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感足球:重新定义人与足球的关系

 迎春听雨 2012-11-26

美感足球:重新定义人与足球的关系
要在足球领域“拨乱反正”(下)

作者: 刘广迎

要拯救中国足球,首先要做的就是“救人”。要在中国足球领域“拨乱反正”,把长期被颠倒了的“足球与人”的关系颠倒过来,让足球真正成为服务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工具。

何为美感足球?

通俗点说,就是踢球者在把对足球的情趣转化为传切配合、跑动穿插、突破射门、卡位抢断等技术动作时,感觉到的默契、“舒服”、“有了”。南非世界杯上,梅西没进球。但不少媒体认为,他展现了很多美妙的细节,令人叹为观止。

身体运动之美

体育是文化的“身体化”。足球运动之美,可以理解为“身体化”与足球的交融之美。体育不仅是强身健体,更是身心整合,是教育之一种。身心关系不是心对身的绝对宰制,亦非单向度的统摄,而是身心共同体双向并起的转化。

“冰王子”博格坎普踢球如冰上舞蹈,得舒展之美;“巴神”踢球如雄狮猎食,得野性之美;因扎吉踢球如灵猫捕鼠,得灵韵之美。

美的姿态以技术动作的合理性、正确性为基础。除了天赐的“质料”,还来自持续的技术训练,来自球员对技术的熟练掌握与合理运用!

足球规则与礼仪之美

在西方,足球曾是卑贱、粗野的代名词。那时的足球活动没什么规则、礼仪,常弄出人命。为了使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游戏益于人,人们创造了足球规则,增加了足球礼仪。

足球礼仪是足球运动参与者对自我与他人的尊重,生于心,表于形。球员机械地拽着儿童的小手出场,心里却根本没儿童,没互动,这种干瘪的程式无美可言。球员铲倒了对手,真诚地表示歉意,伸出友爱之手,足球规则之美就瞬间绽放。

礼仪之美影响着足球及球员的市场价值、社会价值与文化意义。

技战术之美

技战术之美,美在智慧与技巧的合和。足球艺术家要把情感、想象变成阵型、技术运作与战术体系。足球技术之美,根植于练,生成于心。是足球与球员“形、意、神”的统一。

“形”是基础。没有娴熟细腻的技术,必不能从心所欲,“球”不达意。“意识”是保障。没有超前意识与创造能力,则会“术”无用武之地,或是流于机械。“神”是统领。没有它,技术与意识都很难得到整合、彰显与升华。梅西就是集“形、意、神”于一身的足坛剑侠。

足球的战术之美建立在球员个体素质的基础之上,包含在战术设计的谋略之中,体现于整个赛程。足球的战术之美是智慧、协作、变化、节奏、意境之美。这“五美”是一个团队的“智、灵、魂”在足球比赛中的凝结。

其中,“智”是前提。好的战术设计是智慧的花朵。没有智慧含量的比赛安排,只有“战”,没有“术”,当然也没有“美”。

“灵”是保障。战术实施是制约与反制约的过程,是赛前战术智慧的再创造。没有灵动灵活,阵型就成了僵尸。没有调适变化,战术将会很快失去原有的效力。

“魂”是根本。战术的灵魂是团队精神。战术需要团队整体来创造,也靠团队整体来实施。

常有人指责中国足球运动员阅读比赛的能力不强。能力不仅从比赛来,球员还必须学会观察与认识社会生活的方法与习惯。这就需要多方面的学习:文学、历史、科学、心理学与足球理论,都是必需的。

有教练抱怨球员执行技战术的能力不够。多数情况下,球员是没能力执行或不理解这种技战术安排。

利物浦的前主帅贝尼特斯被称为战术大师。在2005年5月25日伊斯坦布尔之夜,他在黑板上三下五除二比划一番之后,就让利物浦在随后的比赛里脱胎换骨,在15分钟内神奇地扭转战局。

大师也是从小事积累而来。贝尼特斯从小就喜欢研究阵型。6岁生日时,母亲送给他一副足球格子棋,他便在上面摆出各个球星的位置,陶醉于自己的战术设计。走上教练岗位后,他沉醉在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中,即使独处也是在房间里研究比赛录像。到利物浦后,他还让妻子搜集红军史料,每天晚上给他讲俱乐部的历史典故。

冲突与和谐之美

足球比赛中的参赛双方追求“胜利”时,他们起冲突,追求“获利”时,他们生和谐。职业足球比赛,全力对抗不过是外在形式,其实质是在合力创造比赛“产品”。这个“产品”的质量越高,愿购买的人就越多,他们共同的利益也越大。

能不能把故事“讲”得曲折动人,让球迷们“听”得如醉如痴,取决于球员们“讲”故事的水平。球员把足球比赛中双方的对抗转化为合作创造的乐趣,所表现出来的比赛场景就是艺术足球,美感足球。

势的变幻之美

足球比赛中实力确是取胜的重要因素。但从美感足球的视角看,起决定作用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势”。

要看天时、地利、人和的总和。实力主要是团队的技战术水平与竞技状态,是硬实力。士气主要是团队的精神状态,是软实力。人气主要是团队受到外在激励的程度,是人和。地气,是团队与比赛环境的适应程度,是地利。运气是团队运用时空变化改变处境的智慧,是应变能力,可理解为天时。

势弱不会胜强。足球比赛的场地大,为更多战争谋略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得偶然性有更多的机会变成必然性,也就有了比其他比赛项目更多的“爆冷”。2012欧冠决赛,切尔西能夺冠,正是他们认识到自己与拜仁在实力、人气、地利等方面的弱势,致力于通过球员在不同时空中运动变化,谋取势力上的均衡及局部与个别时段上的强势,最终在场面被动的形势下,夺取了决定性胜利。

实力来自天赋与刻苦与系统的训练,当然也可以花银子直接购买,比如引进内外援。士气主要来自长期的团队文化的熏陶,不可复制。人气则来自主客观两方面,一个是球队呈现出的实力与士气,一个是球迷所处的地域文化。地气也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主客场及不同客场的变化,一个是球队心理与生理的适应能力。运气则主要来自团队的智慧,也可以说是技战术的运筹设计、阅读比赛的能力与临场应变能力。

运气,看似偶然,实则孕于必然。天时,客观存在,于谁有利,实不在天,而在人。能否顺天应变,顺势而为,决定了天时利于谁,运气拥抱谁。

人和能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一支球队势的强弱。绝大多数球队主场的胜率大大高于客场,就是极好的例证。但有个问题被忽视了。一支球队人气的强弱不仅与球迷的人数相关,还与球迷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相关。离开了具有审美情趣的球迷,则难有美感的足球。

失败之美

足球比赛当然不能少了失败。有些失败是美感的,让人铭记。正如震撼人心的艺术杰作基本都是悲剧一样,失利者创造的激情、信仰的执著、悲伤的泪水更能让人持久回味。

荷兰足球带来了世界足球的风格之殇。性感华丽、浪漫奔放而又一次次与梦想擦肩而过。荷兰足球的“郁金香”之花,其悲剧之美,一如项羽的“乌江之刎”。

足球与人的自由发展

要拯救中国足球,首先要做的就是“救人”。要在中国足球领域“拨乱反正”,把长期被颠倒了的“足球与人”的关系颠倒过来,让足球真正成为服务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工具。

由此出发,来谋划足球改革大计,改造足球发展体制,提高中国足球的组织力、学习力、创造力。而不是以“出线”为根本任务,总临时抱佛脚,操纵中国足球。通过建设足球运动场所,提供足球运动服务,培育足球文化,来锻炼人、教育人、发展人。要给中国足球一个人文空间,让足球服务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加油,多灾多难的中国足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