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史的回眸与远征

 指间飞歌 2012-11-27
人类史的回眸与远征
日期:2012-11-22 09:46:00   作者: 来源:文史天地
  
    
  60万年前,地球上的人口总量才有几万。到了公元前4万年,火的使用使人类提高了生存质量,人口数量呈现了史无前例的飞跃,达到50万。而此后的5千年,由于气候的良性变化和人类食源的扩大,耕猎工具的改进,人口数量一下子跃升到500万。18世纪的产业革命,是人类对物质和人本身生产能力都“大跃进”的年代,人口数量也呈现了神话式的发展。不到百年,世界人口总量就达到4亿。20世纪初,人口近16亿。二战后的10年中,至25亿。又过10年,人口暴涨为50亿。现在,世界人口已突破60亿。至21世纪中后期,人口至少为70亿。

  这意味着什么?人口本身将成为不可忽视的灾难。

  人类的人口生产与之并行的工业生产,同步出现的必然是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生态恶化。人们在谈到资源时,往往忽略了一种最重要的资源——淡水。如果我们不给予应有的关注,人类被干渴煎熬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这不是危言耸听,早在20世纪中后期,地球上的人类总量为50多亿,全世界每年的工业排污量是500—1000立方公里,淡水危机的阴影已经很重地笼罩着世界:中国曾被定为“缺水城市”的大小城市为200个,其中严重缺水的不低于40个;那时印度四大城市至少有两个严重缺水;墨西哥城的贫民区人们“饮用的实际是污水,里面还有许多寄生虫在游动”;八十年代,约旦国王侯赛因就把水的争端列为导致约旦向以色列宣战的原因之一;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印度和孟加拉,都曾为水源问题发生过激烈争端;土耳其曾有意切断幼发拉底河,阻止河水流入叙利亚,以惩罚叙利亚对土耳其内部分裂主义者的支持。

  到了21世纪末,人口总量至少比今天净增15亿,使饮用水的需求量急剧增长,而工业排污量至少是20世纪最高排污量(每年1000立方公里)的3倍!据科学界测算,即使用最节省的方式(以10份清水去淡化1份污水)来处理“清污”问题,也将用尽地球上所有的河流资源!

  从宇宙的角度来看地球,地球是个蓝莹莹的圆形世界,美丽得像个童话王国。不过,假如我们不是用诗人、童话作家而是用地球严肃成员、现实主义文化学家的视觉来感受一下这个“蓝莹莹”,就不觉得那么浪漫了,甚至应该产生一点必要的惊恐。在全球13-14亿立方公里的总水量中,那“蓝莹莹”的、不能饮用的咸涩海水,竟占了96.5%,仅剩下的3.5%淡水,若是都能做为人类的饮用水源,人类应该高兴得像是遇到了第二个博爱的上帝。可惜,冰川、雪山、岩隙、土壤又夺去了淡水的大部,可供人类直接饮用的那一点淡水,只占地球总储水量的0.35%。

  这一点并非“取之不竭”的淡水,已经被人类的“现代”行为弄成了什么样子,其实无需去阅读统计材料,只要用我们的“肉眼”去看一看,便应该感到惊悸!

  《诗经》的首篇首句便是“关关睢鸠,在河之洲”,这里说的“河”,便是被我们恭称为母亲的黄河。当年的“河”上,有“鸠”有“洲”,草木葱茏,群鸟载飞载鸣,而今天,莫说专供君子淑女作“好逑”之戏的此类绿洲已绝迹于黄河,就连只供村妇乡女作野性幽会的“桑间濮上”,桑也难寻几株,“濮”中也水浅沙横。

  《伐檀》者,魏风也,魏即今天河北。两千多年前的奴隶,于苦役中偶一抬头,尚能看到“河水清且涟漪”。而今天的河北,这样的“河”还有几条?“檀”还有几株?我们见到的是沧州段运河已经断流20多年,当地人改饮深井水,氟中毒率曾一度高达3.8%。不错,今天的白洋淀又有了水,但我们不能忘记在此前的三十多年中,它曾有过相继干涸5次的历史,曾有2000只船、7000口人背井离乡!

  一千五百年前的南朝诗人谢灵运,因“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句,享誉千古,并在文学史上酿下“谢家春草”一典。其实,这两句诗并没有它所涉及的自然景象本身更生动。今天,谢氏的家乡河南,绝对找不到这样的一个“池塘”,和一丛具有当年原质原色的“春草”。扩而言之,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的湖北,1000个湖泊在1989年就已干涸了700。五十年代,云南的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为48个,而今天,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仅不足10余个。

  京杭大运河的模样,在小学课本上和海外华侨的梦中,依然是诗、是画。千载之前的唐代诗人杜牧在客居扬州时,曾留下讴歌京杭大运河的精彩妙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到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可惜,这样的如画之景已永远消逝。今天的大运河是什么模样,我们不妨援引无锡人的一首“今诗”:“五十年代淘米洗莱,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洗不净马桶盖!”难怪这一段的运河落下如此命运,它每天要接受十几万桶人粪尿和十几万吨工业污水的倾泄!

  如果我们扩大一点视野,还可以发现:由于超采地下水“借债度日”,第三代、第四代深水井应运而生,致使“漏斗区”的形成,中心水位的大幅度下降;株连出的后果更为严重,例如当年天津地区近20年中地面下沉的累积度为3.8米以上,海水倒灌使青岛的井水水质急剧恶化,大连曾有4000眼井报废。

  半个多世纪以前,一场“史无前例”的自然景观“黑色负暴”(即“尘暴”)席卷了美国西部的四州,造成人畜的窒息和死亡,原因就是当地人为了浇灌棉田,超采地下水,使地表层的含水量大大降低。大自然的报复,在今后注定要呈现出加剧、加频趋势。非洲的“整体沙漠化”迹象日渐明显,很可能会有一天,到非洲旅游的人只能坐在直升飞机上俯瞰金字塔的塔尖!

  比淡化匮乏的阴影更严重的是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

  日本学者于30多年前在北级圈南部北纬66度、西经46度、标高2000米的地方进行长时间观察和精确测定,证实地球污染始于公元1800年左右。这个年代,虽然是地球自然形态褴褛化的开始,但却联系着人类史上的一场辉煌,即欧洲产业革命,英国始于1760年,法、比始于1830年。

  现在,全世界每年有60亿吨矿物燃料变成粉尘、烟雾、有毒气体,滞留在大气中,有几百万吨氟氯甲烷(氟利昂)挥发到天空中。被两千多年前那位“杞人”忧过的“天”,今天确确实实出现了两个大洞,一个在南极,一个在北美,名之曰臭氧层破坏。

  人类中的各种皮癌患者每年递增百余万,便是它的直接效应之一。当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减少10%时,地球上10米以内的水层中将灭绝一切鱼类和浮游生物,而南极上空的那个“洞”,臭氧含量已减少40%,多亏它在坚冰覆盖的南极上空!然而,它又是注定会扩展、游移的,因为从各种制冷器中挥发出的氯气仍旧日益增多,而一个氯原子就可以“吃”掉10万个臭氧分子!

  无疑,人类面对的最大公害症是癌症,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们指出,在所有类型的癌症中,有80%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并把一些大家不太知道但却普遍存在于我们周围环境中的致癌因素列举出来,诸如:

  石棉粉尘:存在于各种制动器内层表面、流水道和滤色片中。砷:存在于各种杀虫剂、合金制品及除草剂中。苯:存在于各种化妆品、化学溶剂、涂料、粘胶剂中。镉:存在于各种补牙物中及电池中。四氯化碳:存在于各种化学溶剂和废灭火器中。氯仿:存在于各种氯化物和饮料中。铬:存在于各种不锈钢、油漆涂料和化纤纺织品中。氧桥氯甲桥萘:存在于各种农药中。雌激素:存在于各种避孕药中。镍:存在于各种电镀物及电池中。镭:存在于钟表的表面和治疗仪的射线中。烟草素:存在于各种纸烟、雪茄烟、烟花爆竹中。氯化乙烯:存在于各种塑料制品中。聚乙稀化合物:存在于各种氯化物中。

  人类已经被“癌场”包围了!(毛志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