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電子書:市場始終冷淡 未曾輝煌便已沒落

 CLib 2012-11-26
□ IT時報 ‖ 2012-11-26
 

一則亞馬遜Kindle将入華的消息近日在國内不胫而走。根據工信部網站透露的信息,已經核準的亞馬遜Kindle設備有四款,包括兩款電子書閱讀器産品----Kindle keyboard、Kindle touch,以及Kindle Fire HD平闆電腦,另一款則尚不明确。然而,當這個流傳了很久的“傳說”即将成真時,國内電子書閱讀器市場已然沒有了前兩年的火紅之勢。

無可奈何花落去?

記者走訪了徐家彙和浦東的幾家電腦賣場後發現,2009、2010年櫃台中所擺放的衆多閱讀器産品已經消失大半,目前除了漢王之外,隻有美國亞馬遜Kindle水貨産品,但數量也不多。在淘寶上,除了這兩個品牌外,采用電子墨水(E-ink)技術的電子書閱讀器隻有方正、易博士、翰林、欣博閱等寥寥幾個品牌,與2010年時40多個品牌的火爆局面不可同日而語。

一些電子書閱讀器旁觀者的看法更加悲觀。國内電子書閱讀器門戶網站“一路書香網”的創辦人趙澤清親眼目睹了這個行業的潮起潮落。

他在近期接受《IT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已經不大關注這個行業了,電子書的沒落不可避免。”

“客觀地說,電子書閱讀器并非沒有人購買,但是市場的落寞是非常明顯的。現在僅存的幾家廠商,基本也是以低價來搶占有限的用戶,技術以及硬件與一年前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别。”趙澤清強調,如果沒有前幾年漢王的猛炒,現在的電子書閱讀器市場應該處于發展中,隻是突然一下猛炒,然後突然變冷淡下來,顯得難以讓人接受,這就是市場過度消費的結果。

國内電子書市場始終未熱

某種程度上說,電子書閱讀器在中國,似乎一直是廠商在一頭挑子熱,整體消費市場始終沒有培育起來。

目前國内電子書閱讀器市場排名第一是漢王科技。漢王科技的上海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漢王在上海有5家直營門店,在售的有5款電子書閱讀器,銷售收入僅占他們總體産品三成左右。而漢王最新的第三季度财報顯示,當季度淨虧3818萬元,主要是電子書閱讀器收入減少所緻。

盛大的電子書Bambook,由于背靠盛大文學龐大的資源庫,Bambook曾被寄予“中國Kindle”的厚望,而盛大對此也信心滿滿,這一點從它對産品的定價便看得出來,999元的初始定價,便拉低了正規廠商的利潤,一路降到499元後,山寨廠商也徹底不要做了。

但現在,Bambook也風光不再。果殼電子是盛大旗下負責Bambook運營的子公司。但近日盛大Bambook電子書的官方網頁内容域名地址已從果殼電子的官方網站上移除,而轉向了盛大文學的網站。盛大今年新推出的彩色電子書閱讀器----Bambook向日葵的介紹頁面被“隐藏”起來----從果殼電子的官方網站上無法正常找到打開的鏈接,隻有通過外部搜索引擎才能找到。

盛大對此的回複是,果殼電子将更加專注于手機業務的發展,是盛大集團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布局的代表性業務。顯然,Bambook不在此列。

作爲在國外市場上,能與iPad正面交鋒的少數電子産品,進入中國市場晚了近3年的Kindle,能否一改此前國産品牌的頹勢,挑戰也很大。《IT時報》記者從多方人士處得到證實,亞馬遜爲了其電子書閱讀器的内容,正在和國内各大出版社洽談版權合作事宜。消息人士透露,亞馬遜将要取得1萬本中文新書的版權。

即便是Kindle忠實粉絲,媒體人左志堅也認爲,iPad用戶粘性很強,未必願意使用速度偏慢的Kindle,Android系平闆電腦價格很親民,Kindle沒有優勢。而且不少人已經買了Kindle水貨,Kindle行貨在中國不會有太大空間。

另類的堅守者

事實上,漢王并不是中國市場最早的入市者,在漢王産品出來之前,曾有北津科,南金蟾的說法。但如今,津科的電子書閱讀器業務處于維持階段,金蟾則選擇了另一條路。

 

就在去年秋天,元太董事長劉思誠還爲營收佳績高喊:“7月業績是‘點火’,8月‘加溫’,9月更是‘冒蒸氣’,10月渴望‘沸騰’。”業界人士哀歎,電子墨水市場的過山車行情實在難以捉摸。

不過元太并沒有放棄,今年8月元太放手一搏,再次兼并行業企業,元太董事會決議,将以不超過15億元新台币購買友達集團旗下的達意科技(SiPix)。達意的200多項專利技術和在電子标簽市場的積累令元太十分感興趣。台灣分析師張小彪指出,電子墨水市場元太占有率極高,其他廠商市場拓展乏術,友達此時退出是一件好事。

今年11月初,劉思誠宣布,将抛棄以往的“英特爾模式”,轉而學習“3M策略”,即在下遊電子書迅速萎縮的前提下,放棄一味控制上遊産業鏈,進一步擴大電子墨水的多元化應用。

移動閱讀者樣本

iPad Mini也許将革了Kindle的命

左志堅是位媒體人,也是電子閱讀的發燒友,或者更準确地說是亞馬遜Kindle産品的發燒友。“我曾經追捧每一代的Kindle産品,也不停忽悠我的朋友買入。粗略算下來,我幫Kindle至少拉來了四五十個用戶。”

左志堅告訴《IT時報》記者,他先後入手過Kindle 2到4代,Kindle touch、Kindle DX、Kindle paperwhite和Kindle Fire,此外還買過巴諾書店的電子閱讀器nook,iPad1到3代、iPad mini、谷歌的Nexus 7平闆電腦和三星 Galaxy Tab平闆電腦。

在iPad mini出來之前,左志堅要看電子書用的都是Kindle,在家娛樂上網浏覽用iPad,出差時必定事先往Kindle中裝幾本書。不過當他用上了今年蘋果推出iPad mini之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他在一篇有關Kindle新品評測的文章中表述,“在iPad mini出來之前,除了掃描版的PDF書之外,自己不會用iPad看書,但iPad mini出來之後,它的便攜性和操作流暢性,在我身上起了變化。”現在他随身帶着、最常使用的閱讀設備已經換成了iPad mini,使用Kindle的頻率明顯降低了不少。

作爲一名深度閱讀者,左志堅一年大概會看完80本書左右的電子書,其中一半是在亞馬遜上購買的實體書數字版,另外還有10%是在iPad上購買的電子書。左志堅認爲,E-ink閱讀器大勢已去。“以iPad mini爲代表的7寸平闆電腦的閱讀體驗已今非昔比,平闆電腦的觸控體驗,閱讀軟件、正版資源,尤其是對PDF文件的支持,Kindle難以企及。”

不過左志堅仍然建議,愛讀書的人還是要有一台Kindle。“Kindle所帶來的深度閱讀體驗,是平闆電腦、手機這樣液晶屏設備所無法達到的。在某些時刻,你可能願意拿着它,靜靜地看書,至少我們的父輩,更願意對着E-ink屏幕而非液晶屏。況且,它是如此的便宜,也就一頓飯局的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