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 鸟(niǎo)![]()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出自杜甫《遣兴三首》。意谓抬头仰望高飞的大雁,就会感悟到,飞鸟在空中翱翔都整整齐齐地排列成行。 这里的“鸟”是栩栩如生的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都是十分形象的一只鸟的样子,喙(huì)、头、眼、胴体、羽、爪、翅膀,简洁几笔,无一不备,真是凝炼,概括,生动极了。王筠《文字蒙求》说:“长尾禽之总名,上象首,左出者喙,注中者目,右出者四笔,其一颈上之翁也,二三翼也,其四,尾也,〓象足”。此说绝对了一点。小篆仍能看出鸟的形状,至于楷书,就难寻其痕迹了。 “鸟”字的本义是飞禽的总称。如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经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意思就是:因天寒而千山之中鸟儿也不飞,万条路径上没有行人的踪迹,但只有一叶孤舟的渔翁,冒着漫天大雪独自在寒江中垂钓。 在古书中“鸟”还读作diǎo,是骂人的粗话。如《水浒传》第23回:“你休说这般鸟话来吓我”。 人鸟对叫 张增财是原河北省人大代表、省剧协会员。他11岁拜师学艺,24岁携两个弟弟在东北摆摊卖艺。在长春,他慷慨解囊,救助了贫困交加的口技大师尹士林。当即拜尹为师。20世纪初,他在上海、南京一带成名,人称“画眉张”,与“人人笑”、“开口笑”齐名,被誉为中国“三大口技名家。” “画眉张”勤学苦练,模仿各类鸟叫惟妙惟肖。1925年春,他从上海“大世界”来到北京天桥摆地摊卖艺。有人送他一副红帐,上联写“河北画眉张”,下联书“天下第一名”。不料,帐子挂出不久,一个外号叫“杨嗄子”的富绅恶少,突然领着几个帮凶,提着画眉鸟笼闯了进来。 他笼子里的那只“眉太后”能够模仿各种声音。“杨嗄子”蛮横地提出,要“画眉张”与他的“眉太后”对叫比赛,“画眉张”先来了“蛟群低鸣”的口技,那“眉太后”竟模仿得毫无逊色。”“画眉张”学鹰、鸡、蟋蟀,那鸟并不示弱,活灵活现。接着,只见“画眉张”右手下垂,左手前举,霎时间,枪炮声大作,犹如眼前就是战场,这“眉太后”呢?莫说再叫,早吓得上扑下撞,四处乱飞,不一会儿,栽倒在笼内不动弹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