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刘邦好榜样

 风雨如歌 2012-11-29

哲人说过,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

先行者的成功经验,总被后来人奉为宝典秘籍,揣摩体验、效法模仿。譬如,一个制劣贩假窝点的暴富,会催化一个假冒伪劣生产基地的诞生;一个见风使舵之流的升迁,会导致整个官场钻营之风盛行。

刘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作为四百年汉廷的奠基人,其从布衣到皇帝的人生历程,对于其后历代统治者,肯定具有根本性的影响,榜样作用无以伦比。

中国知识分子多有贬刘邦褒项羽的历史情结。除了对英雄的崇尚和对失败者的同情外,更多的可能是对刘邦人品人格的不齿,甚至还有某些心理上的不平衡。阮籍的感慨可能最具代表性:“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是啊,堂堂中华,怎么能让一个出身卑微的流氓无赖君临九五呢?《高祖本纪》的开篇就非常耐人寻味。用现代语文叙述就是:“汉高祖,沛县中阳村人,人称刘四。其父刘老汉,其母刘老太。”如果因文体需要,确实无法回避高祖起初无名,可非要不厌其烦地把其祖宗父母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农民的事实加以公布,就显得有些过于强调其不足称道的出身了。司马公可能也感觉这样直白有些过,所以又加上一句不知何人的杜撰,“刘老太曾经梦见在雷电交加中与蛟龙交合,此后怀上刘邦。”云云,以圆“君权神授”。

“帝王将相,宁有种乎?”此前历代开国皇帝,无非是诸侯夺国、权臣篡国,可能正是因为刘邦开创了平民起家、布衣立国的历史先河,才会引起诸多读书人的心理失衡吧。

事实胜于雄辩。无论后人如何评价,刘邦能以微不足道的出身、乏善可陈的人品、平庸无奇的才能,在短短八年时间内,从一个刁钻顽劣的基层村官,在群雄中脱颖而出,成长为一代国家元首,肯定有其过人之处。正如高祖自己的表白:“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能取此三杰为我所用,没有些真功夫肯定是不行的。

刘邦和项羽均起于陇亩,后来又戎马倥偬,但有趣的是,《史记》竟为两人各留下一篇原创文学作品。高祖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对揭示两人的性情志向提供了最原始的证据。尽管包括《史记》作者在内的后人对两人多有褒贬:霸王如何如何的刚毅勇猛,高祖如何如何的刁钻圆滑,但两首诗作所反映的却是高祖的雄心磅礴、踌躇满志和霸王的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令人不禁生疑,历史是否被司马公给扭曲了。

但本文的目的并不在于探讨刘邦的本来面目,我们要追究的是他的历史责任。因为作为先行者,他必须为自己的行为对后世君主产生的榜样作用,承担历史责任。

那么,他应该为那些后果负责呢?刘邦开创了流氓政治的先河,他应该为身后历代政治家的道德水准下降负责,进而为全民族的道德水准下降负责。

楚汉相持,项羽为要挟刘邦,扬言要把刘老爷子煮了喝汤,但没想到对方不但丝毫不为所动,竟提出要“分一杯羹”,气得霸王七窍生烟;睢水之战惨败,刘邦身先士卒,一车当先,跑在败军的最前面,就这还生怕性命不保,竟三次将年幼的儿女从车上推下以求加速。刘邦品行之差可略见一斑。
深知自己的出身、品行、能力都不足以称孤道寡,聪明绝世的刘邦便精心设计了一条适合个人秉赋、富有刘氏特色的创业谋国之道。他聚集了一大批“贫而无行”的野心家和阴谋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挑拨离间、损人利己、招降纳叛、封官许愿、行贿栽赃等无所不用其极。

《淮阴侯列传》记载了一个最能代刘邦特色的例子:时值楚汉相持最为艰苦的阶段,汉军主力被项羽兵困荥阳,处境危急。作为副攻的韩信一路却灭赵、平齐,进展顺利。韩信挟功趁机请求代理齐国国王。刘邦一听火冒三丈:“我在这里受困,朝思慕盼你小子出兵解围,没想到反趁机向老子伸手要官,真是……”,“可恶”两字刚要脱口,陈平急忙踩他脚尖,一番耳语,刘邦顿悟,话锋一转:“真是小家子气,大丈夫建功立业,当就当个名副其实,还代理什么?”立即派张良前往宣布任命。此例把刘邦自私、狭隘、诡诈、虚伪,当然更不缺乏高瞻远瞩和权变灵活的流氓个性和政治手腕高度融为一体,显现了一副入木三分的流氓政治家的嘴脸!

天下英雄齐聚汉王麾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人有同感,项羽吝于赏功,不肯把赢来得江山分封诸侯;而刘邦仗义疏财,愿意拿出胜利果实与天下人分享。果真如此吗?是的,在“夺取革命胜利阶段”的确如此。但那只不过是刘某人为“加强统一战线”而开出的空头支票,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汉王称帝伊始,论功行赏,大封天下,共封七王。但非常奇怪的是,除衡山王对汉室忠心不贰,其他的六王却没有一个甘于安享王位、北面称臣,而纷纷得陇望蜀,觊觎至尊。尤其可疑的是,这些名镇遐迩、深谋远虑的封疆藩王都丝毫不懂得力量对比和形势判断,几乎是迎着镇压的屠刀,排成一列纵队来顶风作案。其结果自然是“螳螂挡车、蚍蜉撼树”。可怜这一代英豪,丢了身家性命不说,还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住上。为什么?“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刘邦临终一句话道破了天机:“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结果也很说明问题,几乎是一年一个,这些藩国国王走马灯班地换成了高祖的兄弟子侄。

这就是流氓政治家刘邦。揽尽天下美女以求一夜之欢的刘邦,而哪位美人一旦恃宠撒泼危及其家庭安定,则必杀之而后快的刘邦。

汉高祖“缺德而有国”,以心术加权术夺国、治国的经验,使后代政治家的思想获得空前解放。“目标至上,为了结果原来不必讲究过程。”这就是汉高祖给人们的启示。所以,“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实在是自刘邦始。中国人善以成败论英雄的功利思想,很大程度上是项刘斗争留下的遗产。

因此,汉高祖应该为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治黑暗负责,应该为在中华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以成败论英雄”的价值观负责。
幼时诵读《沁园春·雪》,曾不解伟人所列举的古代“风流人物”,为什么代表大汉的是刘彻而非刘邦,读《史记》,释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