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山深处是彝家。。。

 莲城清风 2012-11-28

从成都出发到西昌,高速公路翻山越岭,钻隧道过高架;再由西昌驱车一百多公里,翻过一座又一座大山,我们来到了大山深处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四川凉山州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极目望去,高山险岭,河谷深切美丽的田野,遗憾的是贫瘠,三千米的海拔使得这里的农作物基本上只有三样:土豆、荞麦、燕麦。
      我们在凉山的美姑、昭觉、布拖等几个地方走村窜乡、翻山越岭。道路的崎岖不平实属罕见,且坡度很大。泥路泥泞不堪,坑坑洼洼不说,还非常窄,一边是深渊,行走在期间,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凉山彝人喜欢在路边或村口地上坐着,男人们席地而坐,喝酒抽烟打牌;女人们凑在一起聊天奶孩子也许是房子小,潮湿的缘故就是下雨也是三五成群的披着毡子(当地叫做察尔瓦)站在村口,或坐或蹲在湿漉漉的公路边,被雨淋湿的头发紧紧贴在额头也不撑伞的。他们并不怕雨,只要有毡子什么天气都如在艳阳天一样的信步在村庄、田野、马路上。听说2012年当地政府曾经发起过一个“板凳工程”,即板凳工程作为新生活运动的切入点,通过给48.9万户彝区农村群众每家赠送3根小板凳,引导彝区群众从不坐地上坐板凳、不睡地上睡床铺、不用锅庄用灶台做起,改变随地而坐、席地而卧、裹毡而眠等传统生活习惯,着力解决彝区历史遗留下来陈腐落后的生活方式。。。一路看来,似乎效果不大,我好奇地问村口席地而坐的村民:政府捐助的板凳呢,怎么不坐?他们回答说:板凳在家里。呵呵,估计家里还是坐板凳的,外面嘛,还是地上比较经济方便。

    据说彝人可以生三个孩子,所以一路上可以看到很多的孩子,有独自在路边玩的,有成群游戏的,有背着竹篓打野菜的,更多是背着弟弟或者妹妹的小孩子,他们就是坐在地上玩,一个个像土行孙,满身是泥土。

    村子里的彝族百姓祖祖辈辈都在大山中繁衍生息,他们靠种植土豆、玉米、荞麦,并放养少许牛羊等牲畜为生。由于地处偏远,自然资源贫乏,生活环境恶劣,与处界的交流封闭,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至今都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无论外面发生了多少变化,山区的彝族人按照原有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生活着、延续着。。。。。。

 

 

大山深处有人家

 

村口,路边,席地而坐的人们随处可见。

 

 

 

 

 

 

 

他们吃的都是土豆和荞麦,基本不吃菜,很少吃到肉和油。

一切全在地上和火塘边搞定。

 

 

据说即使结婚喝喜酒,也是这么在地上围着吃喝。

 

蹲地上,并不影响食欲。

无论何种天气,都不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

 

 

 

 

 

 

 

 

 

 

孩子,到处都是孩子和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