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酒基本都含塑化剂 高档酒含量更高2012-11-20 18:51

 平和的面对人生 2012-11-20

川北在线核心提示:白酒基本都含塑化剂 高档酒含量更高 去年6月已获知 声明表示,在我国台湾地区2011年5月,检出食品残留塑化剂成分后,该协会随即对全国白酒产品塑化剂残留含量做了大量调研。目前,中国白酒规模以上企业的白酒产品中塑化剂含量远远低于国外相关食品标准中对塑化剂含量指


白酒基本都含塑化剂 高档酒含量更高 川北在线

白酒基本都含塑化剂 高档酒含量更高

去年6月已获知

声明表示,在我国台湾地区2011年5月,检出食品残留塑化剂成分后,该协会随即对全国白酒产品塑化剂残留含量做了大量调研。目前,中国白酒规模以上企业的白酒产品中塑化剂含量远远低于国外相关食品标准中对塑化剂含量指标的规定。

中酒协表示,去年6月,中酒协与全国重点白酒企业、国家相关检测、科研机构进行沟通并布置调研任务,要求全面查清白酒中的塑化剂产生来源。

此外,中国酒业协会在昨日同期公布的落款时间为今年8月20日的《关于白酒产品塑化剂有关问题的说明》中指出,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

未出现致病案例

对于白酒产品塑化剂安全问题,该协会指出,塑料制品(设备)在白酒产品生产过程中,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使用近40年,未出现因塑化剂致病案例。

白酒中塑化剂问题有无解决办法?该协会建议,加强白酒生产环节监管力度,从白酒生产源头抓起,禁止在白酒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使用塑料制品,防患于未然;此外,要求卫生部门进行白酒塑化剂残留量安全风险评估,待评估后,制定出白酒产品塑化剂安全标准。

■ 追问

为什么白酒中会有塑化剂?

昨日,有业内人士指出,“塑化剂并不是酒鬼酒一家企业的事情,整个白酒行业均面临塑化剂问题。”

中酒协昨日公布的内容显示,通过对白酒生产过程的全面跟踪、查定,已知白酒生产过程中自身发酵环节不产生塑化剂。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属于特定迁移,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内盖、成品酒塑料袋包装、成品酒塑料瓶包装、成品酒塑料桶包装等。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为了让年份不够的酒液看起来好看,增加各种增粘剂可固化伪造粮食酒内的糖分,产生粘杯挂杯的效果。(李静)

为什么国标不检测塑化剂?

对此问题,昨日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类似于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在该事件集中爆发并产生严重后果之后,国家随即加大了对此的检测力度并制定了相关标准。但在媒体曝光之前,这一问题并未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注意。

中国酒业协会昨日表示,目前,我国白酒标准正在研究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标准限定。

该协会建议卫生部门进行白酒塑化剂残留量安全风险评估,待评估后,制定出白酒产品塑化剂安全标准。

■ 背景

台湾曾爆塑化剂风波

“塑化剂”这个词并非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去年,中国台湾也曾爆发大规模的“塑化剂”风波。

据媒体去年6月报道,台湾当局6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总共有217家厂商、747项商品被卷入塑化剂风暴。几乎所有台湾主要食品厂商都牵涉其中。

国家质检总局随之公告指出,从6月1日起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卫生部紧急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可能用于食品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并已明确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 小编有话说

所以说,喝酒还是健康最重要,来瓶红星二锅头,每晚小酌两三杯,足矣!

酒协:白酒基本都含塑化剂 40年来未致病

2012-11-19 19:52:25 来源: 网易财经 14345人参与

27(27)

中国酒协发表声明称,通过协会的大量工作和白酒企业认真重视,目前,全国白酒重点企业的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指标均低于食品标准值。并且塑料制品(设备)在白酒产品生产过程中,从70年代至今已使用近40年,未出现因塑化剂致病案例。

网易财经11月19讯 今日,论坛及微博用户纷纷转载一份《中国酒业协会针对“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的回应》。对此,中国酒业协会晚间发布声明称,该回应断章取义,歪曲了文章的真实内容,并指出中国酒业协会从未授权任何媒体、单位以及个人发表针对有关白酒塑化剂事件的回应。

声明指出,在台湾2011年5月检出食品残留塑化剂成份后,中国酒业协会随即对全国白酒产品塑化剂残留含量做了大量调研、检测和查证工作,并对国内外食品产品塑化剂相关技术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中国白酒规模以上企业的白酒产品中塑化剂含量远远低于国外相关食品标准中对塑化剂含量指标的规定。

声明还刊登了该协会于2012年8月20日《关于白酒产品塑化剂有关问题的说明》全文,对比今日论坛转载的回应可以看到,该说明确实有提到“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份,最高2.32mg/kg,最低0.495mg/kg,平均0.537mg/kg。”等字样,但并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约8倍”等字样。

事实上,从媒体披露的第三方机构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酒鬼酒的检测数据来看,超标的并非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而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该指标高出了最大残留量的260%。

不过,酒鬼酒今日向网易财经否认了其产品塑化剂超标,并称商业检测机构的检测标准、检测手段都不具备权威性。公司会将产品送到检权威检测部门进行塑化剂检测,并发布澄清公告。

《关于白酒产品塑化剂有关问题的说明》(简称《说明》)中提到,白酒生产过程中自身发酵环节不产生塑化剂。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属于特定迁移,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内盖、成品酒塑料袋包装、成品酒塑料瓶包装、成品酒塑料桶包装等。

《说明》还指出,溶进白酒产品塑化剂最高值是酒泵进出乳胶管,目前所有白酒企业都在使用该设备。每10米乳胶管可在白酒中增加塑化剂含量0.1mg/kg,有的企业用一次酒泵(50米乳胶管),还有的企业多达4~5次。

不过,《说明》称,通过协会的大量工作和白酒企业认真重视,目前,全国白酒重点企业的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指标均低于食品标准值。并且塑料制品(设备)在白酒产品生产过程中,从70年代至今已使用近40年,未出现因塑化剂致病案例。

中国酒业协会表示,目前,我国白酒标准正在研究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标准限定,某些媒体在缺乏依据的情况下就断言白酒产品塑化剂超标,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行为。(黎晓云)

附:关于针对某媒体报道我协会回应白酒塑化剂超标问题的声明

2012年11月19日,某媒体机构通过互联网发表有关白酒塑化剂超标的报道,同时对我协会《关于白酒产品塑化剂有关问题的说明》一文进行断章取义报道,歪曲了文章的真实内容,并宣布为中国酒业协会对有关白酒塑化剂问题的回应,我协会对此类极端不负责任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在此,我协会郑重声明:中国酒业协会从未授权任何媒体、单位以及个人发表针对有关白酒塑化剂事件的回应。

为了让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了解有关问题的真实情况,我协会特将《关于白酒产品塑化剂有关问题的说明》原文刊登如下:

(原文起)

关于白酒产品塑化剂有关问题的说明

白酒产品有关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问题,是当前白酒行业的热点问题,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塑化剂标准情况

1、我国塑化剂相关标准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规定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特定迁移量或最大残留量及其他限制性要求,其中涉及6种增塑剂指标。

GB 9685-2008 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相关规定

序号

组分名称

特定迁移量或

最大残留量(mg/kg)

其他规定

1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

1.5(SML)

(1)均规定了在不同材料中的最大使用量

(2)在塑料中使用:仅用于接触非脂肪性食品的材料,不得用于接触婴幼儿食品用的材料

2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

3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

4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

9.0(SML)

5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

6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0.3(SML)

2、其他国家和地区塑化剂相关规定(见附件)。

二、我国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情况

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份,最高2.32 mg/kg,最低0.495 mg/kg,平均0.537 mg/kg。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

三、白酒产品中塑化剂的来源

通过对白酒生产过程的全面跟踪、查定,已知白酒生产过程中自身发酵环节不产生塑化剂。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属于特定迁移,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内盖、成品酒塑料袋包装、成品酒塑料瓶包装、成品酒塑料桶包装等。

溶进白酒产品塑化剂最高值是酒泵进出乳胶管,目前所有白酒企业都在使用该设备。每10米乳胶管可在白酒中增加塑化剂含量0.1mg/kg,有的企业用一次酒泵(50米乳胶管),还有的企业多达4~5次。

其他塑料制品、设备,有的企业用,有的企业不用,因此不同企业、不同产品的塑化剂含量各不相同。

塑料袋、瓶装的成品酒,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中的塑化剂含量会逐渐增高。

四、中国酒业协会关于控制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的工作

2011年6月,获知白酒产品中含有塑化剂有关信息后,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分别与全国重点白酒企业、国家相关检测、科研机构进行沟通并布置调研任务,要求全面查清白酒中的塑化剂产生来源,掌握了基本情况后,于2011年12月发布通知,明确要求白酒企业要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全面贯彻国务院食安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酒类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食安办[2011]23号),禁止在白酒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使用塑料制品,加强对接触白酒的塑料瓶盖的检测。

2012年4月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理事会会议和2012年7月中国酒业协会全国白酒国家评委年会上,再次强调严控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的要求。

通过协会的大量工作和白酒企业认真重视,目前,全国白酒重点企业的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指标均低于食品标准值。

五、白酒产品塑化剂安全问题

塑料制品(设备)在白酒产品生产过程中,从70年代至今已使用近40年,未出现因塑化剂致病案例。

六、建议

1、加强白酒生产环节监管力度,从白酒生产源头抓起,禁止在白酒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使用塑料制品,防患于未然;

2、要求卫生部门进行白酒塑化剂残留量安全风险评估,待评估后,制定出白酒产品塑化剂安全标准。

中国酒业协会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日

(原文结束)

为保护中国白酒这一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产品,为维护我国白酒市场持续稳定发展,为保障广大消费者健康消费,我协会希望有关媒体能够以科学、客观、负责任的态度对待中国白酒。目前,我国白酒标准正在研究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标准限定,某些媒体在缺乏依据的情况下就断言白酒产品塑化剂超标,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我国台湾地区2011年5月,检出食品残留塑化剂成份后,我协会随即对全国白酒产品塑化剂残留含量做了大量调研、检测和查证工作,并对国内外食品产品塑化剂相关技术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中国白酒规模以上企业的白酒产品中塑化剂含量远远低于国外相关食品标准中对塑化剂含量指标的规定。

中国酒业协会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独家报道

酒鬼酒:商业机构检测不权威 不会召回相关产品

针对媒体“酒鬼酒涉嫌塑化剂超标260%”的报道,酒鬼酒供销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部长王维龙向网易财经表示,媒体送去检测的第三方机构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它是一家商业检测机构,其检测标准、检测手段都不具备权威性。公司会将产品送到检权威检测部门进行塑化剂检测,并发布澄清公告。

机构分析师:白酒生产企业不可能蓄意添加增塑剂

网易财经连线卓创资讯化工行业分析师孙允凤,孙允凤告诉网易财经,就目前公开的情况来看,由于在白酒中掺入增塑剂对白酒的理化性质没有任何帮助,所以在生产白酒过程中生产企业蓄意添加增塑剂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

孙允凤分析,造成白酒中白酒中增塑剂超标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有两种,其中之一是白酒在装卸、储运等过程中使用的PVC材质的管道或容器,由于乙醇本身作为一种溶剂,有可能会将PVC中的少量增塑剂析出,从而使的白酒中的增塑剂含量超标。

另外一个原因则有可能是,在白酒的生产过程中,掺入的香精、香料中增塑剂超标,从而导致白酒中增塑剂含量超标。

酒鬼酒大区负责人:产品已送质检 相关报道不实

“我们从一早上就已经关注到这件事,公司早上召开了紧急电话会议,各大片区的负责人均收到了公司的通知,目前已赶往湖南总部”,11月19日,网易财经联系到酒鬼酒北方片区的负责人,该负责人称。

“目前公司和相关部门正在协调,相关产品也已送往质检部门进行权威质检”,该负责人告诉网易财经。

“公司会在下午或明天,通过正式渠道发布相关申明,最终的认定也以公司申明为准”,该负责人称。

网传酒协自曝白酒塑化剂普遍超标 声明真假存疑

在网络间流传的这份回应中声称,中国酒业协会曾于2011年12月发布通知,明确要求白酒企业要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全面贯彻国务院食安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酒类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食安办[2011]23号),禁止在白酒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使用塑料制品,加强对接触白酒的塑料瓶盖的检测。而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发现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份,最高超过国家规定的约8倍,最低超过国家规定的约1.7倍,平均约超2倍;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

网易财经在中国酒协官网上发现,2012年8月7日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安办“进一步加强酒类质量安全工作”文件精神加强行业自律的通知》中确实提到了“禁止在酒类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使用塑料制品,加强对接触酒的塑料瓶盖的检测”这一点,但发布通知的时间和文件名称与该回应所提的内容均不相符。

此外,该回应的真实性存在很大的疑问。网易财经发现,该回应最早的出处是来自天涯社区博主“蒓香草味”于11月3日发布的帖文《中国酒业协会自爆白酒产品中塑化剂超标》,从时间对比看,该说明并不是对今日负面报道的回应;另外,该份“假声明”的落款时间为2012年8月20日,也和所谓的今日回应构成矛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