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2015年中国旅游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智慧旅游519 2012-11-27
目录
第一章 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会蓬勃发展 ................................................................... 3
第一节 工业旅游的兴起 ......................................................................................................... 3
第二节 农业旅游的发展 ......................................................................................................... 3
第二章 休闲旅游将成为旅游业一道新的风景线 ............................................................... 4
第一节 人们开始转向文化精神的消费与追求 ..................................................................... 4
第二节 .传统的“先生产,后生活”的概念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 5
第三节 传统的工作和休闲概念已经模糊。 ......................................................................... 5
第三章 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 5
第一节、 旅游产业已经形成规模 ......................................................................................... 5
第二节、 旅游产业国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运行良好。 ............. 5
第四节、 旅游产业正在扩大开放态势。 ............................................................................. 6
第四章 未来旅游业发展趋势。 ........................................................................................... 6
第五章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7
第一节 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 7
第二节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 7
第三节生态旅游发展 ............................................................................................................... 8
第六章 对旅游业发展的进一步思考 ................................................................................... 8
第一节 .我国旅游业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 9
第二节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和提高。 ................................. 9
第三节 行业管理力度加大,旅游市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 9
第四节 我国旅游业对外开放的领域进一步扩大。 ........................................................... 10
第七章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10
第一节 .公平原则( Fairness ) ............................................................................................... 10
第二节 .可持续性原则( Sustainability ) .............................................................................. 11
第三节 .需求性原则( Demand ) ........................................................................................... 11
第四节 共同性原则( Common )........................................................................................... 12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在加入北京2008举办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形成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等时代特点的推动下,将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其新趋势较为显著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章 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会蓬勃发展
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随着教育,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进入21世纪,人们的旅游需求向多层次方向发展,因而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成为新的热点。
第一节 工业旅游的兴起
所谓工业旅游,就是以工业企业的生产线,生产工具,产品和厂区等为对象的专项参观活动。20世纪工业旅游起源于法国,当时雪铁龙公司让游客参观其生产流水线,欣赏其汽车生产工艺。后来,世界各地著名现代化工业企业纷纷仿效,汽车、钢铁、飞机、酿酒、饮料、陶瓷等行业先后开放生产制作过程,让游客一饱眼福。 1、在美国,生产美元的印钞厂也向游人开放。对游客来说,游览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最初是出于好奇心理,后来在参观过程中增长了许多知识,开阔了视野,尤其是专业爱好者,还侍机加深了对生产企业的了解。而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不仅能获得一定的门粟收入,而且通过旅游等宣传,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了不花钱发布广告的作用。所以,工业旅游发展将势不可挡。 2、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工业企业很少对公众开放,90年代后工业旅游悄然兴起。例如,神龙轿车,可口可乐等著名公司均把生产车间对游客开放;青岛海尔集团和青岛啤酒厂,南京熊猫集团,柳州两面针集团,浙江农夫山泉公司均让公众参观;南京还推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一条工业旅游线路,让旅游者了解到南钢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 3、我国工业旅游的出现,填补了我国旅游产品中的一页空白,为旅游业的发展拓宽了思路。通过工业旅游,宣传了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品牌,提高了工业企业的知名度;同时,也满足了旅游者对工业品牌的需求,使旅游者对现代工业内涵有了新的认识。所以,工业旅游越来越受公众的青睐和欢迎,它将成为新世纪旅游活动新的热点。
第二节 农业旅游的发展
农业旅游不同于工业旅游,二者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农业旅游不像工业旅游重在参观学习,增长现代化科技知识。它的内涵丰富多彩,不仅包括田园风光的游览,山村水乡的休闲度假,而且还包括亲身参与农业劳动,体验民风乡亲等活动。因此,农业旅游是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性休闲娱乐活动。
我国农业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始于大中城市的郊区,目的在于让久住城市的居民体验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的游览,使单调的上班生活形成的压抑心情得到一定的放松。双
2010-2015 年中国旅游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www.
[键入文字]
休日五一十一春节和学校实行的寒暑假制度,使人们的闲暇时间日益增多。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农业旅游的队伍中,这促进了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并成为21世纪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又一新热点。 农业旅游内涵极为丰富,如山村水乡自然景观,田园生活景观,民风民俗景观,乡村居民聚落景观和农业生产景观相融合,形成了旅游业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正因为如此,21世纪中国农业旅游将出现以下几个新趋势:1.森林公园热。它以森林公园中鸟语花乡的环境,清洁新鲜的空气,秀丽浓密的林木,来吸引旅客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情趣。2.农业公园热。它以展示种植业,养殖业和饲养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为主导方向。如农业生态园,科教农园,植物园等。3.民俗乡情热。它是利用具有地域文化,民俗习惯,民族风情的村庄,让眼看住进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充分享受浓郁的乡村风情和民俗文化。以上这些热点,使农业旅游达到了“观农园寻田园风光,乐民俗享乡村风情”的效果。
第二章 休闲旅游将成为旅游业一道新的风景线
什么是休闲旅游?简而言之,就是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它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更强调人在某一个时段内所处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存在状态;它通过人的共有的行为、思想、感情,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的全面和完整的发展。人们通过身体放松,竞技活动,艺术欣赏,科学好奇心和接触大自然等方式,丰富了生活。建立在旅游基础上的行为情趣,如休息、娱乐,或学习、交往,或欣赏大自然,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获得一种身心的娱乐,追求猎奇,丰富个性等多方面的需求。休闲旅游还特别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增强爱护,保护自然的意识。因此,休闲旅游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它对传统的旅游概念从内涵到外延都做了新的延伸。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将使未来的社会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变化着。新技术和其它一些趋势可以使人们用于休闲的时间越来越多,休闲的中心地位将会加强,人们的休闲概念将会发生本质的变化,在经济产业结构中休闲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将会越来越大。 从目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来看,休闲显然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也是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人已经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标志着人从满足现实的基本生活需要转向对精神生活的向往;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已由传统的生产------消费模式逐渐地转向消费-------生产模式;标志着人开始从有限的发展转向全面的发展自己的历史阶段。
第一节 人们开始转向文化精神的消费与追求
更多的时间和钱财用于休闲,消费投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诸如购书,接受各种技能的培训,健身美容,旅游,欣赏等。下面为海淀区域镇民文化消费的抽样调查。1998年海淀区居民在以下8类文化消费项目的比例为:平均文化消费总值已占家庭收入的28.4%,其中旅游占据榜首,占家庭消费总值的45.1%;业余培训教育位居第二位,占14.1%;收藏或集邮等个人爱好占支出的13%;订阅报刊或购买书籍为7.5%;家庭文化装饰为6.7%文艺娱乐欣赏为5.2%;体育健身与欣赏为4.9%;获取信息为3.5%。据此推测,到2010年我国的恩格尔系数有望下降到40%以内。人们的行为动机将在更大的程度上选择文化精神生活的享受。
2010-2015 年中国旅游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www.
[键入文字]
第二节 .传统的“先生产,后生活”的概念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尤其在我国,传统观点认为,只有生产才能创造价值,生活和消费并不创造价值。所以,这么多年来,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资全投向也主要是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上,老百姓也一直在物质短缺的情况下艰难度日。随着“过剩经济”的到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活”和“消费”对发展经济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研究休闲的西方学者曾说过“由于有利于生产,休闲一直是合理的------如果没有夜生活和周末,娱乐业将会崩溃;如果没有假期,旅游业就会衰落。实际上,是休闲不是劳动使得工业资本主义走向成熟。在这里,休闲的合理性展现出来了。”
第三节 传统的工作和休闲概念已经模糊。
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工作概念和工作时空界限;休闲在未来的社会中将成为社会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的情况下,人既是在工作,也是在休闲;既是劳动力价值的体现,也是实现对劳动力价值的维护。托夫勒早就指出:“大批工人早就从事每周平均只有3——4天有报酬的劳动,他们用半年或一年的时间接受教育,或者娱乐消遣——一旦我们认识到,大部分时间是用来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用品和劳务——产消结合时——旧的工作和空闲时间的区别和界限就消失了。”[2]正像成思危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办公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办公地点也可以设在家里,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将会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旅游。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相当快。尤其是加入WTO,中国将在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以及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都为中国的休闲旅游发展提供了契机。
第三章 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 旅游产业已经形成规模
旅游产业支柱作用也更为强化,旅游产业在质和量上将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多向度开发,并且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有。
第二节、 旅游产业国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运行良好。
市场上的旅游人次、总收入、人均旅游消费支出都呈上升趋势。旅游产业市场跻身世界前列。世界旅游组织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给出了非常高的预期,其预测为:到2015年时,在世界旅游目的地中,我国将位列第一;在世界旅游客源国中,我国将位列第四;而我国旅游产业的增长速度也明显快于世界上其他主要国家的旅游产业增长速度。
2010-2015 年中国旅游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www.
[键入文字]
第三节、 旅游产业的支柱作用得到体现。 旅游产业由于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他的发展已经被我国列入了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旅游总局于1995年和2000年分别制定了《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各个省、自治区从各自的旅游资源优势出发,将旅游产业作为当地经济优势产业和重要产业,其中10多个省份将旅游产业定为支柱产业,7个省份将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和先导产业,6个省份将旅游产业作为第三次产业的先导产业和龙头产业。
第四节、 旅游产业正在扩大开放态势。
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旅游产业对外开放的步伐日趋加快。
第四章 未来旅游业发展趋势。
旅游从过去少数贵族富商才能享有的活动已演变成20 世纪的一大社会经济现象。到 20 世纪 70 年代,在很多发达国家中,旅游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直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已经加入到了旅游的活动中来。 到 1999 年,世界旅游人数已经达到了 66.4 亿,从中获得旅游收入 455 亿。 20 世纪 90 年代期间,世界旅游人数以年平均 4.2% 的速度增长,按现在的市场价格,加之旅游交通费用,世界旅游收入正以年平均 7.3% 的速度快速增长。国内旅游人数难以统计,但肯定超过国际旅游人数。 1、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大支柱产业。 1998 年,国际商品,劳务输出的 7.9% 来自旅游,超过了排在前列的汽车和化工业。 2、作为服务行业,旅游业在世界贸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于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的小岛国家,经济实力强,走多元化在道路的国家来说,旅游业是其经济活动中的主要部分,也是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很多国家都将其作为解决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3、旅游业的发展壮大还表现在地域上的扩张和旅游目的地国的不断增加。 1950 年间,东欧,北美的 15 个旅游目的地国吸引了世界 97% 的旅游者。随着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南亚,中欧,东欧,拉美国家等市场份额的增加,经济的转型,到 1999 年这一数据降到了 62% 。除北美少数国家外,非洲地区的旅游接待人数仍然很少,只占世界旅游接待量的 2.5% 。 4、旅游业在服务质量上的主要发展趋势有:进一步细分旅游市场:开发多种多样的旅游新项目,尤其是与自然,野生动物,乡村地区,文化习俗密切联系的旅游项目:在传统团队旅游中加入新的旅游项目。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经历,旅游服务质量,对旅游目的地环境,传统文化,人文习俗的敏感性都反应了旅游者行为和动机的发展趋势。
2010-2015 年中国旅游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www.
[键入文字]
第五章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壮大,传统的旅游目的地国以及正在涌现的一大批旅游目的地国将面临着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对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环境的压力增大的挑战。大家已经认识到旅游业只顾眼前利益,无节制地盲目发展将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危害社会环境,破坏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第一节 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一些政府和国际组织已经指出了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包括就业环境的恶化,传统文化价值的衰退,对旅游景区,自然景观的环境破坏等。这些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由对于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旅游活动产生的污染和浪费所造成的。同时,他们也指出,主要能有计划地,着眼于长远发展目标,旅游业就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解决贫困问题,保护自然,人文环境以及带来其他的社会经济效益。
第二节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早在 1988 年,世界旅游组织就已经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希望能组织利用好所有的资源,使旅游业的发展能满足经济,社会,美学等各方面的需要,而不破坏社会文化的整体性,生态系统,也不威胁生物种类。 1、旅游业界人士越来越意识到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结果。在国际,地区性的旅游发展政策,计划和战略部署中,旅游也 3 发展的摁扣持续性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此外,很多旅游者对旅游服务中所体现的环保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期望能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更大的贡献。 2、虽然在联合国大会的 21 会议日程中不包括旅游业,但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及各世界性的旅游组织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达成了一致的共识。 1995 年,许多将旅游业作为基础性产业的地区形成了他们自己的发展方案。 3、在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第 7 次大会上,提出了成立旅游业发展多元化工作组的建议。在此次会议上确定该工作组的任务即是联合所有致力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多元化的发展旅游业。工作组将与主要旅游组织,政府部门,世界组织一道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在世界旅游组织的召集下,第一次大会于 2000 年 1 月在哥斯达黎加举行,讨论了 11 项关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各方面的问题。由于缺少资金,没有取得更大的进展。 4、在旅游行业,尤其是在旅游酒店中,还逐渐引进了一大批体现环保意识的管理技术,同时也越来越多的采用证件系统,生态标志,行为准则等发展控制方案。 1999 年,经过两年时间的磋商,世界旅游组织委员会通过了国际旅游道德行为规范。世界旅游组织已将其递加给社会经济委员会,将在 2001 年的世界经济委员会大会上讨论。
2010-2015 年中国旅游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www.
[键入文字]
在世界旅游组织的指示下,一系列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方案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完善和证实。在一些旅游目的的也可是运用这些方案来发展旅游业。我们需要进一步那里,改善旅游业经营技巧,制定和采用一系列方案以测试旅游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时,还应该将其推广到更多的国家。 许多旅游目的地都地处不同气候条件的山区或海岸地区。因此,旅游者对所旅游地区的自然灾害情况不了解,比如说滑雪场的雪崩, Caribben islands 的飓风,由太阳普照或冰冻引起的极为恶劣的天气。在这些地区的旅游发展中,应该注意对相关紧急情况的预测,信息传递和处理。
第三节生态旅游发展
生态旅游虽是旅游业一个小的组成部分,但是发展却很迅速。过去的 20 年间,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极快,将来还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生态旅游主要是指以小团队旅游形式欣赏自然景观,科学考察,了解地区生态,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同时也是为了减轻对自然,人文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作为控制,管理生态旅游的方法之一,将在自然保护区收取一定的费用,将其投入到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保护中。 2002 年是世界生态旅游年,我们将回顾生态旅游业所走过的路,以便巩固现有的方案和制度,推进其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对旅游业发展的进一步思考
随着人口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旅游业将会继续发展壮大。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在未来的 20 年里,世界旅游人数将会是现在的三倍。到 2020 年,将会有 1.6 亿的旅游者出国旅游。这将会给旅游热点地区的自然,人文,社会环境造成更大的威胁。因此,到现在,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努力还远不够,还应该加大对其研究的力度。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以及其他的环保旅游方式都将得到快速发展。他们的发展同样需要有计划地管理,开发以保护易受破坏的自然生态效益。资金的筹集,环境容量将对其持续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
小的发展中岛国面临着特殊的挑战。在具有生态旅游资源以吸引旅游者的国家,由于其他资源在出口贸易中将受到很多的限制,旅游业的前景十风可观。然而,利用业的快速发展将造成这些国家的社会动乱,加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小岛国家易受破坏的生态系统以及其在选择多元化发展战略中受到的限制致使其只能发展旅游业的道路将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负担。由此,我们应该综合性的提出人文环境发展计划,以使旅游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传统共存。(翻译:刘安容2000年对于我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辉煌的一年。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中国旅游业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出现了许多新气象,它们必将对我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而远的影响。《邓小平论旅游》的出版,既是对我国旅游业既往20年发展经验的总结,又为我国旅游业在未来持续、健康与稳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总体来看,旅游业在这一年中的重要成就和进展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2010-2015 年中国旅游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www.
[键入文字]
第一节 .我国旅游业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根据统计数字,我国旅游业1999年接待入境人次数量进入世界前5位,旅游外汇收入则居世界第7位,完成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到亚洲旅游大国的转变。我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已形成具有强大冲击力的“中国现象”,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其入境接待人次将居世界第一位,而出境旅游者人次也将跃居第四位。除此之外,作为一个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权威性组织,世界旅游专家协会在具有特殊意义的2000年,第一次在中国召开了其50周年年会;而世界金钥匙组织2000年年会也在中国举行。这些既是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成就的认可和肯定,又大大提高了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声誉和地位。
第二节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和提高。
继前两年国务院将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之后,今年旅游业受到了各界更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首先,在中央做出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决策后,有关部门达成共识,“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第二,在国内消费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下,旅游业已成为有效激发人们消费热情的突破口。同时,旅游业所特有的联动性与引爆性又使得它成为推动国内总体消费的助推器。中央对于旅游业的重要性有充分地认识。在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于2000年9月份颁行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的技术目录》(修订本)中,共有四条涉及到了旅游业,在原有“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旅游度假项目和专项旅游项目建设”、“大型旅游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等三条之上,又新增了“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开发”。同时,中央领导人反复强调了旅游业的重要性,并指示各地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旅游业。3.假日旅游进入持续而理性的发展阶段。继1999年的勃然兴起后,假日旅游于2000年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组数据的对比中明显看出:1999年“十一”期间因旅游带来的收益为141亿元,而在2000年,“五一”期间的国内旅游消费额达181亿元,“十一”期间的全国旅游综合收入则超过了220亿元。由于是突然爆发式的发展,受相关条件的制约,假日旅游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针对以往几个长假中暴露出的问题,在“十一”前夕,国务院出面组建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办公室,调集全国的人力、物力来为假日旅游服务,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上与物质上的保证,首创了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政府旅游协调行动;同时,旅游行业内部进行建立了旅游信息统计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旅游预报系统,以信息预报的形式来监测并指导旅游者的合理流动。在各方的努力下,2000年的“十一”假日旅游市场呈现出忙而不乱,红火而不过火的大好局面。
第三节 行业管理力度加大,旅游市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2000年对于中国旅游业来说,可以说是一个法制建设之年。各个省市都掀起了建立和完善旅游法规的热潮,已有江苏、甘肃、贵州及内蒙古等省份颁布了地方性的旅游管理条例。这些地方法规的出台,不仅有助于当地旅游业在法制化管理下有序健康地发展,也为全国性旅游大法的出台创造了有利条件。针对旅游者反映强烈的出境旅游市场,国家旅游局出台了《关于整顿出境旅游市场的工作方案》,对那些敢于违规、违法经营的旅行社,一经发现,就彻底取消其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资格。办法出台后,已先后有多家旅行社受到了严厉处罚,
2010-2015 年中国旅游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www.
[键入文字]
起到了净化市场、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作用。同时,为杜绝“零团费”这一不正常市场现象的存在,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在昆明举行了四国联合治理地区旅游市场部长级会议,就维护中国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达成了相关协议。此外,国家旅局还出台了《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及《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等规定。这些制度的出台,从根本上弥补了原有管理体系上的空白,对于目前旅游规划等领域的混乱现象将起到去浊扬清的作用,为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第四节 我国旅游业对外开放的领域进一步扩大。
继饭店之后,旅行社行业也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坚实一步。国家旅游局关于中外合资旅行社的办法一经出台,就成立了以广东康泰旅行社为代表的两家合资旅行社。合资旅行社以其独特的经营思路和管理方式为我国旅行社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某些方面对内资旅行社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在即将加入WTO的今天,有步骤地成立合资旅行社必将逐步增强我国内资旅行社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促进行业内部的重新 可持续发展已经在全球得到共识,尽管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以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基础,追求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协调。我国的研究将可持续发展归纳为生态持续(即自然资源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并认为这三者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但这些概括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是,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得到认识并付诸实施,却忽视了人文资源尤其是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可持续性。我们认为应当把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纳入可持续发展的体系之中。
第七章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要求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促进社会进步,主张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技术措施和政府干预等方式以减缓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对不可再生资源)或使资源消耗率低于再生速率(对可再生资源),达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公平原则、可持续性原则、需求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等四大基本原则。为了使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能够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对其保护和利用也应该遵循上述基本原则。
第一节 .公平原则( Fairness )
公平指在发展过程中机会选择的平等性,不仅要求实现当代人在资源利用上的公平性,而且要求实现代际公平,为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的机会。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从道德和伦理上讲,历史文化遗产并不仅仅属于其所在地的人们,也不仅仅属于当代人,它是全人类(包括当代人和未来各代人)的共同财富。
从横向看,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有的地方多,有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大,有的开发利用难度大。正因为存在着差异,各地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态度也不一
2010-2015 年中国旅游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www.
[键入文字]
样,有的地方认为是背上了保护历史遗产的沉重包袱,有的地方则认为是大财源,是宝贝。同时,各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有着不同的需求。如欠发达地区经常会为了发展经济而毁坏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搞商业区或其它开发建设,而发达地区的人们则希望保留历史文化遗产供凭吊历史、旅游观光。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应该满足处于不同地区的同代人的不同需求,这就要求按照可持续发展的代内公平原则,寻找能满足这两类人的不同需求的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方法,给他们同样的机会满足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从纵向看,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要求遵循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公平原则。未来各代人应当享有与当代人同样的机会满足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当代人如果为了满足自身的经济发展而过度开发或毁灭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就将会使未来各代人失去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从而损害了未来各代人的权益。可以用尼兹( Kneese )在其所著的《伦理与环境经济学》中的一句话来说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代际公平原则:“我们仅仅能够确保下一代有某些机会 -- 对我们所能够预见的幸福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机会,我们能够保存某些必需品,诸如文化资源基础和自然资源基础中那些有价值的部分。如果我们不能确保这些基础在实际上传到后代手中,那么,我们至少应该阻止那些使上述基础无法传给后代人的行为。”
第二节 .可持续性原则( Sustainability )
大多数环境主义者理解的可持续性是指自然资源在发展过程中不发生储量下降和其他类型的损失,即意味着维持乃至增加人类福利的自然资源基础。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不能套用上述准则解释其可持续性,而应从经济学的角度阐释其可持续性:使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基础保持在某一水平,使未来各代至少能够获得与当代同样的产出水平。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性的简单理解就是要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在发展过程中不被毁灭,能够稳定地保存下来传给后代,这是静态的可持续性;从动态发展的角度理解,则是把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当作可部分修复的资源,在发展过程中用适当的方式进行维护修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修复”与自然资源的“再生”或“更新”类似,但还是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自然资源在利用过程中或之后可以通过“再生”或“更新”的方式将原来的完全更换一遍甚至若干遍;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修复”只能是部分的,因为一个完全是修复的所谓“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与仿古重建没有本质差别,是不具备历史文化意义和价值的。因而,完全修复的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已经不是遗产了,实际上失去了可持续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性对文物保护部门和建设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节 .需求性原则( Demand )
可持续发展坚持公平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给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而人的需求是由其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需求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大系统,不同人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同一个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需求。可持续发展把人的需求分成三个子系统,即基本需求子系统、环境需求子系统和发展需求子系统。基本需求是维持人类的正常活动所必须的基本物质和精神生活资料;环境需求是指人们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为了使自己的身心更健康、生活更和谐而对环境提出的需求;发展需求是人们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为充实生活和向更高层次发展所产生的需求。这三
2010-2015 年中国旅游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www.
[键入文字]
个方面的需求当中的任何一个需求得不到满足,实际上都意味着一种贫穷,只不过贫穷的内容和范围不同,所以,贫穷不仅存在于在传统经济意义上的穷人之中,也存在于富人中。 不同的人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需求是不同的。占有(确切地说是生活于其间)但尚未开发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人们,一般是经济相对贫困的,他们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满足基本需求这一层次上;而远离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但经济富有的人群则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有着环境需求或发展需求。应该承认,这三种不同需求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提出了不同的保护、开发或利用的要求,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这三种需求常常是作为对立面出现的,很难协调,而且更多的时候是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占有者”拥有地利之便,从而使基本需求占据上风,毁坏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对于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我们不赞成为了过分强调保护自然环境资源而限制经济发展的做法,毕竟,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是第一位的,要优先考虑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是发展。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损坏将无法恢复,这就不允许我们以发展为理由肆无忌惮地任意毁坏历史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倾向于优先考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才考虑开发利用,发展经济。这也是为了满足“占有者”之外的人的需求。
第四节 共同性原则( Common )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共同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实现这一目标也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可持续发展的这一共同性原则同样适用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工作,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它们也不仅仅是某个国家的职责,更是整个国际社会必须承担的共同义务。因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及其他国际组织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起草并通过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文件,以促进国际社会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自 1840 年法国古建筑鉴定专家梅里美倡议提出《历史性建筑法案》起,世界各国对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性原则逐步得到认识,此后在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和华盛顿宪章中均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专门的条文规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性原则得到确立。为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编制了《世界遗产名录》,其宗旨在于使世界遗产得到全球的共同关注和保护。截止 1997 年 12 月,世界遗产名录共有 522 项,其中文化遗产 418 项,占 75.7% ,自然遗产 114 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0 处;中国的世界遗产共有 19 项,其中文化遗产 12 项,占 63% ,自然遗产 5 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 处。由此可见,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占世界遗产的大多数,全球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共同保护的任务远比保护自然资源艰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