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历史

 黑老赵 2012-12-01

 2006-05-08 13:48:11  中青网
 

史前及传说时期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最早发祥地之一。芮城西侯度文化和合河文化与云南的元谋猿人属于同期,说明在250万年以前,山西已经有了最早的原始人类。在山西境内共有旧石器遗址200多处,新石器遗址500多处,考古资料表明,约在10万年以前,在汾河两岸和现在的大同、朔州一带,已经出现了比较集中的原始人群和村落。约在28000年以前,以原始共产制经济为特点的母系氏族公社已经确立。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原始公社的传说,部落联盟中的尧、舜、禹都在山西境内建过都,“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济县)、禹都安邑(今夏县)”,现在临汾城南还有尧庙,城东有尧陵,沁水以南有舜王坪。《禹贡》说夏禹治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龙门又叫禹门口,在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

夏 商 周 时 期         
 
        “夏传子,家天下”,标志着原始公社的解体和奴隶社会的开始,山西境内文明时代的历史也从此揭幕。商朝时,山西属于商的版图,从石楼、灵石、保德、洪洞等地出土的青铜器,其造型和纹饰等都具有显著的殷商文化特征。西周时,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即传说中的“桐叶封弟”,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国内有晋水,就把唐改称为晋。春秋时期,山西境内主要的诸侯封国是“晋”,晋文公重耳当政时,有赵衰、狐偃等辅政,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使晋国出现了“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局面,逐渐强大起来,晋文公北方称霸后,山西对当时全国的局势影响很大。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已进入封建社会。晋国的卿大夫代表新兴地主势力,进行了封建的社会改革,在经济上实行了“晋作爰田”,使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政治上实行了六卿专政。赵简子建筑晋阳城,作为赵国初期的都城。为当时山西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公元前453年发生了晋阳之战,赵、魏、韩三家联合消灭了智氏,三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所以山西又称“三晋”。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赵、魏、韩三家为诸侯。当时,赵国的都城在晋阳。韩国的都城在平阳,魏国的都城在安邑,中期以后才移向河南、河北。

        夏商周三代更迭。春秋霸业,战国烽火,不变的是对土地和人的争夺;山西,这一守望文明的家园,主演了夏的兴递,护卫着商的边鄙,到周代,更因晋国的诞生,担当起时代的主角,成长为中原乃至中国全境各国之瞻首,推动了中国先秦时期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三家分晋后,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国,在诸侯割据,战火纷飞的时代,勇于改革,励精图治。位尊战国七雄之列。赵氏在春秋时期是六卿中声势最为显赫的异姓卿族,到春秋末期,赵氏势力发展到鼎盛,建立起以晋国北鄙晋阳为中心的坚强根据地,并吞灭了邯郸赵氏,瓜分了范,中行氏和智氏的领地。 尤其在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后。赵国败三胡,灭中山,抗西秦,一跃而为威震诸侯的一流强国。不断向北拓展的赵国,进一步展现了晋国文化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势。把中原农耕文化同北方游牧文化交汇融合,成为继晋之后我国古代多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及多民族文化的大熔炉。
 
 秦 汉 时 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把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不断增设到四十多郡。秦朝时,山西境内有五郡:雁门郡、代郡、太原郡、上党郡、河东郡。西汉时,雁门关北面是匈奴的地盘。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被围困在白登(今大同)达七天之久,西汉王朝不得不向匈奴作出让步。此后,匈奴人逐步南下,在吕梁山上和汾河流域牧马。三国时,山西境内的匈奴人分为五部,人数多达数十万。此外,在武乡居住着羯族,代县和大同居住着鲜卑族拓跋部,他们与居住在陕、甘一带的氐、羌族,史称“五胡”。

        自古以来,山西地区做为中原和塞外交通的枢纽。是汉民族和各少数民族往来的要冲,也是民族融合的舞台。汉魏时期,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拱卫边陲;关羽仁义忠信,千古一人;孝文帝锐意改革,力促民族融合。长期的聚散酝酿,民族的交往融合,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创造了极具魅力的兼有各民族风情的灿烂文化。 秦汉之际,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长期征战,使大规模的民族融合由此而发。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方割据政权长时间地掠夺混战,加剧了分裂局面和社会动荡,同时,也进一步加速了民族间的交往和融合,在融合过程中,北方少数民族由游牧转向农耕,并不断汲取汉民族的先进文化,鲜卑拓跋氏推行汉化,定鼎平城。东魏,北齐以晋阳为根基,逐鹿中原。


隋 唐 五 代 时 期         
 
        隋朝建立以后,天下设总管府,山西境内有并、代、隰、朔四个州,以并州为首,山西既有盐池,又产粮食,经济相当发达。隋末,河东道抚尉李渊,在他儿子李世民和晋阳令刘文静等策划下,从太原起兵3万反隋,建立唐朝。唐朝时,山西的经济发展曾经居于全国前列,全国18个盐池,仅河东就有5个。唐王朝对山西十分重视,认为这里是“龙兴”之地,把晋阳城定为北都,在这里广积军粮、兵器、甲胄,又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和城池,现在晋祠还存有唐太宗亲笔写的《晋祠铭》。唐朝时,山西人才辈出,有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及王勃、王之涣、狄仁杰、薛仁贵、王维、王昌龄、白居易、柳宗元等杰出的政治家、诗人、文学家和军事将领。隋唐时期,佛教兴盛,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五台山,当时已经是寺庙林立、雕塑精美、名扬全国的佛教圣地。

        山西素被称为“治世重镇”,风物万种,人文荟萃。李唐父子其兵太原,奠定基业;武则天一代女皇,续大唐盛世,狄仁杰出将入相,桃李满天下,郭子仪临危受命,平安史之乱;杨贵妃魂断马嵬,千古兴叹。从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到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到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绝唱。铸就的何之是诗的丰碑。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方割据政权长时间地掠夺混战,加剧了分裂局面和社会动荡,同时,也进一步加速了民族间的交往和融合,在融合过程中,北方少数民族由游牧转向农耕,并不断汲取汉民族的先进文化,鲜卑拓跋氏推行汉化,定鼎平城。东魏,北齐以晋阳为根基,逐鹿中原。
 
 宋 元 时 期              
 
       北宋初期,山西再度出现了繁荣。太原产的铜镜和剪刀远销各地,山西境内已开始用无烟煤做燃料,用土坩锅装矿石来炼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出现了司马光等一批有名的历史人物。南宋以后,战乱不止,山西因有太行山为屏障,受战火摧残比其他地方相对较少,经济文化还比较发达。金代的时候,全国共设10个考区,山西就有3个,金代雕版印刷中心就设在平阳,金版藏经就是在平阳开雕印刷的,所刻的《四美人图》、《关羽图像》,绘画精美,形象逼真,开创了人物版画的先声,是中国版画的一大转折。在辽和宋、金对峙时期,佛教又得到广泛传播,修建了大同华严寺和应县木塔。元朝把山西和山东视为“腹里之地”,派驻大量的蒙古军加以统治。当时山西经济和文化技术都有很大发展,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对山西作了这样的描述:“太原府工商颇盛,产葡萄酒及丝,有商人到印度通商谋利;平阳府居住的商人不少。”著名的芮城永乐宫,是元代艺术宝藏。洪洞广胜寺明应王殿的元代戏剧壁画也是这一时期所修建。

       千年以来,山西作为北方不同民族文化激荡的旋涡中心,筑造出一道绚丽多彩,璀璨夺目的文化艺术长廊。杨家将满门忠烈,守关卫;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以史佐政;马远一门五代皆画手,笔墨传神;元遗山承前启后,兼收并蓄,成为继杜甫之后又一集大成的杰出诗人。宋元之际,繁盛于晋南的杂剧开中华戏曲之先河,生动诙谐,经久不衰的剧目浓缩了世事沧桑。以郑光祖为首的元曲作家群挥洒笔墨,点评人间冷暖。舞台小社会,社会大舞台,数风流人物,尽抒情怀。
 
 明 清 时 期              
 
         明朝朱元璋封其三个儿子为藩王,进驻山西迁山西之民往安徽、江淮、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永乐年间,又把山西中部、西南、东南之民迁往北平。据说移民搬迁前,曾经在洪洞县大槐树下集中,所以至今在各省人民中仍流传着:“若问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史话。明末,山西成了明军与起义军的主要战场,清初的抗清斗争又十分激烈,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清朝时,把长城以外的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划入山西省内,当时,山西的商业与金融业十分活跃,最著名的是山西票号。明清时代,山西的文化艺术也获得相当发展。省会太原和各府城州县都开办了学院,清末的令德堂、潞安府的上党书院、山西睿文书局都是比较有名的。乾隆以后蒲剧兴起,是当时的重要地方戏之一。名人学者有傅山等人。

        明清时期,罗贯中<三国演义>,家喻户晓;于成龙清政爱民,廉吏第一,陈廷敬<康熙字典>,鸿篇巨制,徐继畲<瀛环志略>,睁眼向洋;晋商大贾,含辛茹苦,艰苦创业,积聚财富的同时未忘报国,行商天下,创办票号。执金融界牛耳近百年,称富海外。至今座落在三晋大地上的晋商宅院群落。仍在向世人诉说着那一段辉煌历史。 纵观晋商,历明清两代,以其独有的经营理念。蓄力而发,行商天下,雄踞商界达五百多年,对当时守土固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商业史和金融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