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梧桐科

 chh71 2012-11-30

梧桐科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茂密的梧桐树  
茂密的梧桐树

梧桐科分为:梧桐(又名青桐),可拉,苹婆三大类。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锦葵目的一科。可作麻袋、绳索和造纸的原料。

  
梧桐

  梧桐

编辑本段分类地位

  梧桐科(Sterculiaceae)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锦葵目的一科。

编辑本段种属分布

  该科有68属,约11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个别种可分布到温带。中国有22属89种,分布以云南为最盛,其次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福建台湾也有,范围一般不超过长江以北,并以北回归线以南最多,只有梧桐可栽培至华北西北地区梭罗树属以中国为分布中心。

梧桐科

梧桐科(5张)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可可树

  可可树

  乔木或灌木,也有草本或藤本。茎、叶的幼嫩部分常有星状毛,树皮富于纤维。叶互生,单叶,有托叶,稀为掌状复叶。花序腋生,稀顶生,辐射对称,由聚伞花序排成圆锥花序总状花序伞房花序,稀为单生花。花单性或两性,萼片或多或少合生,花瓣5片或缺,有些种类为单被花;雄蕊的花丝常合生成管状,常有5枚退化雄蕊与雄蕊群互生,花药2室;雌蕊的基部常有伸长的子房柄。子房上位,2-5室,很少单心皮,无柄或具柄;胚珠每室数至多颗;果干燥或肉质,开裂或不开裂。果实多为蒴果蓇葖果,每朵花常可结成数个分果,也有少数种类为核果。花粉形态多型,以3沟孔类型的属占多数。大多数属的花粉表面有网状纹饰,并在大网眼内还有不规则的近网状纹饰或瘤状纹饰;花粉的外形从长球形逐渐演变为球形或扁球形,外萌发孔缩短变窄甚至消失。染色体基数x=8,10为最普遍;翅子树属有x=19的。

编辑本段我国族属

  
胖大海

  胖大海

中国梧桐科植物(包括栽培的)有22属86种,包含在9个族内:
  ①当比亚族:平当树属(Paradombeya Stapf),梅蓝属(Melhania Forsk.),午时花属(Pentapetes Linn.);
  ②咸孟尼族(Hermannieae):马松子属(Melochia Linn.),蛇婆子属(Waltheria Linn.);
  ③毛瓣木族:滇桐属(Craigia);
  刺果藤族:山麻树属(Commersonia J. R. et G. Forst.),刺果藤属(Byltnevia Loefl.);
  ⑤可可族:昂天莲属(Abroma Linn. f.),可可属(Theobroma Linn.);
  ⑥火绳树族:火绳树属(Eriolaena DC.);
  山芝麻族:翅子树属(Pterospermum), 山芝麻属(Helicteres Linn.),鹧鸪麻属(Kleinhovia Linn.),梭罗树属(Reevesia Lindl.);
  ⑧苹婆族:苹婆属(Sterculia Linn.),翅苹婆属(Pterygota Schott et Endl.),梧桐属(Firmiana Marsili),火桐属(Erythropsis Lindl. ex Schott et Endl.),胖大海属(Scaphium),可拉属(Cola);
  ⑨达里木族:银叶树属(HeritieraDryand.)。

编辑本段主要种类

  
苹婆

  苹婆

梧桐
:又名青桐,原产于中国中部或西南部,人工栽培作庭园观赏树木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落叶乔木,树皮绿色且光滑,叶大,掌状3~7裂。花单性,淡黄绿色,排成顶生的圆锥花序。梧桐的木材轻软,为制乐器的良材,树皮的纤维可造纸和编绳,种子炒熟后可食,果实和种子可药用。
  可拉:又名可乐,常绿乔木,原产非洲热带,中国海南东南部有栽培,种子含可可碱和咖啡碱等,制成饮料有兴奋神经和克服疲劳的作用,亦供药用。可配制成“可口可乐”汽水、可乐酒和可乐巧克力糖等。
  苹婆:果成熟时鲜红色,开裂后露出黑褐色的种子,有如鸟眼,故又名凤眼果。常绿乔木,产于中国南部、印度中南半岛等地。种子圆球形,煮熟后味如栗子,可食。

编辑本段应用价值

  梧桐科植物的茎皮富于纤维,可作麻袋、绳索和造纸的原料。可可世界三大饮料植物之一,它的种子为做可可粉和巧克力糖的原料,富于营养,中国的海南、台湾和云南南部有栽培。火绳树属在中国有5种,均为紫胶虫的良好寄主。紫胶为重要的工业原料。绒毛苹婆的树干上割取的梧桐胶用于食品、纺织、医药等工业。胖大海的种子药用,治咽喉炎、喉痛、扁桃腺炎等症,广东、海南、广西有栽培,也可做观赏树木。半枫荷、山芝麻等亦可药用。梧桐、午时花等为庭园观赏植物。

编辑本段亲缘关系

  梧桐科的形态性状与椴树科锦葵科木棉科关系密切。J·哈钦森认为它是以椴树科同一个进化干派生出来,但其分布区更多在热带。A·Л·塔赫塔江等认为梧桐科是从五桠果目(Dilleniales)发生,又与大戟科在系统进化上有一定联系。此外,R·布朗把梧桐科分为两个科,即刺果藤科(Byttneriaceae)和梧桐科,但从花部的比较形态来衡量,近代学者多主张应归为一个科。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梧桐科(5张)

扩展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