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教育

 gowant 2012-11-28

读中小学的孩子缺乏学习动力,追溯原因,往往是因为早期家庭教育停留在表浅层次。因此,在孩子尚处于幼儿期,从事深层教育的“动力教育”就应当开始。

“动力教育”,几年前我曾在《广州日报》理论版提到过。现在,这本书将要系统地介绍这个教育思想。

但要介绍这本书的思路,还只好从我国多年的教育改革谈起。

主张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已经在我国搞了近三十年。现在学生的素质是不是比上一两代人好得多了?不见得。

那么,这近三十年的教育改革,能称为成功的改革吗?

答案恐怕是:不能。

现在的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很多。据调查,不是没有工作,而是缺乏“适合”的工作。于是,“啃老族”大量出现。“啃老族”的大量出现,对中国的教改绝对是不良信号。

一些对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的心理调查表明,这些未来的劳动者相当普遍地缺乏自信,缺乏理想与雄心,缺乏迎接挑战的顽强毅力和必须具备的创造精神。

能够大学毕业,在教育的测量看应该是成功者了,但从社会需求的测量看却仍有大比例属失败者。

失败的人太多了,教育,你的问题在哪里?

反思教育,总结失败教训,时候应该来临了!

本书提出的“动力教育”,是这个反思的结果。

“动力教育”的反思,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教育理论方面。这一方面又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本书的体系追索我们教育理论的渊源,寻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上世纪五十年代离今天已经十分遥远,讨论那个时代的问题,今天有些学者认为是太“out”。其实把历史的联系一概认为“out”的人是缺乏进行深刻研究的能力的。

现状与历史的关系,经常是树的茎和根的关系。茎的病症,经常就来自根的病症。不许可寻根,有时就不能医治“树”的“病”。

上世纪的巴甫洛夫理论曾君临中国教育界,成为教育心理学的生理学基础。我们的教材教法、我们的师资培训、我们的学校制度,全都离不开这个基础。今天我们是不提这个基础了。这个基础似乎与今天的教育完全无关了。真的完全无关吗?如果这个基础有错误,而且我们至今未认识它的错误,这些错误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一点影响都不会有吗?谁敢下这个结论?

我翻开今天我们在师范大学和综合大学使用的心理学教材,发现不少心理学教材,对“心理”下的定义不同程度地存在巴甫洛夫式的片面。我再翻开我们的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发现我们的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到处都存在巴甫洛夫的影子。

这些巴甫洛夫的影子,直到今天仍像幽灵一样缠绕我们的教育,影响着我们学生的素质。

为了消除这些错误的影响,本书在前六章用较多的篇幅分析了巴甫洛夫理论的片面以及以之为教育心理学的生理学基础的危害。在揭示这些危害的同时,本书提出了一套从人类应激反应出发得出的对“人”的新认识。本书认为,这个新认识,纠正了以巴甫洛夫学说为基础的教育心理学的片面性。

第二,本书的动力教育从教育的必由之路出发主张为深层心理学翻案。我国学术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经批判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深层心理学,这个批判对教育研究带来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这个灾难,首先是使我们的教育研究自动退出了深层心理领域。我们的教师,从此不再从心理深层的领域去研究学生和研究教学。这个对深层心理学的批判,在改革开放后虽然不再提起。但对这一学派不再提起不等于对这一学派思想的领悟。过去的批判对不对?为什么不对?我们不作思考,一概把这段尘封历史用大扫把扫到一旁。我们师范大学的教师仍然用一向的教育思想去培训未来的教师——虽然在讲坛上增加了许多国外新鲜的流派。

与此同时由于上世纪对深层心理学的批判已经作为历史积淀沉积到今天的心理研究之中,因此,今天培训出的教育工作者,从精神上仍然是排斥深层心理研究的。这种排斥深层心理研究的思维定势,使今天的教师和上一代教师一样,难以对付学生深层心理出现的问题。

这就是本书对中国教育理论反思的第二个部分,即深层心理研究缺失的部分。这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的对“人”理解的片面是紧密联系着的。

深层心理出现的问题最集中的是学习动力的问题。目前教育的最大难题是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家长们采用了大量物质刺激的办法。但学生对物质刺激的兴趣随年龄增长而递减,而具有关键性的原始学习动力却始终难以培养起来。深层心理学的研究正好能解决这个动力问题。本书提出的空间点阵教育就是应用深层心理学培养儿童学习动力的一种教育理念。

第二方面,是教育的实践方面。

本书对教育实践的探讨主要归结为对培养学习动力的探讨。

培养学习动力,就要寻找动力的来源。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体系里,是没有动力来源的。只有在深层心理学体系我们才能找到动力来源。

弗洛伊德最被诟病的是“泛性论”和“生物主义”。但如果摈弃弗氏理论中的“泛性论”,弗氏理论的体系却是煌煌正论,是后世各家心理学均无法取代的。

“动力教育”在实践上吸取了弗氏理论的精华,把过去认为属“生物主义”的生物能量激发起来。孩子是贪玩的,那好,让他尽情地玩。但在游戏中渗入学习的内容;孩子喜欢听故事,那好,我们从故事出发,开始“空间点阵”的旅行。

“空间点阵旅行”从所谓“生物主义”的能量出发了,这个出发气象万千,异彩纷呈。孩子是目不暇接,五光十色,迎接他的是一批新的教育概念。

过去谁说过“曲教”?“曲教”却是“空间点阵旅行”的动力教育的拿手好戏。在孩子不爱学习时,正面教育通常行不通,但迂回的“曲教”却可以畅通无阻。迂回的“曲教”好像水银泻地,具有无孔不入的渗透力。你不爱学习,你想玩,好,我们大玩一场!你不爱学习,好,从现在开始,禁止你学习。家长们可能还未想到有这样的教育策略。这样的教育运用得好,所有教育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过去听说过“业精于勤而荒于嬉”——那是韩愈夫子的教导,现在动力教育标举新的口号:“业成于勤而精于嬉”。这派教育思想把“嬉”字倒过来写,她已消失了原来的贬义,寄寓了崭新的进取精神。

过去闻说古人上课也开小差,“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孟老夫子对这种学生的评判是否定的。而在我们动力教育的体系里,孟老夫子的批判方向则很有疑问。因为这件教育公案,责任人其实不是“以为有鸿鹄将至”的学生。从本体系对“人”的新认识看来,是“弈秋”的教学使学生必然地想到“鸿鹄”,学生想不开小差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的教育诊断只能是:弈秋必须改变自己的教法。

教法应改革,学法也不例外。近年来小学的“减负”已经接近一纸空文。中学产生中学的择校考试,小学就有各种考试加以应对。从小学一年级,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各种灌输性的知识学习已经越来越沉重地压在孩子稚嫩的脊梁上。在难以避免考试的负担的条件下,我们的动力教育提出“四年级击鼓”、“三年级击鼓”、“二年级击鼓”,坚决反对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拼成绩。这个“四年级击鼓”,是从春秋时代“曹刿论战”引申出来的战法。主旨是先素质后成绩。以优良的素质为基础再参加分数竞争是后发制人的好办法。也是在当前教育大环境下具有理想性同时也具有现实性的教育法。

新的对“人”的认识承认人具有“缓解”的本能。而且指出一点:恰当的缓解之路,正好是最佳的教育之路。

有什么教育能使孩子从“学知识”变为“抢知识”呢?有什么教育能使孩子变得像鹰隼一样飞翔山野,像猎豹一样奔逐草原,而不像今天有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临见工而股战,见招聘而缩头?

我想,这类不良现象,只有从幼儿开始实行“生物主义”的动力教育才能比较彻底地改善。

什么是“生物主义?”“生物主义”,就是一定要把孩子看做“生命之物”。因为孩子是生命之物,他的一切行为就当然符合生物的规律。作为生物的行为,学习,是需要能量的,这个能量的来源,只能来自生命体本能的需要。挖掘孩子的本能,就成了“生物主义”的教育的最重要的事。(当然,在大力倡导“人”的生物性的同时,本书并不否认“人”的社会性的另一面。只不过在多年来理论界过分排斥生物性而且已经造成严重弊端的时候,本书觉得有特别强调“人”的生物性的必要)

我之所以思考这个规律,是二十多年前阅读一本书开始的。这本书叫《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的作者卡尔·威特有一句很有吸引力的话:“只要上帝赐给我一个孩子,而且你们认为他不是白痴,我就一定能把他培养成一个非凡之人。”

是我的一位朋友介绍我阅读了这本书。这位朋友用卡尔·威特的方法教育女儿,他的女儿的确成长得有出众的资质。我读了这本书,也用书里的方法教育儿子,并不断用我学到的深层心理学的知识对儿子学习的效果进行观察。我发现,卡尔·威特的教育路子是可行的。但为什么可行,卡尔·威特自己没有作出心理学的总结。如果总结一下,倒是很符合我们当前“素质教育”的主张的。

只要不是白痴,就能变得非凡。这句话对于家长包括我本人都有巨大的吸引力。因为这句话隐含一个判断,就是聪明的素质不是先天的,只要有正确的教育,笨孩子也会变得聪明。我的孩子小时候经常表现出我所特有的“笨”,这使我更坚决地学习卡尔·威特的方法。

我发现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主张里,下面几条是特别重要的。

第一,卡尔·威特认为,孩子最终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取决于天赋的大小,关键决定于他或她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

第二,他主张父母要不厌其烦地回答孩子的一切问题。

第三,他主张父母应尽量调动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至于调动的方法,他经常采用故事和游戏。

卡尔·威特的三个教育主张,我在教育儿子的年头全部躬行实践过。在儿子的幼年时代,我是家里的“领玩者”。我发现,儿子跟父亲玩时那种劲头,与跟别人不一样。他憋着一股劲要超过我。这股劲很厉害,如果用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解释,就是要和父亲竞争,争夺母亲的爱。我发现这种“竞争”的欲望正是一种生物能量。我当时已经熟读弗洛伊德的著作,我并不赞成他的“泛性论”,但我觉得如果自己发现了这种能量而不挖掘这种能量,我就是大笨蛋。于是,我把很多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生物知识、语文知识都变成了故事或和孩子比赛的竞争性游戏。而且在游戏之中,都留给孩子较多的取胜机会。

我当爸爸的一个特点是不会太急功近利。我知道幼儿教育的成果是滞后的。孩子玩得开心,我就很开心。因为我知道这就是“学习”,孩子这样热爱“学习”,父母应该求之不得。

我有时也把很深的东西传给孩子,只要他有兴趣的话。孩子学到的到底有多少,我自己确实也不知道。一次听一位同一幼儿园的家长说起,我的孩子跟她的孩子讲起二战时的苏德战争,讲了不止半个小时,我马上想到,这是男性的性别能量在男孩子身上起作用了,女孩子恐怕对“战争”是不会这样关注的。幼儿的男性荷尔蒙能调动到知识的学习上,幼儿的女性荷尔蒙应当也能调动。这显然是生物能量向学习动力的转化。我的家庭教育在这一转化上看来是有成绩的。

在教育实践方面,我的动力教育把重点放在早期亲子教育上。这样安排重点,是因为种植学习动力的教育宜早不宜晚。而最早的教育,即0岁开始的早期教育,无疑应以父母亲来主导。而今天我们许多父母亲却未意识到这一点,更未有作好执教应有的思想和文化准备。因此这本书可以说首先是写给今天新上任的父母亲的。

然而,这本书既是通俗书也是学术书。在学术上,她对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教育提出了批评,在批评了以巴甫洛夫生理学为基础的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前提下发展了一个新的教育学心理学体系。从这个意义看,这本书必然涉及到较深的理论,增加了阅读的困难;但在通俗的意义看,这本书提出了一整套动力教育的观念和方法,这些观念和方法,在陈述上力求浅白,特别适用于家庭教育。从这个角度看,虽然阅读也许会稍感吃力,但作为父母或教育工作者,读这本书是应该有收益的。

但愿有文化而又有长远眼光的父母都来读读这本书,但愿有志于动力教育的教育工作者都来读读这本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