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情思 倪伟 08设计学(苏州大学)学号0805404016 提纲: 通过从傍晚入夜,校园一角的所见所感。 以散文的形式,心随景动,以达‘景’‘情’合一之效。最终托物言心。 结构与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2),“起兴”,用景物的特色,定下感情基调。 第二部分(3~4),每段通过不同的景物,逐步加深,递进‘情感’关系。例如,第3段,对比手法,以‘过去的有人’衬托‘今日的无人’,达到第一部分‘萋艾寂静’之效。第4段,以星为伴,更显寂寞。以姑苏星之特殊,迎来一次情感爆发。遂更显萧瑟。 第三部分(5~6),情感的‘进化’,亦可称之为微妙的偏转。通过自己所见,和自己的种种行为,扪心叩问。情感上升一个境界,变化成‘人生道路的抉择’,和‘个人心态的选择’。 第四部分(7~7),收尾之段落!感情变化后,周围的景物跟着感情变化,心态逐渐走向平和。 第五部分(8~8),与第一部分首尾呼应,月亮的种种变化,景物的最终变化与收尾描写。同时,留下悬疑,引人遐思,回味。 支点:人,星星的变化,月亮的变化,作者的情感变化。 角度:散文类,借物抒情。 静夜,情思 天边最后一缕夕阳,伏落了。 万物一片萋艾寂静。 就连月亮也缩在云端…… (人) 慢行于“校园水道”边的小径之上,我不知道为何我总会走到这个地方,这儿有我想找寻的什么东西么? 轻轻的踱出步子,看翠绿的松林慢慢地染上最后一丝暮色,然后,天,完全黑了,再也看不到一丝自然的光亮,只剩下人造的霓虹,充满在这本该漆黑的漠野。往常的这时候,这里是大家最爱来的地方,你可以看到成双成对的同学,或挚友,或情侣,一拨一拨的,来散步,来透透气,舒缓一天学习而带来的紧张的压力。或许,这是一片公认的集散地吧。可惜的是,今日却没有人在这儿,因为呼啸的冷风、凛冽的寒流 像是新上位、初来乍到的无情政客,打破了平日里这儿该有的喧闹与温馨。或许是妒忌这校园一角该有的人情味吧!唉,心中默默地叹了口气,今夜,这里只能看到萋艾的枯草,拂动的黄叶,和一个脸上挂着无悲无喜的我了。 (星) 我半眯着双眼,透过细密的枝桠,看着天空夜色里仅有的几颗星星。星星懂我心,像是灵动的儿童半眨着眼睛,好似在嬉笑 数落我一日之下做过多少不该做的蠢事。此刻,竟有两颗星星与我为伴,我倒也不该寂寞了。 呵!如果校园的天空,充斥着密密麻麻的星星,就像家的院子里的天空一般,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在这时候,从我口里一定能蹦跶出两句赞美诗,好好的夸一夸咱苏州校园里的夜景。可是,天总不爱随人之意愿,该寂寞的时候总归是寂寞,该萧索的时候总归是萧索,姑苏城 虽然总爱去呈现诗人“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意境,却再也不准世人留下“江枫渔火对愁眠”感怀。寒山寺里再也听不到充满古韵的钟声,唯一剩下的,也只有这秋冬交替时所出现的冷霜。于是,我嘲弄红尘,没想到却被红尘嘲弄,戏弄世俗,却被世俗戏弄。连今夜的寒风,也驱散了这夜间原先仅存的温暖与人情。所以,仅剩下我一个人,两颗星星,在无言的对话。无悲无喜的脸上,慢慢透出原不该属于我的 萧瑟的秋颜。 (和谐) 喝一口盛在杯子里、尚有余温的茶水,眼中却醉意朦胧。我该不该醉呢?是真醉,还是假醉呢?是装醉,还是一直以一颗清醒的心面对呢?蹒跚的步子,迈不开人生该走的那一步。红尘俗事千万种,我该不该直面呢?‘道’也有千万种,我该选哪一条呢?是‘遵循原先’,还是‘期望改变’?四下无人,我可以放肆一回么?还是应该去做那古人所行的‘不欺暗室’? 今夜,我应当醉一回,孤寂的心总让我感怀一些莫须有的东西。要那些矛盾的想法作甚呢?姑且全忘记吧!随自己的本心去做事。想醉即醉,没有原因,不计后果。寒风呼啸,却失去了凛冽,星月嬉笑,却失去的嘲弄。我的心空空的,忘记了利益的判断:当你不再比较,不再判断,不再分辨,不再权衡,这世界就立刻和谐起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时,还用考虑什么呢?此间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连言语都是多余,因为言语来自思维。佛陀的捻花一笑,详和的神情,虽静坐,似乎已飞跃世间一切,他坐在了那个生命的根本之上, 再也没有一丝的不和谐。 风不呼啸了,星 也变得恬淡了,夜,慢慢的透出一股温暖,虽然我手中的茶早已凉。世界是美的,周围的景也是美的,校园是美的,校园的夜,校园里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美的。他们不仅教会了我什么是人生,也让我慢慢的体会到,什么生活的真谛。 躲在云后的月亮慢慢的探出羞红的脸蛋,洒下柔和的月光,塞给我绵绵的情意。好美,好想去咬一口…… |
|
来自: 昵称11192085 >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