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讲 秦观(下)周邦彦

 田牧 2012-11-26

第十讲 秦观(下)周邦彦

 

  我们昨天看了秦观两首词。我说秦观这个词人,天性有一种非常敏锐感受的能力。我们曾经举了他一些小词作例证,像《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其实不只这一首小词,我们教材上选的其他的秦观的词作,也可以看出他这种敏锐心灵感受的特色。今天简单的念一首,也许来不及讲,就是画堂春》。像温、韦、冯、李晏、欧,他们的词里边有一种比兴,或有一种寄托,或者表现了作者的修养怀抱。但是,秦观有一些词,就只是表现了他敏锐善感的心灵。像这首画堂春,我们念一遍: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观《画堂春

 

他的这首词写得非常轻柔,非常婉转。没有像李后主“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那种奔放和沉痛。
  这词的后半首是很难讲的。“柳外画楼独上”,写个背景,有春天的柳树。登上画楼,他倚在楼栏杆上,手捻着楼外的花枝。这个,一般人还能写出来,最妙的是他写的“放花无语对斜晖”一句,他有很多细致的感情没有说出来。当他凭栏手花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情?他没有像李后主一下子就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他手捻花枝,那种对花的珍重爱惜,那种亲切的感情。他说折花了吗?他说摘花了吗没有。与秦少游的这种抒写的对比之中,你就知道有些人折花、看花,表面上看起来也是爱花,可是跟秦少游所写的那种珍重爱惜是不同的。你把花折下来,摘下来插在自己的头上,自己的瓶中,那也是爱惜。但是,秦少游不是这写,他说凭栏手捻花枝”,多少珍重爱借都没有说,只写了一个手捻花枝的动作。更妙的是“放花无语对斜晖”一句,真是难以解说的。花枝上的花是可爱的,是值得珍重的。把花放开了,看到落日的余晖,一天要逝了,这春天也要消逝了,花朵明天可能就零落了。可是,所有的感情他都没有说。他只说了“此恨谁知四个字,只是一种对于春天的消逝,对于花的爱赏的难以言说的惆怅哀伤。他说有什么人能够了解?连他自已都很难具体说出来的!这是非常细致、非常幽微的一种感情。就是有这样心灵的人,他有过什么遭遇?当北宋的时候,西北有夏、辽的边患。他青年的时候,曾经是豪隽有大志,喜读兵书,可是经受不住挫折。他的本质就是他锐感的心灵及他的豪隽、他的英发。他的喜读兵书,也是由于他有锐感的心灵,对于当时国事的关心。而当他受到挫折,贬到处州,就写了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的句子。何况他在处州也没有留下来,在政治的斗争之中,敌对党人对政敌的打击,惟恐其不败,要抓住他们的把柄,再次攻击。秦少游到处州后,本想像苏东坡一样,学道自解,这是中国读书人所要求的修养,达要有兼济天下的志意,穷要有独善其身的修养。而他们的修养常常是佛道两家思想的揉合。秦少游贬官处州后,本来也曾与当地僧人往来、曾有诗句说“因缘移病依香火,写得弥陀七万言(题法海平阇黎)。这本是他希望有以自处的自我解慰。可是,周围环伺的敌党要抓住他的把柄,因此,秦观遭到了第二次贬,罪名是告写佛书。告,就是因病请假。他为了修养性情病假中抄写佛经。这告写佛书就成了他的罪名,被贬到更远的湖南郴州,比处州荒僻遥远多了。
  秦少游在去郴州路上就写了几首感伤的诗歌,他说:

 

  哀歌巫女隔祠丛,饥鼠相追坏壁中。北客思家浑不寐,荒山一夜雨吹风。-阳道中一古寺壁

 

当他被贬到处州时,感慨的是“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是不能够再回到首都去了。那个时候的悲慨,是他关心国家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了。可是,现在他所写的不只是那样的悲哀,写的是巫女在祠丛中的悲歌,饥鼠在坏壁中的追逐。从北方迁贬到这里,怀念家乡,整夜地不能成眠,不仅听到巫女的悲歌,饥鼠的追逐,整个晚上还听尽了荒山的风雨之声。这是一个流落迁贬的人,对于自己生命的未来一种没有保障的伤和恐惧。所以,后来他在郴州写了一首非常悲哀的小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彻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踏莎行郴州旅舍

 

这首词可注意的还不仅是说它内容的情意写的哀伤悲慨,而是说在艺术表现的手法上,在中国词的发展史之中,有了更进一步的一个特殊的值得注意的成就。什么值得注意的成就呢?

  我们以前已经注意到了,凡是诗词这一类的美文,总是要注意形象与情意的结合。情中生景,景中生情,才能给读者更直接更鲜明的一种感动兴发的力量。本来秦少游就是很善于把形象与情意相结合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把具体的大自然景物的形象,比作抽象的感情,比得好!“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把抽象的情意比作具体的形象,也比得好,这一类的词,形象与情意虽然结合得很好,但是,不管是形象,不管是情意,都还是比较现实的,是属于一种比”的作法。以此例彼,以这个形象,比那个情意。所比的都是现实的情意,也是现实的形象。断尽金炉小篆香”是现实的形象。那自在的飞花、无边的丝雨,也是现实的形象。而这首词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量,这两个形象,我以为并不是现实的形象,而是进入了一种有象征意味的形象了。因为他写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不是现实的景物的形象。为什么?我们要从这首词的整体看,你就知道什么才是它真正现实的景象。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他是在郴州的一个客舍之中。他说我怎么能忍受这种凄凉的滋味:孤馆闭锁在春天的料峭的寒意之中,听了一天杜鹃鸟的啼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秦少游的感情很锐敏,又很深挚。从他的诗文看起来,他在贬途中,他的家人妻子没有伴随着他。他是一个人被迁贬在外的,所以他说“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哪一天才能回到家人妻子身边去团聚呢?所以,这两句才是写实的情景。而前面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则是整个写他内心心灵之中的一种感觉,一种整个内心之中幻灭的感觉,并不是现实的景物。“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楼台是一种崇高的,一种高大的,一种目标鲜明的建筑物。也许在秦少游少年的时候,当他豪隽有大志,喜读兵家书之时,心目中有一个高远的理想和目标,好像是一个楼台一样。可是,经过这么多的挫伤,是雾失楼台”,在云雾的遮蔽之中,这个楼台是迷失了,再也看不见了。“月迷津渡”,津渡,是一个出路,一个出口,是登船上路的码头。在夜月的迷之中,这津渡也迷失找不到了。这两句里说雾,说月,与他后面写的“杜鹃声里斜阳暮”的现实情景是不相符合的,这是为什么?我们知道这两句所写的不是现实的情景,而是他内心之中一种破灭的感觉。而把这种内心破灭的感觉,用这种假想的、不是现实所有的形象表现出来,就使得它有了一种象征的意味。“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整个给人一种破灭的感觉。
  可是,为什么秦少游要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形象来表现他内心之中一切的理想和志意破灭的感觉呢?这中间也有一个联想的线索。我们讲过在诗歌里边,你要注意到他所选择的语言,在符号学里边说这都是一些个符号。这些语言符号,根据西方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说法,它有联想轴上的作用。我们要推求他的源头,为什么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来写他的破灭的感觉?第二句透露了这联想的线索-是“桃源望断无寻处”。使他引起这样联想的,主要实在是“桃源”二字。因为他被贬在郴州,郴州是在南,而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武陵也是在湖南。秦少游被贬在湖南,所以,他由此而联想到了桃,“源望断无寻处”。至于陶渊明所写的桃源,是不是现实所有的?有人说那是因为晋朝的那个时代,常常有战乱,所以,有一些人有一些坞堡的建筑,不与外界往来。现实中确有像这样的地方。然而,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写的,不管他的取材是不是来自当时的坞堡的社会现实,而当陶渊明写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象征的意味了。在《桃花源记》中有一些句子,不是那些形容描写的辞句,像“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大家所看到的那些美好的句子,而是大家所不注意的,在一种很轻淡的叙述之间,表现了陶渊明这篇文章的象征的意味,和陶渊明的沉痛的悲哀。陶渊明在晋朝的战乱之中,假如你了解当时历史上的真正背景,你就知道陶渊明对于东晋战乱的感慨和哀伤。他想像我们人类为什么永远在战乱之中?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聪明的人类,到现代人们甚至可以到太空去了,可为什么人类自己制造了这么多战乱,制造了这么多的苦难?所以,当时的陶渊明他想像希望有这么一个安乐的地方,“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的世界。这是陶渊明想像之中的乌托邦。陶渊明的悲哀不止于此,他说这个渔人虽然在离开桃源回来的路上作了记号,可是,第二次去时,他找不到了。后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表面看起来,《桃花源记》就是一个小故事。“后遂无问津者”,不过是结尾的一句话而已,但是,我以为陶渊明所写的是非常悲哀感慨的一件事情。当初还有人想要追寻这么一个美好的世界,后来就连想要追寻、抱着这样理想追寻的人都没有了。桃源是这样的一个曾出现在理想中而终于幻灭了的象喻,秦少游被贬到郴州,想到了桃源的故事,才说“桃源望断无寻处”。由“桃源望断无寻处”的联想,想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是整个一个美好理想的破灭,而他现实的生活则是“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下半首,“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他说我怀念我的家人亲友,想托驿使带去一封家信。杜甫曾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见离人对家书的重视。秦观说我想通过驿站的驿使,给我所怀念的人寄去一枝梅花。这寄梅花是有一个故事的。《太平御览》上记载说,江南有一个人叫陆凯,春天的时候要折一枝梅花寄给北方的朋友,说:“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是“驿寄梅花”的典故。至于鱼传尺素”则是出于一首古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有句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首诗相传是蔡所写的,说是远方来客送我一双鲤鱼。我叫童仆烹煮鲤鱼,发现鱼腹之中有一尺见方的白色素帛的书信。说鱼腹之中有书信,这由来已久,中国常常说天上的鸿雁可以传书,水中的鲤鱼也可以传书,当然这里边都是有故事的。鱼之可以传书,有两个原因使人有这个联想。据清代考证学家考证,说古代的信函,函就是一个信封,把书信放在里边。在更早的时代还没有纸的时候。所谓信函就是用两片鱼形的木板把帛书放在鱼腹之中,鱼尾处可以打开,这就是古代的书信的函。说呼儿烹鲤鱼”,就把书信取出,“中有尺素书”。后边还说:长跪读素书,书中竟如何?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因为古人是席地跪坐,长跪捧读,是伸直了腰跪着读。远人给我郑重送来的这封书信说的是什么?说前面写的是劝我努力加餐,保重身体;后边说的是长相忆,不管天长地远,我对你的相思怀念永远不改变。所以,秦观说:“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多少月才能接到一封家书,家人劝我加餐食,家人对我诉说他们的长相忆。
  说“鱼传尺素”,一固然是由于古人有这种鱼形的信函。另外,据《史记·陈涉世家》记载,当陈涉、吴广在秦朝的时候,他们要起兵推翻暴秦统治时,制作了一个预言,把一方尺素写了大楚兴,陈胜”六个字,塞在鱼腹内,混在其他鱼中,当大家要煮这个鱼的时候,这块尺素就出现了,于是陈胜、吴广就制造一个起兵的舆论。所以,鱼传书有故事、有史实,“鱼传尺素”所表现的感情是“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秦少游还不仅用了两个典故,说“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而已,还要看他用的字,是“砌成此恨无重数。秦少游常常用他敏锐的感觉,掌握住一个最恰当的字。有时他掌握那些轻柔的字,如《溪沙》(漠轻寒)一首。可是,当他内心有了极沉重的悲苦的时候,他也可以使用出来极沉重的字。所以我屡次谈到,还引过西方现象学的学者,像HillsMiler,或者KateHamburger的话说过,任何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的一种风格。像HillsMiler,他就曾用他的学说理论研究狄更斯(Dickens)的小说。不管他的小说内容有多少不同,他要从各种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情节、不同的风格之中找到狄更斯这一个作者的本源。他真正本质的根源,他真正心灵感情的本质,他的意识活动的根源所在。所以,KateHamburger也说,一首抒情诗歌,不管所写的情事是什么,但是它真正的感情的质量,也就是感情的品质和感情的数量,是代表这个作者的品格和质量的。
  昨天有的朋友问我,是否曾看到那些鄙薄中国古典诗歌的文章,问我有什么看法?我昨天说了,那是浅薄的人只懂得浅薄的东西,他没有体会了解的能力。他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因为他不得其门而人。这个我觉得如果只是如此,还算是情有可原。一个人力有所不及,事有所不逮,因为他真正的没有了解,这可以原谅。可是,有些人是不可原谅的,他们不是因为他自己的浅陋对于高深精美的不能了解,而是他要故意诽谤那些美好的东西,他是有心要诽谤那些美好的东西。为了什么?为了哗众取宠,为了博得自己的一时的虚浮的名誉。世界上是有这样的人的。就是说,人的心灵的本质,你去看一看,那些诽谤我们中国美好的民族文化的人,我们先不用说怎样与他辩论,你只看一看他所写的文字,那种庸俗,那种浅薄,那种恶劣。不管他说的是什么,你已经可以知道他心灵的品质是什么了。所以,一个作者,不管你写的是诗歌,或是研究学术的论文,都一样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心的品德和修养,他的心灵的品质究竟是什么。我们不管是读学术论文,不管是读诗歌,我们都应认识那最美好的东西,这才是最可宝贵的一点。
  所以,不管秦少游所写的是轻柔的那种词,或者是写的沉痛的这种词,他的敏锐感受的能力是不改变的。他所掌握的,他所使用的文字,要说自在的飞花,就用轻似梦”来叙写;要说沉重的悲恨,就用一个“砌”字来叙写,这个砌字用的多么有力!李后主所写的恨,“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是滔滔滚滚的这样流去的恨。而秦少游所写的恨,他说我的恨,是一块一块的坚固的砖石砌起来的-那真是沉重!“砌成此恨无重数”,是重重叠的悲恨,数不清说不尽的这种悲恨。这砌”字用的多么好。
  我们说了,秦少游这首小词,前片开始三句的象征是好的,孤馆闭春寒的写实也是好的。王国维说:

 

  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人间词话》

秦少游词意境是最凄凉哀婉的,就如同我们以前提到的他的《画堂春》:“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多么宛转,多么轻柔,多么凄凉的感觉!王国维说,秦少游一般的是凄婉的,可是当他写到“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的时候,则变而为凄厉了,是强烈而惨痛的悲哀,不只是那种凄凉哀婉了。所以,这“可堪孤馆两句写现实也写得好。
  踏莎行(雾失楼台)可以说整体都是好的。王国维欣赏的是“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二句。可是,秦少游最好的朋友苏轼,最欣赏的却是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二句。说当时苏轼在他一把扇子上写了这两句词,而且叹息说:“少游已矣,虽万人何。”(《溪渔隐丛话·前集))已矣,没有了。是说秦少游这样一个有才华、有志意、有理想的人死去了。这样一个人死去了,真的是可,就是现在眼前有一万个人,也抵不了秦少游这样的一个人了。赎,救赎,换回来的意思,出于《诗经·秦风·黄鸟》,说的是秦穆公死,用三个最有才干的人殉葬。国人作了黄鸟诗,说“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这三个有才能的人,如果能够挽回他们的生命,我们愿意以一百个自己的生命换取他们中的一个人。苏东坡欣赏秦少游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可是王国维却说:“东坡赏其后二语,犹为皮相。”(《人间词话)说这是外表的看法,苏东坡不懂得这首词的好处。我以为王国维错了,是王国维既不懂得苏东坡,也没有体会出秦少游的真正的悲哀。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好处,他最能够欣赏的,评论最恰当的,是南唐的词人冯延巳的词,和中主、后主的词。晏殊、欧阳修的词,他评论得也好。王国维欣赏的途径是直接的感发,所以,他的人间词话主张不隔,不能够有隔膜,那个感发是要直接表现出来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梅落繁枝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他欣赏这一类的词。而他欣赏秦少游的这两句词,“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那也是秦少游这首词中比较写实的,是真实的感情。可是“郴江幸自绕郴山”,比较不容易欣赏。不但是王国维不大容易欣赏这两句词,我也跟一些朋友谈过,他们也不大体会“郴江幸自绕郴山”这两句话有什么好处。
  有的时候,在诗词之中,是“无理之语”,却是“至情之辞”。这二句词说起来就是很没有理性的话,因为他问的是“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我察考过郴江和郴山的关系,郴江发源于郴山,而它的下游果然是流到潇湘水中去的,这是地理上的现实。秦少游问的是无理,他说郴江从郴山发源,就应该永远留在郴山,它为什么居然要流到潇湘的水中去呢?这是无理的提问。天地是自然如此的,天地与山川本来就如此,郴江在郴山发源,一定要流下去的。而这无理之语,就使我想到《楚辞·天问》,对天地宇宙提出一系列问题。为什么宇宙之间有这种现象?那是对于天地的一个终始的究诘,那是有深悲沉恨的人才会发出这样对天地终始的究诘。“人间从到海,天上莫为河。(李商隐诗《西溪》)为什么人间的江水要东流到海?为什么天上的牛郎织女要阻隔着一条银河?李商隐说:“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寄远》)为什么“人生长恨水长东”?为什么水要长东?为什么人要长恨?哪一天把世界的不平都填平了?把世界填平,使那伊水不再东流,人生不再长恨。“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正是这无理之语,却是至情之辞。正是那生活遭遇到极大忧患挫伤苦难的人,才对天地之间的不平发出这样的究诘。所以,秦少游说郴江就应该留在郴山。有这样美好志意的人,应该成就他美好的志意。我们为什么不能挽回那水的东流呢?为什么不能使美好的东西永远留下来呢?“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是非常沉痛的两句词,是非常好的两句词。
  秦少游这一首词,我认为在词的发展历史上而言,头三句开头的象征,跟后二句的结尾,有类似《天问》的深悲沉恨的问语,写的这样的沉痛,这是他过人的成就,是词里的一个进展。而一般说来,这种进展,后来继承的人并不是很多。没有秦少游深悲沉恨的人,不容易写出来“郴江幸自绕郴山”的深悲沉恨的句子。而没有那种心灵上的想像,不能跟假想的形象结合的人,不容易写出像前三句这样有象征意味的句子。一般人所停留的是现实的感情,现实的形象的比喻。这是秦少游词值得注意的成就。但是已矣少游,我们没有办法,秦少游毕竟抱恨而死了。

  我们把秦少游讲完了,现在要看另一个作者-周邦彦。周邦彦是北宋晚期的一个重要作者,是北宋的集大成的一个作者。因为后边这几个词人的作品很多,词调也很长,我们时间不够了,所以近来我常常把我的论词绝句写出来,就是掌握几个重点,我论周邦彦词的绝句是:

 

  顾曲周郎笔新,惯于勒见清真。不矜感发矜思力,结北开南是此人。

  当年转益亦多师,博大精工世知。更喜谋篇能拓境,传奇妙写入新词。

  早年州里称疏隽,晚岁人看似木鸡。多少元丰元枯慨,纱潮溅露端倪。

 

周邦彦是个结北开南的人物,他是集结了北宋的大成,而开拓了南宋先声的人物。他所开拓的先声是什么?很可惜,没有时间讲南宋的词人了。我要借这个机会简单的说一下,周邦彦开拓出来的一种作风,对于南宋有很大的影响,就是前面绝句说的“不矜感发矜思力。”我们虽然已经讲了北宋的这么多作者,从唐五代以来说吧,从温韦冯李,晏殊、欧阳修,一直到柳永、苏东坡、秦少游,我们已经看到了,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风格,每个人的心灵的本质都是不相同的。有这么多不同的作者和作品,可是你要注意到,所有的截至今天所讲的秦少游为止,他们的好处大都是属于以感发取胜这一个类型的。其中只有温庭是比较不重直接感发的一个作者,不过温词都是小令,所以也就比较看不到什么思力的安排,而是以名物予人以美感之联想取胜的。自柳永而后虽然长调渐多,但柳永的“对潇潇幕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等词仍是以感发为主的。苏东坡所写的“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也是直接的感发。所以,从唐五代,一直到秦少游“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带给读者的大都有一种直接感动人心的力量,更不用说李后主的林花谢了春红”了。所有这些词的好处,都是带着一种直接的感动人心的力量。这本来是属于我们中国诗歌的一个悠久的传统。从诗经开始就是以这样直接的、不隔膜的方式写作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非常直接的给人一种兴发和感动。
  可是,从周邦彦开始,有了一点转变,他不是以感发取胜,变成了以思力取胜了。这种以思力取胜的作风,在南宋成了一种风气。当然也有例外的作者,辛弃疾就是一个最大的例外。辛弃疾是词人里边最了不起的一个作者。因为其他的词人,苏东坡甚至秦少游都可以包括在内,他们都是以余力来为词的。他们写的散文、诗,都有很多而且很好的成就。而辛弃疾是专力为词的,他的词写得最多,而且写得最好。辛弃疾的词才真正是相当于杜甫的诗,相当于屈原的离骚。他的词是他平生的生活,他的理想,他的志意抱负的实践。他是真正的把他的志意抱负写到他的词里边去的。苏东坡、欧阳修可以在小词里边无意之中流露出他们的性格跟修养,但是,辛弃疾是把他本体的志意,他真正的志意的本体写到词里边去的。我们没时间讲辛弃疾,但是我有一篇《论辛弃疾词的文章(文史哲1987年第1期),朋友们可以参看。
  除了辛弃疾这一位伟大的不被南宋词风所笼罩的杰出的作者以外,其他南宋的特别是南宋中后期的作者。像姜白石、史达祖、吴文英、王沂孙,甚至像周密、张炎,他们都是在周邦彦的以思力取胜的影响之下的。就是说,他们写词的时候,不再以表现直接的感发取胜,他们的词,特别是他们的长调(南宋时是长调流行,五代和北宋初期是小令比较多),是用思索安排去进行写作的。你说柳永不是也写长调吗?但柳的思索安排是比较平顺而且直接的。我们已经看过柳永的几首词了,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是个长调,但却充满兴发和感动。他的凤归云:”向深秋、雨余爽气肃西郊。陌上夜,襟袖起凉……”多么直接;“驱驱行役,苒苒光阴”,多么直接。柳永虽然写长调,但柳永的铺排是比较平顺的,比较自然而且直接的。可是,周邦彦不是的。周邦彦是用思索安排来写作了。而当词人的写作的类型途径改变了,我们欣赏评论的人就不能老用从前的尺寸衡量他了。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不能用裁判排球的规则来裁判篮球、足球。王国维的一个最大遗憾,就是不能欣赏南宋的词。他的《人间词话》,就是只能欣赏他那一类型的,用他那一个途径进去探索的,因此对于南唐和北宋初期的晏、欧,他评说得非常好,非常有心得。那真是能把小词里边的要眇幽微的美,那种感发的联想发挥出来。可是,他一碰到像周邦彦,像吴文英,像沂孙、姜白石、张炎这些词人,那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他没有找到入门的途径怎样走进去,就不知道如何衡量了。所以,《人间词话》对于南宋词人一般都是贬抑的。说这些人隔膜了,不真切了,都是贬低。虽然王国维在年岁比较大以后,曾经写了清真先生遗事,考证周邦彦的生平,也曾从工力及声调方面赞美周邦彦的词,但在人间词话中,他对周邦彦的词都是贬低的,他曾说:

 

  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人间词话》

 

他说周邦彦词的幽深高远的意境是赶不上欧阳修、秦少游的,不能给我们感发和深远的联想。可是,他在写感情的时候,描摹物态的时候,思考安排造作修饰得很精巧,“言情体物,穷极工巧”,不失为第一流作者。他的好处在他的艺术技巧,而不在内容情意的境界。又认为周邦彦创词调的才能比较多,而创意境的才能比较少。我们知道,在词的发展史上,前后几个对词有重要影响的人,都是比较有音乐修养的人,那是必然如此的。因为词本来就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所以像温庭、柳永、周邦彦都是精通音乐的人,尤其是周邦彦,更创制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调子。张炎在其《词源》中就曾叙述及此。张炎是南宋后期的一个作者,懂音乐,家学渊源,家里很多人讲究填词和唱词。据张炎所记:

 

  崇宁立大府,命周美成诸人讨论古音,审定古调。……又复增演慢曲引近,或移宫换羽为三犯四犯之曲。……其曲遂繁。-《词源》

 

你现在就注意到了,音乐与歌词的结合,曾有不同方式的演进。柳永的时候开始大量使用慢词长调,他是采取民间的俗曲,市井之间乐工歌女所唱的俗曲的曲调。而周邦彦对于词的音乐的开拓,则是国家管理音乐的大府,让周美成这些人讨论古音,审定古调,还增演慢曲引近。慢曲是比较长的曲调,引近是曲里边介乎慢词跟小令之间的中等长度的一些曲调。而且改写音调,移宫换羽,把不同调的曲子组成为一支曲子,为三犯四犯之曲。把个调子组在一起称三犯,把四个不同调子组在一起称四犯。像周邦彦填的玲珑四犯》,是把四个不同的调子结合在一起了。还不止如此,他还写过一个曲调,叫《六丑》: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六丑蔷薇谢后作

 

据说六丑曾唱给当时宋朝皇帝徽宗听。对周邦彦新创的这一曲调,皇帝也不懂,问曲调为何叫六丑?左右都不知道。又周邦彦,周邦彦说:此曲犯六调,皆声之美者,然绝难歌。”你看他的花样有多么多!此曲是六个不同的调子结合在一起的,而且都是最难歌唱的曲调。据说高阳氏者有子六人,才智极美,而形容比较丑,叫做六丑(见周密《浩然斋雅谈》)。周邦彦说这个曲子犯六调,不容易唱而声调很美,所以就叫做《六丑》。我们不管他当时怎么唱,周邦彦的唱法没有传下来。不过我们从这些记载也就可以知道了,他是喜欢增演慢曲的,喜欢作三犯、四犯,甚至于六丑,犯六调之美者,可见他曲调的繁杂了。
  而现在就发生了另外一个问题。五代以来的这些小令,像我们所讲的,如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每句的平仄都跟诗句差不多。七个字一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就算是长短不整齐的,像冯延已的“梅落繁枝千万片”(平仄平平平仄仄),“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仄仄平平仄)。这些小令的词,尽管有七个字、五个字的这种参差错落的形式,但是它的平仄的韵律,仍是与诗的韵律相接近的。还有一点我要提出来,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中国的诗歌形式的演变,从诗经的四言,到离骚》的骚体,《九歌》的楚歌体,到西汉五言诗的产生,一直到后来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格律化,到唐朝近体诗律诗绝句的兴起,为什么我们的诗歌形成了这祥的形式?这不是完全勉强加上去的格式,而是一种自然的演进。因为中国的语言文字,它的特色是单形体、单音节。我们说“花”,一个音节,就完了。人家英文说flowers,有一个抑扬的节奏。我们这种单形体、单音节的文字,要在诗歌这个美文里边形成一个韵律,四个字是最简单而能造成韵律的一个基本的形式,不是那个时候周朝谁定了写诗非写四个字一句。所以,诗经里也有长短不齐的其他的句法,但是大多数诗句自然就形成了四个字一句,这是我们的语言文字跟我们的身体生理的机能相配合的。四个字的句子,是最短而能够有节奏的句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是我们一个最简单的韵律的形成。而后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出现,一直到今天的黄梅调,刘三姐所唱的山歌、基本上都是七个字一句,而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连我们合辙押韵的流口辙,都是这个节奏的。这是我们本国的语言文字的特色跟我们身体生理的机能结合起来所产生的一个自然的现象。
  因此,吟诵在我们中国诗才是重要的。我们中国诗歌的传统。带着这么强大的感发的力量,因为我们是情感跟声音结合在一起的,这样感发的力量才自然的跑出来。我们不是一个个字拼拼凑凑写诗的,不是,是脱口而出,就是平平仄仄的。刘二姐脱口唱出山歌来,就是如此的。这是我们中国过去的诗歌所共有的特色。可是,你要知道,现在这个词,它不是口语的吟诵了吟诗,其实是适合于吟诵中国五七言的绝句和律诗,而像周邦彦所写的《玲珑四犯》、《六丑》之类的词,它犯来犯去的,它那个平仄,不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韵律节奏了,有的时候是拗折的,与我们身体口腔的发音的需要有的时候不相合,这些拗折的地方,你念起来会觉得这声音怎么这么奇怪呀?而凡是这样的地方,写作的时候就自然不能脱口而出,自然要思索安排。所以,周邦彦的词就形成了一个以思索安排取胜的特色。
  刚才讲了周邦彦在中国词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作者,他吸取了五代北宋以来的小令跟长调的各种长处。因为时间不够,我不能多作引证。他写的小令有的也像晏殊、欧阳修的小令一样美的,也有感发。可是,我们介绍一个作者,主要介绍他白己特别的风格,他在词的发展史上所走出去的、他所开拓的一部分。比如说,周邦彦有一些小词写的和宋其他作者差不多的,像这样的词我们就不讲它了。例如: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桂鹃啼。-溪沙》

 

现在读音都不大讲究了,“涯”字有三种读音,这里读如“移”(yí)(支韵),另外也有时可读如“牙”(麻韵),或读如“崖”ái)(佳韵)。
  我是怕大家误会,因为刚才我一直在说周邦彦的词是注重思安排的,与其他作者之重视感发的不同。我所提出来的是他的一个特别的成就,是他的特色,是他与大家不同的地方。他有时写小令,也仍然是写的像晏殊、欧阳修那种风格的小令。这是所以我要补充说明的。
  我们接下来要谈到他注重思索安排,是由于有几个原因形成了他这种风格。一个原因是由他自己的音乐才能。他喜欢把那些繁杂的难唱的曲调结合在一起,像玲珑四犯六丑之类的。这是使他的词重视思索安排的一个原因。刚才我讲了韵律跟诗词写作的关系,因为声律的格式如果跟口语吟诵的声音相近,自然喷涌而出,它就带着直接的感发。你要是想半天斟酌用字,这个不妥当,那个也不妥当,不但讲平上去入四声,而且四声都要分阴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每个字都要分这么细致的时候,就不是可以从口中的吟诵喷涌而出了,你一定要思安排。周邦彦词的声调常常是拗折的,这也是使他注重思索安排的一个原因。
  至于周邦彦注重思索安排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有的时候是以赋笔为词,是以写赋的笔法来写词的。而写赋是要铺张的,是要思索的,是要安排的。周邦彦写赋,历史上有记载。周邦彦是钱塘,元丰二年(1079)入京,在太学为太学生。不久以后,写了《汴都赋。你要知道。在我们中国有个写赋的传统,而写赋常常是写都城的赋。像两都赋两京赋三都赋,从汉朝就开始有很多人写都城的赋了。所以,周邦彦就写了《汴都赋赞美当时北宋的京都京的繁华富庶。那时是神宗信用王安石实行新法的时候,周邦彦就在《都赋》之中,同时歌颂了新法。周邦彦这个人也跟现在有一些青年人一样有一个用心,希望早一点,用台湾年轻人的话来说,要早一点打出知名度,要早一点引起众人的注意。现在有些青年用的手段有的时候就更加卑下了一点,哗众取宠。像周邦彦那时用的方法,还比较不失诗人学者的风范,写了一篇《汴都赋》,写得很长,且多用古文奇字。神宗皇帝看到有歌颂赞美他的这么长的一篇赋,很高兴,所以就教他亲近的侍臣在宫殿中诵读。而周邦彦用的古文奇字,那些读的人都不认识,就只好只读偏旁,此可知周邦彦这个人本来是喜欢做一些引人注意的事情的。果然神宗皇帝欣赏了他,由太学生任命了官职,成了太学正,一下子从学生变成领导了。他自钱塘入都太学时,应该是二十四岁,二十八岁时上了《汴都赋,本来可以飞黄腾达,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神宗死了,哲宗继位,当时还年幼,于是由高太皇太后用事,就把所有的新法都废除了,起用了旧党。是,周邦彦就在这个政海波的变化之中,朝廷把他从京赶出去,就到庐州去作教授。后来一度到过荆州,又到了江苏的水。这些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都有记载。而经过这一次变故以后,周邦彦的为人作风就改变了。所以,楼钥说:

 

  公壮年气锐,以布衣自结于明主,又当全盛之时,宜乎立取贵显,而考其仕宦颇为流落……盖其学道退然,委顺知命,人望之如木鸡,自以为喜。-清真先生文集·序》

 

他年轻时志意很发扬,一个平民太学生,以他的《都赋》得到神宗的赏识。他应很快可以飞黄腾达,可是看一看他平生做官的经历,都是沦落在外地的。这是因为新旧党争的政海波澜。楼钥没有提出这一点来,过去研究周邦彦的人也没有把他一生的仕宦经历,跟北宋政治背景的新旧党争结合起来看。过去的人为什么没有这样的结合?我以为有些值得往意的原因,这当然只是推想。一个是由于周邦彦虽然歌颂过新法,可是因为他没做什么高官,在行政方面没有什么属于新党的事迹,于是被大家忽略了。第二个原因,是由于在中国旧传统的读书人之中,比较偏向旧党,不赞成新党。像苏辨奸论,攻击王安石。总之,这些人想要赞美周邦彦,抬高他的地位,不愿意把他说成是赞美新法的人。他与政党的关系未被注意,就算他注意到了,可是不愿意这样说、所以,过去没有人提出这一点。近年香港有一个学者罗忼烈教授特别提出来,说周邦彦是拥护新法的。其实,天下有很多相似而不同的事情。像神宗时代周邦彦到京,写了号称万言的《都赋》,苏东坡也是在神宗时代,前后上了两份奏疏,号称万言书。两个人一个上赋,一个上书,而二者截然不同。周邦彦所上的赋,都是歌颂赞美,并不见得真正代表他政洽上的理想,那是当时的风气。苏东坡所上的则确实是对于国家政治的关心,有他的政治理想。这二者是截然不同的。而就因为这一点,我常说诗歌里边有一个生命,而生命的品质数量,生命的质量,往往因人而异。这就是周邦彦的,虽然在艺术上穷极工巧,但是他在境界上永远达不到苏轼的高度的缘故。因为,本来他的生命就是局限于他自己的得失利害比较多,遇到挫折就变为学道退然”但求自保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一件事情。凡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一定以他感发生命质量的深厚博大为主要的因素。艺术的手法当然也重要,但是真正本质的他的生命的厚薄大小深浅,才是决定他作品优劣高低的一个更重要的决定的因素。我说,周邦彦是以自己私人得失利害为主的,跟苏东坡之以国家得失利害为主是不同的。你看他后来一经过打击了,他就学道退然,就委弃不再挣扎、不再努力了,顺服了天命,说“人望之如木鸡,自以为喜”。你看他早年那种锐气英发,而晚年则表现为喜怒不形于色。那是因为他经历了政海波澜的反复以后,他的为人态度就改变了。当他晚年,太皇太后高太后死了,哲宗自己当政了,就把旧党都打出去,新党复用了。于是,在这个风潮之中,周邦彦就又被召回了京。哲宗想到周邦彦写过赞美新法的《都赋》,就要他重献《都斌》。这时本来周邦彦也可以在哲宗朝求富贵。可是,这时的周邦彦,看尽了在政治斗争之中多少人不幸的遭遇,就不再进取,委顺知命,望之如木鸡了。
  这是周邦彦一生的简单的经历。我们现在就将要把他的平生经历结合他艺术上的手法,如对音律的讲求和以写赋的笔法写词等特色,来看一看他的词。
  他的词在长调里边,除了他安排思索的写作方法,是与他的音乐性和写赋的习惯有关系以外,我们还要说,他在安排思索之中,为长调开拓了另外一种写法。关于长调的写法,柳永是平顺直接的去写,周邦彦则变化出来很多的转折,很多的跳接。他不再是直接的写景跟抒情了,他的词中间就造成了一种传奇意味的故事性。我们现在要看他两类词:一类就是富于传奇故事性的这种转折跳接写法安排的手法;另一类,就是反映他经过政海波澜的词。
  我们先看他第一类的。我们教材上有他一首《夜飞鹊》,因时间的关系,我只是念一遍,把他的转析说一说。

  河桥送人处,良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涯。-夜飞鹊别情

 

一般人写离别,就是眼前的离别。像欧阳修说的:“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离歌且莫翻新,一曲能教肠寸结”(玉楼春)。但是周邦彦不是,他是环绕着离别,写出来一个时间错综的故事。
  我们先从开头来看。但这个开头,等以后读到下半首你才发现、他不是像柳永词那样顺序写的,柳水说:“扁舟一叶,乘兴离江诸”(夜半乐)。我就出发了,我的船走了。但周邦彦不是顺写,他是倒插笔,倒叙。他说在一个河桥的旁边送别,一个秋天的夜晚,良夜何其”。其,读如基,出于《诗经),就是夜慢慢地深了,已经到了几更天了?西沉的斜月远远地向下沉落,月光的余晖慢慢地不见了。他们在离别的宴席上,曾经点燃了一支插在铜烛台上的蜡烛。当长夜慢慢过去,天将破晓的时候,月亮西沉,那铜盘上蜡烛的蜡泪已流尽了。天破晓前的露水也沾湿了衣服,天要亮了,行人要走了,彼此道别,这离别的宴会就要散去了。我们顺风探听一下渡口开船的鼓有没有敲起来,再看一看树的枝梢上的参旗星到哪里了?什么时刻了?现在你知道,他送人的地点是河桥,他要探听的是风前的津鼓,可见本来这个行人是要坐船走的。如果是柳永,他就说乘兴离江诸,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了(《夜半乐》)。但周邦彦不是,所以让人不懂,后边他就跳接了。他不再说船,反而说起马来,“花会意”,黑白花的马懂得人的意思,懂得人离别的悲愁,纵然我扬起马鞭打它,它还是慢慢地走。你参看他前边本来说的是船,可是后来却突然说起马来了,所以前人批评他:

 

  美成词有前后若不相蒙者。

 

又说:

 

  美成词操纵处有出人意表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说他前后不相连接不相干,说他安排操纵一首词,有的是出人意想之外的。还有人说

 

  清真词平写处与屯田无异,至矫变处自开境界,其择言之雅,造句之妙,非屯田所及也。-夏孙桐(据俞平伯清真词释引)

 

说周邦彦突然改变的地方,自己开出一个境界,你就知道,这是周邦彦对词的开拓,他忽然间有一个跳接,有一个转折。这种跳接,这种转折,这种变化,影响了南宋一些词人。而那些词人,后来被王国维这类的人批评为晦涩不易懂,不通。那些词人从周邦彦变化而出,比周邦彦更晦涩。为什么?因为周邦彦词里边还有一个故事,可是文英、沂孙这些词人,故事没有了,就是感觉。感觉一跳就不得了了,不知从哪里跳到哪里去了。可是,也并不是绝对读不通的,你如果掌握了他感觉和感情的进行,还是可以读得通的。我的《迦陵论词丛稿里。《拆碎七宝楼台-读梦窗词之现代观,就是分析文英词的。《碧山词析论-对一位南宋古典词人的再评价》,就是分析王沂孙词的。上周《文学遗产杂志编者拿走一篇,也是介绍王沂孙的。大家可以参看。
  我们返回来再看周邦彦的词。要乘船走的,是行者,远行的人。骑花的是居者,留下来的人,是送行的人。这时行人已经走了,送人的骑马回去了。你怎么知道送行的人骑马回去了?且看下句:“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这个人骑着马走了很远的路,已经离河桥,走到一片凄清的旷野,那码头上送行的人声都听不见了。送行的人骑马回来了,“空带愁归”所以,这时已经是时地场所都变换了。
  你以为这就已经是写的现在了吗?不是,时间又跳了。他骑马回来以后,又经过很久很久,不知多少日子了,这个人又回到河桥送别的地点了。何意重经前地”,没想到又重新来到送别的地方。“遗不见,斜径都迷”。那个女子头上戴的花,当时在饮宴之间可能有花遗落在草丛之中了。不过,这并不见得真的是有花遗落在草丛之中,他用的是史记·滑稽列传中的典故。淳于说大家宴会的时候,是这些女子们前有堕珥,后有遗,说的是和这些女子聚会时的那种情景。周邦彦说,人不见了,遗也找不到了,当初我们走过的那些小路都迷失看不见了,因为现在的季节改变了。“兔葵燕麦,向残阳、影与人齐。”地上长满了兔葵燕麦,有的是野草,有的是庄稼。落日西斜的时候,兔葵燕麦的影子,向残阳,拖得很长,人的影子也拖得很长。写得非常寂寞凄凉。
  “但徘徊班草,醉酒,极望天西”。这个离人早己分别了。经过不知多少天,甚至几个月,他又重经前地,徘徊在这里。徘徊怎么祥呢?是徘徊班草。古语说“班荆道故”,是说两个朋友路上遇见,马上又要分别,就把草铺一铺,分一分,坐在草上话旧。他说我就徘徊在当初我们分手时席地分草而坐的地点,叹息悲哀,拿着酒杯,然而没有对象可以敬酒,就把酒洒在草地上。极望天西,远人不再回来了。
  这是周邦彦的一类词,是富有故事性的,而且是以转折和跳接进行的一类词。
  我们现在再看他一首比较有政治上悲慨的另一类词:

 

  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渡江云)小石

 

这首词过去的读者没有看到他有什么深意,评论这首词的人,以为他就是写春天,写在船上的一个宴会。但是,不是的。这个宴会是假的。“愁宴阑、风翻旗尾”,那是假的,没有一个宴会。
  这首词是什么时候写的呢?他说“晴岚低楚甸”。岚,是山上的烟霭。天气晴朗的时候,远山有时好像是有一层淡黄色的烟霭迷的样子。他说在晴天之下远山的烟岚低低地笼罩在楚地的一片原野之上。楚甸说的是哪里呢?原来旧党用事之时,他曾被贬到庐州,后到过荆州、水。可是,等到哲宗执政了,把当时赞美新政的人召回来,他也被召回京了。当他要回到京去的时候,罗忼烈先生以为他曾经一度从水又重游了旧地-荆州。可能就是这次行程,他本来是被召、应该要回京了,而在重游荆州时写的这首词。

“晴岚低楚甸,暖河雁翼,阵势起平沙。”温暖的季候又回来了,从哪里看到了呢?大雁都张开翅膀,排列成一字或人字的阵势,从一片平沙上飞起了。从大雁起平沙,看到这个季节的转变,“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就“骤惊春在眼”,蓦然之间,惊喜地看到春天在眼中,春天就到了。柳树,慢慢转绿了;桃花,慢慢含苞了。“骤惊春在眼”,是外边的春色。“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他说我请,春天来了,不只是染绿了柳条,染红了桃花,不只是雁翼的阵势起平沙。他说,春光是什么时候也委曲婉转地来到山中的人家,使山中人家也沾染了春色。这个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写的春光。可是看到后半首,看到“愁宴”那个饮宴的比喻你才知道,这里所写的春天的回来,正是代表政局的转变,是新党的重新得势。这样说,大家可能不相信,就是罗忼烈先生也没有把这首词讲成有政治的托喻。但是这首词其实才是最能证明他有政治托喻的一首词。
  他所说的雁的飞起,春光的在眼,都是写新党的人慢慢地又起来了。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这个山家不是泛指,而是暗喻他自己,说我一个不被注意的人居然也蒙召要回京去了。
  所以,所有对于春天到来而欣喜的这些万物,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那花就涂上了香气,染上了颜色,就装点了万紫千红,打扮起来,争着要开出美丽的花朵。
  “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当花开的时候,杨柳的枝条也绿了,那千万丝的陌头杨柳,已经有乌鸦可以藏身了。乌鸦一般认为是不祥的,因为中国的风俗习惯,认为乌鸦的叫声不好听,把乌鸦当成不的鸟。陌头杨柳,就在这美好的事物中间,藏着一个危险的信号。
  “堪磋。”真是值得慨叹。“清江东注,画西流,指长安日下。我为什么说这首词有政治上的悲慨呢?他所用的字句,分明提出来的是长安,可是宋朝的首都是京。国古代因为长安是历代的古都,常常说到首都都用长安来作替代。他说这么美丽的春天,我要叹息。为什么呢?他说江水是向东流的,“清江东注”,那是我回到故乡钱塘的一条路。可是,“画西流”,指的是长安日下”,我的船不是载我回到故乡,是指向了首都。日下正指首都。
  而我还没到首都,我已经预先烦恼了,“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所以,这首词我说它有多义:“指长安日下”,这是指首都,是明显的。乌纱,是乌纱帽,托喻也是很明显的;这是一个语码,是一个暗示的语码。而且他说“风翻旗尾”、什么是旗?旗,一个党派的、一个军队的、一个标举的旗号,一个标志。他说我所忧愁的,现在好像是开一个很好的宴会,大家都是阵势起平沙”,都觉得是好了,都升上来了,回到首都,都去做官了。有一日安知这一个党派不再倒下去吗?我就预先忧愁有一天宴阑、风翻旗尾,把作为标志的旗吹翻了。潮溅乌纱”,政海波澜的潮水就打湿了你的乌纱帽。你安知不再有一次政海波澜?
  “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今天晚上我正对着初弦月,在水边一个驿站的旁边,般船靠岸,我的小船晚上停泊在蒹葭的芦苇深处。所以,这里没有宴会,没有乌纱,是在被召回京的路上。“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我内心怀着这么多仕宦不得意的悲慨,新旧党争,不用说我自己,我看了多少政海波澜了。所以,就时时自剔灯花”,在沉思寂中有无穷内心幽微深隐的这种悲慨。这首词是他有寄托的比较明显的一首词。但是他也有真正好的,把寄托蕴含在中间的,没有这么明白写出来的。正如我们讲苏东坡的词,我们说他那一首《满庭芳》:“归去来兮、吾归何处?”这个转折很清楚,我们看到他的转折,踪迹很明显,但那不见得是苏东坡最好的词。周邦彦这一首词用来证明他有寄托,是最好的例证,因为他有很多语码。什么长安日下”了,什么“旗尾”、乌纱”了,可以证明他有寄托。但不是他最好的一首词。
  他最好的一首词,把悲慨完全融会进去,你找不着这样明显的痕迹的,我只能告诉大家这首词值得看,但是今天来不及讲了,就是: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兰陵王》柳

 

这首词是他被召回京以后在京所写。但是现在已经打过铃很久了,今天来不及讲了。

我非常抱歉,耽误大家这么多时间,我们教材上有很多南宋的材料来不及讲了。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我的伯父教我读诗词,他曾经给我念了这么一首诗,不知是他作的、还是别人作的,我写给大家

 

  九兰花江上田,画来八碗未成全好事何须足,留取栽培待后贤

 

兰花,出于屈原的离骚。现在九兰花,只画了八,我没有把它画完。世间好事不一定都把它做完了,只要大家有爱好古典诗词的兴趣,将来你们会碰到更好的人跟大家一同讨论欣赏古典诗词,大家自己也会有更多更好的成就。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认为:这首词以柳为题,但它是托柳起兴,用来写离情的,是一首很能代表周邦彦词的特色的作品。
  此词写于作者最后一次出京时。词中托柳起兴,抒写了伤离别恨之情和身世飘零的喟叹。词写欲留不得,非去不可,以柳发端,以行为愁,回想落泪,极回环往复之致,具沉郁顿挫的风格。全词首段写景,二段写别时的感想,三段写别后的愁怀。通篇构思工巧、严谨,各段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咏柳和送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虚入实,情景交融,恰当地表达出词人缠绵忧伤的情怀。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写的是作者此离开京华时在隋堤上所见的柳色。所谓柳阴直,极类绘画中的透视画面:时当正午,日悬中天,柳树的阴影不偏不倚直铺在地上,而长堤之上,柳树成行,柳阴沿长堤伸展开来,划出一道直线。烟里丝丝草碧转而写柳丝:新生的柳枝细长柔嫩,象丝一样;它们仿佛也知道自己碧色可人,就故意飘拂着以显示它们的美,而柳丝的碧色透过春天的烟霭看去,更有一种朦胧的美。
  这样的柳色已不止见了一次,那是为别人送行时看到的。“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隋堤指汴京附近汴河的堤,因为汴河是隋朝开的,所以称隋堤。行色,行人出发前的景象。柳拂水飘绵如送行色。这四个字锤炼得十分精工,生动地摹画出柳树依依惜别的情态。
  那时词人登上高堤眺望故乡,别人的回归触动了自己的乡情。“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这个厌倦了京城生活的客子的凄惘与忧愁有谁能理解呢?隋堤柳只管向行人拂水飘绵表示惜别之情,并没有顾到送行的京华倦客。
  接着,将思绪又引回到柳树上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亭是供人休息的地方,也是送别的地方。词人设想,在长亭路上,年复一年,送别时折断的柳条恐怕要超过千尺了。这几句表面看来是爱惜柳树,而深层的涵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
  第二叠写乍别之际“闲寻旧踪迹,”是寻思、追忆、回想的意思。踪迹指往事而言。当船将开未开之际,词人忙着和人告别,不得闲静。而这时船已启程,周围静了下来,自己的心也闲下来了,就很自然地要回忆京华的往事。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意思是:想当初在寒食节前的一个晚上,情人为他送别。在送别的宴席上灯烛闪烁,伴着哀伤的乐曲饮酒。这里的字是说从那次的离别宴会以后词人已不止一次的回忆,如今坐在船上又一次回想到那番情景。梨花榆火催寒食写明那次饯别的时间。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旧时风俗,寒食这天禁火,节后另取新火。唐制,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催寒食字有岁月匆匆之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这四句是作者自己从船上回望岸边的所见所感。风顺船疾,行人本应高兴,词里却用一字,这是因为有人让他留恋着。回头望去,那人已若远在天边,只见一个难辨的的身影。望人在天北五字,包含着无限的怅惘与凄惋。
  第三叠写渐远以后。凄恻,恨堆积!”“在这里是遗憾的意思。船行愈远,遗憾愈重,一层一层堆积在心上难以排遣,也不想排遣。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从词开头的柳阴直看来,启程在中午,而这时已到傍晚。字也表明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不是刚刚分别时的情形了。这时望中之人早已不见,所见只有沿途风光。大有小口旁通叫浦,别浦也就是水流分支的地方,那里水波回旋。津堠是渡口附近的守望所。因为已是傍晚,所以渡口冷冷清清的,只有守望所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景物与词人的心情正相吻合。再加上斜阳冉冉西下,春色一望无边,空阔的背景越发衬出自身的孤单。
  他不禁又想起往事: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月榭之中,露桥之上,度过的那些夜晚,都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宛如梦境似的,一一浮现在眼前。想到这里,不知不觉滴下了泪水。暗滴是背着人独自滴泪,自己的心事和感情无法使旁人理解,也不愿让旁人知道,只好暗自悲伤。
  此词在构思和章法布局上颇具匠心。全词由实入虚,实虚不断转换。开篇景起,由堤上柳引出对往昔送别的回忆和久离京师的身世之感,又由回忆和久客淹留之感折回到目前的离席;由离席再生发开拓出去,预为行者设想别后愁思,又由预为行者设想为归入现实中自己的别后之思;最后,又由现实引发出对昔日相聚时的回忆。未别之时,回忆离别之苦;别之后,则又回忆相聚时的欢乐,而诗人的久客淹留之感,伤离恨别之情,完全在这种回旋往复的描叙中展示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