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九年级物理第12章运动和力练习
2012-11-23 | 阅:  转:  |  分享 
  
第12章运动和力练习

1.今年“五·一”,学校组织同学们乘车去参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平故居”时,看见公路两旁的树木向车后退去,由此可知他们所选的参照物是

A.他们乘坐的车 B.房屋 C.路面 D.路旁的电线杆

2.乘客坐在轮船中逆流而上,认为自己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A.河岸边的树B.迎面驶来的船C.流淌着的河水D.所乘轮船的船舱

3.如图所示,用大小不同的力,以相同的方式作用于塑料尺的同—点,塑料尺弯曲的程度不同.此现象表明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

A.作用点B.方向

C.作用时间D.大小



4.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5.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篮球从篮筐中落下B.火箭发射升空

C.月球绕地球转动D.火车在平直铁轨上匀速行驶

6.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若认为加油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上的房屋B.道路上的行人

C.受油机中的飞行员D.河道中的轮船



7.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要的时间是()

A.60sB.50s

C.40sD.20s

8.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m/s

C.乙同学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



9.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D



10.下列现象中,与物理所说的“惯性”有关的是()

A.绝大多数人用右手写字

B.向日葵具有“向日”的特性

C.脱离树枝的苹果总是落向地面

D.“助跑”有利于跳远的成绩

11.有甲、乙两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水平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物体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

A.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B.两物体都受不平衡力作用

C.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不平衡力作用

D.甲受不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12.小熊猫能够轻松地倒挂在竹子上,当它倒挂在竹子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熊猫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

1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不受任何力的物体才有惯性B.汽车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汽车只有在紧急蒯车时才有惯性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14.图2是运动员顶足球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顶足球时,球对头没有作用力B.足球在空中一直受到头的作用力

C.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惯性D.头对足球的力和足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2







题5图







献花(0)
+1
(本文系兰西县红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