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麻黄(属)

 chh71 2012-11-28

山麻黄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未经采摘的山麻黄  
未经采摘的山麻黄

山麻黄(Psilopeganum sinensis Hemsl.),一种芸香科(Rutaceae)植物,其干燥全草或根可入药。又名虱子草、蛇咬药、蛇皮草,臭虫草等。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多年生亚灌木,4~6月采收,高达60~80厘米,各部无毛,有腺点。

山麻黄

山麻黄(7张)
  3出复叶,互生,叶柄长达2厘米;小叶卵形、倒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0.7~2.5厘米,宽0.3~1厘米,中间小叶较大,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或呈波状;小叶柄短。
  花两性,单生叶腋;花梗细长;萼片4~5裂,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约1毫米;花瓣4~5,卵状长圆形,黄色,长4~6毫米;雄蕊8~10,花丝长短不一;子房上位,2室,花柱1,顶端浅裂。
  蒴果,肾形,顶端开裂。
  种子臂形。 花期春季。

编辑本段地理分布

  多生于砂滩及丘陵。 [1]
  分布湖北
山麻黄多生于丘陵

  山麻黄多生于丘陵

、四川、广西等地。
  
山麻黄多生于砂滩

  山麻黄多生于砂滩

编辑本段药用价值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性温,味微辛。
  【功用主治-山麻黄的功效】解表,健脾,行水。
  治感冒咳喘,呕吐,水肿。
  ①《四川常用中草药》:解表,止呕,定喘。
  治感冒,咳喘,水积病及蛇咬伤。
  ②《广西植物名录》:利水消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

编辑本段命名参考

  本词条:山麻黄 (《中国药植志》)
  【异名】臭草(《植物名实图考》),裸芸香(《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蛇皮草(《植物分类学报》6(1):140,1957),虱子草、蛇咬药、千垂乌(《四川常用中草药》)。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山麻黄(7张)

参考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