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丁0213 2012-11-28

春月秋风等闲度

——序《岁月如歌》

齐耘

为人作序,初也。才疏学浅,忐忑不安,感情难却,只得书之。

程光义先生毕业于伊春林干校财会专业,长期从事财会及证券工作。“舞文弄墨”是其才华的横溢,从工作的经济类论著到文学类的诗词无一不通,真可谓全才。其离岗后先后参加了市风筝协会和诗歌学会,可见其兴趣之广泛、学识之高深。

《岁月如歌》第一部分“风景独好”写祖国大好山川景物。写了最美丽的植物荷花、石榴、樱桃、丹桂、紫荆花、山花、梅、兰、竹、菊;写了林都最典型的景致和祖国的名山胜迹:如南岔仙翁山、五营天赐湖、美溪回龙湾、嘉荫茅兰沟及汤旺河石林;祖国海南风情、中国五大名山、长城古道雄关、江南水乡乌镇、同里等。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家乡物语风情的热爱。

文集的第二部分“感事抒怀”是作者心的陆地。通篇诗稿发心之幽明,走笔之轻盈,表白了对师长、朋友的友情和对人间世事信步闲庭,悠悠岁月的心境。“回归自然乐,飞天渡迷津。”“一朝腾身青云里,纵是折翼也风流。”——通过放风筝表达自我、自立精神。当然,作者也有忧郁;“一片心情都不是,无故伤神。”——《浪淘沙·人生苦短》。“避开尘世名利索,心之犁铧绿野翻。”——《读书乐》。“心若能闲方有味,迷津有渡供禅通。”——《无题有感》。作者也有壮心不已的一面,“世路茫茫,行过须回首,清尘垢,且挥长袖,莫将流光负。”——《点绛唇·杂感》。

文集的第三部分“岁月如歌”写了笔底春秋,人生百味,世事百态,春夏秋冬,节气变化;表现了作者丰富的阅历和驾驭岁月的能力。最有代表性的是金铭印鉴上的佳句:知足常乐、常乐未央、美意延年、竹窗茶语、放情诗酒等。这些都有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表相。

文集的突出特点是自然质朴,若行云流水,给人以亲切和流畅。歌德说过:“世间最纯粹最暖人胸怀的乐事,莫过于看见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自己开诚相见。”光义先生写诗是乐事,是开心,是自我心灵的歌唱。他没有夸张,没有掩饰,没有拔高,所写所吟都是切身的所见所闻,平凡事,小事。这正是他诗歌的通俗和根基。苏州木渎镇白云泉文学社社长周菊坤说:“生活因有梦而精彩,梦想是另一种生活。我们生活在真实的空间,在市井琐事之余,会给梦留下一个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我们咀嚼生活,回味人生,当然还有感悟和思索。”光义先生正是如此,怀着诗歌的梦想,在市井琐事之余咀嚼生活,回味人生,发表了些许感悟和思索。诗句真实可信,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诗句有明智的哲理和老当益壮,清净有为,安然自得的人生主题;诗句把“夕阳红”的闲情逸致——品茶,赏花,旅游、饮酒,会友等写得十分贴切可亲。“淡梳花影俏红妆,惆怅思君敛其芳。心往白云画中去,身在绿萝伞下藏。”——《荷花俏影》;“芙蓉一朵水上来,几时映得别样红。雨问荷心千点事,风还花蕊万般情。”——《无题》;“恬淡余闲奏韵章,提觞吟醉慰痴狂。波涛满眼怀今古,冷暖人生叹炎凉。”——《感怀》。

文集有许多佳作可圈可点,表明了作者的成熟水准。写秋天的诗句:“金风一夜冷画屏,层林黄绿紫气升。更有悲虫鸣残叶,一秋景色入怀中。”——《秋感·之六》。写心情的:“常望月,沐春风,万卷图书我自平。露重霜浓秋影瘦,心空意静鸟和鸣。”——《捣练子·杂感》;“惯了闲情,天涯明月人依旧。淡茶清酒,我自堪消受。”——《点绛唇·杂感》。“自忖当年多少梦,而今空许恁些愁。极目长天无一语,暮云流》”——《感怀》。作者对数字入诗也很有造诣。《一字曲》中写道:“一诗一画一常春,一盏香茗醉客心。一帘明月窗前静,一枕诗书梦里吟。”在《集句》里写道:“三春杨柳画图新,九夏芙蓉卧绿茵,一枕清霜谁入梦?两行秋雁共思亲。”

文集还写了许多藏头诗和风筝,历史等一些杂文,都是难能可贵的。纵观全诗也有瑕疵:有的古体诗平仄不是很准确;有的藏头诗重形式而轻内含。

当代诗人郑佰农在《格律诗的回顾与前瞻》一文中指出:“诗词作者要成大器就不能把自己关在诗词的小圈子里。他应当学习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东西,包括向新诗学习。”

愿光义先生在诗词的王国里再上新台阶。

是为序。

二00九年二月二十八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