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语堂编藏】王争艳:从汉晋南朝“书势”看文学对书论的影响

 自语堂 2012-11-27
 
【自语堂编藏】SFMX02-简介
 
 
从汉晋南朝“书势”看文学对书论的影响
 
王争艳
 
 
 
       “书势”现象是汉晋南朝时期书学论著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书势”篇章作为古代书论萌芽时期的论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书学原理。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书势”篇章的分析研究,来揭示其中的书学原理、书学思想等内容,以期对后世书论的掌握起到启发和辅助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指导书法实践活动。

  “书势”现象虽然在古代书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前人对其的研究,却是微乎其微的,对这方面颇有研究的是张天弓先生,他的《先唐咏书辞赋研究》一文,其中提到了“书势”现象。而丛文俊师在其《中国古代书学论著的文体、文学描写与书法研究》一文中提出“书势”是一种文体,并阐述了“书势”语言特点的三个渊源:一是古老的哲学观,二是文字观,三是文学的影响。另外,彭励志先生的《“势”文体考论》更进一步有理有据地证明了“书势”就是汉晋南朝时期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体,并阐释了“书势”篇章的一般规律。

  本论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书势”现象进行一次全新的解读,试图更进一步阐释其中的书学原理,以期更好地指导书法实践活动。本论文将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书势”篇章的整体把握,由于“书势”篇章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大量的意象描述法,所以首先分析文学中的意象与“书势”篇章中意象的异同,并对“书势”篇章意象的运用产生了哪些影响,进一步分析“书势”篇章中各种意象运用的异同,从而揭示意象描述背后的书学原理。第二部分是对“书势”篇章文体的分析,纵观“书势”篇章,都具有相似的特点,“书势”篇章的开头都有一个介绍书体的序,然后是具有铺张扬厉特点的“书势”篇章的主体,具有赋的特点,而“书势”篇章的末尾是对书体的赞语,具有赞的特点。本部分将按这三种文体来全新的解读“书势”篇章。第三部分是修辞,“书势”篇章中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本部分将把比喻细分为几类,按类的特点来分析“书势”篇章中比喻的用法,另外,还分析了“书势”篇章中一些叠词、双声词、叠韵词的运用。第四部分是“书势”篇章对后世书学论著的影响。本论文注重纵横两方面的考虑,横的方面,对“书势”篇章的文体和修辞进行全面的阐述,纵的方面,注重“书势”篇章在以后书论中的演变过程和对后世书论产生的影响。

  本论文的论点是通过对“书势”篇章的文体和修辞的研究,来阐释其中蕴含的书学原理,主要采用古代书论和一些相关著作来证明论文的观点,本论文主要采用了对比分析法和举例法,对比分析法是将文学和“书势”篇章进行对比,“书势”篇章之间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能够更深刻地说明问题,举例法是在行文的过程中大量举例,能够给论点以有力的证明。

  本论文的创新点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学的视角对“书势”篇章进行观照,“书势”篇章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要想很好的解读“书势”篇章,必须阐释其文学的东西,如本论文中涉及到“书势”篇章的意象问题,这就需要结合文学中的意象来对“书势”篇章的意象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其中的书学原理。另外,“书势”篇章的主体部分具有赋的特点,所以本论文也结合赋的语言、句式、押韵等方面来解析“书势”篇章,这样一来在通晓“书势”篇章的基础上就会更有便于把握其中的书学原理。

  本论文是两种学科的结合研究,涉及的知识面更广泛,更能使各科知识融会贯通,文学是一个范围很广的学科,很多艺术的阐述都要借助文学的描写,这方面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张伯伟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一书,本书在研究文学批评方法的同时,也观照到书法、绘画等艺术的批评方法,找到了它们之间的相通性。这种研究方法在古代书论的研究中应该说是很有意义的,如果采用这种方法以前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本论文也试图结合文学和“书势”篇章,找到其中的相通点,揭示其中的书学原理,但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未必能够达到这种效果,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 王争艳
学科专业 历史文献学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 吉林大学
导师姓名 丛文俊
学位年度 2009
语 种 chi
分类号 J29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