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成长我做主(四)

 妹博 2012-12-01

我的成长我做主(四)

作者:毕淑敏 来源:摘自《我的成长我做主——青少年心灵成长游戏》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7日
 
四 红丝线
        一个热气球探险专家计划从伦敦飞往巴黎。他对自己此次航空计划做了以下的分解。第一,我希望自己能顺利地抵达巴黎。第二,能在法国着陆就很不错了。第三,其实只要不掉到英吉利海峡里,就心满意足了。
红丝线
        咱们下面玩的这个游戏叫作“红丝线”,第一次和朋友们说到这个游戏,有人打趣道,是不是月下老人用的那种红丝线啊,这个游戏是不是和男生女生交朋友有关啊?
  要说我第一次看到无数红丝线,还真是在月下老人那里。海外的一座小岛上,有一位月下老人塑像,古装长冉白发飘飘,真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双手手指上都缠绕着蛛网似的红丝线,随风荡出很远,让这位慈眉善目的老大爷从胸前到脚下一片网状的鲜红,好像穿了一件奇异褴褛的红袍子。我问:这位月下老人打算把红丝线送给谁啊?陪同参观的朋友笑起来说,红丝线不是月下老人的,老人原本两手空空。红丝线都是爱慕中的男生女生自己前来缠在月下老人手上的,希望这位老人保佑他们的幸福,拴住另一方的心。
  从此记住了红丝线。在游戏的时候,就用了这名字。它的内容和异性无关,和恋情无关,只和自己有关,且密切相关。
  闲言碎语不再说了,咱们进入游戏的玩法。既然叫做红丝线,当然就要有这件道具了。你要去找一个缠着丝线的线轴,越长越好。如果你找不到红丝线,那就跟妈妈要一段红毛线好了。长度也要足够,最好是要整个的线把子。你可能要问,具体要多长啊?这点请原谅,我不能告诉你,只是要很长很长。我再次提醒一下,准备工作挺重要的,如果做得不够好,游戏的成果就可能打折扣了。如果你说我有现成的毛线团,可它不是红色的,是蓝色的。这一点倒是可以通融的,红色蓝色可以变更,但线要足够的长。
  其它的绳子也成,可能比丝线还要好用些。因为丝线太细了,容易缠绕。还需要一把剪刀,如果没有剪刀,用普通的刀子也可代替。还需要一把小尺子。
  现在,万事俱备,游戏基本上可以开始了。
  先请你剪下一段15厘米长的红丝线。注意啊,我说的数字很精确,但是不许你用尺子量比,只用眼睛目测一下就请动手剪下来,然后放在一旁。我们姑且把它称作“红线1号”。
  再请你剪下一条2.5米长的红丝线,就叫它“红线2号”也放在一旁。
  再请同学们每人剪下一条13米长的红丝线,也就是“红线3号”,也请放在一旁。
  现在,你已经有了三条红线,下一个步骤是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下你剪下的每段线的实际长短,计算出和标准长度的误差。比如说需要13米长,你剪出的只有11米,那误差就是2米。
  这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到此为止,这个游戏的操作部分就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就是你的发现和思索。很多同学做过这个游戏,有一个普遍规律就是——当要求你剪下的红线长度比较短的时候,误差就比较小。当长度增大之后,误差也就加大了。也就是说,红线1 号还是比较接近规定长度的,到了红线2 号,差距就大了一些,到了红线3 号,差距就更大了。
  这说明什么?
  答案很简单,这就是如说——我们订立目标,短期的,近期的,具体的,比较容易办得到。如果目标太大了,就容易出偏差。
  也许有同学会问,你为什么想让我们做这个游戏啊?是啊,我也问自己为什么呢?也许是来自某次和同学们畅谈理想时的某种惊奇。
我有一个理想
那次我请同学们以“我有一个理想……”为起头,写下自己的愿望。有一个同学举手,说,如果我的开头写成“我有一个梦想……”行吗?我说,当然行了。这是一个极好的创意,少年是一个梦想的年代,梦想比理想有更蓬松的羽毛,也许可以让你直上九霄。
  当时会场里有3000名同学,大家埋头刷刷写下自己的理想,写完之后,老师们端着大纸盒子在礼堂的过道中行走,将写满同学们的理想和梦想的纸条收拢起来,拿到后台紧急分拣,并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纸条递给我,希望我能给予评说。
  那天关于理想和梦想的对话进行得饶有趣味,大家都很开心。散会之后,有一位负责整理同学们纸条的老师对我说,有一些条子很好笑,我们整理的时候,就没有给您递上去。我不由得好奇道:那是一些什么样的条子呢?因为据我的记忆,让我当场展开的条子中,有想当崂山道士能飞檐走壁的,有想变成一只鸟飞到世外桃源的,有人的理想是变成自己的爸爸,还有人的理想是太空人UFO的……五花八门匪夷所思,我真想不出来还有什么更耸人听闻的理想或是梦想了。那位老师吞吞吐吐地说,有的条子上写的是:“我有一个梦想,是有一天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我双手拍响叫了一声,说“太好啦!”老师在厚厚的镜片之后眨眨眼睛说:还有呢。有的条子上写的是:我有一个梦想,是有一天得到诺贝尔医学奖……我说,这也非常好啊!为什么不把这样的条子转到我手上,我要在台上念出来,对大家不是很大的鼓舞吗!
  老师搓着手说,是啊,我们看到第一份这样的纸条的时候,也很兴奋,但很快兴奋就保持不住了。因为在50份理想和梦想中,就有4~5 个是要得诺贝尔奖的。按这个比例算下来,我们这所普通中学里,有上百位同学打算得诺贝尔奖呢!
  我想还是以鼓励为主,就抖擞精神说,想得奖的人多,说明孩子们有志气,这也很好啊。该老师咂着牙床讲,虽然这些梦想和理想都没有署名,其中一张纸条上的字迹我还是能认出来,是我班上的一名同学写的,要知道,他平常连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基础知识更是一塌糊涂,凭什么得诺贝尔奖呢?理想远大固然好,但也要脚踏实地啊。我之所以不把这些想得诺奖的纸条拿给您看,是怕您不了解全局的情况,盲目鼓励,结果同学们更多了好高骛远夸夸其谈的毛病,而少了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实干精神。而且毕老师你不要笑话我的学生,在一次主题班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居然有好几个同学谈到了要成为世界首富——注意,是首富不是一般的富翁。我们且不说这个目标是不是健康,只是问起他们要达到梦想需要做什么样的努力和准备,大家就一脸的茫然。毕老师,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把所有想得诺奖的纸条子都给贪污了……
  那一刻,我无话可说。我当然可以反驳该老师的观点,说梦想和理想是如何的可贵,但我不能否认,一步一个脚印才是这些理想的坚实基石。
  当我把这个红丝线的游戏过程写在一张纸上,交给了若干位老师,请他们带领同学在班上做一做。我不知道同学们是否会喜欢这个游戏,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我给老师们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我说:老师们,你们辛苦啦!你们带领同学们完成了红丝线的游戏,我渴望得知以下的材料:
  1同学们的误差大约在怎样的范围?有没有特别准确的同学?他(她)是怎样的性格?为什么会把握得这样好?
  2总是比标准要短的同学大概占多少比例?比标准更长的同学多吗?占多少比例?他们的性格有区别吗?
  3同学们能把这样的游戏和人生目标的确立这样严肃的问题联系起来吗?会不会觉得小题大做?
  4这个游戏好玩吗?很希望您能设计出比这好的游戏来。
  我衷心地感谢组织同学们完成这个游戏的老师们。他们在百忙之中给我回了信。其中一封信是这样写的。
  1.同学们的误差大约在-2米——+2米之间,共有30位同学参与测试,只有一位特别准确的同学。他的性格属于自信型的,做任何事都力争坚持到底,不会反悔,是个坚强、开朗、勇敢、有计划性、做事有尺度的幽默男孩。
  通过对平时的积累和认真的目测过程来把握好。
  2.(1)总是比标准要短的同学大概占了36%左右,比标准更长的同学较多,占了63%左右。
  (2)比标准短的同学大都对自己缺乏自信,对生活带有些许的悲观、不积极,甘于平凡,注重别人眼中的自己,内心复杂、有心机,表里不一,但对自己要求高,不会好高骛远,一般只做对自己有益的事,对事待人均较谨慎,要求有平等的回报。
  (3)比标准长的同学,性格开朗,自信心和自尊心强,不想受到别人的约束,做事情耐心不够,不能持之以恒,做事马虎粗心、浮躁不定,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喜欢幻想,常给自己定下很多的目标,生活自主、乐观。
  下面再附上一篇同学们写的小文章。
  我剪红丝线
  广西XX高级中学XXXX班  学生XX
  这是一堂与众不同的课,一堂不是为考试而学习的课。我们都期待着老师的到来,她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教室静悄悄的,弥漫着一丝神秘的气息。昨天,老师要我们今天带上剪刀和尺子,却不说是用来干什么的,大家心里的那个问号挂了一整天,同学们做出各种猜测。现在谜底终于要揭晓了。

  老师像平常一样走进了教室,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子,黑呼呼的,神秘气氛再次升级,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老师和袋子上面,同时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老师放下袋子,脸上掠过一丝神秘的笑容,说:“看来大家对我们今天要玩的游戏都很期待呀,
  黑色的袋子揭开神秘的面纱——原来是一捆捆红丝线。老师让我们目测长度分别为15厘米,2米和10米的红丝线,然后用剪刀剪下来,再用尺子量一下真实的长度。同时老师还在投影里演示出一系列的问题,大概内容就是老师希望从我们的游戏里得到的哪些结论。这时候,大家都犯难了,15厘米还好办一点,2米也勉强能目测得出,10米怎么能目测得出呢?经过一番衡量,我剪出了目测的15厘米和2米,再用尺子量度,分别差2厘米和20厘米,这种结果,也算是我意料中的事。到了量度10米的时候,我真的是一点把握也没有,只好抽出一段差不多的红丝线来剪断。用尺子量一下,9.5米,差了50厘米远。再看看周围的同学,有的是8米多,有的是9米多,居然还有同学剪出了13米,引得哄堂大笑。做完这个游戏后,老师问我们从中能不能得到什么启发。这下子我真的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剪一段绳子也有学问?同学们议论纷纷,但好象没人能参透个中玄妙。这会儿老师发话了:“大家剪出来的红丝线是不是要求剪得越长的误差就越大?”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其实,这剪红丝线和我们订立目标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订立目标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切忌好高骛远,但并不是说不可以有远大的理想,而是实现理想的过程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目标定得很高,失望也会很大。不如慢慢来,一点一点积累,给自己订一个短期目标,达到目标后再计划新的目标。希望大家能够记住我今天对你们说的话,从现在起就给自己订一个短期目标,去追逐梦想的风帆。”台下响起一片掌声。我恍然大悟。梦想不是空话,它是由目标堆砌而成的。
  上完了这堂特别的课,有一个声音在我心里呼喊:相信自己。困难是试过之后的体会,如果连试都没试过,何来困难?就让我在梦想的驱动下,寻找自己的未来天堂。我相信,我一定能看见雨后彩虹,是如何的清爽。2005.3.12
  下面我再来现身说法,做个反面教材吧。
被撞伤的小姑娘
很多年前,我当实习医生的时候,天天想着能学会起死回生的神奇医术,对每天川流不息的感冒肠炎厌烦透了。心想感冒有什么好看病的,太简单了,无非是发烧就吃阿司匹林,不见效就再吃一片阿司匹林(那时还没有现在这样名目繁多的药片,阿司匹林就是最好的感冒药了),至于肠炎吗,就吃黄连素好了,不见效,就再吃一包。我天天巴望着来个疑难杂症,最好是危在旦夕的病人,被我妙手回春。每天这样苦苦地琢磨着,埋头看大部头的医学著作,期待着成为神医。
  有一天,来了一位被卡车撞伤的小姑娘。我看她自己走着进来的,心想肯定是表皮外伤,擦点红药水紫药水就没事了,最严重也不过是用绷带缠一缠等着伤口慢慢长好就是了。我这样想着,草草地给她做了检查,然后写了病历,把病人安置之后就回去睡觉了。一觉醒来,老医生对我说,你的病人疼的一夜都没睡着。直到这时,我还漫不经心地说,小女孩一般忍耐性比较差,再加上被车撞了受了惊吓,没有睡着也算正常现象了。可惜我夜里不知道,要不然我给她开点镇静安眠药,她就能睡着了。老医生很严厉地对我说,幸亏你没有开镇静安眠药,你知道你的病人骨折了,而你根本就没有检查出来。
  老医生说着打开了我写的病历,指着我留下的字迹:“四肢活动自如”,说,小姑娘当时胳膊一动都不能动,你怎么能说病人活动自如呢?一个医生,怎么能如此的不负责任呢?!
  我羞愧已极。我看到小姑娘快步走来,就先入为主地认为她不会有很重的伤,检查十分潦草,连骨折都没能发现,让病人遭受了更多的痛苦,我真是无地自容啊。
  老医生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把巴甫洛夫给青年人的一封信送给你吧,年轻的女医生,你好好看一看。
  巴甫洛夫致青年科学家的一封信
  我看完了巴甫洛夫的信,现在,也把这位科学家的信转抄在这里,请同学们看一看。
  什么是我对于我们祖国献身科学的青年们的希望呢?
  首先是循序渐进。我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不心情激动地谈到这种卓著成效的科学工作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再循序渐进。从一开始工作起,就要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循序渐进的习惯。
  你们在想要攀登到科学顶峰之前,应先通晓科学的初步知识。如未掌握前面的东西,就永远不要着手做后面的东西。永远不要企图掩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哪怕是用最大胆的推测和假设会掩饰呢。不论这种肥皂泡的色彩多么使你们炫目,但肥皂泡必然是要破裂的,于是你们除了惭愧以外,是会毫无所得的。
  要养成谨严和忍耐的习惯。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细小工作。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累事实。
  无论鸟翼是多么完美,但如果不凭藉着空气,它是永远不会飞翔高空的。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你们如果不凭藉事实,就永远也不能飞腾起来的。如果没有事实,那你们的“理论”就会成了虚枉的挣扎。
  但是在研究、实验和观察的时候,要力求不停留在事实的表面上。切勿变成事实的保管人。要洞悉事实发生的底蕴。要坚持不懈地寻求那些支配事实的规律。
  第二是谦虚。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管人们把你们评价得多么高,但你们永远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
  切勿让骄傲支配了你们。由于骄傲,你们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由于骄傲,你们会拒绝有益的劝告和友好的帮助,而且由于骄傲,你们会失掉了客观的标准。
  在我领导的这个集体内,是互助气氛解决一切。我们大家都被联系到一件共同的事业上,每个人都按照他自己的力量和可能性来推进这件共同事业。我们往往是不分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你的”,然而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共同事业才能赢得胜利。
  第三是热情。切记,科学是需要人的毕生精力的。假定你们能有两次生命,这对你们说来也还是不够的。科学是需要人的高度紧张性和很大的热情的。在你们的工作和探讨中要热情澎湃。
  我们的祖国给科学家开辟了广阔的前途,应该公道说,在我国正把科学广泛地应用到生活中去。简直达到了最广泛的程度。
  关于我国青年科学家的地位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要知道这方面情形是非常明显的。对你们供给的多,但向你们要求的也多。不论就青年们说,或是就我们说,都要对得起我们祖国寄予科学的厚望,这乃是有关荣誉的问题。
  老医生把这篇文章递给我的时候,文章有一个名字,叫作“巴甫洛夫致青年科学家的一封信”,我之所以把这封信保存了很久,一半是因为这封信对年轻气傲的我好似一剂清凉药,让我警醒和努力。再有就是我很喜欢这封信的题目“致青年科学家的一封信”我喜欢青年科学家这个称谓。
  (1)  现在,我已经迈入老年的门槛,我把这封信转交给你们,未来的年轻科学家或是其他的专家们,如果你嫌这封信太长了,你只要记住四个字——循序渐进,然后还有谦虚、热情。
分解目标
我再来讲一个分解目标的小故事。
  一个热气球探险专家计划从伦敦飞往巴黎。他对自己此次航空计划做了以下的分解。第一,我希望自己能顺利地抵达巴黎。第二,能在法国着陆就很不错了。第三,其实只要不掉到英吉利海峡里,就心满意足了。
  当我们把目标分解之后,还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南非女作家戈迪默,15岁就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轰动文坛。之后,她相继写出了10部长篇小说和200篇短篇小说。曾几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但是都在最后的关头被淘汰了。戈迪默毫不气馁说:“我要用心浸泡笔端,讴歌黑人的生活。”并在自己新著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的话:“内丁·戈迪默,诺贝尔文学奖”,在后面又打上了一个括号,括号内写着“失败”。她不懈地努力着,终于在1991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也许有同学要说,举了那么多远处的例子,说说我们身边的事好吗?
  好啊,咱们听听一位高考状元的心得。
  很多时候,好东西是强求不来的。它总在无意之中降临。不必太在意结果,只要曾经努力,曾经付出,就可以问心无愧了。这中间有一个道理,是我在长跑之中悟出 。当我定下一个目标,比如说是10圈吧,如果我总想着尽快达到这个目标,那么我就总会问自己,怎么还不到啊?马上就觉得很累了,并产生了要放弃的念头。相反,如果我完全不去想那个目标,而只是想,让我跑到前面那棵树吧,让我跑到前面那块石头上吧,或者只是看着蓝天或是自己的脚下,只顾一步一步地向前赶去,拿个预定的目标不知不觉地就到了。事实上,前面心浮气盛,自己觉得很累,努力的绝对值还是很小的。而后面那种状态时很平稳,在不知不觉中,努力的绝对值就已经很大了,他却不觉得累,甚至在成功之后,还有浑然不觉的感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讲的可真好,连毕老师都羡慕不已,好一个浑然不觉的成功,这不正是循序渐进的魅力所在吗!
  二月河是位著名作家,他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享誉海内外,得到了无数人的赞赏。根据他的小说改编制作的电视连续剧更是反复热播,亿万民众争相收看。
  三部大书530万字,这是怎样的劳动和怎样的坚持才能完成?同学们可以设想一下,就让你把530万个同样的字写一遍,都要耗费怎样的心血,而二月河还要建立起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故事,还有对历史的真实再现和深刻的思索。对于写作,二月河有个生动的比喻,他说写作就像是独自穿越沙漠,四周空旷而寂寞,没有一个人,到处都是无语的沙子。有些地方写起来很困难,就像陷在沙堆里了,坚持下去,前面就有一片绿洲在等着你。二月河说写作是一种资源的消耗,既是体力的消耗,也是脑力的消耗,同时也是知识的消耗、感情的消耗。资源当然是越消耗越少。要想补充资源,让资源再生,只有不间断的学习。二月河爱读书是出了名了,多少年以来,他几乎从没有在夜里1 点钟之前睡觉的,时间都用来读书写作了。
  在一次聚会中,导演陈凯歌和夫人陈红问了二月河一个问题,大意是你靠什么取得了成功呢?二月河说,我现在多少有了一点名气,但我对名气看得很淡。我有一些才气,但是不大,因为我留过三次级,如果我有很大的才气,怎么还会三次留级呢?(二月河曾经留过三次级,到了21岁才高中毕业。)我碰上了好运气,在我人生的关键时刻,总会有人出来帮我,改革开放又为我提供了比较宽松的创作条件。最主要的我是靠力气,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无论怎样笨,只要认准一件事,每天干它十几个小时,这样坚持一二十年,总会弄出一点东西来。
  这就是循序渐进的力量,这就是持之以恒的力量。二月河的朋友把二月河成功的四气概括成了一个简单的公式,写在这里,与大家共勉。
  名气=才气+运气+力气
  记住,罗马城不是一天建造起来的,红丝线不要一下子太长。
 
  跛足而不迷路能超过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
  ————培根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
  ————郭沫若
  思想要奔放,工作要严密。
  ————童第周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东西。
  ————洛克(英国哲学家)
  期待着以上这些话,就像你的红丝线上串的珠子, 暗夜中照亮你的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