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南人民军的51个步兵师(六)

 吾溜奇吧 2012-11-21
      
 
 
      7、步兵第345师
 
 
       越南人民军第345师于1977年4月在黄连山省柑塘地区组建,是以黄连山省军事指挥部所辖121团为基础扩编而成。命名为“高山师”,又称“柑塘师”,组建是是一个架子生产师,隶属越军总经济建设局,主要任务是修筑柑塘至老街的公路和屯垦戍边,同时担负柑塘磷矿区的保卫任务,首任师长朱光德大校。
    
      1978年9月,出于侵柬反华的需要,345师改编为步兵师,改隶第二军区指挥,同时补充了步兵118、124团,新建炮兵190团,健全了师的建制,为军区作战值班师,担任老街方向浅近纵深防御任务。
    
       1979年2月,中越边境战争爆发后,前推至谷珊一线支援黄连山省军事指挥部192团和254团作战,陆续遭到解放军沉重打击,大部被歼灭。解放军攻克柑塘后,345师陷入整体崩溃,残部沿红河两岸零星逃散。
    
       战后,345师经过休整补充,调驻红河东岸栋光地区。正式编入新成立的第6军(即滔江兵团,后改称29军)。6月中旬,永富省军事指挥部下辖步兵753团调归该师。
    
       345师由生产师改编而成,部队素质差,底子薄、战斗力弱,在与解放军的作战中伤亡惨重,重武器损失殆尽。190炮团死伤40%多,失去战斗力,其第10营为了逃命丢弃了所有车辆火炮。越军总参谋部通知二军区给该师新发几门榴弹炮,345师回答:现在要人没人,要车没车,无法领取。该师领导干部战中指挥不力,临阵脱逃现象严重,师长麻永兰率师前指及121团、190团残部逃到外波河南岸,战后被撤职审查。121团团长、副团长丢弃部队各走一方,所部溃逃途中抢劫成风,几个营的主官被撤职。
    
       1979年作战时师长麻永兰(此公后来咸鱼翻身,升任68军副军长)、政委阮德风。
  
 
       8、步兵第346师
  
 
       越南人民军第346师于1976年底在河宣省宣光地区组建,是以第一军区经济建设346团为基础扩编而成。别称“高北师”,组建时仅辖246团,是一个架子经济建设师,首任师长黄便山大校。1978年2月该编为步兵师,6月,步兵677团、851团相继编入该师,并东调高平省。11月,组建了炮兵188团。
    
       1979年2月,中越边境战争爆发。346师在高平省东部与解放军交战,遭到歼灭性打击。在朔江组织防御的246团基本被歼,政委、副政委被击毙,1营教导员被俘虏;在茶灵组织防御的677团仅剩不到两百人;在高平以北组织防御的851团遭重创,第8营被全歼;188炮团大部被歼,一名副团长被击毙。
    
       战后,该师进行了休整补充,编入新成立的第8军(即北坡兵团,后改称26军)。1980年后,新组建了一个坦克营和萨姆-7型防空导弹排。
    
       346师由经济建设部队扩编而成,部队军事素质差,所属各团除246团参加过抗美战争外,其余均是在南方解放后新建的,战斗力弱。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越军2月20日的反扑部队141团7营和15工兵营并没有进到炮台。

    
    
       我一个同学就是149师的,老把重创316A师挂在嘴边
       149师1979年单挑316师,以远途劳顿未做休整之旅,在时间紧任务急,来不及侦察敌情勘察地形,本来就不适应自然条件,没有作战经验的情况下,于深夜大雨滂沱之际投入战斗,连续攻击前进30余公里,重创凭借险要地形和既设工事以逸待劳的越军头等主力师,不愧是英雄劲旅。

    
        316师战前实力是8000人左右,其中战斗人员是5000多人,该师在战争中损失的3000多人绝大部分是战斗人员,说被“重创”恰如其分。
    
       149师的损失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后勤战例选编(师、团)》里有明确记载,不过现在暂时查不到。
 
       447团2连在新寨北山垭口打得极其惨烈,全连伤亡100人左右,伤亡率90%,连长牺牲,18名机枪手伤亡15名(主要是各自在同一位置射击时间过长),即便如此,硬是拼尽全力完成任务。
 
       316师在沙巴还是跑了不少,主要是3月2日晚上正面攻击部队无进展,447团穿插北山垭口又受阻,使该师3000余人通过黄连山垭口西逃。
 
       以前看到过一篇文章,说是79年打越南,打到一处是以前中国援建的工事群,怎么打都打不下来,结果是曾经参与建设的中国工程兵携带炸药冲到通风口自爆,把越南人全都埋在了里面。不知道是不是上面提到的同登战役
   
       同登平顶山鬼屯炮台之战.
    
       没有什么自暴的事,是曾经参加炮台修筑的广西凭祥发电厂职工何国安主动请缨给部队寻找通风口,然后163师工兵分队用12吨炸药/2吨汽油(据老兵门讲,还灌了六六粉)将其炸塌.
    
       鬼屯炮台里究竟埋了多少人?因出入口/通风口均被炸塌,解放军无法进入清点,是故55军在战绩统计时特别指出:不含鬼屯炮台,二三青洞窒死之敌.根据从通风口里爬出来的唯一一个俘虏--3师12团一名干事的口供,里面有各类武装人员/同登党政人员/老百姓,共计800-1200人.由于没有其他强有力的旁证,只能做为参考.越南论坛那边明确指出炮台防御力量为12团4营42连和C5公安边防连,共约200余人,但没有提到老百姓的数字.
 
       有网友谈及,以当时的形势,346师已经尽力,换了任何一个部队也只能是那种结局。虽然是大局不利,独木难支,但惨败毕竟是事实,这个责任,以黄便山为首的师领导是要负起来的。战后,该师一批基层单位和个人获得军工勋章和荣誉称号。例如1979年12月20日,越南国会授予在中越边境战争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以越南武装力量最高荣誉—“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246团3营 677团6营 851团10连获得此殊荣。
    
 
       越军在宽正面、浅纵深的地方打正规的防御战,部队再多,工事再坚固也不是解放军的对手(例如谅山);打硬碰硬的攻坚战(例如代乃),同样是头破血流占不到便宜。总体来看,越军的正规战和运动战能力是极其有限的。但其经过长期游击战争的锻炼,最擅长的就是小分队分散游击作战,连以下指挥和战术较为熟练。大部队在作战中失利后,能够迅速化整为零,转入游击作战牵制和消耗对手。这一优点,在1979年中越战争的高平战场中有相当的表现。
    
       越军在对法、对美、对华战争中伤亡出奇的大,充分暴露了其弱点:虽然打了半个多世纪的仗,但以游击战为主,真正经历的硬仗、恶仗少,高级将领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和能力明显缺乏;部队火力不强,攻坚能力差,协同也不好,打不赢反复争夺的恶仗。
    
       越军单兵素质较好,顽强能吃苦,基层军官的实战经验丰富,指挥能力也强。俗话说“没有打不了仗的部队;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问题的根子还是在上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