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古长调

 紅林 2012-11-23
       长调是蓝天上一只翱翔的雄鹰;是马背上一段颠簸的传奇;是毡包里一碗醇香的烈酒;是草原上一阵飘溢乳香;是姑娘脸上那一朵羞涩的红霞;是牧人心中那一片缠绵的回忆是尘嚣中来自天籁、来自远古 那一曲空灵的绝响。——题记
          蒙古长调,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长调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音乐,是民族识别的标志,广泛流传于内蒙古阿拉善、锡林郭勒、呼伦贝尔大草原。你可以不懂蒙语,却无法不为蒙古长调动容,因为那是一种心灵对心灵的倾诉,是离自然最近的一种声音,或者说他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它字少腔长、高元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长调民歌因地域之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色彩。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歌,华美而高亢辽远,恰似鹰翅划破长空;阿拉善戈壁草原的长调民歌却节奏舒缓,宛若悠悠朔风;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擅长抒情,似如行云流水;科尔沁草原的长调民歌长于叙事,用歌声娓娓道来的往往是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而鄂尔多斯高原的长调民歌则蕴含着苍凉,别有一番西部高原的独特韵味。  长调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是离自然最近的一种音乐,或者说长调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但要想听到最纯真的蒙古长调,还得去蒙古包。晚上,因向导巴图的邀请,我们坐进了他家的蒙古包。刚坐下,女主人就热情地端上了烤羊排和草原白酒。席间,巴图的朋友巴雅尔唱起了蒙古长调。但见他神态严肃深沉,马头琴一响,音乐旋律随之变得悠长而宽广,或尔像小河流水,或尔又似风吹过草原,万马奔腾;或尔高亢,或尔低沉。虽然我一句也听不懂蒙语的歌词,但那苍凉悠远的歌声,却让我感受到了草原之辽阔、自然之永恒、岁月之漫长以及人生之短暂。巴图说,你可以不懂蒙语,却无法不为蒙古长调动容,因为那是一种心灵对心灵的倾诉,是离自然最近的一种声音,或者说他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它字少腔长、高元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长调歌词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对草原和骏马的赞美,有对家乡的思念,有婚礼歌,有宴歌,还有对季节变化、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长调都表达了一种延伸的时空感,这种感觉源于文袤、开阔的大草原,长调与草原是浑然一体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