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品饮料企业如何在奥运经济中制胜?

 凝雪660 2012-11-20
  每一次举办奥运会,都可谓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不管是哪一个行业,或多或少都能从中收获不小的利润,尤其是食品饮料行业更甚。对于消费行业而言,零售业最好的就是品牌服务,在奥运会期间,除了给消费业带来了商机之外,同样也增加了行业竞争力,下面就来说说食品饮料企业对奥运经济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点。

  一是方便奥运期间居民生活。

  超市、菜场、早餐等生活保障性商业网点,要提供更多的商品种类以满足居民的基本要求,让他们安心观赛的同时不用为生活发愁。一些网点还可以搭载多项便民服务项目,方便了居民生活。如引进放心早餐、废旧物资回收、宠物托管等业态,想居民之所想,最大限度的方便居民生活。

  二是提高社区企业服务水平。

  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为主的新型业态是社区商业的主流,不仅消费环境大为改善,而且商品丰富、环境整洁。不过对于征战此次奥运这些显然还不够,服务方式还不够人性化。社区零售业可以开展送货到家、上门服务,实现个性化、特色化和综合化的商业服务,例如电话订购、网上购物等现代化服务也可以在奥运期间进行推广。

  三是适当延长销售时间。

  本次奥运会在距离中国八个时区的伦敦,一些精彩赛事都集中在北京时间的夜晚,所以社区零售业可以配合奥运会赛事时间延长营业时间,为体育迷们提供更加贴心便利的服务。

  社区商业是以社区范围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有专家称社区商业为“51015”,即居民出家门步行5分钟可以到达便利店、10分钟可到达超市和餐饮店,骑车15分钟可到达购物中心。与城市中心商业区不同,社区商业以面向社区内居民为主,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相对独立性,便民、利民是其最突出特点,因此做好服务是增加客流量的不二法门。

  强调购买的便利性

  据业内专家表示,通过多年的调研发现,中国乃至亚洲的消费者与欧美消费者最大的不同是他们更加强调购买的便利性。美国人经常周末开着车去超市采购一星期的用品,但亚洲人,比方日本人、韩国人,特别是中国人,则习惯穿着拖鞋、睡衣到楼下的便利店购买食品、饮料。在北京地区代理国内某啤酒品牌的渠道商陈建华说,北京奥运会和欧洲杯期间,小卖部(非连锁便利超市)和中小餐馆、大排档的啤酒出货量增长都非常快,而连锁超市、大卖场的增长并不明显。这也印证了消费者更强调购买的便利性的结论。

  中小零售业要在伦敦奥运期间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服务,更多的是如何把零售商品与体育爱好者的需要融入到商品结构以及营销上。伦敦奥运肯定会催生出更多的宅男宅女,这是考验购物便利性的时候。因此要在陈列上增加更明显的提示,一些快消品要尽可能清晰迅速地让消费者看到,方便消费者购买到最新、最有价值的商品。零售业大多经营的是百姓日常生活用品,如果能够提供一站式购物,也会大大的方便爱宅的体育爱好者们。

  其实,在每一个商机出现的同时,伴随而来的往往都是行业竞争力。企业想要抓住商机,赢得最后的胜利,就必须要有好的经营理念、完美的营销战略,更要懂得随时应变,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只有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才会提高商品的销售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