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高士传》之《渔父》质疑

 相约归渡头 2012-11-23
近读晋皇甫谧《高士传》,有《渔父》一篇,有关屈原的,很有些意思。全文如下:
  
  渔父者,楚人也,楚乱,乃匿名隐钓于江滨。楚顷襄王时,屈原为三闾大夫,名显于诸侯,为上官靳尚所谮,王怒,放之江滨,被行吟于泽畔。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原曰:“举世混浊而我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不凝滞于万物,故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扬其波,汨其泥?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歠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自令放为?”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可以濯吾足。”遂去深山,自闭匿,人莫知焉。
  
  渔父者,即渔夫也,就是通常说的打渔的,年纪大一些,故称之谓“渔父”。这个渔父还是个“高士”,有德有才,不愿与浊世同流合污,所以教训了行吟泽畔的屈原一顿之后,“遂去深山,自闭匿,人莫知焉。”当隐士去了。
  
  令我疑惑不已的是,隐士么,屈原被放逐了,本应当劝说他既然楚国那样混蛋,干脆隐居算了,管它个球事?但是他却居然劝道:“夫圣人不凝滞于万物,故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扬其波,汨其泥?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歠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自令放为?”什么叫“与世推移”?就是我们常说的“与时俱进”啊!举世混浊,何不跟他推波助澜搅和一下子?众人皆醉,何不跟他交杯换盏醉他个稀里糊涂,何必守身如玉,弄得自己丢官弃爵、灰头土脸的啊?
  
  你看这是隐士说的话么?还“高士”呢,连个起码的老百姓的觉悟都没有!难道皇甫谧选错人了?
  
  黄丝百思不得其解,“辗转反侧,寤寐思服”,弄得一夜睡不着觉。直至天明,看见一丝亮光透进窗户,想明白了。好你个“高士渔父”先生啊,居然用反话迷惑了咱们几千年!
  
  原来渔父老先生那样一通大道理,最主要的就是八个字:举世混浊,众人皆醉。其余的话都是反话。当然,这里的“众人”不是指普通老百姓,老百姓管球它呢,八个字主要描述的是楚国统治阶级,那些所谓的君子们。既然那些上层混蛋如此,你还跟他们较啥真呢?看你痛苦那个样子,还是放不下你那个“三闾大夫”啊,想通了你就不痛苦了。你看咱“沧浪之水清,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可以濯吾足。”多潇洒自在?
  
  难怪皇甫谧叫他高士呢,他是在劝屈原放下名利之心,跟他一起当隐士,不要再去趟楚国高层那滩浑水了。
  
  渔父者高士也,写渔父者亦“高士”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