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矮蒿

 chh71 2012-11-20

矮蒿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矮蒿

矮蒿

种中文名:矮蒿
  种拉丁名:Artemisia lancea Van
  别 名:牛尾蒿小艾野艾蒿细叶艾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属中文名:蒿属
  属拉丁名:Artemisia
  命名来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中国植物志:76(2):099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主根细长,侧根多;根状茎细或略粗,直径3-6毫米,直立或倾斜。茎多数,常成丛,高80~150厘米,具细棱,褐色或紫红色;中部以上有多数向上斜展的分枝;茎、枝初时微被蛛丝状微柔毛,后毛渐脱落。叶上面初时微有蛛丝状短柔毛及白色腺点和小凹点,后毛与腺点渐脱落,背面密被灰白色或灰黄色蛛丝状毛;基生叶与茎下部叶卵圆形,长3~5(~6)厘米,宽2.5~4(~5) 米,二回羽状全裂,每侧有裂片3~4枚,中部裂片再次羽状深裂,每侧具小裂片2-3枚,小裂片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长3~6毫米,宽2~3毫米,叶柄短,花期叶萎谢;中部叶长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5~2.5(~3)厘米,宽1~2(~2.5)厘米,一(至二)回羽状全裂,稀深裂,每侧裂片2~3枚,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2.5厘米,宽1~2毫米,先端锐尖,边外卷,基部1对裂片小;成假托叶状,具短柄或近无柄;上部叶与苞片叶5或3全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之苞片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有时基部1对小裂片成假托叶状。头状花序多数,卵形或长卵形,无梗,直径1~1.5毫米,在分枝上端或小枝上排成穗状花序或复穗状花序,而在茎上端组成狭长或稍开展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总苞片小,狭卵形,背面初时微有短柔毛,后脱落无毛,中肋绿色,边缘狭膜质,中、内层总苞片长卵形或倒披针形,背面无毛,边缘宽膜质或全为半膜质;雌花1~3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裂齿或无裂齿,紫红色,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外卷;两性花2~5朵,花冠长管状,檐部紫红色,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或有短尖头,花柱略长于花冠,先端2叉,叉端截形或扇形,并有睫毛。瘦果小,长圆形。花果期8~10月。 [1]

编辑本段地理分布

  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林缘、路旁、荒坡及疏林下,最高海拔1400米
  【国内分布】:分布广,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南部)、河北、山西、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模式标本采自贵州。
  【国外分布】:日本、朝鲜、印度、俄罗斯(东部)。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 1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科学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