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南,追寻苏东坡的足迹

 放歌渔者 2012-11-23

 

海南,追寻苏东坡的足迹

一、序

        ●从少年得意到垂老暮年,从帝都京华到南荒孤岛,一步一步地,整个宋朝历史上那个最高大的身影走向了琼州大地。
  ●当年,来到海南岛时,苏东坡几乎是被整个社会所抛弃:政敌寻隙加罪,朋友叛卖断交。然而,恰如宋诗人杨万里所言:先生无地隐危身,天赐黎山逐活臣。被中原驱逐抛弃的东坡,成了海南的至宝。
  ●自从东坡来后,海南人文昌盛,就连他当年亲热过的山水亭阁,如今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方圣地。千载之后,再踩着东坡的脚印行走在这座海岛上,看着那些已融入了东坡生命的遗迹,我们的双眼会感叹海南丰富的人文和幽雅的山水,而我们的耳边,是否也会回响起东坡当年的叹息与欢笑?
  
   900年前的一个大热天,大文豪东坡晚年被贬踏上海南岛这片土地;900年后,同样是一个夏季,我--土生土长的海南人怀着虔诚的心情行走在海南这片绿土上,一一追寻着东坡抵琼的足迹。
   苏轼,号东坡,1097年农历4月被贬海南,7月2日到达贬所昌化军(今儋州中和镇,离我家2公里的路程),至1100年6月20日离琼,共在海南生活3年有余。根据考证,苏轼抵琼后去昌化军的大致路线为:从澄迈县老城登岸,到琼州府(今府城)报到,再折回老城,经临高县到达昌化。3年后北归的路线基本相同,从昌化至老城再至府城,复折回老城登舟离岛。
   以农历计,大约在苏轼抵达昌化军的日子,我大致循着东坡当年的路线,开始追寻东坡的足迹,看看当年东坡是怎样带着绝望的心情登上了这座“蛮荒之岛”,3年后,他又是带着怎样留恋的心情登舟北去,以及在过了900年之后,东坡在这海岛上还留下了什么样的痕迹。    

二、老城通潮阁

         第一站当然是老城。
  
   公元1097年农历6月中旬的一天,横穿澄迈老城的澄江蓦然感受到一丝凉意,就如北方那条著名的易水一样寒凉。这一天,一位62岁的老人被迫抛家别子,只带着最小的儿子和凄绝的心情,他渡江来到这瘴疠弥漫的南荒之地。当他穿过琼州海峡泊船老城湾的那一刻,澄江水就为这位并不相识的老人而变凉。
   这位老人就是苏轼,他仕途坎坷,屡屡遭贬。现在,当权者终于给他一个琼州别驾(知州助理)的虚衔将他贬到了神州的最南端。海南岛历来是流放重大政治犯的场所,流放到此几近宣判死刑。渡海之前,苏轼就已不再抱有生还的希望,他写信告诉友人:“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刚在老城老码头上岸,苏轼扭头看了一眼来路,在他身后是一片苍苍茫茫的红树林,红树林之后只有浩浩淼淼的琼州海峡。
   当晚,苏轼在澄迈驿站的通潮阁住了一晚。这一夜他心中一定如江海翻腾:在这“无复人理”的“夷岛”,将会有一些什么样不可想象的遭遇呢?这一夜,忧虑深重的他没有留下文字。然而,苏东坡没有想到,在这“夷岛”上生活了三年之后,他竟深深地喜欢上了这座海岛,甚至觉得自己本来就是海南人,只不过偶然寄生于西蜀。“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1100年6月,苏东坡内迁北归途中又一次经过老城,当他再次登上通潮阁时禁不住诗情涌动,写下了著名的《澄迈驿通潮阁二首》:“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6月20日,苏东坡从通潮阁边登舟北去,当夜,他以诗总结三年的海南生涯道:“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风物殊异、衣食难继的海岛,有什么魅力让一个走遍大江南北的老人认为此游奇绝为平生之冠?
   通潮阁从此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游历琼岛时必来凭吊的胜地。
   通潮阁,位处老城城西,澄江水畔,因“潮水依城”,故名通潮阁。据记载,阁为正方形砖木结构,两层,高8米,阁门正中墙嵌有“通潮飞阁”4个大楷字,为古澄迈八景之一,历代均有重修,可惜最后毁于1945年间侵华日军的战火。
   听说通潮阁遗迹尚存,我们急忙奔赴老城。遗址在老城糖厂后一个小坡的平顶上。呈现在我们眼中的只有满地横七竖八的石柱石墩,有些没在草丛,有些躺在墙角,还有一些已被砌进墙底、盖在下水道上。据传,宋时阁旁还有一座关帝庙。如今,眼前这遗弃一地的乱石中究竟哪一块属于通潮飞阁?哪一块顽石曾经受过东坡的触摸?
   史料上说,通潮阁还存有一块石碑,但大家都不知它的去向。老城糖厂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正在一旁晾晒衣物,见我们寻找通潮阁石碑,便要带我们前去。我们将信将疑地跟着年轻人,穿过满地石条,转过几幢房屋,一条下水道上赫然躺着一块乌黑的石碑。年轻人念出了碑顶上几个篆书大字“通潮飞阁碑”。碑文漫灭,尚能看清“重建通潮飞阁记。道光十四年夏”。年轻人说,听老人讲,这里的石碑一般都要高过头顶,但眼前这块碑却只有 80厘米左右。
   令人意外的是,在通潮阁北500米处的澄江之上,我们发现了东坡诗中提及过的“长桥”遗址。据史料记载,宋代长桥大约是木桥,眼前这座石拱桥为明代重建。石桥已被水冲毁,残存的一段上长满了草蔓。当年,东坡赴儋和北归时都曾经过此桥。站在桥上,不由得揣想,这桥是否曾沾上了东坡老人当年郁闷或喜极的泪水?断桥无言,它只看见东坡正急急向琼州府赶去,向儋州赶去。  

  三、海口五公祠

  第二站:琼州郡东

  在琼州郡治(府城)住了十来天,苏轼似乎也没有留下什么文字,也许这时候他的心情仍是郁闷不堪,但他做了一件实事:指凿二泉。到达琼州郡后苏轼寄宿在城南开元寺,他发现附近居民多饮用混浊的河水,对健康十分不利。一次与幼子苏过到城东北游玩,苏轼发现地底有泉水,于是指导乡民“依地开凿,必得双泉”,乡民果真挖出了两眼泉水。两泉相去咫尺,却一清一浊,味道甘甜而颜色有别,苏轼分别给它们取名为“洗心泉”“浮粟泉”。洗心泉到明朝时就已不复存在,浮粟泉则水源旺盛,水面常浮起一层细泡,状似粟粒,因而得名。挖出清泉之后,乡民们就络绎不绝前来取水,东坡无事时也常在泉边读书。

  苏轼去儋州之后,一位姓陆的琼州郡守到双泉饮水,因赞叹泉水清冽甘甜,便在双泉上各建一亭,命名“临清亭”和“濯缨亭”,不久,又在双亭前再建一亭,但未命名,专等东坡前来。 1100年6月,苏轼北归重经双泉,陆公热情接待,并请苏轼为尚未命名的一亭题名。苏轼略一思考,便提笔写下“酌亭”三个苍劲大字,并欣然为此写诗作序。次年,苏东坡仙逝于常州,消息传来,琼州士子立即在双泉旁边他常读书的地方筑起一座东坡书院,院中建东坡祠,祠中祭东坡石像。

  自元朝之后,东坡祠历经修建,当时著名书法家、中国四大家之一的赵孟兆页曾为祠题写祠额匾牌;现在的苏公祠是民国5年(1906)观察使朱为潮重建,重建时将浮粟泉所在的位置辟为“琼园”,园紧挨东坡书院左侧。

  走进苏公祠正厅,迎面是两株古老的鸡蛋花树,树的主干已经枯朽,而侧生的枝条上繁茂的叶子正苍翠欲滴,整个祠堂被这些古树渲染出一种浓厚的历史感,却未见沧桑。透过鸡蛋花树的枝叶,可见厅堂圆柱上挂着的楹联: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麦华三先生的书法沉雄老迈,气势磅礴,正可配苏轼无人可及的大气。楹联稍后,是有名的东坡笠屐图塑像。这塑像本源于东坡居儋时的故事,不知为何也被搬到了这里,银白的颜色显得与大厅有些不太协调,雕塑中东坡的表情也过于憔悴和忧郁,不似儋州东坡书院内那幅雕塑传神。塑像后神龛内供奉着三个人的牌位:苏轼、苏过和曾师从苏轼的姜唐佐。姜唐佐本是琼山人,东坡居儋期间曾去从东坡求学,后成为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厅堂四周墙壁上是一幅幅巨大的壁画,从画中可看出苏轼贬琼后为当地人做出的贡献:播文明,移风俗,和黎汉……

  正厅右侧是五公祠,祠内立有五公石雕,墙壁上嵌着镌有五人生平的石碑。厅左,就是那座由苏轼亲笔题名的“酌亭”。亭在院落前面,如今已不再是亭子,不知何时被改建成了厢房,“酌亭”三字题在房门正上方。亭内空空如也,全不见一点东坡当年的遗迹,走进去颇有人去楼空那种别后的怅然。四墙上临时挂起的“东坡墨迹”展品,全由今人摹写,从中倒隐约能揣想一下东坡当年的风流不羁。亭左是一扇旁门,穿过旁门可见门上方有“东坡书院”四字。书院墙外,依墙立满了各朝碑刻,从东坡手迹到海瑞墨宝再到陈毅诗文,一部900年的文化史差不多就可以从这里得到解读。

  “碑廊”前,拐过10多级台阶走到一处低地,就是浮粟泉,从泉边一块牌匾上可知,此泉又叫金粟泉、苏泉、苏井、东坡井。从这些名字可以想象,历朝历代,人们实在不知如何表达对东坡的爱戴,只能拼命给他留下的这眼泉水取一个亲亲热热的名字,就如对待自己心爱的那位,心底里不知藏着多少给她的昵称。不知东坡泉当年是怎样的模样,如今已变作3井相连,据说最上面一井是泉眼,中间是过滤池,下面才是取水口。史料上说,900年来,此泉一直水源充足,且不溢不竭;有时天大旱,当地官员还到泉边求雨。泉眼近旁,清乾隆间琼州郡守叶汝兰所题匾额“浮粟泉”犹存,两旁有篆书对联“粟飞藻思;云散清钤”,字体几近钟鼎文,极其古朴文雅。站在泉边,无法不佩服古人的雅致,经这一匾一联装饰,似乎从东坡井流出的不再是泉水,那沽沽滔滔的,竟是典雅淳厚的中国文化,一直就这样从900年前流到了今天,然后还要一直流向 900年之后。

  然而,当年的东坡无暇顾及泉水的流向,他还是待罪之身,还得匆匆赶向自己的发配地。沿着海岛西岸,他再一次折回澄迈老城,从这里经临高前往儋州。一会儿乘船,一会儿乘轿,一路历尽艰辛,但他却被眼中的美景所陶醉了。东坡暂时忘记了被贬的烦闷,很久不写诗的他竟在梦中开始构思诗作。他睁开双眼,正遇见海岛所特有的一阵清风急雨,于是他诗情勃发脱口吟道:

  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

  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

  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

  就这样,苏东坡一路高歌中走向他未知的命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