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李蟠状元卷《廷对制策》三叹

 相约归渡头 2012-11-23
读李蟠状元卷《廷对制策》三叹
  
   李蟠,徐州人,清康熙36年状元,也是自有科举以来,徐州历史上唯一的一个状元。
  
   他的状元卷《廷对制策》,是我目前能够见到的唯一的古代科举考试中式的状元卷,初见于民国36年3月30日《徐报》副刊,后被收入《李蟠诗文集》。
  
   近日有遐,再读这份状元卷,不觉击节三叹:科举所举之士,并非都是穷经皓首之草包也!
  
   一叹其对官员“官性”认识之准确和实事求是。李蟠在应对康熙怎样“反贪倡廉”之策问时,谈了自己的看法,他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倒没有什麽特别的新奇之处,惟其对官僚们的“官性”,即官僚们的人性恶的一面的认识,可以说既实事求是,又一针见血。他说:“第长吏之爱百姓也,恒不如其爱身家;而长吏之念声名也,又不如其念禄位。”在李蟠看来,那些大官们爱老百姓,远不如爱他自己和其家庭;他们对声名的爱惜,也远不如爱他们那个官位待遇。因为和自己身家性命比,老百姓算不了什麽;和八面威风、骄奢淫逸的官位待遇比,那一点点“清官”的好声誉,也算不得什麽,声誉是虚的,待遇是实的。李蟠认为,反贪倡廉,就要建立在这样实事求是的认识的基础上。
  
   当然,时代不同了,贪官的手段有了发展,反贪的手段也应“与时俱进”,但李蟠对贪官的人性的认识,依然值得我们学习一二。对于官员来说,最为重要的是他那个官位,失去官位,则一切享受、待遇、特权皆无。如果我们利用官员的这个特性,在他那个官位上做做文章,有时恐怕比杀头坐牢更有效果。比如在官员贪心初起时,他贪公家100元,受贿10块钱,就给他降级,规定今后不能重用;他只要利用公权为自己和亲朋谋私利,只要一次,就立即免职,永不叙用,不但叫他永无机会利用公权谋私,一并连官位待遇也永远失去。如此,小贪不敢,大贪再无机会,我们就再也不必为杀那没多贪官而扼腕叹息,也不必再考虑去增加老百姓的负担给贪官们“高新养廉”了!风起于青萍之末,即采取断然措施,我看比如今津津乐道的老婆监督员之类要管用得多!好多贪官贪污就是为老婆、孩子身家作想的,你还叫他老婆去监督他,这不是笑话吗?有几个被贪官送到海外的老婆孩子揭发贪官丈夫、老爸了?他们洋房华车还不满足呢,又要赌,又要玩,什麽地方不要钱?贪官不贪,他们吃什麽!呵呵,李蟠这个封建知识分子,他对贪官人性的认识,使俺一叹也。
  
   二叹其对治水的独到见解。据说,李蟠就因为对治理黄河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获得康熙赞赏,从而中了状元。李蟠生在黄河边,对河患了如指掌,他在《廷对制策》中说:“臣闻古今则无善治河之法,而止有导河之法。逆而治之,修防然,堵塞然,顾泛滥之性,能保其不涨乎?…….法莫若顺其就下而归之海,不得其归,为闸为堤,适激其怒也;为引为支,仅缓其势也;议刷议排,徒增其费也;为疏其下流,则其去也疾,去也疾则不至于或溢或溃,而莫可遏逆也……”本来鲧治水失败,就是只知堵,不知疏;禹治水成功,就是疏防相济,李蟠说的不过是早被大自然验证了的真理。俺之所以二叹也,就是我们在黄河三门峡大坝失败后,仍然不接受教训,还要在大江河道上无休止地建起鳞次节比的一道道大坝,只顾眼前那点利益,不考虑与之俱来的生态破坏!到汉江上去看看吧,那些个坝,简直是接二连三啊!为什麽这几年下点儿雨就闹水灾?如不早做准备,将来大的灾难还在后面呢!
  
   三叹其八股也有精华。今之人,一谈到传统文化,要不一言以蔽之“维护皇权”,统统否定;要不是黄金白玉,统统肯定。这都是不对的。我们看李蟠这个状元卷,对康熙皇帝那个马屁,拍得简直叫人肉麻。细细一想,他在那个环境,不拍能中状元?不杀头就是好的了!这些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传统文化中的糟泊,俺们读史读文,就要反对这些东西,但是,对于他那些有用的东西,我们就得继承,不能笼统地一概反对和赞同。你看看,就是李蟠这篇八股文,是俺们最恨的文体,不是一样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吗?
  
   治河治水是“为闸为堤,适激其怒”而适得其反,此中奥妙,为政者不得不广而深思之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