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际】别忽视“小人物”

 yagi1 2012-11-23
 
【交际】别忽视“小人物”
 
人们常说,人心隔肚皮,你永远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会做什么。即便是一个小人物,我们也不知道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所以面对小人物我们也不能忽视对方,而要做到多长个心眼,防人一手。


糊涂学中有一招就是告诫我们不要轻信他人,也不要去看轻他人,尤其是那种小人物,不起眼的小角色。盲目给对方下判断,甚至引为知己,带给我们的只会是意想不到的灾难。与之相反的,认真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电视剧《大长今》中,一个小小的医官貌似专业的意见,几乎将御膳房最高尚宫郑尚宫置于死地。

郑尚宫正在与崔尚宫争斗,内医院突然传来“宫中正蔓延着传染病”的消息。皇上立即颁旨:出现症状的人都要坚决隔离。吴兼护受到崔判述和崔尚宫的唆使,带着人把郑尚宫隔离。郑尚宫不能违抗皇上的旨意,只好听由他们安排。照顾郑尚宫的医女也受到崔尚宫的唆使,熬炖对肾脏有害的汤药让郑尚宫服用,致使郑尚宫的病情日益恶化。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崔尚宫利用医官和医女这样的“小人物”来对付郑尚宫这样的大人物,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小人物能帮助恶人做坏事,也能帮助好人做好事。因此,要善待“小人物”。

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以轻财好施、善待宾客而闻名天下。其他国家的人才都纷纷投奔到他的门下,以致他所供养的食客多达数千人。每当有一个新客人来拜访时,孟尝君总会亲自接见,盛情款待。

他和来客坐在一起促膝谈心,亲切地询问客人家中的境况。这时,他会安排自己的侍从隐藏在屏风后面,把他们谈话的内容一一记录下来。等客人离开后,孟尝君便会派人到来客家中去,奉送丰厚的礼品,表示慰问。他的食客对孟尝君这种一视同仁的态度尤其感激,所有的客人都以为孟尝君对自己最好,和自己是最亲密的,因此每个人都想报答他的知遇之恩。

一天,有两个人先后前来拜访孟尝君。他俩都没有什么真本领,其中一个人善于学鸡叫,还有一个人是个小偷,不过模仿起狗来惟妙惟肖。孟尝君打算接纳这两个人,但其他宾客都反对:“虽然我们也有出身卑微的,但是这种鸡鸣狗盗之徒加入我们之中,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孟尝君却坚持收他们为自己的食客。

孟尝君在秦国任宰相时,因为秦王听信谗言,把孟尝君囚禁起来,准备杀掉他,孟尝君赶紧派人向秦昭王的宠姬求救。那位宠姬说:“孟尝君如果能把他的那件白狐裘送给我,我就帮他的忙,保他平安无事,化险为夷。”

孟尝君的确有一件狐白裘。这件白狐裘一袭雪白,一根杂色的毛都没有,价值连城,但他早就把它献给了秦昭王。现在这件衣服还收藏在秦宫之中,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这件衣服从宫中偷出来。

他向门下的食客求助,那个小偷马上站出来说:“偷,我是很在行的!我保证能取出来,而且万无一失。”

当夜,他拿出了自己的拿手好戏,装扮成一只狗,潜入秦宫,轻而易举地偷出了白狐裘。宠姬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白狐裘后,果然在秦昭王面前为孟尝君说好话,秦昭王答应释放孟尝君。

孟尝君于是变更姓名,逃出咸阳,后半夜到了函谷关。可是,秦昭王后来感到后悔,立即派人追赶他。而这时城门紧闭,秦国有项规定,鸡叫时才能打开关门,如果等到鸡鸣天亮后,恐怕逃跑就更难了。前有雄关挡路,后有秦军追赶,形势十分危急。孟尝君的门客中那个善学鸡叫的人得知公子的危险后,决定帮他脱险。善学鸟叫的人一声长鸣,远近村庄的鸡跟着都叫了起来。守关人虽然觉得天色尚早,但听得一片鸡叫,还以为天亮了,马上开关,孟尝君趁机顺利逃出。

孟尝君供养的那几千食客,原来都同他素不相识。他从不担心他们不为他效力,对他们一律给以关怀和馈赠,也不计较什么小人、君子的地位和出身,结果正是这些鸡鸣狗盗之徒救了自己的性命。

孟尝君之所以能将这些人才收于自己的门下,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无论这些人出身多么尊贵多么卑贱,他都一视同仁地和他们平等相处。“小人物”绝对值得与之交往,如果平时对他们给予帮助,不仅能带来旺盛的人气,赢得更多人的崇敬,而且在出乎意料的时候很可能助你一臂之力,对你的人生前途起到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

同样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种地位低下的人,与他们交往时,最好不要用你的有色眼镜去观察他们,就像“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每个人都是一条金鳞,在没有遇到属于他自己的风云前都在深渊蛰伏。所以不要小看任何人,更不要忽视任何人。曾国藩忽视小人物,结果让人有机可乘,自己损失颇大;而孟尝君不忽视小人物,却给自己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危难中保全自己。这就是糊涂待人,不轻视小人物的意义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