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男孩垃圾箱死亡 为何爱心和同情心总是姗姗来迟? | 亚太外汇网

 祖国一员 2012-11-21
5男孩垃圾箱死亡

1116日清晨,毕节市城区的一个垃圾箱里发现了5名流浪男童的尸体。媒体报道说,5男孩垃圾箱死亡是因为避寒躲进垃圾箱而闷死的。这几个儿童是流浪儿童么?

流浪儿童、垃圾箱、避寒、闷死,一串的关键词深深的刺激了公众神经。这条新闻被迅速转载,短时间内转发量达到数千条。
经警方初步调查和勘验,5名男孩已排除外伤性致死和机械性窒息死亡,5男孩垃圾箱死亡尸检结果显示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据介绍,在发现小孩死亡的垃圾箱内有木炭生火取暖的痕迹,公安部门目前已基本确定5男孩垃圾箱死亡其中3名小孩身份,均为七星关区人,另外2名小孩身份尚在调查。

为什么五名孩童会跑进垃圾箱里取暖呢?

那个早上,当地气温只有6℃,还下着毛毛雨,与他们同龄的孩子或许还在暖和的被窝中安睡,而这5名男童却蜷缩在一个垃圾箱里度过了他们的最后一个早上--他们想生火取暖,却因此中毒而死。人们还不知道他们姓啥名啥,更不知道他们为何流浪,他们是这个社会中最被忽略的一群人,只有死亡,才能证明他们曾经活过,才能被人们关注。

5男孩垃圾箱死亡,他们的死,理应使人们感到汗颜、愤怒和反思,汗颜自己没有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愤怒我们的政策和制度竟不能赐予他们温暖,反思我们是不是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在他们凄凉地死去之后,媒体和舆论反应强烈,这似乎表明社会并不缺乏同情心和爱心,但发人深省的是,我们的同情心和爱心为何总是姗姗来迟?为何见到流浪儿童,觉得他们可怜,又不去伸出援助之手?

“路有冻死骨”这句话残酷真实的形容了5男孩垃圾箱死亡悲惨的故事。男孩垃圾箱死亡究竟谁之过?

5男孩垃圾箱死亡,避免流浪儿童遭受各种悲剧,应该在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并严格执行上面加大力气。流浪儿童大多出身父母双亡、单亲、父母服刑等极端家庭,家庭条件先天缺失或有限;而社会人群对流浪儿童的帮助则是零星的、偶然的,某某好心人士资助或抚养几十上百名流浪儿童的新闻虽也有,但无法形成常态;因此,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并严格落实,配以社会机构和个人的援助,才能在寒冷的冬天,给流浪儿童一个温暖的栖居地。

流浪者过多,对于地方政府部门来说似乎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所以,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驱逐流浪乞讨人员的措施,尤其是在开展各种创城运动或有重要会议、活动要举行的城市,驱逐力度更大。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无论驱逐力度有多大,流浪者却从未完全消失过——即使表面上的“消失”,也只是被从一个地方赶到了另一个地方而已。

看了这则新闻,让人想起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心情沉重而无奈。必须追查当地相关部门在此次事件中有无失职,进行问责,以儆效尤。也希望更多的普通人在面对身边的危难人士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勿让悲剧重演。

愿5个孩子在天堂里不再寒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