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父亲守“道”母亲守“德”

 东方不黑 2012-11-22

父亲守“道”母亲守“德”
 
    父亲和母亲扮演好这个角色和自己的定位有很重要的关系,父亲定在什么地方,才像一个父亲?母亲定在一个什么地方,才是一个母亲?

    这里面有两个字,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道和德,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守理,母亲守礼。

    父亲守“道”,用自己无声的表达明确孩子的发展方向。

    父亲要坚守着“道”这个字,很多家长给孩子铺路,孩子能走多远,走到什么方向去,这个“道”,是通过父亲无声的语言传递给孩子。

   有的孩子走着走着没路走了,这个孩子一看,就知道是父亲教育的缺失。我们成年人也一样,之所以走出来,是父亲无声地给我们铺就了一条路。父亲在平常的生活里,在教育的细节里,守的是哪个字呢?守的是理,道理的理。

    父亲守“道”,体现在日常的教育细节中就是要守“理”。

    理多了,就变成道。理强调的是有来有回,理通了,才叫路。

    父亲守道,讲道这一个字,其实我们家庭教育讲多了,也是守这么一个教育之道。有四个字,叫“大道无形”。但是很多父亲在用语言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都是行不通的。讲的道理都是直的,直路都不会太远,包括楼梯里,走一会儿就要拐弯,不拐弯会怎么样?会撞墙。大道无形,大道低回,这就是父亲要守的东西,所谓低回是什么意思呢?父亲要在孩子面前显示出你的低势,因为男性的表达都趋向于一种力量,而女性的表达都趋向于一种情绪,一般男性很少盯着对方的眼神去讲话,而女性在表达的时候往往盯着对方的眼神在表达,她关注的是情绪,而男性表达的是力量。所以父亲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低势,要善于迂回,避免归于直白。

    迂回是一个人自然成长的规律,我们都知道黄河是弯弯曲曲的,九曲十八弯,为什么这么走?假如这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的话,这个地方水为什么回来了,这个地方就是你的所在。理存在于这个地方,如果这个地方没理,水就一直流下去了,所有的河,如果河道是直的,河水是流不动的,也是死的。

    孩子成长也是一个迂回的,弯弯曲曲的过程。如果让孩子在这个弯曲的地方不出去,不偏离成长的轨迹,那这个地方就是父亲所在。父亲的理要放在这儿,如果父亲的理不在两边,孩子很容易离开成长的规律。有些孩子突破了这个理的存在,突破了做人做事的原则,他都会被正常的成长规律所放弃或搁置一段时间。所以父亲要守着这个道,平时以理给孩子,孩子的成长就不需要太多的东西。

    母亲在家庭教育中要守“礼”守“德”。

    我们如何解读“德”这个字?礼数多了便成德。父亲是力量,是一种精神,铺就的是一条路,而母亲把握的是人与人之间最天然最清晰的距离。礼节的“礼”就是人和人之间最恰当的距离。这个距离是让孩子和家里所有的人面对你的时候,很舒服。礼节,礼貌的存在就是让对方觉得很舒服,母亲守着这个礼,就是礼数达到一定程度,达到忘记自己的利益存在的时候,或者是一种无私状态的时候,便是“德”。德字很了不起。我们去掉双立人看,是心上面的三个数字的叠加,十、四、一。这个字就要求人做到心中有数,有什么数?礼数!

    母亲内心要平和,滋养孩子内在的“德”。

    母亲内在的一种平静,滋养孩子内在的“德”。要让孩子将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走得更远,有更大的力量去走。

    母亲要培养孩子内在的“德”。厚德载物,只有具有很厚的道德标准,将来才能承载更大的期望和寄托。

    我们用门当户对这个词来解读父母这两个概念,我们去参观古刹,进门的时候,门两边有石墩子,门的上面是不同的板子似的的东西。下面这两块石墩子就叫门当,上面横着的表示家庭官位的板子就叫门户,过去讲的是一种外在的社会地位,其实讲的是一种父亲的内在高度。

    我们父母的存在实际上是给孩子设置了一道门,孩子每天进进出出的门,也是引领孩子去看世界的一道门。这道门有多高,下面能承载多重?

    母亲到底给孩子的是什么东西?或者母亲要表现出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才能把自己的定位解读清晰,在解读母亲这个概念的时候,提到两个字:母亲能够做到情绪的平和,“平和”这两个字。

    孩子成长中起伏是正常的,母亲情绪的平和是对孩子最有力的支撑,母亲需要对自己的情绪把握,做到“平和”。

    父亲提供的是什么?是一个高度,一个空间。父亲平时要表现的两个字是“宽容”。母亲的平和其实是用情绪在解读宽容。父亲提供的空间决定了孩子成长的高度。

    父亲和母亲自己的定位要准,只有这样,才能把有价值的东西传递给孩子。否则我们用外在的东西放到孩子身上,往往达不到或和我们期望相反的教育效果。

    父亲、母亲和孩子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三个概念,家是一个概念,离开谁都是残缺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完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