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调包装不少见,大多是在“撑门面”——中国食品报网

 学海长流 2012-11-21
气调包装不少见,大多是在“撑门面”
60%以上肉制品企业有气调包装设备,但许多以此做宣传 业内预计5年内有望普及
来源:中国食品报 时间:2012-11-15 作者: 底真真

  延长货架期,减少运输成本,还利于货品保鲜,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气调保鲜包装以独特的优势,赢得企业和消费者的青睐。

  但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国内不少肉制品企业都引进了气调包装设备,但大多用来“撑门面”,只是作为宣传营销的噱头,并未在产品中大面积使用。 根据国家宏观政策,业内人士预计,气调包装有望在5年内普及。本报记者 底真真 文/图

气调包装可以延长保鲜期,降低运输成本,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认可

  【现状】▲▲

  大多把气调包装当宣传噱头,未推广使用

  10月11日~13日的北京国际肉制品展会上,山东金锣、江苏雨润、河南众品香曲海等参展肉企的冷鲜肉品牌,多用的是气调保鲜包装。

  来到山东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锣”)的展位,其相关负责人说,气调保鲜包装出来的肉品卫生安全,整体排列也很有派头。

  目前,国内做肉食的公司,60%以上都有这种气调保鲜包装设备,上百家的企业已经开始此类产品的销售。

  然而,真正的应用情况让人大跌眼镜。到大卖场里一看,生鲜肉制品的销售,保鲜膜的包装仍然居多,甚至直接敞开销售无包装。当天展会上有用气调包装的企业称,看到的气调保鲜包装是专门用来展示的,平时,普通包装就可以满足产品的销量。

  温州大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江”)销售经理赵建民也说,现在国内的气调包装主要用于企业产品的展示。

  赵建民称,现在企业更多是把气调包装当做宣传、营销的手段,未真正大面积投入应用,更别说推广了。

  【市场】▲▲

  国内消费市场起步晚,设备市场混乱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30年代,欧美已开始研究使用二氧化碳保存肉类产品。而在国内,近几年才开始兴起。

  赵建民说,国外肉类产品已基本上用气调包装,冷鲜肉使用的比例达70%~80%,而国内的比例仅为2%~3%。“整个国内的气调包装市场是国外一二十年前的情况。”

  许多设备厂家应运而生,上海炬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下简称“炬钢机械”)便是其中之一。其负责业务销售的刘金龙介绍说,炬钢机械的服务客户已经遍布全国,包括中粮、雨润、金锣、众品、宝迪等,在肉食领域占有80%的市场。

  但据刘金龙了解,现在国内生产气调包装设备的厂家有10家左右,不过市场很混乱。“其中,小和假的多,充一种气体他们也说气调。”

  此外,赵建民介绍,气调混配比例的精度很重要,这导致了产品保存时间的不一致。国内有些企业就不注意,而国外很注意。“国内保存到第3天,说3~5天就行,而国外说保存到第几天就保存到第几天。”

  【优势】▲▲

  应用范围广,可延长货架期降低运输成本

  刘金龙介绍说,气调包装目前在国内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快餐、熟食和生鲜这三块。其中,生鲜品居多,主要是生鲜红肉如牛肉、猪肉、羊肉、加工条理肉等。

  而且,气调包装在面食、水产上,也都能应用。它的作用和优势也比普通包装明显。

  首先,延长货架期,减少运输和人工成本。

  拿冷鲜肉来说,其货架期一般在1~2天,而用了气调保鲜包装则可达到7天;在常温下保存1天的熟食,通过气调包装能达5~7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每天送货、撤货的运输成本。刘金龙说,考虑到货架期和过期产品,气调包装还是很值的。

  有业内人士也表示,气调包装使供应链优化,降低成本。“传统的肉类供应,周转筐发送,空车拉周转筐回公司就是大大增加了配送成本。”

  其次,保鲜货品,刺激消费。

  “对于熟食来讲,这个保鲜概念,相当于产品跟刚出锅的口味是差不多的。”赵建民说,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有很大的便利。“比如我老家是江苏的,去北京的时候想带回正宗的北京烤鸭,还要坐火车,用气调包装就能很好地保鲜。”赵建民举例说。
         第三,安全卫生,提升销量。而且,货品密封包装能避免血水漏出,交叉污染,并且减少水分散失带来的重量损失。

  【障碍】▲▲

  包装成本上升、企业观念和消费水平的限制

  气调包装有这么多优势,然而它的推广却有“拦路虎”。

  有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国内,几乎所有的大企业都有气调包装设备,但是都没有作为重点去推广。“储存着,准备着,市场需求大肆来临的时候才会主动推广。”

  刘金龙反映,全国许多超市都能看见气调包装产品,但是量不大,主要是因为气调产品大众普及认知度低,包装成本高等因素。“如果是保鲜膜包装的话,成本按1.5毛到2毛计算,用气调的就得6毛左右,用进口材料会达到1.3元。”

  此外,食品企业和消费者的观念,以及消费水平的限制,都使得气调包装并没有真正打开国内市场的大门。

  “从观念来讲,一旦认准包装方式,新的很难接受,尤其要考虑企业的投入产出比。”赵建民说,许多企业也都很想做,持观望态度的较多。

  而且,包装成本的上升多数会加到终端价格上,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有限,气调包装的应用主要停留在高端产品上。

  另一方面,在热鲜肉充斥市场、冷鲜肉占比小的情况下,气调包装的推广也有一定阻碍,冷链的成熟程度也是一方面原因。

  【推广】▲▲

  80后将引领潮流,企业、商超、院校协作

  目前气调包装的充分应用,包括市场品类的拓展和市场认可度的提高,刘金龙说,主要是要培育大众的消费饮食观念,80后市场导向未来必是主流人群。

       另一方面,他认为,企业的广告宣传作用至关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高端消费。

  赵建民举了一个例子。“我们一个东北客户说,气调包装要上,但终端不加价。作为消费者,如果看到同等价格的产品,一定会选择气调包装的。而销量上去,企业利润自然提升。”

  同时,对于气调包装的推广,设备企业更是义不容辞。

  刘金龙说,设备企业除了针对客户推广,还可以针对高等院校。“学校培育人才,企业需要人才,人才的过渡是从学校到企业。他们在学校所学到的食品保鲜包装等知识,都会应用于企业的现代与未来市场,气调就是其中的一种。”

  在院校方面,赵建民也有自己的见解。他希望能跟院校联合,通过实验提供权威数据给食品企业看。同时,他还呼吁国家有相应法律法规能严格规范食品的卫生、安全标准。

  【前景】▲▲

  高端化成为趋势5年内有望普及

  刘金龙说:“企业基本都知道有这种技术,也都考虑上此技术设备,但是很多企业选择先行观望态度,不会盲目投资。”

  “近几年市场反映也不错。”刘金龙说,“现在不像以前认知度那么低。但是在市场上还不算是常态包装,比真空包装差点。”

  “中粮已经做成常态了。”刘金龙说,中粮在武汉和北京做得大,上海正在发展中。雨润正在向全国拓展,宝迪也在做,只是还没有大批量生产。而河南雏鹰今年在这方面的投资也很大。

  而且,刘金龙认为,气调包装的高端化有走向市场化的趋势。而对于气调包装何时能像普通包装一样普及,刘金龙预测:“据我了解的国家政策,2015年以前要完成所有食品的包装出售,不允许裸包装出售食品。按这种国家宏观政策,我想5年左右吧。”

  赵建民也认为,从国内设备产量和包装量来看,气调包装有3~5年的普及期限。

         责任编辑:刘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