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棘属

 chh71 2012-11-22

沙棘属

目录

简介
  1. 描述
特点
  1. 抗风蚀
  2. 萌蘖
  3. 串根
  4. 团状群落
  5. 根瘤
  6. 雌雄花
  7. 各色果
  8. 岩石上生长
  9. 灌木状沙
  10. 乔木状沙棘
我国沙棘属资源及其利用
  1. 资源建设方面
  2. 产品加工生产
  3. 科学研究领域
  4. 学术交流活动
  5. 国际合作开发
沙棘种质资源问题
  1. 1、开展调查
  2. 2、开展良种的推广
  3. 3、开展新良种的研究
  4. 4、开展良种沙棘栽培的研究
我国分布
  1. 中国沙棘亚种
  2. 中亚沙棘
  3. 西藏沙棘
  4. 肋果沙棘
  5. 蒙古沙棘
  6. 柳叶沙棘
  7. 云南沙棘
  8. 江孜沙棘
经济价值
  1. 食品加工方面
  2. 轻工及其它方面
医用价值
生态价值
所有物种
相关书籍
  1. 《中国沙棘开发利用》
  2. 《中国沙棘》(画册)
  3. 《世界沙棘研究与开发》
  4. 《中国沙棘开发利用“九五”发展战略》
  5. 《沙棘油脂概论》
展开
简介
  1. 描述
特点
  1. 抗风蚀
  2. 萌蘖
  3. 串根
  4. 团状群落
  5. 根瘤
  6. 雌雄花
  7. 各色果
  8. 岩石上生长
  9. 灌木状沙
  10. 乔木状沙棘
我国沙棘属资源及其利用
  1. 资源建设方面
  2. 产品加工生产
  3. 科学研究领域
  4. 学术交流活动
  5. 国际合作开发
沙棘种质资源问题
  1. 1、开展调查
  2. 2、开展良种的推广
  3. 3、开展新良种的研究
  4. 4、开展良种沙棘栽培的研究
我国分布
  1. 中国沙棘亚种
  2. 中亚沙棘
  3. 西藏沙棘
  4. 肋果沙棘
  5. 蒙古沙棘
  6. 柳叶沙棘
  7. 云南沙棘
  8. 江孜沙棘
经济价值
  1. 食品加工方面
  2. 轻工及其它方面
医用价值
生态价值
所有物种
相关书籍
  1. 《中国沙棘开发利用》
  2. 《中国沙棘》(画册)
  3. 《世界沙棘研究与开发》
  4. 《中国沙棘开发利用“九五”发展战略》
  5. 《沙棘油脂概论》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属中文名:沙棘属
  属拼音名:shajishu
  属拉丁名:Hippophae
沙棘

  沙棘

中国植物志:52(2):60

描述

  Hippophae L. 沙棘属,胡颓子科,3种,分布于欧洲亚洲,其中沙棘H. rhamnoidese L.,我国西南部和西北部亦产之,有吸枝,繁殖易,有固砂之功,果有微毒。落叶泡木或小乔木,幼嫩部被银色的鳞片或星状毛;枝有刺;叶互生,狭窄;花单性异株,排成短总状花序生于枝腋内;雄花无柄;萼片2,大;雄蕊4;雌花具短柄;花萼管长椭圆形,包围着子房,顶有微小的裂片2;子房上位,1室,有直立的胚珠1颗;花柱丝状,有圆柱状的柱头;坚果为肉质的花萼管所包围。
  沙棘是一种落叶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中国西北部大量种植沙棘。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

沙棘属图册

沙棘属图册(17张)

编辑本段特点

抗风蚀

  沙棘具有抗风蚀的能力,在沙地,随经大风吹蚀,将沙棘的根系吹出,以至沙棘枝冠失去支撑,匍匐在地,但仍能存活生长。

萌蘖

  沙棘具有很强的萌蘖能力,据观测,最多的在一米长的根上可以萌发70个以上的芽。

串根

  萌蘖能力与沙棘的根系生长相关,据观测,一年生的沙棘可向四面延生出十余条水平根,根幅达3米以上。

团状群落

  由于沙棘的萌蘖和串根,使沙棘能够在3-5年内形成圆形的团状群落。群落的中央是最早生长的原生植株,也最高大,越到群落的边缘,植株越小,一般最外边是一年生的小苗。

根瘤

  沙棘是在干旱地区少数具有固氮能力的木本植物。沙棘虽然不是豆科植物,但也与某些固氮菌共生,这些固氮菌在沙棘的根系上生长,形成根瘤。这种特性,对于沙棘在恶劣境地生存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雌雄花

  沙棘雌雄异株,且为风媒花,先叶开放。沙棘花既没有鲜艳的色彩,也没有芬芳的香味,如不仔细观察难以区分雌雄。

各色果

  与花截然相反,沙棘果实鲜艳美丽,而且即使是同一种类,果实的颜色也有多样。一般分为红色、桔红色、桔黄色、黄色等。繁茂鲜艳的沙棘果挂在枝头,经久不落,成为冬季沙棘林的一道风景线。

岩石上生长

  沙棘顽强的生命力,加上固氮能力使它能够在生态条件十分恶劣的裸露岩石上生长。沙棘的根系穿透岩石,顺着石缝扎下茂密的根系。

灌木状沙

  棘 沙棘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在生态环境恶劣,主要是水分缺乏、十分干旱的情况下,沙棘生长受到障碍,形成灌木状。

乔木状沙棘

  在生态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沙棘可以生长成为乔木,主干明显,高达数米,甚至十米以上。

编辑本段我国沙棘属资源及其利用

  沙棘是一种神奇的多功能植物:既能够生产营养丰富的果实、枝叶和发热量很高的薪柴,又具有极强的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因此,我国从1985年开始对沙棘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自1985年在全国水土保持领导小组下设全国沙棘协调办公室以来,各地的沙棘开发事业得以健康发展。有关省区也设立了相应机构,并联合计委、科委、财政、银行、轻工、卫生、农业、水 利、林业、农业、商业等部门和多学科的专家,系统地开展沙棘综合利用,取得了很大成绩。

资源建设方面

  全国现有沙棘林面积2000万亩左右,每年新增人工沙棘林面积100多万亩,既促进了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又为沙棘产品加工提供了充足原料。在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每年种植沙棘50-80万亩,为实现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和西北地区的山川秀美作出了贡献。

产品加工生产

  开发出了食品饮料、医药保健、日化、饲料、饵料等八大类约200多种产品,年产值3-5亿元。沙棘产品加工不仅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调动了群众种植沙棘的积极性,而且为贫困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创出了一条新路。
  
沙棘

  沙棘

科学研究领域

  重点组织了全国多行业的专家进行沙棘良种选育、旱地育苗、高产栽培、飞播造林、沙棘油提取及其标准制订、医药保键等领域的深入研究,有的正在进行,有的已取得成果,并应用于生产中。

学术交流活动

  每年召开1次全国性沙棘专题讨论会,重点解决科研难题,为生产指明了方向。1987年在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中设立了沙棘专业委员会,并在1988年2月创办了国际上唯一的专业刊物《沙棘》,该刊物已成为国内外广大沙棘工作者和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国际合作开发

  我国成立了国际沙棘科研中心,已初步建立了与俄罗斯、蒙古、芬兰、瑞典、匈牙利、日本、印度、尼泊尔、 不丹、加拿大、美国、玻利维亚、南非、东南亚、 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联系,并获得了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署、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等国际组织的支持。通过已召开的第一、二届国际沙棘学术交流会和今后每四年一次的国际会议,各国间在沙棘领域的合作必将更进一步深入和加强。

编辑本段沙棘种质资源问题

  经过多年的工作,人们对世界和中国的沙棘种质资源有了一个较系统的了解,对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在沙棘种质资源方面,认为近期还应开展一些研究工作。

1、开展调查

  1997年在国际沙棘中心的组织下,考察了新疆的沙棘资源,总的感觉是蒙古沙棘分布范围较确切,在天山以北生长。但中亚沙棘分布范围很广,特别是在其分布区内的生态条件跨度很大:从南疆的疏附县一直到伊犁河边,直线距离近千公里;生态条件从南疆的干旱荒漠到天山脚下的湿润河谷,海拔从百米到天山山脉的3000米地区。经过考察,发现在这些地区生长的沙棘在形态上有明显的不同。
  其次,通过与土耳其专家的交流,了解到在土耳其也天然生长沙棘,是否中亚沙棘,尚不清楚。
  根据以上情况认为应组织开展深入的沙棘种质资源调查研究,可以在国内进行,条件具备时也可组织开
  展国际沙棘资源调查研究。这应当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2、开展良种的推广

  我国培育的第一代沙棘良种(原种)共13个,已经获得了199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应当抓紧开展沙棘良种的推广,包括进一步扩大良种的引种栽培区域,为在更大范围开展良种研究提供条件。
  
沙棘

  沙棘

3、开展新良种的研究

  重点是利用我国丰富的沙棘遗传基因资源,开展沙棘杂交研究,培育新的沙棘良种。其中意义较大的有:
  ※、中国沙棘与肋果沙棘杂交--培育适应我国中西部地区栽培环境的高含油品种。
  ※、中国沙棘与蒙古沙棘杂交--培育适应我国中西部地区栽培环境的大果沙棘品种。

4、开展良种沙棘栽培的研究

  我国以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为中心的广大西部地区主要在荒山和荒漠化土地上种植沙棘,研究在这类土地上如何种植良种沙棘,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对于促进广大农民种植沙棘,尽快控制水土流失,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编辑本段我国分布

  我国天然生长的沙棘主要有以下种(亚种):

中国沙棘亚种

  面积最大,占我国沙棘资源面积的80%以上,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目前我国在水土流失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即是这种沙棘。

中亚沙棘

  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天山以南。 中亚沙棘的生境,远处杨树后的雪山是昆仑山脉

西藏沙棘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肋果沙棘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蒙古沙棘

  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天山以北。俄罗斯主要以这种沙棘为育种材料,培育出了大果沙棘良种。

柳叶沙棘

  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开发研究较少。

云南沙棘

  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等地区。开发研究较少。

江孜沙棘

  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青藏高原东部。开发研究较少。

编辑本段经济价值

  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航天、农牧鱼业、外贸等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由于沙棘适应性强,栽培管理技术易掌握,已成为我国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及西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种重要经济植物资源。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对沙棘全方位、多用途研究和开发利用,已显示出沙棘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食品加工方面

  以沙棘为原料可制成多种饮料食品和酒类,如果汁、果酒、露、晶、汽水、罐头、果酱、果丹皮等。沙棘果汁富含维生素C和多种氨基酸,是一种恢复体力、消除疲劳、强精养神的滋补饮料,盛夏饮用,可消食、生津、解渴、防暑,用沙棘叶制茶,也可收到同样的效果。在医药保健方面,沙棘具有祛痰、利肺、养胃、健脾、活血、化瘀的药理功效,以沙棘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单方或复方制剂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眼科疾病,以及官颈糜烂、烧伤、烫伤、刀伤和冻伤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对肿瘤患者有一定的治疗和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轻工及其它方面

  沙棘也显示了其独特的价值。沙棘提取物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能滋养皮肤,促进细胞代谢,促进上皮组织再生,具有抗过敏、抑菌、强渗透力和保护皮肤自然色泽的作用,是日用化工极好的原料。沙棘的枝干木质坚硬,发热量高,既可用做燃料,解决农村能源,也是一种十分优质的木材,可做许多农具和工具。
  另外,沙棘的果、叶、嫩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和脂肪,其营养价值与苜蓿相似,可用作饲料。四年生以上沙棘林即可放牧牛羊,每5-7 亩沙棘林的产叶量及其林下的草即可养活一头羊。而且一次成林,永续利用。沙棘在这方面的作用对于广大老少边贫地区的农民群众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编辑本段医用价值

  沙棘属植物如沙棘、西藏沙棘、柳叶沙棘的果实味酸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和P及有机酸和糖类。果汁性质稳定,贮藏和运输均极方便,浓缩亦简单,可制成各种片剂或浸膏,亦可提取维生素C,供医药上应用。
  沙棘片剂和浸膏可预防和治疗铅、磷、苯等职业性中毒疾病;对胃病、胃溃疡及消化不良、皮下出血、月经不调等均有一定疗效。在配方或直接用果实煎服,还可治咳嗽痰多、肺脓肿、肺结核、气管炎。种子可作泻药。

编辑本段生态价值

  沙棘属植物如沙棘的子叶部分含油脂16-18.8%,可榨油;枝皮可提取栲胶;木材坚硬,可作各种工艺品;嫩枝叶可作染料和马、羊等饲料。沙棘根常有根瘤菌,可增加土壤肥力;沙棘有坚硬的棘刺,生长快,可作绿篱树种。 沙棘根系发达,根蘖性强,生长迅速,干旱或潮湿的地方均能生长,为防风、固沙、防水土流失的优良树种,特别在黄土高原,沙棘就是固定土壤的重要树种。

编辑本段所有物种

  江孜沙棘
  肋果沙棘
  柳叶沙棘
  蒙古沙棘
  沙棘
沙棘

  沙棘

沙棘(原亚种)
  沙棘属
  西藏沙棘
  云南沙棘
  中国沙棘
  中亚沙棘

编辑本段相关书籍

《中国沙棘开发利用》

  由全国沙棘协调办公室和黄河水利委员会沙棘办公室共同编辑。主编孙振华。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A4开本,共99页。定价32元。本书全面总结了中国沙棘开发利用(1985-1995)十年的成就,汇编了重要的文件。附件包括:大事记、中国沙棘开发利用机构、部分人员简介等。并附领导题词和精美照片。

《中国沙棘》(画册)

  由全国沙棘协调办公室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共同编辑。主编李敏、李永海。本画册30幅照片,A4开本,共18页。包括中国沙棘资源开发利用的历时、中国沙棘的主要种类与分布、沙棘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和利用方式、国际交流等内容。

《世界沙棘研究与开发》

  由国际沙棘研究培训中心和黄河水利委员会沙棘办公室共同编辑。主编卢顺光、李敏。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共206页。16开本,定价30元。1995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沙棘研讨会,来自亚、欧、美、非11个国家的专家和联合国开发署(UNDP)、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
相关读物

  相关读物

国工发组织(UNIDO)、国际山地中心(ICIMOD)、国际泥沙中心(IRTCES)以及中国政府有关部委的官员出席了会议。中外专家签署了“北京宣言”,成立了国际沙棘研究培训中心。本书汇编了25篇论文和“北京宣言”等会议的主要文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