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网易 —— 李梨的日志
董希源,1964年生于福建省诏安县,1984年至1986年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学院美术专业班。现任福建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长、福建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省青年联合会常委。
![]() 荷花
![]() 新簧映锦绣 本幅作品是应邀为人民大会堂118厅创作、并被收藏同时被选为制作新一届中国中央政治局常委、部分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2008年专用新年贺卡。
荷花新妆
![]() 英姿着霞
![]() 疏影横斜水清浅
![]() 雨后新妆
荷花
![]() 荷池清趣
![]() 董希源 荷塘情趣 镜心
荷諧
![]() 荷
![]() 竹下情懐
荷花 滴翠
牡丹
春浓娇红
牡丹
仙树鹤栖存紫气
回眸
2002年应邀为人民大会堂北京厅创作《春风得意》
秋风双鹭立银塘
荷花
荷花
荷花
荷花
荷花
荷花
双影共分红 松鹤
荷花-温香如雾绿如天
國色雍翠
月夜諧佇竹影聲
荷花
荷花
逸趣
松鹤延年
意在秋时
殊芳真國色
荷塘
荷花
新绿苞初解·嫩气笋犹香
2003年应邀为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北宴会厅创作《鹤鸣天地宽》
老虎
五虎-麝香沾野草
满塘清气
荷花映日美光动
荷塘清趣
荷塘
万古英华
荷花
和
![]() 消受荷花自在香
![]() 荷
荷花
![]() 荷花
![]() 倩影搖紅水中央
![]() 澹泊
![]() 荷花
![]() 荷
![]() 萬古英華
![]() 国色
![]() 花鸟
![]() 馥气满荷鸣滴翠 (李梨根据网络资料编辑收藏)
花鸟精工 意境幽深 ——董希源先生绘画述评之三
中国花鸟画成为独立画科,始于唐、五代,成熟于两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云:“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乃指北宋花鸟画之工笔、写意两派风格而言。此两派花鸟画风格皆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黄家富贵”之精工画法尤其对北宋宫廷院画影响甚巨,因此而流传于后世之作品亦为数甚多。董希源先生研习山水画之余,对花鸟画倾其心力,尤对“黄家富贵”之精工画法情有独钟,这与其性情和雅安静、内心细腻含蓄不无关系。因此其所作花鸟画,多工笔细写、重彩积染,细致入微、富丽精雅,但十分注重诗意营造、奥境奇辟。其作荷花,或白或红,或花或叶;或双双水鸟栖息其间,或濛濛晨雾氤氲其外。无不布置精当、笔致秀脱、色彩明艳、意境清幽,似乎娇蕊伸手可抚,似乎沁香俯身可嗅。由其喜爱画荷花,正可见其心地之洁、气骨之清、画思之巧、运笔之妙。 其作《消受荷花自在香》四屏通景,每屏纵五十厘米,横二百厘米,全以或浓或淡之水墨积皴点厾而成,结构精谨,意境浑成,别开工笔花鸟画之新局面。董希源先生说:“我在花鸟画创作中把山水中的豆瓣点皴法运用在画荷花的叶子上,豆瓣点由密到疏,由浓到淡,在荷叶上徐徐展开,较之传统工笔画用颜色渲染浓淡、厚薄,更有笔触、有张力,画面更生动、饱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欢。”该作品画一池塘中荷叶、莲花、莲蓬丛集,数只小鸟栖息、飞鸣于其中。荷叶阴阳向背得宜,荷杆修短穿插合度,莲花清秀而素雅,小荷出水而含娇。希源先生以范宽、龚贤山水画之豆瓣皴法移用于花鸟画,可谓独树一帜、别出心裁,取得了重要突破。在此水墨皴点画法之基础上,他还将设色法运用于其中,更添许多富丽精工、明媚脱俗之感,但清新淡雅、幽深质朴仍为其主调。希源先生其他工笔花鸟画,诸如《万古英华》《意在秋时》《月下情怀》等,皆取法于传统绘画中之经典作品,工致而不刻镂,艳丽而不失明净。 孔子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由此可见,孔子并不排斥“富贵”,而是排斥“不义”。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可见花鸟画可有富贵气,不可有寒伧气;可有艳雅气,不可有脂粉气。希源先生深明绘画之真谛,植根于为人为艺之大本,故能取精用宏,扬长避短,法为我用,成就斐然。 (作者 徐鼎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