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使文章写出新意

 秦希仑 2012-11-25

在考试中,知识题有标准答案;作文题,虽然也有评分标准,但实际上并没有统一的绝对标准。因此,作文成绩的高低,往往是通过比较,得出好、中、差。至于好的,还可以分出尚好、较好、最好等等。一句话,评作文卷的参考卷是从比较得出来的。因此,作为应试者在作文时应当力争棋高一筹,也就是说要写出点新意来。就好比百米赛跑,只要跑在别人前头一秒、半秒、甚至零点一秒,就可获胜。

怎样才能写出新意呢?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材料新。

一篇文章如果所写的材料新颖,使在诸多同类作文(尤其高考阅卷在大热天,阅卷老师疲劳不堪)中,读之会感到为之一振,首先就留下了一个好印象——非同凡响。

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1977年北京考生阎阳生那篇作文了。当时轰动了一个阅卷点的200多位老师。之后又广为流传。仔细琢磨一下,那就是因为它有新意——主要是材料新。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文章开头第一句就是:“再没有比婴儿的啼哭更能提醒你已进入中年了。这是个女孩,皱着眉头哭着。大概她也像门口那个护士一样,不相信这背着书包、满脸胡茬的人就是她的爸爸吧。”一开头就提示了,这是一个中年人考大学前奋战一年的情景。第2段是;“常言道,人过三十不学艺。而我像故意和年龄作对一样,日夜埋头在作十几年前应作的事,投考普通大学。当然啦,鼓励支持,冷嘲热讽,各种反映都有。但最激励我干下去的却是这样一件事。”接下去,写他在工厂亲眼见到一些外国技术员和厂商要来修一台进口的色谱仪器,修好以后,在与外国人的座谈会上,在那些外国人友好的外表下面,在他们彼此会意的眼神里,“我”感到了他们无法掩饰的轻视,好像针扎一样。正因为如此,激起了他一定要学习的决心。记叙了一年来刻苦学习的情景。这份答卷之所以成功,一个重要因素是材料新。

当然,所谓新只是相对的。在自己所掌握的材料中,力求把比较新颖的材料选出来用就是了。但我们同学,常犯的一个毛病却是拿到作文题,没的可写,一点思路也没有,哪里还谈得上“选”呢?这里就有一个打开思路的问题。要打开思路,比较有效的办法是联想和想象。通过联想、想象,思路一打开,材料就会涌到脑子里来,在诸多材料中加以筛选,当然会相对新一些。

(2)角度新。

写文章如同照相。照相时取景的角度,往往决定着一幅摄影作品的成败。同样的主题,同样的背景,同样的事物,如果角度取得不落窠臼,那么,一般的“俗”材料往往也能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来。

达·芬奇的老师佛罗基奥说过:“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能把握事物的新的特点;从新的角度分析事物,就能获得对事理的新的认识。文章能否写出新意,与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当我国足球队破天荒获得亚洲出线权时,在全国引起了极大震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描写足球健儿的文章已经很多。如果我们再以此题材来写作文,怎样才能写出新意来呢?有位同学就改换了选材的角度。他在写《破例》一文时,抛开许多文章中所写的什么“奋战过程”、“比赛场面”、“平日苦练”的内容,而是把“镜头”转向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决定足球队能否出线的那场比赛的傍晚,妈妈破例让“我”看电视了,“书呆子”爸爸也破例坐在电视机前流下了泪水,还有邻居的华侨老爷爷等许多人跟平常大不相同的心情。他写的这些材料虽然平凡,但能够“小中见大”地体现出文章的主题——爱国主义思想在新的时代迸发出新的火花。由于这些“琐事”是自身亲历的,生活气息浓,所以容易使读者产生亲切感。在行文中,无论在整体布局方面,还是在确定线索方面,他都服从于“破例”这一新角度的要求,把看电视的过程全部略去,让文章在球赛开始前戛然而止。从而用“一滴水的光芒”反映出了“火红的太阳”。由于此文角度新,所以虽然也是写的大家所熟知的事,却写出了独具一格的新意。

(3)立意新。

所谓立意新,就是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见解,新的观点,使人读后受到启发。一篇文章如果有了新的立意,就会使人耳目一新。

有位同学写《嫉妒小议》一文,就大胆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文章说:嫉妒,就是“因别人比自己好而憎恨”之意,书面上大体都是这样解释的。不学无术的人,看到别人某一方面的才能胜过自己,便给予打击、诽谤、讽刺,这是不可取的。这种思想意识是历来受到人们唾弃的。然而,假如嫉妒所憎恨的不是胜过自己的对方,而是恨己不才,这种“嫉妒”却能催人奋发,催人向上。无疑是一种积极进步的思想,应当加以推崇。在这样的新观点之下,文章又举例论证了“‘嫉妒’出智慧”和“‘嫉妒’能出成绩”这样两个分论点。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正是因为小时口吃,登台演说常被对手压倒而嫉妒,但他并不气馁,每天口含石子练朗诵,50年如一日,终于练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有一个青年工人,在一次文化考查中除语文及格外,数、理、化都是二三十分。但他并未一蹶不振,消沉下去,而是敢于向优秀者挑战。他没有对他们进行讽刺、挖苦,他认为这是“小人”的行为。而是刻苦复习初、高中课本,在又一次考试中成绩名列前茅。可见“嫉妒”心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就能取得优异成绩。文章最后,希望大家在工作、学习中发扬这种“嫉妒”精神,在“嫉妒”中比赛,在“嫉妒”中获得力量,变“嫉妒”为勤奋,做出更大的成绩,让更后进者“嫉妒”,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像《“嫉妒”小议》这样,作者一反过去人们对“嫉妒”一词“贬“的看法,从另外的角度重新给它以新的解释,提出新的观点,赋予它以崭新的意义,这样的文章就会给人以新颖的感觉。

再如,据报载某省召开的防盲、治盲学术会议上,100多名眼科专家提出“生时为病人治眼睛,死后为病人献眼球”的倡议。大家还郑重地在一块“我的最后贡献”的红绢上签了名。如果我们以此材料立意写篇文章的话,一般会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立意,歌颂这些眼科专家的献身精神。但是,为了使立意更新,能不能把这个警句改造一下,使其立意更新、更深呢?当然可以。因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点明了他们“生前”的精神,并未道出他们“死后”继续为人民服务的事实。如果将其中的“后”字改为“不”字,成为“鞠躬尽瘁,死而不已”,那么专家们崇高的共产主义品德便跃然纸上了。由于改了一个字,立意顿时升华。

(四)怎样提高实用文写作能力?

著名教育家刘怫年说:“考试终归是指挥棒。”正确的指挥棒指挥着教和学两方面都要适应形势的需要。近10多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为我们指出了什么方向呢?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增强了文章的实用性。10多年共有20道作文题,其中有缩写、改写、写说明文字、写信、写简讯等,从文体要求看,对实用性的要求明显加强;即使要求写议论文(一般不归为实用文),在内容上也是针对性强,要求有实用价值。如1984年要求针对一段话,联系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议论文;1987年要求结合提供的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写一篇短文。都是要求用写作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个问题。

显然,强调写作的实用性是符合时代要求的。随着历史长河的奔流,人类社会已发展到了迅猛前进的信息化社会,传递、交换信息的实用文的作用更加突出了。作为未来的四化建设人才,当然需要学会写作各种实用文,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加强这种适应性,一些发达国家已特别重视信息交换,重视实用文写作。在美国,目前从事信息工作的已超过60%,中国中学作文分为自叙文和实用文,而实用文比自叙文所占的比重更大。日本中学生作文有很大一部分是学习写观察、实验、调查、研究方面的报告等说明性实用文。如高中一年级的写作要求有15条,就有10条是关于写实用文的,占60%以上。其中包括14种应用文体。可见,重视实用文写作乃是时代的要求。

怎样才能提高实用文写作能力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就该用大量时间去练习这类文章的写作呢?实践证明,那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所谓实用文,所指范围极广。除一般所说的应用文如条据、通知、公约、启事、规则、对联、请帖、书信、电报、计划、总结等之外,还包括读书笔记、讲演稿、简报、新闻、毕业论文等一切有实用价值的各种文体。所以,培养实用写作能力,对中学生来说,并不意味着要直接去多读、多写这些文体的文章,而是应当在理解实用文的实质上下功夫。只要抓住实用文的核心,进行必要的了解和练习,从而提高能针对具体问题写出相应的能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的是“能力”,不是简单地去记住各种实用文的特点、格式等等。

那么,实用文的核心是什么呢?怎样才能较快地培养起这种能力呢?简单地说,实用文的核心是“实用”,抓住了“实用”二字,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所谓实用文,是就其实用性而言的,也就是说,它是解决问题的文章。但就其表达方式来讲,也仍然是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这几种。因此,会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抒情文,就应当会写实用文。但实用文又有其突出的特点:一般说来对象比较单一,或对某一个人,或对某一团体,总之,对象是特指的;二是目的的单一,或向对方报告一件事情,或是提出一个什么要求,或是介绍、证明一件什么事情,总之,一篇实用文就是要解决一个问题。由于这两方面所决定的,实用文的针对性就更强;也是由于以上两点所决定的,就往往要出现称谓、称颂语等问题。因此,只要对各种实用文的目的、一般格式有所了解,就可以了。比如写信。写信就是要告诉对方一件什么事情,或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或向对方阐述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或说明一个道理。如果是告诉一件事情,就用记叙文写法;如果是阐述或说明一个道理,就用议论文写法;如果要说明一件事物,就可以用说明文的写法等等。只要根据写信的目的、对象,简明扼要地写清楚,能解决问题就行了。如果是“贺信”,实际上就是在一般书信之中,又突出了一个“贺”字,它也是书信的一种,只不过其内容更专一——祝贺罢了。因此扣住“贺”字作文章也就“切题”了。

再如总结、计划之类实用文,也跟书信一样,只要抓住“实用”二字,就会迎刃而解。

拿“总结”来说,如果我们懂得了写议论文的要求,将它用之于写总结,在写的时候,紧扣“总结”二字,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总结不过是议论文的一个变种。按议论文的基本写法去写,路子就是对的。如果要写一份学期总结,那就首先要回顾一下,在这一学期当中,哪些方面做得好,有成绩,有收获;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总结一下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到理论上认识一下,然后提出今后如何改进。既然是总结,就是实事求是地回顾、总结经验教训,因此必须要有充实、正确的内容,就得既有材料,又有观点。有分析、有概括,要能说明问题,能解决问题。材料要丰富,要真实,要典型;观点要鲜明,要正确,要站得住脚。而且二者必须要统一,即材料要能说明观点,观点要能统率材料。另外,总结还要既全面,又有重点,语言要准确,条理要清晰等等。而以上这些要求,正是对议论文写作的要求。所以,如果你议论文写作能力较强,写总结的能力就会相应强些;反之,你议论文写作能力差些,写总结就会感到有困难,这是一致的。因此,就某种意义来说,总结只不过是议论文的一种。会写议论文,就会写总结。

再比如“日记”。日记也是一种容纳面很广,可以自由运用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实用文体。它的功用同书信、报告等不同。书信是向收信人表情达意;报告是向听、读者叙事说理;日记则是作者本人以备查、待用,是自我服务性质的。所以既可以是备忘式的,也可以是纪实式的,还可以是随感式的,或者是研讨式的,如果是备忘式的,则以简明为贵,只要自己看懂就行了;如果是纪实式的,则可具体一些。所“记”的“实”可以是对客观事物状况的描述,也可以是对一定事件的内容、过程、要点的记叙。这实际上就是一篇记叙文,只不过限于某人所见、所闻、所感罢了。如果是随感式的,当然以写感想为主要内容。这“感”往往是因事而有所感。“事”是生活里的真事,“感”是头脑中的实感。由于是随感式,所以,记事当简洁明白;抒发感想也要确切自然。这样的日记,实际上就是我们平常所练习的夹叙夹议文章,如一事一议等。如果是研讨式的,则需要对所遇到的有一定意义的现象、事件、问题加以认识、分析、判断,把自己的见解和得出这一见解的过程记入日记。这样的日记,实际上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议论文。因此,写这类日记,要数据确凿,论述严谨,结论明确。在研讨过程中,有时也需记叙,但并非只为记实,而是为立论准备根据;有时也需描写,但并非只为状物,而是为了把作为论据的事物、现象表达得更多更准确、更清晰;有时也需抒情,但并非只为独立地表示爱憎,而是为了加强论述的感情色彩,增大结论的力度。一句话,研讨式的日记只是以议论为主,并带有综合性的特点的文章。因此,按议论文的要求去写,就可以了。至于演讲稿,作为实用文的一种,有它自身的特点,如由于是面对广大听众的讲话,所以具有社会性;由于是要将无声的文字转变为有声的语言,靠声音传播演讲者的观点、感情……因而具有有声性;由于演讲稿要有自己的体系,因而具有整体性;由于演讲是面临听众,与听众面对面进行思想交流所以又具有临场性等等。但它的写法基本同于议论文的写法,要有的放矢,要有鲜明的观点,要有时代气息,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要选择和提炼主题,要有严密巧妙的结构,要富有逻辑力量,要有鼓动力,不发空议论,不喊空口号等等。当然也要根据演讲稿的社会性、有声性、整体性、临场性等特点,注意一下演讲稿的语言,力求口语化,使讲者“上口”,听者“入耳”;要通俗易懂,用通行的说法,用规范化语言,要力求生动感人,要准确、朴素。还要力求有控制力,即有控制演讲会场的能力等等。总之,只要是按议论文的要求去写,兼顾一下演讲稿的特点就可以了。

所以说,培养实用文写作能力,并不需要对每一种实用文都要反复地练习。关键的是掌握其核心——实用,了解各种实用文的一般常识,恰当地运用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进行相应的练习,即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