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行心

 良辰美景奈何天 2012-11-24

知行心

(2012-11-04 08:50:39)

知行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人追求的境界,两者也常被用来比喻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知与行。

    围绕知与行,我们老祖宗曾争辩了上千年。通俗地说,知即知识、知觉,行即行为、行动。当然,古人探讨的知与行,侧重道德意识与实践,但也在更广的层面道理相通。特别是明朝中叶,王阳明针对“知先行后”的程朱理学,提出“知行合一”的论断。他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锋芒直指“徒悬空口耳讲说”的飘浮习气,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知与行孰先孰后、孰重孰轻,人们见仁见智。可毫无疑问,“知”最终应体现于“行”,社会进步归根到底靠行者推动。2004年夏天,有全球第一CEO之称的杰克·韦尔奇来北京参加“中国企业高峰论坛”,经过一番交流,希望从他身上获取秘诀的一些商界精英失望了。有人问:“我们知道的差不多,为何与你的差距那么大?”韦尔奇回答:“你知道了,但我做到了。”“我做到了”,就是知而行之。王阳明说:“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纵然“读万卷书”,若不“行万里路”,从不投身实践,那么至多是建一个坐而论道的知识库。怀知行心,即知一点、行一步,将头脑的“死知识”化作人生的“活知识”,将明白了的事理变成实干中的事业,从而实现真正的社会价值。

    “知之匪艰,行之惟艰。”也许世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在知与行之间。因为想一件事与做一件事不同,前者凭理性认知,后者需实际操作,就难免遇到形形色色的障碍和掣肘。历朝历代总有那么一批人,或被称“清流”,或被骂“腐儒”,只尚空谈,毫不做事一方面,懂得无数道理,调子也比常人高;另一方面,习惯束手旁观,不参与社会具体的建设性事务。他们自己不做事也罢,却偏偏喜欢冷嘲热讽,还妨碍别人做事此类“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从古至今比比皆是。但是,他们的嗓门再响,对社会的贡献微乎其微,甚至起负作用。怀知行心,就拒绝做这样的局外人很显然,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这好比逆水行舟,一旦确定方向,划桨便是根本的动力。只有大家都在船上用力,才不会随流而退。至于划桨的姿势、力道和角度,虽然有待改进,但只能在划桨中改进,在“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中改进,而不能吹毛求疵,干脆停下船桨,都跳到岸上空发议论 

    知而行之,不是一个多么高深的道理。行,并不意味着都做大事。对多数人来说,每一天面对的,毕竟是寻常事。怀知行心,首先是将该干的小事、琐事干好。东汉陈蕃有言:“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清人刘蓉回应:“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对这场隔空论辩,不能简单地论对错。但做大事的能力,通常在做小事中历练。有“扫天下”之知之志,当于“扫一室”起步何况许多大事本由小事组成,扫尽宇内各室,即扫遍天下尘埃。总之一个能知善行者,必然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路的人,是将小事做实、做好、做精致的人。平日里举轻若重,方有关键时举重若轻。“神仙本是凡人做,只为凡人不肯修。”当我们知而行之,行而有恒,将良知指引的每一件具体事做好,就会在日复一日的平凡修行中拓出非凡的境界。

    怀知行心,难不在明理,而缘于人性弱点的牵绊。知与行分属不同世界,人或因私欲,或因懒惰,或因怯懦,极易导致两者脱节。尤其人都是利益格局中的人,假如一些事与眼前利益、个体利益相冲突,即使从长远和全局看有益,也不如不干;假如一些事吃力不讨好,明知越拖越难办,也干脆摆在一边。可见,知而行之,有时并非纯粹的实践问题,还有微妙的得失考量。对那些“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人,纵然有千百个“知”,也万万不会“行”。在一些重要关头,“行”也是人心磨练的过程惟信仰和信念坚定,他才能克服人性的弱点,超越狭隘的私心,做一个砥砺前驱的行者

    知而行之,当然不能盲目而行。行,目的是为了成事,故应注重做事的切入点。时机未到,就需蓄力而行、量力而行,切忌不讲分寸的一行了之。可以说行并非狭隘的行动,行动前的准备也是行;行动一旦展开,坚持更至关重要怀知行心,不是某一阵子挺身而出,也不排斥特定时段的静观与退守,一以贯之才是关键。当看准、认定了,就甘愿在冷板凳“十年磨一剑”,勇于在风浪口“千里走单骑”。古往今来正是这样的人,凭一股劲做成了许多难为之事,并在前行中不断实现对自己的超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