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西方文明从何而来

 普氏书斋422 2012-11-24

弗格森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西方遭遇的最严峻挑战不是来自外部世界,而是来自内部:例如德国和苏联。共产主义是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批判,其宗旨是要解决西方的工业化问题,而不是以农业为主的俄罗斯和中国的问题。弗格森提醒读者,不管怎么说,实际上冷战并不是东西方之争,而是 “两个西方、即资本主义的西方和共产主义的西方之间的对抗”。

西方的凯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弗格森指出,一直到19世纪,奴隶制一直是西方政治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这种制度的余孽甚至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南方还随处可见。今天,西方的主宰地位正在日益受到全球经济危机、尤其是中国崛起的挑战。对此弗格森抱乐观的态度,他在本书结束时指出,“西方的‘程序包’看来仍然可以为人类社会提供一整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它们是最有可能解放个体创造力的,从而能够解决21世纪所面临的问题”。

如此大篇幅的著作不可避免会存在某些不足。弗格森在书中固然提到了代议制政府的重要性,但他却把重点放在西方的经济、文化和技术优势上。于是,民主没有被列入他的6大“杀手应用程序”。而事实上,如果说有一项特征被写入了封建主义时代之后的西方基因中,那么这项特征就是民众的参与和问责。当1905年日本击败俄国时,这一胜利被西方人——尤其是当时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广泛看作是立宪主义对专制主义的战胜。

尽管辩才一流,但弗格森在宣讲西方文明的优势时还是打了折扣。他所哀叹的奴隶制确实骇人听闻,但这是自古以来几乎每一个社会的通病,而恰恰是始于 18世纪末的西方废奴主义才与众不同。在欧洲人到达非洲之前,那里奴役盛行。到20世纪初,欧洲人扑灭了非洲的奴隶制。

我们可以认同弗格森的如下观点:西方犯下过罪行,但它也取得了远为伟大的成就,应该能够将功折罪。我们也可以向前再进一步,颂扬西方文明所绝无仅有的自我批评精神:不管是在哪里,只要西方发现或者携带去了任何疾患,它都会及时地对症下药子以根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