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要建立影响世界的思想体系

 乔良 2012-11-21
 
    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北京大学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的乐黛云先生参加了22日开始的第二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论坛第二天的分组讨论上,乐黛云教授以“和谐社会与文化
    自觉”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针对撒切尔夫人关于“中国无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体系,不成大国”的论断,指出该是“取今复古,别立新宗”,开拓和谐社会的新文化自觉的时候了。
      
    巨变挑战人类世界观
      
    乐黛云说,由软件和计算机革命、互联网移动通讯革新引领的人类生活的巨大转折,是过去从狩猎向农耕、从农耕到机械的每次变化所不能比拟。此外,转基因、干细胞、克隆等生物工程技术和纳米技术,向人性的自我定义提出了根本挑战,所有关于意义的领域都将面临冲击。
      乐黛云说:过去大规模的社会转型都是通过战争(包括宗教战争)、暴力革命、血腥镇压来完成的,再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在科学高度发展,权力空前集中的今天,人类的前途只有毁灭。这一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大变动要求我们重新定义人类状况,反思我们需要塑造怎样一个世界,需要建立怎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来应付这新的、影响全球的复杂局面。这就向全人类提出了一个值得普遍反思和自觉的问题。
      
    西方的文化自觉,期待可持续性的文明
      
    乐黛云回顾了西方反省的历史:早在20世纪初,《西方的没落——世界历史的透视》一书已经相当全面地开始了对西方文化的反思和批判,对文化的反思和批判就是一种文化自觉。到了21世纪,这种自觉达到了更加深刻的程度。
    
    在反思的基础上,西方学者提出了人类需要一个多极均势的“社会世界”,一个文化开化、多元发展的联盟。要达到这个目的,人类精神需要发生一次“人类心灵内在心灵的巨大提升”,它表达的是对另一个全球化的期待,也就是一个“基于生活质量而非个人无限财富积累的可持续性的文明”。
    
    中国的文化自觉,该是“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时候了
      
    乐黛云引用了“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断言”:中国不可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因为中国没有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体系。 
   
    她说:如果中国的知识体系不能参与世界知识体系的建构,不能成为知识生产的大国,那么即使有了巨大的经济规模、即使是一个物质生产的大国,仍然还是个小国。怎样才算是具有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体系,参与世界知识体系建构的知识生产大国呢?这就是要以中国的方式建构一个社会理念,一种生活理想,一套价值观。
   
   我们不可以仅仅满足于有地方特色的中国文化,更不能封闭于古代社会产生的传统文化之内,而必须对它重新诠释,寻求它在全球文化中所能作出的贡献。 
    
    演讲结束时,乐黛云引用了100年前鲁迅先生的话“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她说:也许现在正是我们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时候了。也许鲁迅当年的文化自觉,正是我们今天在这里举世探讨人生巨变之时,开拓和谐社会的新文化自觉的起点。                                                                 
 
                                                                               ——乐黛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