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大与老伴在华山极顶——南峰(落雁峰)合影留念
九月二十一日清早,我们就来到购票处,买去缆车站的汽车票、缆车票,怕去 迟了拥挤。实际用不着这么早,因为大中学校已经开学,游人大大减少,且不是双 休日,游人更少。7时开始卖票,只有十几个散客。团队的游人一般要在7点半至8 点才到。所以7时45分我们已登上华山北峰区域了。 这次登华山是冲着“险”和“高”而去的。华山山势陡峭,壁立千仞,以险峻 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不少人闻险 却步,而我就喜欢尝“险”的滋味:刺激、振奋、快感、自信,领略险情,享受险 景,培养不怕艰险的精神。华山极顶,海拔2154.9米,高耸入云,星斗可摘。以前 我最高只爬到1929米,从未超过2000米。我考虑,如今年(83岁)不去,随着年龄 增长,恐怕明后年因体力不支而去不成了,将成为我一大遗憾,故下定决心去搏一 下。儿子媳妇知道后要陪我们老两口一同去,并定了日期。我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使大家都放心和安心。但是我根据四个人的情况,清楚地感到,试险、探险决不能 冒险,爬高、攀高绝不能硬高。现人员变了,目标也应变。我和大家商定了三条: 一、乘缆车到北峰,节省体力;二、能爬到那里算那里,决不要勉强;三、集中目 标——最高峰——南峰(落雁峰),其他主峰(中、西、东峰)视体力情况而定。 所以我们采取的路径是:缆车下站——缆车上站——北峰——纪念亭——擦耳崖 ——苍龙岭——韩退之(愈)投书处——金锁关——十八潭——莲花坪——巨灵足 ——炼丹炉(孝子峰)——南峰——避诏崖——南天门——马槽沟——中峰(引凤 亭)——云梯——(折返)金锁关——飞鱼岭——栈道——缆车上站——缆车下站。
![]() 从以上路径中可以看出,我们此次华山之行:一、以缆车代替了以玉泉院至北
峰段的步行(6公里);二、从北峰的海拔1614.9米至最高峰(南峰)的海拔2154.9
米,我们只爬了垂直距离540米,行程约6公里;三、虽然我们登上了北峰、中峰和
南峰三座主峰的峰顶,但未登上另两座主峰——东峰与西峰的峰顶。因此,尚存缺
憾。如体力可行,望明年能补上。
![]() 解放军智取华山石雕
![]() 缆车上俯瞰步行上山道
![]() 去北峰的途中 ![]() 北峰周边风景
![]() 北峰 海拔1614.9米,华山主峰之一。北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
独秀,有若云台,故又名云台峰。峰北临白云峰,东近量掌山,上通中东南西主峰,下
接沟(老君犁沟)幢(千尺幢)峡(百尺峡)危道。峰头由几组巨石拼接,浑然天成。
绝顶处有平台,原建有倚云亭,现留有遗址,是南望华山主峰的好地方。峰腰树木葱
郁,秀气充盈,是攀登华山绝顶途中理想的休息场所。缆车上站即在峰东之壁。
![]() 老伴在北峰留影
![]() 老大在北峰绝顶
![]() 儿子在北峰快乐欲飞 ![]() 智取华山纪念亭
![]() 中华石——云母花岗岩石,重498公斤,石面浮雕般凸现出中国版图。
2002年5月发现于华山仙峪峡谷。
![]() 擦 耳 崖(此处原来险绝,现已化险为夷)
![]() 上天梯 是擦耳崖至日月岩、苍龙岭的必经之道,虽高
度不高,但垂直度较陡,是华山十大险道之一。(华山十大
险道是:长空栈道、鹞子翻身、云梯、苍龙岭、上天梯、老
君犁沟、千尺幢、百尺峡、大上方和北斗坪)。
![]() 老伴在爬上天梯
![]() 老大在上天梯上
![]() 苍龙岭(前)与华山主峰(中、东、南、西四峰)
![]() 老大与老伴在此合影
![]() 苍龙岭 指救苦
台南、五云峰下一条
刀刃形山脊,中凸旁
收,两边绝壑千丈,
属华山十大险道之
一。因岭呈苍黑色,
势若游龙而得名。古
时此岭既无台阶,又
无护栏,只凿一些足
窝。游人需手足并用
慢慢爬行前进。传唐
代韩愈登华山揽胜,
至此畏险大哭,投书
求救。苍龙岭上端龙
口逸神崖留有“韩退
之(愈)投书处”的
胜迹。《水经注》载,
岭长约百丈,阔不盈
三尺,行人至此,必
先祈祷,以感神灵,
后方敢度。现设有台
阶护栏,并在飞鱼岭
开辟下道,以便上下
安全通行。
![]() “岭上望岭下,夭矫蜿蜒飞。背脊一仞阔,旁有万丈垂。” (明 王 履)
![]() 苍龙岭上的摩崖题刻
![]() 华山有一万多摩崖题刻 ![]() 龙口逸神崖韩退之投书处
![]() 老师傅正在修理扶链
![]() 群 山 如 波
![]() 漂 亮 的 华 山 松
![]() 巍 峨 的 群 山
![]() 越过五云峰,即至金锁关
![]() 金锁关前怪石似禽
![]() 金锁关 又名通天关。自古华山一条路到此终结。迨至唐代才通主峰。金锁关是
通往华岳四峰的咽喉要道。道家言,华岳四峰为仙都,登山者过关门,抵中污,圣洁
在心,俗念不生,“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
![]() ![]() 仙掌峰 因
崖壁上的天然石
纹,似巨型掌印
而得名。民间传
说大禹治水,将
黄河水引出龙门
到漳关时,被两
座大山挡住去
路。南边的叫华
山,北边的叫中
条山。它们紧紧
相连,挡住河水
不能通过。此时
有位叫巨灵的大
神来帮忙,将两
山掰开,崖壁上
的手掌印就是巨
灵留下的。李白
“巨灵咆哮劈两
山,洪波喷流射
东海”的诗句,
源出于此。 ![]() 华岳观上院镇岳宫
![]() 华山大将军 树龄1000馀年
![]() 奇异的峭壁
![]() 莲 花 坪
![]() 西峰 海拔2082米, 华山主峰之一,因位居 西而得名,又因峰巅有 巨石状似莲花瓣,古代 文人称其为莲花峰、芙 蓉峰。徐霞客《游太华 山日记》说:“峰上石 耸起,有石片覆其上, 如荷花”。李白诗中有 “石作莲花云作台”句。 西峰为一块完整的 巨石,浑然天成,西北 是绝崖千丈,似刀削锯 截,其陡峭巍峨,阳刚 挺拔之势是华山山形之 代表。 西峰南崖有山脊与
南峰相连,脊长300多米,石色苍黛,形状好似一条屈宿的巨龙,人称屈岭,也称小苍 龙岭,是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峰壁上有明代书法家王铎“枕破鸿蒙”的题刻。
![]() 老大夫妇在小苍龙岭前留影
![]() 老大在拍摄美景
![]() 西峰近镜头
![]() 孝子峰 居
南峰西。传说 沉香劈山救母 时曾在此哭唤 母亲故名。峰 顶原有一座古 庙,庙前置有 明万历十四年 由道士高全阳 建造的炼丹 炉,起名老君 炼丹炉。后庙 倾炉毁。1987 年在原址重建 庙宇和再置炼 丹炉。庙四周 五角枫成林, 深秋枫叶潮红, 称丹炉神火。
![]() 南峰迎客松
![]() 南峰(因不明何处才能拍摄南峰雄姿,今借用游览图照片示意)
![]() 南峰标示牌
![]() 媳妇在南峰峰顶
![]() 南峰极顶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宋 寇准诗)
![]() 老伴在南峰极顶留影
![]() 媳妇在南峰绝顶留念 ![]() 儿子在南峰极顶留下珍贵的一瞬
![]() 南峰绝顶有无数摩崖题刻。其一:袖拂天星
![]() 其二:天下绝无沉鱼面 太华独有落雁峰
![]() 其三:群峰俯首
![]() 其四:万象在旁
![]() 在南峰之巅拍摄的三公山,三公山海拔2000米,与华山主峰隔壑相望。因山上
有三个峰头都矗立一长方形巨石,如三位面朝华山主峰而立的老人故名。三公山山势
险峻,危石林立,没有固定的攀登道路,很少有人到达。古时也只有少数修炼的道士
隐居于此。
![]() 三公山东面是三凤山。 三凤山峰峦嵯峨,林木葱郁,秀美若凤故名。又相环如
千叶宝莲。 ![]() 远眺东峰 东峰海拔2096.2米,主峰之一,因位置东而得名。峰顶有一平台,居
高临险,视野开阔,是最佳观日出之地,称朝阳台,因此东峰也称朝阳峰。东峰由一
主三仆四个峰头组成,朝阳台所在的峰头最高,玉女峰在西,石楼峰居东,博台偏
南,宾主有序,各呈春秋。古称华山三峰,指东西南峰,玉女峰则是东峰的一部分,
今人将玉女峰称为中峰,作为华山主峰之一单独存在。
![]() 古时登东峰道
路艰难,有古书记
载:(东峰)山岗
如削出的一面坡,
高数十丈,上面仅
凿了几个足窝,两
边无有树枝与藤蔓
可以攀 援,登峰的
人只有爬在岗石
上,手脚并用才能
到达巅峰。今已开
辟并拓宽了几条登
峰台阶路,并设有
扶链,可安全抵达。
图为东峰如今
的登山台阶路。
![]() 避诏崖 在南峰南天门西北。这里东西两岩相对,中间形成槽沟,东岩前倾悬空
如覆,岩壁布满窝状蜂巢(见下图),岩腹间凿一长方形石穴,面积约3平方米(见
图)。洞口通石岩架独木为桥,抽去独木则无法进入洞中。洞额镌刻“避诏崖”三
字,相传为宋陈抟手书。 陈抟,字图南,熟谙诸家学说,精通天文地理,知识渊博,
才华横溢。宋太祖、宋太宗多次降诏,召他入京辅政,都被婉言谢绝。为逃避烦扰,
陈抟才躲进三面悬空、无路可达的崖龛中静修不出。
![]() 避诏崖槽沟
![]() 南天门 在南峰东侧,是登临朝元洞、长空栈道、贺老石室必由之路。《说铃》
记述:“南峰下有峡曰天门,西出当南峰之背。”古时南天门仅指升表台通往长空栈
道的石峡通道。通道上方凿有“南天门”三字。今南天门上下两栋庙宇皆为清初建筑,
上庙称文昌阁,下庙中有通道,通往长空栈道。
![]() 老大在南天门前
![]() 长空栈道 在南天门外,是华山著名险道之首。栈道路分三段:出南天门石坊至朝
元洞西(图为石坊口,有“悬崖勒马”四个大字。)为上段。
![]() 图为上段,依崖凿出长20米、宽二尺许的栈道。
![]() 图为中段 上段栈道至乾元洞,转而折下,数十米曲折的崖隙铁链下垂,横贯
铁棍,形如凌空悬梯,游人须挽索逐级而下,极险!
![]() 继中段至底西折为下段。筑路者在峭壁上凿出石孔,楔进石桩,
石桩之间架木椽三根。游人至此,须面壁贴腹,脚踏木椽横向移动
前行,直至贺老洞(石室)。伫立洞口仰视,有“全真崖”三字,
古朴苍劲,上不着顶,下临虚空,为华山十大谜之一。
![]() 栈道
是华山
险道中
的险中
之险。
古往今
来,历
险探胜
者络绎
不绝。
走完三
段栈道
约需一
个小时。
![]() 华山二将军 树龄500年
![]() 艰难地登中峰
![]() 太累了,休息一下再走吧!
![]() 秀丽的中峰已在眼前
![]() 中峰 居东、西、南三峰中央,是依附在东峰西侧的一座
小峰,古时作东峰的一部分,今人列为主峰之一。峰上林木葱
茏,环境清幽。峰头有道舍玉女祠。传说春秋时秦穆公寻女儿
到华山,一无所获,只好建祠纪念。祠内原供有玉女石像一尊,
另有龙床、凤冠霞帔等物,后毁于天灾人祸。今祠为后人重建,
玉女塑像为1983年重塑,姿容端庄清丽,古朴严谨。
![]() 中峰是秦穆公女儿弄玉修身之处,故中峰又称为玉女峰。
![]() 引凤亭 据史载:秦穆公之女弄玉美貌羞花,通晓音律,善舞袖裙。一夜梦见
与华山隐士萧史笙箫和鸣,互为知音,便结为夫妻,隐居华山。每晚笙箫合奏,引来
彩凤起舞,百鸟翩跹。后人在此建引凤亭纪念。
![]() 突然,云雾从崖底涌起
![]() 云梯 在中
峰北面,于1984
年凿辟。是从引
凤亭经石楼峰通
往东峰的一条捷
径。为华山增添
了一处险道。
云梯高十馀
米,与地面垂直
呈90角度,中上
部外突,呈倒坎
崖之势。梯上置
悬索三条,游人
须挽索而攀,身
体无法贴近崖
壁,因而随索摆
动,心旌神摇,
如置云端,故名
云梯。云梯的开
辟既缩短了自中
峰登东峰的路程
和时间,又增添
了游人历险的兴
趣。云梯开通以
来,无数游客都
愿在此攀登,一
试身手。
云梯旁架有
金属制的人工楼
梯复道,方便游
人上下。
![]() 媳妇在爬云梯
![]() 老伴无力登上云梯,只能在梯下留影,以志到此一游
鍳于大家的体力状况,决定放弃再登东峰,就此折返山下,完成这次登华山
之旅。此时已近下午四时,从早晨七时三刻开始,已爬山八个多小时,劳累已
极,特别在缆车站排队一个小时,那真是精疲力尽快难以支撑了;然而华山的景
色、高度、险度,都使我们兴奋、自豪,快乐之极,永生难忘。还是让我用华山
的一块题刻来结束本文吧!
![]() 劳 极 乐 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