太太太……[备注:推荐一本书《Word排版艺术2004》,新浪爱问共享可下到电子版,看了才知道,我所掌握的WORD技巧都只是一些皮毛!]

4、论文撰写之前参照规定设置好页边距、纸张大小、装订边距、奇偶页、样式(上文已多次提到),这些相当于全局设置。可别到最后,等你把论文内容全部安排妥当之后,发现页边距不对,然后再设置,发现有些图片不知被挤到哪儿去了、有些表格跨页了、有些页留有大段空白……

5、编辑文档的时候,把“show/hide editing mark”打开,这样可以看到一些隐藏的标记。

6、一些引用关系最后要统一检查,比如“文献[i]中将目标跟踪方法分为三类,……”,如果最后参考文献有调整,则这句话中的编号[i]也要跟着更新。当然,这个也许(极有可能)没人会去查,但严谨起见。

7、如果在一个地方点两次应用样式,则结果不是我们想要的。//这个我至今没搞懂原因。

8、文中的标点符号最好一致,比如段落中的括号统一用全角括号,公式序号的括号统一用英文半角,章节标题与序号之间的空格统一用英文半角,连字符统一用英文半角状态下的连字符……按要求做,如果撰写规定中没有明确规定,就按照语言习惯做。不按要求或语言习惯弄出来的东西,会让人觉得不伦不类的。

9、撰写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注释或标记,WORD的批注就是一大利器,相信我,如果你不做标记,等你写第三章的时候,一定会忘记第一章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当时写第一章的时候有哪些遗留问题。写第五章的时候会忘记第一、二、三章的……,有些想法是瞬间的,比如“这个地方后面要好好强调一下”、“这段文字,后面要与之相呼应”,等等。

10、对于WORD中的图表,有直接生成的,就直接插入。如果效果不理想,就用VISIO处理下,VISIO可以做出相当漂亮的图(如流程图、框图、一些曲线等)来。学好VISIO![备注:我是通过“插入”菜单进行插入的,不知,用ctr+c再ctr+v,效果是不是一样的。]

11、关于VISIO再说几点,是我使用中发现的:选中一个对象,鼠标在其上停顿一会儿,出现控制点;VISIO中有图层的概念,可以集中对一类对象进行修改;对齐功能,跟选择目标的顺序有关;

12、对文件的管理要得当,比如每一章使用的图片,放进一个专门的文件夹,图片的标题可以用“图x-x”等,反正要是自己好记的。不要,最后有修改时,自己找不到原图。

13、WORD文件作好备份。比如,我的论文最开始撰写的时候,我记为thesis_v0.1.doc,然后每次备份加日期后缀,如3月6日的备份记为thesis_v0.1_0306.doc。待第一遍完成修改的时候,记为另一个版本,如thesis_v1.0.doc,这一阶段还可以有thesis_v1.1.doc、thesis_v1.2.doc、……分别对应第二次修改、第三次修改的。同理,也可以加日期后缀,如thesis_v1.0_0317.doc。依此类推,最后的关键版本可以采用其它记法,如thesis_cmtRmvd_refs.doc表示去掉了所有的批注并且添加了参考文献的版本,最终的打印版本记为thesis_final.doc。文档应选择多个地方备份,如邮箱的网盘、U盘、移动硬盘。总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记得前年,有个博士,他论文都快完成了,笔记本被偷了,……,人间杯具。同情+引以为鉴。

14、对于与论文相关的所有资料都应该做好保存与注释。如,有段程序,有个结果,是采用何种参数得到的?是在什么环境下得到的?借助了哪些条件?……因为最后有些东西会遗忘,有些东西可能要修改。注释会让我们迅速的还原当时的情景。不至于耗费脑力去重头想。

15、现在的论文都要查重,介绍一个过关的好方法:将文字转换成word文档对象,具体百度文章“new_cnki知网学位论文检测系统的原理说明和详细修改指导”和“如何快速通过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查重问题”,我已验证过,方法是有效的。现在论文查重有万方的,有CNKI的,一般高校采用的是CNKI的TMLC2版或VIP版查重,CNKI上介绍说系统有多么牛多么牛,谁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相比而言,万方检测出来的结果还多点。这个方法我用过,但声明我的初衷:不是为了躲避查重主动这么做。[备注:用PDF查重和用.DOC文件查重结果是否一样,我没试过。不过我怀疑PDF的不行,因为WORD对象转到PDF后,文字是可选的!所以查重时最好用.DOC文档]

16、另外,下述文档是我以前上网看到的,觉得有用,百度可以搜到:①事半功倍:Word编写论文十大技巧.doc②字号与磅值对应关系.doc③常用纸型大小.txt④Word文档结构图字体调整.doc⑤Word排版应用神童教程.doc⑥WORD操作技巧.doc⑦VISIO中添加、移动或删除连接点.doc(这个在office官网上有)。关于EXCEL有两个简单的教程:①Excel.2003全能培训教程.pdf②Excel实战技巧视频教程 WMV 其他介绍.torrent(搜索这个种子文件,可下载)。更多内容,参internet或书籍。[备注:书籍和网络都很重要,现在的情形是,很多人忽略了书籍,重网络,以为一切东西都可以通过网络搞定。我也曾这么以为,因为网络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但我觉得这种态度不对,看书读书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具体原因不说,自己体会]

17、论文中一定不要有错别字,语句不通顺之类的。这不是能力问题,是态度问题。排版不规范,别人看了也是很不爽的。我的导师看论文,首先看排版,看论文结构,是不是合理。首先点开结构视图来看,如果说看见你二级标题,一级标题,甚至还有正文内容都处于同一个大纲级别,不多说,等着挨批吧。强调一下:论文整不整洁,有没有错别字,语句有没有不通顺,这不是能力问题,是态度问题!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 -!

18、关于坚持。写论文其实也挺累的。写之前,不能保证做到完完全全地规划,比如*号之前要完成*章*节,但大体上的规划是能够做的。比如论文的结构,中间部分肯定是重头戏,要分配给它的时间也应该多一些。计划好,不要没有时间感。写论文至少得两个月吧,这段时间最好不要中途有太长的停顿,不要说写一个星期,休息三四天再写。还有一个问题是,虽然说是在“写”论文,但整个过程不是都在敲键盘,在用笔演算。会涉及到看看书,请教同学/老师/高手,涉及到编程/演算,等过程。这是必要的。还有,论文不是只在这两个月内写出来的,涉及到三年时间内自己所做的准备工作,如果准备工作做得充分,那么写论文期间自己的负担就会小些,否则就很痛苦。因为,敲文字是件很容易的事(相信大家都是聊天达人),但有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写论文的整个过程中会累,但也要注意休息,注意饮食。我论文后期感冒了两次,但不管病得多厉害,都没有心情闲下来,时间在那儿,它就像一把刀!挺过去就好了。

19、暂记这么多。如果有什么,以后再添加。

★后记:以上内容相当于个人日记或者说备忘录。所讲内容都是本人经历。性质不是教程、技巧、窍门类的东东。都是些不足道的东西,自认不是高手(打字高手还是勉强称得上的,五笔160字/分最高记录)……,只是简记于此,以便日后自己查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