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探寻古人类的足迹(图)

 赏春花落叶 2012-11-30

  口述实录

  历史既是由风口浪尖的人写就的,也是由无数小人物的奋斗史构成的。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酸甜苦辣,他们的人生命运,都应该是媒体关注的——这里讲述的是亲历者自己的故事。

  ■ 时间:10月18日

  ■ 地点:中科院古脊椎动物

  与古人类研究所

  ■ 讲述:赵凌霞研究员

  感受讲述者

  低调学者

  默默破解“密码”

  10初,我看到一条消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赵凌霞研究员撰写的论文发表在《国际第四纪研究》上,她研究的化石,为解开巨猿灭绝之谜提供了新证据。

  因为采访“单指恐龙”的发现,我与徐星相识。在他的引荐下,我结识了赵教授。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慈眉善目,朴实得像一位中学老师。她说,我们拿着纳税人的钱搞科研,有义务做科普,回报社会。

  说起巨猿,一涉及专业,她说话就特别严谨,字斟句酌。我说,我们是大众媒体,希望您能把专业知识讲得通俗易懂。她说,可能是职业习惯吧,每句话都有根有据,我心里才踏实。她说她是一个不会聊天的人。

  此前徐星告诉我,赵教授是他在北大时的学姐,年长他3岁。在中国古人类研究领域,两位大师级的人物都是她的导师:吴汝康院士是她的硕士生导师;吴新智院士是她的博士生导师。

  赵凌霞连连摆手,哎哟,别说别说,害羞害羞!学生不才,愧对恩师。

  徐星曾经提醒我,赵教授做人非常低调,是一个有九分只讲三分,甚至只讲一分的人。其实,她在古人类研究方面多有探索,是国内第一个从微观结构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学者,而且颇有成果。

  但是,她坚持认为,“那点儿东西”,不值得说。我从另一个侧面看到,她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

  一位女士,怎么就迷上了古人类研究?一个女人,每年要出野外,在荒山野岭间跋涉,受得了吗?聊聊人生经历、人生故事、人生感悟,总可以吧?

  她说,那行。其实,打开话匣子,放松下来,她聊得还是挺好的。

  很多人都觉得,一个女人经常跑野外,太辛苦了。她说她没觉得有多么苦。因为,她是从农村苦过来的人。她在山西运城农村长大,父亲在镇上教中学,母亲是下放干部,在生产队劳动。她从小就帮母亲干农活,割草、摘棉花,能干的就干。在野外作业,为了工作方便,有时就住在离化石点比较近的农民家里。她说,多么艰苦的环境我都能适应,没有任何障碍,而且挺亲切的。

  她还挺幽默,说自己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不像别人从小特执著,她是晕晕乎乎跑到古人类所来的。其实,心里有个意向,蒙蒙眬眬,但不是很明确,可能有一种追求吧。

  她说,人生有许多岔路口,不知道怎么走,我就是顺着走。这个“顺”,就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

  初中毕业,出现岔路口,读“小师范”,初中上中专,毕业就当乡村老师,能挣工资。班里几个优秀生都报考了。可是,她一门心思就想考大学。命运捉弄人,考高中,又让她“历险”。拿到成绩单,化学62分。奇怪呀,不会考这么低的分呀!她坚持要查分。结果,卷面成绩92分!誊写成绩单的人,把9看颠倒了,写成6。她考上当地最好的高中。她说,“如果不查分,不知会是怎样的结果!所以,我挺幸运的。”

  在高中,她不用特别用功,学习挺轻松,但她是成绩总能在前面。高考前就一个想法,要去北京上大学。从小就唱“我爱北京天安门”,一直向往着祖国的首都嘛。当时正大讲第四次浪潮,计算机和生物最时髦,她就考进北京大学,攻读“生理学及生物物理学”专业。在实验室做实验非常微观了,钻到细胞、分子里面,感觉在实验室里搞一辈子研究,会钻进去走不出来。

  大学毕业,又面临岔路口。在古人类所读研究生的一个师姐,给系里带来消息,说那边要招搞人类学的研究生。她这个人喜欢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不愿意把自己关在研究室里,觉得那东西挺机械的。一听这个消息,就过来看了。一看,就与古人类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

  她说,人心里会有一种声音,当你面临选择的时候,你选择的不对,心里会不安的。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吧。

  为什么要研究巨猿?

  既然读者对什么是巨猿感兴趣,我就先说说什么是巨猿吧。

  所谓巨猿,是在中国华南地区发现的,已经灭绝的体形巨大的类人猿。从体量上看,它是“灵长类之王”。从我们专业的角度,它是有特指的,它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类人猿。虽然在靠近我国广西一侧的越南也有发现,但它的主体在中国。巨猿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及鄂西三峡地区,是一种特殊的,超级大的猿类,有它的独特性,比如熊可以什么地方都有,但大熊猫只有中国才有。

  最早的巨猿化石,是荷兰古生物专家孔尼华在1935年发现的。他到东亚地区工作,知道中国人用中药,其中有一种药叫“龙骨”,就是动物的化石。他在香港一家中药铺发现了巨猿的一颗牙齿化石。现在这颗牙齿在德国法兰克福博物馆。新发现一种古生物,就要命名,当时就取名巨猿,就因为它超级大。这种猿的化石,一看就是灵长类,不论是化石还是现实的动物,都没有这么巨大的。

  目前我们发现的巨猿化石已经很多了,有上千颗牙齿、3个下颌骨,这是我们的研究材料,可以根据现生的大猿如猩猩、大猩猩等做参考的依据,它这么一个下颌,头骨至少是一个什么比例。巨猿的下颌骨确实非常大,下颌大,上颌肯定也大,整个面部就会很大,这样,就可以先把头骨复原出来。头骨与躯干也是有比例的,它有多高?当然,头大不一定就有多么高,但是,它可能很壮。

  牙齿是进食的,它摄取营养供应机体的能量和代谢需要,跟它的进食量、食物的结构、体重大小是有关系的。牙齿,特别是后面的臼齿与身高、体重有密切相关性。根据现生灵长类动物牙齿尺寸与体重的相关性回归方程,可以推测巨猿的体重。我推测的结果:巨猿的雌雄体差异很大,雄性,最大的有400多公斤,一般要在200公斤以上;雌性160多公斤。现代最大的灵长类动物大猩猩,雄性体重不到200公斤,雌性体重不到100公斤。不能简单地谈身高,因为它不一定直立行走,有可能四肢着地,偶尔直立一下。

  为什么说巨猿是素食动物呢?它的牙齿很特殊,一是特别大,二是珐琅质特别厚,是一种特别耐磨的牙。三是有很高比例的龋齿。食肉动物,包括游牧民族,很少有龋齿。

  巨猿生活在更新世早期到更新世中期,中更新世发现的巨猿化石数量就比较少了。目前,在更新世晚期还没有发现巨猿化石,说明它可能灭绝了。

  巨猿为什么会灭绝呢?原因有几种可能:它是与大熊猫生活在一起的动物,有巨猿化石的地方,常常发现大熊猫化石。大熊猫现在也面临灭绝,我们从大熊猫身上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大熊猫是因为食物的特化,竹子是它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动物的灭绝,常常与食物的来源有关。我们的研究认为,巨猿是生活在亚热带森林环境。北方从来没发现过巨猿化石,巨猿都生活在南方温暖的地方。它吃植物性食物,植物中含有糖分,巨猿牙齿结构特点容易滋生菌斑,形成龋齿。食物的营养成分不高,食量非常大。巨猿的食物,是需要长时间咀嚼的,可能就包括竹子。巨猿体量大,它不一定生活在树上,更多是在地面上活动。气候对生存环境肯定有影响,森林退化,植被减少,食物来源困难。更新世气候变化很大,总体上是趋冷,也有气候波动,变冷、变干,是大趋势,对巨猿生存环境影响很大。

  还有巨猿的繁殖能力低,生长速度比较慢,生殖力低不利于种群的繁衍。这也是它灭绝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说巨猿生长缓慢和繁殖力低?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我做的是微观结构研究,通过牙齿的切片,看到它是怎么一天天生长的,就跟研究树的年轮一样。你看看这个图,是在高倍显微镜下显示的,5000倍吧,这种结构很规律,它是受控于遗传基因的,钙化以后固化在牙齿中。这个是日生长纹,这是长周期的生长纹,特别有规律,我可以算出它的时间呀。这个巨猿长这个牙需要多长时间,它长一颗牙就这么长时间,等它的牙全长齐了,需要多少时间?多少年?就推测它的成熟期、生育期,还有生殖间隔,老鼠生长成熟快,繁殖力强,一胎多子,一年可生好多胎。现生的猩猩生殖间隔6年以上,母体照顾幼体的时间比较长。幼子要花很长时间学习生存的技能。巨猿的生殖间隔估计比猩猩还长,不利于种群的繁衍。

  通过比较研究,可知巨猿跟人到底相近还是不相近。

  痴心破解人类进化密码

  巨猿的结构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跟人有相似性。早期推测,它会不会是人类的祖先?后来,因为化石的发现,有巨猿的时候已经有人了。早期的人类,可能有多个分支,像非洲南方古猿什么的,很多个种类。吴汝康院士就提出,巨猿是早期人类的一个旁支。他著有《巨猿下颌骨和牙齿化石》专著。认为巨猿与人类有亲密关系,是早期人类的一种。但是,现在还没有发现巨猿能直立行走的直接证据。还有一种看法,认为它是猿的一个旁支。

  现在国际上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早期人类起源于非洲,人类共同的祖先在非洲。关于人类起源于非洲,目前也只能说是一种理论假说。在古人类研究领域,还没有形成令人信服的定论。起码,我们中国古人类学家有自己的研究见解。

  比如,关于现代人的起源问题,吴新智院士就提出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理论假说,支持现代人多地区起源理论,这与国际上流行的非洲起源说是有区别的。 

  关于早期人类起源问题,还有更多未解之谜。我曾去南非考察访问,带着有关巨猿的问题去的。吴汝康院士曾提出巨猿是早期人类的一个旁支,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的古人类还是有他的地域性特征的。

  在非洲,我们发现南方古猿粗壮种的牙也非常大,但是,没有中国巨猿的牙齿大。它的颌骨也特别粗壮,其他相关分析认为粗壮南方古猿,生活于开阔的环境中。我通过自己的工作,发现中国的巨猿与非洲同时期粗壮型南方古猿是有差别的。比如,它们的生存环境、食性、牙齿生长发育规律等均有显著差别。虽然二者都有粗壮的颌骨、硕大的牙齿以及厚的珐琅质结构,它们是同一个时期、不同物种的平行性适应。我研究中国巨猿与非洲南方古猿粗壮种,它们各自存在,又是不一样的物种。既有相似之处,又各有特点。可以说,东边有东边的故事,西边有西边的故事!

  我赞同恩师吴新智院士提出的“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理论假说,作为弟子,如果我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做出一点儿有创新的发现和成果,就深感荣幸了。

  您看,这是云南的另外一种猿(禄丰古猿)的牙齿显微分析。巨猿只是我研究的一种。我主要是研究中国已经灭绝的类人猿。因为,关于早期人类的起源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我们中国又有这么丰富的古猿资源,这是我想破解的谜团,这个我有兴趣啊?破解了古猿生长的密码,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就破解了古人类生长的密码。这给我带来极大的快乐!当然,我入门之后还在迷宫里面转悠呢。这正是它让我着迷,让我迷恋,让我锲而不舍的奥妙所在!

  我发现,生命太短了,奥秘太深了。

  大自然就是让我们认识的一个过程,我们在解读它。你看见了,看对了,就值得欣慰。但我们有时会看错,或者根本就看不清。这个学科挺难的,要证实一个猜想是非常难的,可能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有时很苦呀,是苦闷、苦恼的苦。为什么,老找不到窍门儿?在里面挣扎!有时我回到农村,看到原来村里的老乡,种点儿地,养点儿鸡下蛋,也挺快乐啊。他们的生活挺简单,不也挺好吗?还能孝敬老人。我们跑这么老远,父亲生病的时候,我都照顾不了他……走到这个位置上,别人称你是专家,你也带研究生、博士生了,但是,有些东西你还没能完全做明白,你的能力有限嘛。只能尽力而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苦中有乐乐在其中

  很多人,包括我的一些同学,都问过我,一个女人跑野外,多辛苦啊?那是女人干的活儿吗?我说我没觉得有多么苦呀。荒山野岭才可能有化石嘛。

  非说一个最苦的吗?有一次野外,贵州的冬天,下着那种小毛毛雨,湿湿的,特别阴冷。我们住在老乡家里,租他们的房子。因为那里离化石点近些。如果住在城里,天天来回跑,时间都耽误在路上了,没法工作呀。屋里特别冷,晚上睡觉盖两床被子,我有生以来还没受过那样的冻,浑身发抖,牙齿在打架,蜷缩成一团,睡不着啊……那是让我难忘的一次吧。一般我还是能承受的。因为我是从农村苦过来的……

  最长的一次野外工作,是在云南元谋73天。出野外这么长时间,家里肯定受影响,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压力很大。我和丈夫都是山西人,公公婆婆就来北京帮忙。我爱人是搞技术的,他支持我的工作。我女儿很乖,也比较好带,现在已经读高三了。当母亲的,哪有不想女儿的?特别是看见老乡抱着孩子的亲热劲儿,我更想……

  在外人看来,我们的工作很艰苦、很单调、很枯燥,其实,也能带来无穷乐趣,得到一块化石,比得到一块宝贝还高兴!

  我就想知道古人类是咋儿回事。全世界有那么多科学家在做这个探索,我能够参与其中,就是一种荣幸。我们搞研究,要靠证据说话。但是,古人类的化石非常稀少,恐龙一发现可能就是一大片,而且是比较完整的一套骨骼化石。古人类化石是零零散散的,发现个牙齿都不容易,能发现颌骨或头盖骨那就是特大惊喜了。尽管非常难,但要坚持做下去。出去找化石,不一定能找到,但是,如果不出去,则肯定找不到。我还是很幸运的。我总觉得西南地区是有希望的,云南、广西、贵州,我经常去。让我着迷的地方,巨猿等类人猿跟我们人类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们能不能证实人类起源并非仅在非洲?这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工作,究竟是哪一支古猿进化成人类?要有充分的证据。探寻着古人类进化的足迹,发现化石就是缘分,就觉得它在那里静静地等候了你几百万年,等着你来听它说悄悄话……这种幸福感是没法说的。

  贵州毕节那个化石点叫扒耳岩,是个采石场,采石的时候把化石暴露出来。2004年,当地毕节市人大的一位干部叫赵凤普,写信给我们所科技处,还拍了照片寄过来,主要是动物化石。我一看,有巨猿牙齿化石。十分惊喜?他是个有心人,平时喜欢写写小说,好奇心比较强。当地文物局举办一个培训班,请贵州省博物馆的专家来讲座。讲到采石场曾经发现过化石,还带着他们到采石场去实习,看那里的化石。这个人很有意思,我们一直有联系,成了朋友。他没事就去采石场走走,偶尔会发现化石。他跟采石场的工人说,发现了东西给他留着,这东西有用。工人喜欢喝酒,他就留点儿钱让他们买酒。采石场老板是不愿意发现化石的,发现了化石就得停工呀。

  后来我到广西开会,会后有地质旅行者要去越南,我没去,就与同事直接去毕节那个采石场了。那个点我是知道的,1984年我们研究所有人去考察过。化石点就是这样,出过化石,可能还出,可能不出,可能多少年以后才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神秘性就在这里。我到那儿一看,化石点已遭破坏,但是,我仍然不肯放弃,从此开始在贵州毕节地区的野外工作。

  2008年冬季在扒耳岩化石点工作了一个多月,天天都盼着有所发现,结果天天失望。我又不能总呆在那里,北京还有研究工作呢。走吧。整理行李,准备返京,乡干部来了,请我们去团结乡看看。据说,是一群小孩儿在麻窝口洞里烤洋芋偶尔发现了“奇怪的石头”,是村里一个兽医,把化石收集起来。那个地方是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山区。

  我们是坐车去的,有些路段正在修,特别颠簸,道路很窄,边上就是沟,也挺危险的。我这个人不是太爱说话,他们还以为我不高兴了。走了三四个小时才到。兽医是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把化石拿出来,哎哟,心里高兴啊!这是意外惊喜!我一高兴,县乡干部们也高兴了。

  我当时非常喜悦,看到猩猩化石,就变了一个人,猩猩也是类人猿嘛。说赶快到洞里去看看!这可能就是职业兴奋吧。我们就在那个洞里工作了几天,里面夯的东西很多,塞得满满的,根本走不进去,我们就在洞口工作。挖了个沟进去,发现了15种动物化石,其中有猩猩、长臂猿、金丝猴等灵长类化石。我告诉他们这个洞很重要,乡里马上就把洞给封了,以免化石点遭破坏。因为,已经到年底了,北京还有很多工作。第二年,我们就正式申请项目,再次去挖掘。今年我们又去挖了,东西还是挺多的。

  付出了,生活就会对你有回报。你看,这个东西很不一般……但是不能说,我正在小心论证,等研究论文出来吧。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苦苦搜寻找不到,你去找这个,却偶然冒出那个。就像古人说的,捕鱼得蟹。这正是其乐无穷的地方,高兴得不得了。

  牙齿人类学,是古人类学的一个方向。我选择从牙齿微观结构研究古人类进化,国内没人做,这是一个空白。我当时申请国家青年基金,一申请,就得到了支持,挺出乎我的预料,运气特别好。当然,我也比较孤独,在国内没有可以交流的同行。我只能看文献,参与国际交流。2008年8月,在德国召开第14届国际牙齿形态学会议,人家对我做的工作感兴趣,就请我去了。这个会学术氛围很浓,以前,没有中国人参加。我作报告,反响还挺好,因为我们做的许多工作外国人不是很了解,他们也很吃惊。我感觉这个工作是值得的,能把自己的想法实现,解释一点儿小秘密,看到一些规律,就深感欣慰。
 
作者:肖秋生
2012-11-30     天津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