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百七十三篇?春晚

 白丁0213 2012-11-21

春晚办了若干年了,年年发愁,越来越愁,编导与明星们各怀各的心思,各愁各的。有聪明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说出大天也不演了,心里怕了,一个人晾在全国十亿挑剔的观众面前,不怕才怪呢!

    每年一入冬,各大报各媒体都连篇累牍地挖空心思报道,以致于“春晚”已成为一个固定词汇,不存在歧义。春晚成了新民俗,全国观众的精神年夜饭,吃不吃都得做,看不看都在演。

    有关春晚的八卦及花边新闻是这一时期的新闻点,明星大腕们的态度与功力都是素材,为春晚铺垫。在我看来,春晚是宴会大菜,花边新闻是冷盘,没有不行,多吃也不行,多吃了就会少吃正餐;编导们也深谙此道,成天羞羞答答地拼冷盘,一会儿曝光一点儿,拿捏得很准。

    主办者表明自己发愁春晚的质量,生怕全国人民不满意,也怕演艺同仁不满意,更怕领导不满意,领导不满意还可能涉及明年的饭碗。参与者(主要是演员)也生怕在全国人民的高标准面前露丑,忧心忡忡,上不上都难受。

    我到是有一个秘方,包治春晚百病,药到病除。春晚本是大众娱乐,不必如此兴师动众,老百姓对新人的关注超过老人,对新人比对老人宽容,老人表演不好就会挨骂,而新人出现总是耳目一新。当年赵本山作为新人出场时给了春晚无限生机。由此开出秘方:凡上过春晚的人,三年之内不能再上,定为铁律。这样,导演轻松,明星努力,观众新鲜,所有的勾心斗角,江湖恩怨都会淡化,每一方都会得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