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又名海拉尔松(日)、蒙古赤松(日)、西伯利亚松。为松科大乔木,樟子松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优良造林树种之一。樟子松为常绿乔木,树高15~20米,最高 樟子松耐寒性强,能忍受-40至~ 樟子松材质较强,纹理直,可供建筑、家具等用材。树干可割树脂,提取松梨及松节油,树皮可提取拷胶。树形及树干均较美观。可作庭园观赏和绿化树种。由于具有耐寒,抗旱 、耐瘠薄及抗风等特性,可作三北地区防护林及固沙造林的主要树种。 【樟子松栽培技术】 一、育苗地的选择 选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质比较肥沃的沙壤土作圃地。如有条件,最好选择前茬是松、柞育苗地,因为这种圃地含有大量对松苗和生长有益的菌类,能促进幼苗的发育和增强抗性。但不宜在一块地连续多年播种,否则因播种地浇水次数,土壤板结,苗木生长不良,一般宜1年与2年生松苗相互轮作。如果在沙性较大的土地上育苗最好多施一些河泥等有机肥料,以改良土壤,增强土壤吸水保肥能力,促进苗木根系发育和地上部分的生长。 二、施肥 为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育苗地应施足底肥,以保证苗木生长有足够的营养,底肥要用经过充分发酵的厩肥或堆肥,每亩施2~3万斤。施肥方法,在作床前将肥料均匀的撒在育苗地上,然后用梨或人工进行搅拌使肥料均匀的混合在耕作层土壤中。 三、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种子应进行催芽。其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 1、雪埋:在1~3月间选择背阴处,降雪后把雪收集起来,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坑中或地面上,厚度30~50厘米,然后将种子用3倍雪拌匀盛入麻袋或木箱等容器中,置于雪上,再用雪将上部及四周盖严。为防止早春雪溶化,在雪上覆40~50厘米的杂草。播种前3~5天将种子由雪中取出,置于向阳处(或用清水化雪),待雪化净后,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2小时,捞出后稍阴干既可播种。亦可将种子置于温暖处进行短期催芽,当有50%的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发芽率达70.1%。如冬季无雪亦可将种子混入碎冰中(冰越小越好)进行埋藏。 2、混沙埋藏:播种前10~20天,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方挖埋藏坑,坑深宽各 3、温水浸种:播种5~7天,先将种子消毒后,再用40~ 四、作床 一般采用高床作业,床高10~15厘米,小步道宽 五、播种 播种时期应选择平均地表温度达8~9℃以上时播种。一般在四月中、下旬,林区适期为五月中旬。播种前苗床表土要保持适度温润,如干燥应少量浇水,待床面稍阴干时,用耙将床上面搂起0.5~1厘米深的麻面,然后用播种机或手推播种滚,横床条播,播幅宽3~4厘米,行距8~10厘米,播后及时镇压,以防芽干,覆土约 六、苗期管理 在苗木生长期中应着重水肥管理,方能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增强抗性,达到丰产。 种子发芽期:从播种到幼苗出齐前,表土必须保持湿润(含水率6%左右)防止芽干,造成缺苗断垄。浇水量不易过大。由于夜间空气湿度较大,上午表土尚能保持一定湿润每天浇水应于午后进行。如果大风天或气温高蒸发量大时,表土易干燥,午前也需要浇水。出苗后到6月末易罹立枯病,由于苗茎细嫩,土表温差较大,又易遭受日灼。因此,浇水宜少量多次,以调节床面温度、湿度,减少立枯病的发生及日灼危害,每次浇水每平方米5~7市斤。一般在上午10~2 时进行。1年生松苗,7~8月间为高生长旺盛时期,且根系已伸展,更由于气温高,苗木蒸腾量大,因此,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每隔2~3日浇一次透水。到8月中、下旬后为促进苗木木质化,利于越冬,除天气特别干旱,可每隔十余日浇水一次,一般不进行浇水。在掘苗前5~7日浇一次透水,促使土壤疏松,掘苗时保持根系完整。 苗木生长期:苗木生长旺盛期应及时施肥,保证苗木有足够的养分,一般从6月中、下旬开始,每平方米施硫铵5~ 施用除草醚消灭杂草是最经济有效的除草方法。即在播种时把除草醚混拌在覆土中,每平方米土中拌除草醚 樟子松幼苗适宜群生,如播种量掌握适当,播种均匀,就不必间苗,但有时由于下种不匀,出苗密度不均,为调整留苗密度,可于7月间剔除幼小细弱苗木,以每平米留苗 600~700株较为合适。 七、2年生苗木的培育 培育2年生苗木有移植、截根留植、苗床等方法。从根系发育来看,以移植苗为最好,截根留植次之,留床苗最差。移植苗根系发达,冠根比值小,根系多集中于土壤表层,掘苗时根系损伤较小,有利于幼苗成活。顶芽再次生长现象少,由于苗木分布均匀,光照充足木质化健全,无被压苗;留床苗从外观看健壮根茎粗大,尤其主根更为发达,长可达 八、苗木的越冬保护 樟子松耐寒冷,但幼苗期间由于冬季干燥气候的影响,苗木易失水分,导致生理干旱而枯死。冬季必须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幼苗才能安全越冬。冬季采取覆土防寒,在11月中旬左右,亦即将土壤冻结时,把步道的土掘起粉碎,覆于苗床上,厚度15~20厘米,到翌春4月上旬化土层达20~30厘米时,分2~3次把土撤除,并及时灌水。 为了风化育苗地的土壤,消灭病虫害以及减轻春季作业繁忙的局面,也可以秋季掘苗。掘苗后进行假植,根部用土埋实,1年生苗可捆成小把(每把50~100株)。到土地将冻时再把苗梢全部用土埋严,苗木即可安全越冬。但秋掘、假植的苗木,造林或移栽后缓苗迟几天,但并不影响苗木成活及生长。 |
|
来自: jls1953图书馆 > 《1原创-林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