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起哄门”背后的戏迷素质“贬值”

 红瓦屋图书馆 2012-11-26

“起哄门”背后的戏迷素质“贬值”

  发表时间:2012-11-19 10:31

作者:王春晓

近日,在北京大学剧院上演的昆曲专场大师云集,精彩纷呈,然而最后却出现了意外插曲:主办方邀请北师大于丹教授做最后总结发言之时,却被观众高呼“下去”,于丹不得已尴尬离场。(11月18日  中国日报网)

虽然对于“起哄门”的具体过程,网友和官方发布的说法多少有些出入,但于丹教授“被哄”已是事实。暂不谈于丹为何被哄,单说这台下起哄的场面,哪里像个“昆曲专场”的样子,简直和平时取悦大众的“娱乐唱台子”如出一辙。

昆曲常被誉为“百戏之祖”, 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作为中国人,对于有着如此深厚文化底蕴的戏曲,我们都应抱着尊重、敬仰、珍惜的态度来欣赏,更何况是专门到场看戏的那些自称戏迷的观众。然而,汇集北大的“戏迷”们确轻易的抛开了对昆曲的敬重之心,“组团儿”的在昆曲专场制造了这场“起哄门”,无论被哄者是谁,多是对举办这场昆曲专场大师们的极大的不尊重。

试问古往今来,有哪个忠心耿耿的大臣会在大殿上痛斥外来宾友,有哪个一心向佛的弟子会在佛门重地与人争斗,有哪个学生会在课堂上随意喧哗?正是由于臣子对君的忠诚,弟子对佛的信奉,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才知道要约束自己在某些场合不能做出格之事。然而回头看看这些在昆曲专场起哄喧嚣的观众,从他们的言行中我们看不到所谓的尊重,这让那些心怀发扬昆曲热情的举办者们情何以堪?换句话讲,连基本的尊重都做不到,这起哄的观众又怎配做戏迷?

再者,因昆曲的影响地域十分广泛,喜爱昆曲的戏迷也分部的极为广泛,小到孩童大到老者都不乏有昆曲戏迷的身影。就此事而言,于丹也仅仅是以一个昆曲戏迷的身份出来说说感想,却为何要遭受“被哄”的命运?是因为地位不够,还是因为不会唱昆曲?但不论什么原因,既然是真心喜欢昆曲,就应该受到接纳。难道能够听昆曲、欣赏昆曲的只能是高官学者,只能是艺术专家吗?退一万步讲,就算请来的嘉宾是个刚接触昆曲的外国人,只要他喜欢昆曲,愿意进一步了解昆曲,那么我们就应敞开怀抱去接纳。反观“起哄门”事件,无疑是撕开了伪戏迷的伪装,暴露了其盲目排外、自视甚高、毫无敬意的真实面目。

真心热爱某事,就要学会尊重它,学会与人分享它,学会如何让更多人也热爱它。因此,要做一个真正的昆曲戏迷,除了自身对其的热爱之外,还要对昆曲的传播事业给予尊重,敞开心胸接纳昆曲爱好者,与大家一道将昆曲文化发扬光大。希望此次“起哄门”事件,能让那些起哄者对自身不当行为进行反思,从尊重做起,从接纳做起,让我们对昆曲的热爱变得更加纯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